对福晋和格格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亲王、郡王的妻妾称谓有嫡福晋、侧福晋、庶福晋、格格之分。凡正房为“嫡福晋”(将正房称为嫡福晋,又有强调“第一夫人”之意),侧室为"侧福晋"、庶福晋,为侍妾(非正式的称呼)、格格,为最低阶侍妾。
庶福晋
庶福晋,对“格格”等侍妾非正式的客气称呼。庶福晋地位比较低了,相当于婢妾,不入册,也没有冠服。庶福晋则只是别人对她们的客气称呼,是没经过朝廷册封的。
体制
清制规定嫡福晋与侧福晋都是由礼部册封,有朝延定制的冠服(侧福晋冠服比嫡福晋降一等)。
亲王、亲王世子、郡王其他未经册封的侧室,凡生有子女者,可每年一次由宗人府汇奏请封侧福晋,经过皇帝的认可后,由礼部册封(康雍时期,亲王可封侧福晋两人,郡王封侧福晋一人。乾隆时定亲王封侧福晋四人,世子、郡王封侧福晋三人,奉特旨赏给者不拘额数),咨送礼部都入册(见于《大清会典》)。
其实,在清朝入关之前,嫡福晋和侧福晋的区别并不大,都是出身名门的女子,只不过嫡福晋的出身或其他方面更好一些,才能拥有女主人的身份地位。但是嫡福晋和侧福晋都是被作为妻子对待的,一个相当与正妻,一个是平妻,所生子女的地位也相同,都是嫡出。而庶福晋则是侍女或女奴之类的身份,相当于妾,地位远远不如侧福晋,所生子女根本不能与嫡福晋和侧福晋所生子女相提并论。
清朝入关之后,嫡福晋的地位才被突出,但侧福晋的子女却仍不是庶福晋所生子女可以比较的,地位也不同。侧福晋也是受正式册封的,身份一般也不低。庶福晋没有册封,身份很低。以亲王为例,亲王嫡福晋所生子(除世子外)封不入八分辅国公,所生女封郡主;侧福晋所生子封二等镇国将军,所生女封郡君;媵妾(俗称的庶福晋)所生子封三等辅国将军。
在清朝,将后妃分为八个等级,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还有最小的官女子:就是可以侍寝的宫女)。
康熙后典制完善了,用“福晋”和“格格”称呼后宫嫔妃的情况才消失。后妃设皇后1名,居中宫,皇贵妃1名,贵妃2名,妃4名,嫔6名贵人、常在、答应,没有定数,分居东西12宫。
东宫有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延禧宫、永和宫、景阳宫,西宫有永寿宫、翊坤宫、启祥宫、长春宫、咸福宫、储秀宫。每宫都有宫女供役使。
先朝妃嫔
在紫禁城内的隆宗门外,坐落一组以慈宁宫为主体的建筑群。有人把它称做紫禁城中的寡妇院。因为这里原主人便是先皇的后、嫔、妃们。她们当中主要是通过选秀女而入宫的。明清两代皇帝虽不象唐代“后宫佳丽三千”,但人数并不算少。
皇后、皇贵妃、嫔、妃、贵人、常在、答应等,她们都住在乾清宫两侧的东西六宫。一旦皇帝驾崩,按祖制她们都要搬到慈宁宫、寿康宫、宁寿宫、寿安宫居住。这里的生活可以说是与欢笑无缘,只有在“红颜暗老白发新”的清寡单调的生活中了此一生。
清朝是一个等级制度严的国家,福晋是要和妃嫔贵人们行礼的,即使贵人在后宫里算不上身份高但是仍要行礼,这是表明尊敬,后妃也大多出自清朝贵族府邸,所以行礼是必须的,不仅是福晋,就算是宫里的阿哥,亲王或是大臣见到皇帝的妃子都要行礼的,一般妃子都会回礼,这些妃子根据等级相互行礼。
一、清朝的福晋福晋这个词是专有的,满语里相当于妃,在皇太极还没有入关时,他的女人都被封为福晋,大福晋侧福晋,后来入关之后为了遵循汉人的规矩才都改为某某妃妃嫔贵人。随意福晋一般都是皇室贵族比如阿哥亲王世子的女人被称为福晋侧福晋,但这也不是随便就可以封,必须要经过严格挑选,选择门当户对的由礼部册封,府里通常还会有格格,这个格格通常指的是比侧福晋地位低,只比婢女身份高一点的侍妾。
二、清朝后宫皇后皇贵妃贵妃皇后是后宫最尊贵的女人,其次是皇贵妃,然后是贵妃,清朝的时候比较歧视汉人,所以几乎没有活着的汉人当皇后皇贵妃,当贵妃是可以,册封不能说在皇帝得宠就可以册封,皇后只有一个,皇贵妃只有一个,贵妃有两个,我们比较熟悉的贵妃就是如懿传里的如懿,魏嬿婉。
三、妃子贵人常在答应这些都是按等级越来越低,一般来说答应下面还有一个官女子,通常是那个宫女得宠就先封为官女子,然后在逐步晋封,我们看电视剧里晋封好像很快,其实真实晋封是很慢的,不只靠皇帝宠爱,还有家世。福晋的地位相对于皇帝的任何女人都是最低的,所以逢年过节福晋进宫时看到皇帝的妃嫔不管地位高低都是要请安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33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薛举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攻打李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