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对于项羽的评价,或褒或贬,众说纷纭。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咏项羽》一诗中对项羽充满了赞美与敬仰之情:“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唐代诗人杜牧在《题乌江亭》一诗中,则对项羽的自甘失败深表惋惜:“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在《乌江亭》诗中对项羽的败局已定叹惋不已:“百战疲乏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汉高祖刘邦则直言不讳地指责项羽是败在不会用人:“夫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当代伟人认为,项羽在“鸿门宴”上对刘邦“放虎归山”,实属“妇人之仁”,他在诗中豪迈地写道:“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在大好形势下,他勉励全军将士要抓住有利战机,趁胜进军,不给敌人以喘息的机会,千万不能学楚霸王项羽沽名钓誉的做法。
的确,鸿门宴是项羽走向失败的最关键的一次事件,由于项羽放走了刘邦,致使刘邦积聚势力,最终灭掉了项羽。从司马迁对鸿门宴的描述来看,他把项羽放走刘邦的原因归为犹豫不决。这是否是真正原因?应该不是。因为即使他放走了刘邦,如果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也可以立即出兵攻打刘邦,照样可以置刘邦于死地。那么鸿门宴的关键之处在什么地方?在于通过这次宴会,刘邦向项羽低头认错,承认他的霸主地位,使项羽觉得刘邦不是敌人。这种敌人与否的认定根据在于项羽的参照点。
项羽召开鸿门宴源于两个人提供的信息:一来自于刘邦集团内部,他的左司马曹无伤,另一来自他的谋士亚父范增。曹无伤透露的是,刘邦称王关中,根本不把项羽放在眼里;范增的消息则是刘邦直接挑战了他的霸主地位。因此,在召开鸿门宴之初,项羽确有杀刘邦之心。那么,刘邦之所以能够在鸿门宴上成功脱身,也是从此点入手,即让项羽相信,刘邦只是做一方诸侯而已,也是通过两条渠道影响项羽。一是项羽的叔父项伯,二是来自刘邦的部下樊哙。当然刘邦的行为也让项羽确信了这一点,刘邦只带领一百来人赴宴,极力摆低自己的地位,同时最后以贵重礼物相赠。项羽相信,他与刘邦之间不是一种零和博弈,不是你死我活的局面,而是在自己做霸主的同时,可以容许刘邦作为一方诸侯而存在,因此即使鸿门宴放走了刘邦,也没有继续追杀刘邦。
项羽败是败在了人心之向背。没错!但决定人心向背的又是什么呢?是利益!俗点来说,项羽败在不如刘邦会合理分配利益。这个答案说出来后,大家别不信。因为事实上就是如此,且看笔者在后文具体分析。
俗话说:“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能成功地运用金钱才是致胜关键,恰恰汉高祖刘邦就是这样一个人,秦末那场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注定他就是一个救世英雄。
少年无赖儿,却有凌云志
刘邦此人从小便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他从不肯干平常人家的活,更不热衷于本分的农耕劳作,因其不治产业,更不勤勉,父亲从小没少数落他,因而他也被四邻乡亲称之为“无赖儿”,但就这样一个无赖之人曾看到秦始皇出游,便立下宏愿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在他的心里,大丈夫的财富并非勤勉就能获得,只要能掌控大局,不愁财富女人。当刘邦起兵后向西攻入咸阳,诸将都涌向府库找金银之物,而萧何搜集图案文档,而刘邦在考虑什么呢?他在考虑当初楚霸王项羽与众人相约“先入关者为王”,面对这巨大的诱惑,他该怎么办?众所周知刘邦这个人“好酒及色”,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秦皇宫中有多少财富女人,这个选择让刘邦万分为难。
但最终刘邦引军退至灞上,并给老百姓“约法三章”,更谢绝了百姓犒赏,“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更封了府库财物,等项羽来取。想这年头,造反的部队谁不缺兵马钱粮,拥有府库的钱财,老百姓的犒赏,就可以增强自己的实力,然而刘邦就是硬生生的克制住了。之所以这么做,因为他心里清楚一时不与民争利,以后的政治斗争中才会占得先机。
又比如曾经追随刘邦的陈豨一度造反,刘邦得知后,贿赂其部下重金,当即不战而胜。在楚汉相争时,处于极端困苦的刘邦,毫不犹豫地交给陈平四万金让其离间项羽与范增的关系。
以此可见,刘邦此人虽然奸滑无赖,但在利益运用方面出神入化,充分理解了“舍得”的精髓。
妇人之仁,匹夫之勇
与刘邦比起来,项羽虽然英雄无双,但其私心过重了。刘邦退兵灞下后,项羽挥军西进,攻入咸阳后下令屠城,杀死已经投降的秦王子婴,火烧秦宫,为了财宝甚至挖掘秦始皇的陵墓。咸阳城中金银珠宝都被其掠夺一空,宫中女人也尽收囊中,因此而大失民心。
项羽虽然残忍,但对人却又恭谨仁慈,言辞和善,手下将领的病他会伤心哭泣,更与病人一同进食。但每次论功行赏,封官加爵时却又小气无比,出奇的吝啬,韩信对其有准确的评价:
“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这就是妇人之仁!赏罚不明,有功不赏,甚至还嫉贤妒能。在杀死韩王后,项羽没有立赫赫战功的将领们为王,而把自己的好友立为韩王,将领寒心大失军心,最后连自己的叔父项伯都背叛了自己,最终落得个自刎乌江的下场。可悲!可叹!
项羽的处世手段让其手握一手好牌却最终打得稀烂,终是因其重利而不舍利而致,不会合理分配利益,手握万万金又如何?手握天下又如何?天下是天下人的,而非项羽一人的。
楚汉相争作为中国历史上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涌现出太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起初各路诸侯同反暴秦,携手共进,却在秦灭亡后迅速的土崩瓦解,各个势力迅速战队,自立山头。楚霸王作为当初势力最大的一支力量,没有意外的话会很轻易登上皇位,却在对刘邦的作战中犯下一次又一次错误,最终落得乌江边自刎的下场。而这个悲剧的开始,就是鸿门宴上放过刘邦。
文/晓说历史故事
公元前206年,陈胜吴广起义后,各路反秦势力纷纷响应。这其中就包括楚地的项梁项羽叔侄、和徐州地区的刘邦。后来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大家都想顶着“正统”的名义起事,于是项梁就找来楚怀王的孙子熊心当了楚王,算是早期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吧。公元前207年,小楚怀王命令刘邦领兵攻打函谷关。临行时,怀王大家商议约定,谁先入关,便封为关中王。等于是名义上的大当家了。项羽在正面战场大破秦军主力,却听说刘邦已出咸阳,非常恼火,就攻破函谷关,直抵新丰鸿门。这时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暗中派人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项羽听了,更加恼怒,决定第二天发兵攻打刘邦。
张良给刘邦分析,项羽兵强马壮,士气正盛,不易正面对抗,于是刘邦退出咸阳,驻军霸上,以此迷惑项羽。而且把在咸阳所得一切,原封不动的送到项羽营中,更说愿让项羽称关中王。项羽手下谋士范增听说了,心中知晓,刘邦能放弃眼前财物,将来必有熊心所图。便献计项羽设下“鸿门宴”,安排席间项庄舞剑,借机行刺刘邦。刘邦明知鸿门宴凶多吉少,但是别无他法,只好硬着头皮上。
鸿门宴当天,范增安排刀斧手屏蔽左右,下决心一定要把刘邦诛杀以除心头之患。谁知席间刘邦对项羽百般讨好,项羽一直下不了“摔杯为号”的决心。范增眼看不妙,又命令项庄上去舞剑,谁知项伯为保护刘邦,也拔剑起舞,掩护刘邦,在危急关头,刘邦部下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军门,怒目直视项羽,项羽见此人气度不凡,问来者为何人,当得知为刘邦的参乘时,即命赐酒,樊哙立而饮之,又赐之生猪腿,又问能再饮酒吗,樊哙说,臣死且不避,一杯酒还有什么值得推辞的。樊哙还乘机说了一通刘邦的好话,项羽无言以对,刘邦乘机接口一走了之。
刘邦就此一去不回,项羽也失去了楚汉相争中最好的时机。一时心慈手软导致计划失败,范增从此与项羽心生嫌隙,最终被刘邦设计离间,范增告老还乡。从此项羽身边再无可以与张良萧何一争高下的谋士,项羽在楚汉相争中虽然早期屡屡得手,但是后期计谋不成,迅速落败。
一代霸王项羽,至死也是铁骨铮铮的英雄人物。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乌江边自刎而亡。而身体被汉军一分为五。分得尸首的汉军将士都被分了诸侯王。所以做事当机立断非常重要,犹豫不决往往错失机遇,甚至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252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