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东吴第一将是谁太史慈还是程普

以史为鉴 2023-06-24 19:37:47

东吴第一将是谁太史慈还是程普

大家好,说起太史慈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后汉三国,将星云集,十七史百将传,三国名将占了十三个名额:蜀汉有诸葛亮、关羽、张飞,曹魏有张辽、张郃、徐晃、李典、邓艾、司马懿,东吴有周瑜、吕蒙、陆逊、陆抗。

宋朝以前文武不分家,诸葛亮当丞相之前是军师将军,司马懿一开始只是曹操的小秘书(文学椽),但是这二位却成了本国军政第一人。严格意义上讲,诸葛亮和司马懿已经不是将而是帅,而且他们都是在本国肇基者崩殂之后才开始掌权。所以要评选魏蜀吴第一将,他们还真不能参选。

这时候我们不禁要问了:曹操刘备在世的时候,曹魏第一将是夏侯惇,蜀汉第一将是关羽,东吴第一将是谁?是太史慈还是程普?

有读者可能会发出质疑:夏侯惇连五子良将都不是,他凭啥号称曹魏第一将?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咱们的依据是三国正史,在三国正史中,五子良将虽然骁勇善战,但他们一直归诸曹夏侯指挥,无论是对曹魏阵营的贡献,还是军衔官位,都远远不如诸曹夏侯,在《三国志·诸曹夏侯传》中,夏侯惇位列第一。

在曹魏诸将中,夏侯惇食邑最多、统兵最多、跟曹操关系最亲密,这一点连曹仁曹洪也要甘拜下风。

建安十二年,夏侯惇就已经有了二千五百户食邑,在曹丕篡汉称帝前,曹仁只有一千五百户,五子良将的首将张辽比曹仁多一百户,但还是无法跟夏侯惇相比。

于禁统帅七军,就已经是位高权重,但夏侯惇带过的兵,几乎是他的四倍:

“建安二十一年,从征孙权还,使惇都督二十六军,(曹操)召惇常与同载,特见亲重,出入卧内,诸将莫得比也。”

夏侯惇不但是曹操最为器重的将军,而且是曹魏首任大将军。曹丕篡汉,封夏侯惇为大将军、曹仁为车骑将军、曹洪为骠骑将军、张辽为前将军,有夏侯惇在,曹营诸将只能争取老二的位置。

夏侯惇是曹营第一将,可能会有人不同意,关羽是刘备麾下第一将,这一点却基本没有争议,连曹魏阵营的人也说“蜀中名将唯羽”。

刘备在世,只授予了一个人“假节钺”之权,如果关羽不死,那么刘备称帝后,首任大将军之职,非关羽莫属。

刘备称帝后,封张飞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马超为骠骑将军,大将军大司马空缺,很可能就是因为在刘备眼里,这个职位只能属于关羽。

曹操刘备在世的时候,曹魏第一将是夏侯惇,蜀汉第一将是关羽,那么在孙权眼里,谁是东吴第一将呢?

如果让孙策来选,第一将可能是张昭张子布,也可能是对自己有救命之恩的程普程德谋,还有可能是跟自己打成平手的东莱太史慈。

有读者可能会很诧异:“张昭不是文官吗?他怎么有资格称为东吴第一将?”

前面咱们说过了,当年文武不分家,张昭最初的工作也是文武一肩挑:

“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升堂拜母,如比肩之旧,文武之事,一以委昭。策临亡,以弟权讬昭,昭率群僚立而辅之。”

不知道为什么,孙权好像总看张昭不顺眼。孙权称帝,把丞相之位先后给了孙邵和顾雍,不管群臣怎么推举,孙权都坚决不让张昭当丞相。

孙权不让张昭当丞相,也不让他当大将军,甚至还把他排挤出了核心决策圈,连座次也比较靠后,地位比较尴尬的张昭只好在家窝在家里不见人:

“拜辅吴将军,班亚三司,改封娄侯,食邑万户。在里宅无事,乃著春秋左氏传解及论语注。”

张昭这个“辅吴将军”,跟糜竺的“安汉将军”差不多,但是糜竺可以坐在诸葛亮上面,而张昭的地位还不如张劭顾雍。张昭说话,孙权明知道正确也不听,甚至还拔刀相向,气得张老先生鼻涕一把泪一把。

在孙权眼里,张昭就是个倚老卖老的碎嘴子,别说第一武将,第一文臣也不是。这时候问题就出来了:如果张昭不是孙权眼中的东吴第一将,周瑜周公瑾总该是了吧?

很遗憾,孙权这家伙,谁都不信任,他尤其不信任周瑜,周瑜之死是不是孙权下的手,似乎也值得怀疑。

很多人都称周瑜为“周都督”,但实际上后汉三国时期的“都督”只是个临时称号而不是正式军职。周瑜一生最大的官职,是偏将军领南郡太守。

偏将军比杂号将军地位还低,至于南郡太守,那也是空头的——孙权已经被南郡借(换)给了妹夫刘备。

孙权对周瑜十分忌惮甚至可能动了杀机,他曾经屏退左右跟妹夫刘备说了心里话:

“权独与备留语,因言次,叹瑜曰:‘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不久为人臣”,这四个字从主公嘴里说出来,这个人就等于收到了阎王帖。果然周瑜在三十六岁就病死了,而且是死在出兵取西川的路上——周瑜取了西川,是交给孙权还是拥兵自立?

孙权忌惮张昭周瑜,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二位都是哥哥孙策的老班底,极力在东吴消除孙策影响以保自己一脉的孙权,对孙策的老臣宿将,是不可能给予完全信任的。

在曹刘孙三国三巨头中,孙权的军事水平最差,胆子可能也最小,害怕刘备侵吞东吴,孙权连小妹妹也送给了刘大叔,好不容易胆大一回带兵出征,又闹出了“孙十万”打不过“张八百”的笑话。

如果不是陆逊在夷陵击溃了刘备,孙权很有可能就要带着老婆孩子跑到曹丕那里寻求庇护了。

那么陆逊是不是孙权眼中的东吴第一将呢?看起来是的,因为陆逊是他的侄女婿,比张昭周瑜更可信、更听话。

孙权曾经给予了陆逊百分之百的信任,授予陆逊的权力,比假节钺还大:

“诸葛亮秉政,与权连和。时事所宜,权辄令逊语亮,并刻权印,以置逊所。权每与禅、亮书,常过示逊,轻重可否,有所不安,便令改定,以印封行之。”

关羽坐镇荆州,刘备也没有让他当荆州牧,而陆逊在击溃刘备后,马上被孙权加封为辅国将军领荆州牧,这种器重,在东吴诸将中是空前的。

可能是认为大将军一职还不足以表明自己的感激之情,孙权还在大将军之上设置了“上大将军”,这个上大将军当然就是陆逊陆伯言。

但是在孙权手底下干活是不容易的,陆逊虽然有个“侄女婿”身份,最后日子过得也挺憋屈:

“权累遣中使责让逊,逊愤恚致卒,时年六十三,家无余财。”

虽然晚景不妙,但是陆逊一家却没受到牵连,陆逊次子陆抗当上了大司马、荆州牧,不过那已经是吴末帝归命侯孙皓时候的事情了。

魏蜀吴三国第一将盘点完了,可能有的读者有不同意见,这也很正常,评选标准不同,第一将的人选自然也会发生改变,咱们今天的标准是曹操刘备在世的时候和在孙权眼里,如果要是以军事才能、军衔职位、战绩战功、勇悍程度为标准,魏蜀吴第一将可能就不是夏侯惇关羽陆逊了。

三国时期,东吴这边第一猛将应该是谁呢?

个人感觉三国演义当中,东吴的第一猛将应该是徐盛

三国时期存在着很多的历史名人,比如说曹操曹丕曹氏家族称霸的曹魏,还有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拥有的蜀国,另外还有东吴,而东吴里面的名人也很多。比如说孙坚孙权等等,在三国时期的时候,孙坚常年在外作战,被称为是不败的战神。而东吴里面,除了孙家的人还有一个是徐盛,虽然他的名气没有孙权那么的大,也没有黄盖和周瑜那么知名,而且历史当中有关于他的记载也很少,但是徐盛还是帮助孙权做了很多的事情,打下了很多的战役。而且当初如果没有徐盛的话,孙权登上皇位的速度不会那么的快。

徐盛当时并不属于东吴的将军,而且一开始的时候也不是去打仗的,只是负责清理一些小规模的叛乱。而他所处的一个转折点就在于赤壁之战。因为在赤壁之战当中,东吴面临了很大的困境。等到孙权回到海上的时候,还遇到了一艘海盗船,在与海盗进行纠缠的时候,当时的孙权他们已经经过一场战役之后,有些精疲力竭。而就在这个时候徐盛带领着他手下的士兵,杀死很多的海盗。这个时候也让孙权关注到了他。

之后孙权慢慢的放权让徐盛掌握了很多的权力,而徐盛也没有辜负孙权的看中,替他拿下了很多的战役,也在孙权拥有了自己的势力之后,成功的登上了将军的地位。在曹丕后来攻占东吴的时候,徐盛也在胜算很小的情况下将曹丕击退。

做上将军之后,也帮孙权带领了众多勇猛的将士,打下了多场战役。

三国演义中东吴四大名将是谁

《三国演义》里东吴四大将领是:周瑜、鲁肃、吕蒙、陆逊 。
1、周瑜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庐江舒县人 。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江东孙氏集团军队与刘备军队联合,赤壁之战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病逝于巴丘(今湖南岳阳),年仅36岁。
2、鲁肃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东汉末年,他眼见朝廷昏庸,官吏腐败,社会动荡,常召集乡里青少年练兵习武。他还仗义疏财,深得乡人敬慕。当时,周瑜为居巢长,因缺粮向鲁肃求助,鲁肃将一仓三千斛粮食慷慨赠给周瑜。从此,二人结为好友,共谋大事。
建安二年,鲁肃率领部属投奔孙权,为其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因此得到孙权的赏识。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孙权部下多主降,而鲁肃与周瑜力排众议,坚决主战。结果,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
赤壁大战后,鲁肃被任命为赞军校尉。周瑜逝世后,孙权采纳周瑜生前建议,令鲁肃代周瑜职务领兵四千人,因鲁肃治军有方,军队很快发展到万余人。孙权根据当时政治军事形势需要,又任命鲁肃为汉昌太守,授偏将军;鲁肃随从孙权破皖城后,被授为横江将军,守陆口。此后鲁肃为索取荆州而邀荆州守将关羽相见,然而却无功而返。建安二十二年,鲁肃去世,终年46岁,孙权亲自为鲁肃发丧,诸葛亮亦为其发哀。
3、吕蒙
吕蒙(179年-220年),字子明,东汉末年名将,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吕家岗)。
少年时依附姊夫邓当,随孙策为将。以胆气称,累封别部司马。孙权统事后,渐受重用,从破黄祖作先登,封横野中郎将。从围曹仁于南郡,破朱光于皖城,累功拜庐江太守。后进占荆南三郡,计擒郝普,在逍遥津之战中奋勇抵抗张辽军追袭,并于濡须数御魏军,以功除左护军、虎威将军。鲁肃去世后,代守陆口,设计袭取荆州,击败蜀汉名将关羽,使东吴国土面积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勋殊隆。然而"蒙疾发"(后世人或猜测建安二十四年发生瘟疫,因史载吕蒙、孙皎、蒋钦死于同年,或猜测是吕蒙年轻时在战场上吃苦受累导致积劳成疾),不治而薨,享年四十二岁。
4、陆逊
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
建安八年(203年),入孙权幕府,历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帐下右部督。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陆逊参与袭取荆州。章武二年(222年),孙权以陆逊为大都督,在夷陵火烧连营击败刘备,一战成名。黄武七年(228年),陆逊取得石亭之战的胜利。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后,以陆逊为上大将军、辅佐太子孙登并掌管陪都武昌事宜,后卷入立嗣之争。赤乌七年(244年)拜为丞相、荆州牧、右都护。次年去世,终年六十三岁,追谥昭侯。
陆逊跟随孙权四十余年,统领吴国军政十余年,深得孙权器重。深谋远虑,忠诚刚直。一生出将入相,被赞为”社稷之臣“。

东吴有几员虎将呢?

喜读三国的朋友都能发现,在魏蜀吴三方阵营中,魏蜀两方的武将战斗力都比较强,猛将叠出,蜀汉一线战斗力有优势,而曹魏阵营的板凳深度厚,综合体量领先。而东吴比较弱势,能够在阵前厮杀的猛将拉不出几个来。但令人惊讶的是,魏蜀两方都在与东吴的对抗中吃了大亏:赤壁之战,曹操损失了数十万人马,溃不成军;而失荆州、败彝陵,蜀汉集团更惨,不但损兵折将,根基尽覆,还把君主都搭进去了。所以说,东吴方面还真不能小觑,一旦发了狠还是蛮吓人的。

由于在政治条件上缺少曹魏?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实际权柄,也没有蜀汉?皇室宗亲?和?衣带诏?那冠冕堂皇的正义大旗,东吴在国策上更注重防御,由于地理条件的影响,主要是以江防为主。骑兵部队处于次要位置,武将们阵前厮杀的能力也就水降船低。正如诸葛亮所打趣的那样:?伏路把关饶子敬,临江水战有周郎?,东吴水战上确实很有优势,但要在陆地作战,也就能守个关卡,缺乏冲锋陷阵、攻城破寨的猛将。所以关羽对东吴一直抱以轻视的态度,认为他们主君无一统天下的雄心,军中也缺乏阵前搏杀的虎将,就蔑称其为?江东鼠辈?。

但筷子里面拔旗杆,东吴的战将还是不少的,其中也不乏能征善战的勇士。咱们就把东吴将领分成几个层次来逐一叙述:

第一阵容:孙策、太史慈、甘宁

孙策号称为?小霸王?,横行江东,所向披靡,战斗力还是蛮强的。由于自小就跟着父亲孙坚东征西讨,在战斗技能和勇气上还是相当厉害的。

孙策的战斗表现相当不错:年仅十五岁时就助战韩当,一箭射杀敌将陈生;数百合战平太史慈,走马活擒于麋,爆喝惊死樊能,飞剑斩杀严与,一个回合枪挑周昕。孙策六战五胜,斩将五名,未逢一败。战斗效率之高令人咋舌,无愧为?小霸王?的称号。但孙策最大的污点是被三名刺客轻易搞掉了,这样的应变能力似乎有损于威名。

太史慈号称是?东吴第一勇士?,自孙策死后,太史慈就成为东吴军中的镇军之将。但太史慈也有个大问题,他斩将能力令人难以恭维。

北海突围,太史慈干掉一群喽啰;神亭岭与孙策百余合恶战,从马上打到步下,旗鼓相当;刘繇大寨前,三十合摆不平程普;会稽城外,拿不下王朗;合淝之战与张辽大战七八十合平手。戎马一生却从未斩杀过一名敌将,这样的战斗效率无论如何也称不上强悍。

其实东吴阵营中战斗效率最高的是甘宁。他斩将效率非常惊人。长江水战射死凌操,跃上敌船砍死邓龙,追击黄祖射杀之,三江口水战又射死蔡壎,在赤壁之战中斩杀蔡中、马延、张顗,皖城攀城先登,铁链砸倒朱光,彝陵城外打退曹洪,濡须口射伤乐进,还有百骑劫曹营。十二场战斗全部获胜,斩杀敌将八名,还射伤一人,远超东吴其他将领。

第二阵容:程普、黄盖、周泰、凌统

程普是东吴老将,年高德劭,被诸将敬重。早在孙坚时代,就随征在侧,屡立功勋。

程老将军的战斗经历从汜水关之战就开始了,一矛刺死华雄部将胡轸;襄阳之战,不数合打跑蔡瑁;夏口之战不数合刺死吕公;刘繇大寨前与太史慈战三十回合。能与太史慈战至三十合不分胜负,说明程普的武艺很不错。

黄盖也是东吴老将,历经三位主公,刚直勇猛,忠心耿耿。

从荆州与蔡瑁一战,不数合一鞭打伤蔡瑁来看,黄盖武艺不在程普之下。砚山两合擒黄祖,牛渚滩战张英不数合,张英收兵; 会稽城外与王朗部将周昕交战,赤壁之战为火船队先锋,射倒文聘。而孙策一个回合就解决掉了周昕,说明黄盖与孙策之间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周泰是东吴阵营中少有的?悍勇?型战将,与其他将领战斗风格颇为不同。

早在投奔孙策麾下的宣城突围战中,周泰就表现了很强的战斗勇气,掩护少年孙权突围,奋勇步战,多处负伤;赤壁水战中斩杀张南;襄樊之战击退曹仁(诈败);合肥之战时与韩当双战许禇三十余合;两次入围救出孙权和徐盛,遍体鳞伤;猇亭之战,二十合斩杀蛮王沙摩柯。但周泰与韩当联手打不过许禇,弟弟周平被关兴斩杀,周泰不敢迎战退入阵后,是他的两大污点。

在东吴阵营的年轻一代中,凌统无疑是武艺最高的。

长江水战时,凌统年仅十五,就奋勇拼杀,抢回父亲的尸身;赤壁之战,凌统奉命伏击曹军败兵,与徐晃有过交锋;濡须口之战,与张辽五十回合战平;后又与乐进三十合战至不分胜负。但凌统的缺点是无一胜绩,更无斩获,可见他攻击力平平。

第三阵容:韩当、丁奉、陈武、潘璋、徐盛、蒋钦

韩当也是很早就追随在孙坚麾下,后来周泰归附东吴后,韩当通常与周泰做搭档。樊城之战中,韩当与黄祖部将张虎大战三十余合,张虎气力不济,孙策干扰,张虎一时分心,被韩当斩杀;长江水战中,韩当一跃而上刺死焦触;合肥之战,与周泰联手三十合打不垮许禇。

丁奉是在孙权时代投入到东吴军中的,兵围麦城时,他被关平打败,让廖化突围成功;但丁奉曾射伤张辽,造成一代名将的死亡;徐塘之战,老年丁奉步战一连斩杀曹魏两名将领:韩综、桓嘉。丁奉武艺一般,但活得比较久,也算能熬的。

陈武是在孙策时代投入东吴阵营的。在秣陵之战中曾经斩首五十余级,十分勇猛;随后在敌人突围时一枪刺死敌军大将张英;合肥之战,陈武不敌曹魏猛将庞德,逃跑途中被树枝挂住战袍,为庞德斩杀。

潘璋属于诡谲型的战将,在东吴阵营中,他的武艺算不错的:夏口之战中,战不数合生擒黄祖部将苏飞;潘璋曾与关羽交锋,战不三合即被关羽打败;猇亭之战中与黄忠对阵,数合不分胜负,黄忠一发力,潘璋就被打败;后被关兴打跑,流窜在山间农舍中被关兴一剑杀死。

徐盛经常与丁奉搭档作战。前期没有什么出彩的表现。南郡之战,曹仁冲阵,徐盛来战,抵挡不住曹仁,被曹仁救走部将牛金;合肥之战中,被曹军包围,还是周泰将其救出,说明他武艺比周泰差一个档次;石亭之战时,徐盛战不数合打败了曹休的部将张普,被张普回去后称为?勇不可当?,比较搞笑。

蒋钦也是在孙策时代归附的。 秣陵之战中曾经一箭射死了敌将陈横;蒋钦曾与关羽交锋,战不三合就被击败,说明他的武艺很一般。

东吴军中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是以上这些战将了,还有个吕蒙也曾经有过斩获,但只有那一次单挑。其他的武将没有出色的战绩,就与?虎将?两字靠不上边了。

整体来看,东吴将领们的武力值确实普遍偏低。

(本文根据《三国演义》分析而来,与正史无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314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