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三国,大家最熟知的便是蜀汉的五虎上将了,而曹魏方面,让大家最为称赞的则是五子良将。这五个人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大家看到这里,不免要好奇,论武力,许褚、典韦明显是曹营中数一数二的武将,论战功,夏侯惇、夏侯渊也不弱,为何他们排不进五子良将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小编先带大家了解一下五子良将。
五子良将起源
其实最开始并没有五子良将这个说法的,包括我们看的三国演义,都没有出现五子良将这个称谓。那么为什么这个称谓现在变得如此大众化呢?
其实五子良将的原始出处,来源于陈寿的《三国志》,原文如下:
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禁最号毅重,然弗克其终。张郃以巧变为称,乐进以骁果显名,而鉴其行事,未副所闻。或注记有遗漏,未如张辽、徐晃之备详也。
其中那句“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乃是五子良将的原始出处。在古代,其实并没有五子良将的这个说法。
具体什么时候出现“五子良将”这个说法的已经无从考证,但是明清以来,小说评书中都没有说五子良将的,所以我们可以大致推测,“五子良将”这个说法的开始流行起来也就是近现代。(如果大家发现古代什么时候有五子良将的说法,可以评论区说一下哦。)
要说到五子良将的战绩,那也是相当不错的。
张辽
曹操率军征伐张鲁,平定汉中,孙权趁机起兵,进攻合肥。此时驻守合肥的张辽和乐进只有数千人马,而孙权则有十万士卒,这仗怎么看都是张辽输。但是张辽大胆的使用计谋,兵行险招,让乐进留守城池,自己率领八百敢死队冲击吴军,趁吴军没有防备,要一举打掉东吴的嚣张气焰,提升曹军的士气。实话说,这是一个大胆的、冒险的行动。没有人敢说一定成功,甚至有极大概率失败。但是张辽做到了。
张辽率领八百敢死队,冲击东吴孙权的十万军队。吴军没有防备,被冲击得七零八落,士气大衰,没有了之前的嚣张气焰,十万吴军被张辽八百人给打的没了威风。
后来孙权又率军围攻合肥十多天,仍然没有攻下,只能退走。而张辽和乐进则抓住时机出击,击溃了吴军,还差点活捉了孙权。此战以后,张辽名声大震,直接被抬进了武庙六十四将。
张郃
虽然演义中的张郃,被称为名将检验器,很多名将都和张郃打过,但是张郃都没打赢。其实正史中张郃的战绩是很不错的。汉中之战,张郃深为刘备所忌惮。在夏侯渊身死后,张郃暂时统领曹军。当时曹军主帅阵亡,士气极其不稳,如果不是张郃强力弹压,曹军士气说不定就崩溃了,根本坚持不到曹操前来支援汉中。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也正是张郃率军击败蜀将马谡,使得蜀汉的北伐功亏一篑,最终遗憾失败。
至于其他将领,篇幅太多,就不细说了。总之一句话,五子良将都是非常厉害的战将,骁勇善战、锐不可当。
那么许褚、典韦、夏侯惇、夏侯渊也是骁勇善战,为何排不进五子良将?说到许褚、典韦、夏侯惇、夏侯渊,我们则需要将他们分一下类别。
许褚、典韦
许褚典韦分为一类,其实是因为他们的定位不同。在当时,虽然许褚典韦也是骁勇善战,但是他们并不擅长统兵作战。真正的统兵作战可不是演义中,两军主将对打,打赢了就是胜利的。真实作战中,很多时候,两军主帅都不会碰面的。将军、统帅、武将真正的定位是不一样的。
像许褚、典韦这样勇猛无敌的,曹操是将他们二人作为亲卫军使用的,这样更能发挥出他们的才能。保护好主公,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夏侯惇、夏侯渊
这俩人的名字都姓夏侯,想必大家是懂其中的意思了吧,如果还是不懂,我们再看三国志,他们是被陈寿放在哪个位置的?
三国志中,他们是被放在《魏书.诸夏侯曹传》,和他们一起的全是夏侯家和曹家的人,这样一看大家就完全明白了吧,这完全就是一家人嘛。曹操父亲曹嵩本来姓夏侯,过继给大太监曹腾,才改姓曹,因此,夏侯惇和夏侯渊也是曹魏的宗亲。
曹操对于本家的人才,当然是最信任的。其实夏侯渊、夏侯惇他们的权势、位置比五子良将高多了。五子良将是曹操对于外姓将军的赞美,但是他们终究是外人。而夏侯两兄弟可以算是他们曹家自己人了。
事实上,夏侯惇、夏侯渊这两人的统兵能力也不容小觑,如果他们不是夏侯家的人,那么他们肯定会是五子良将中的一员。
总结
综合上述分析,首先“五子良将”的这个说法是近现代才流行起来的,如果一定要分析一下,那么许褚和典韦是属于曹操亲卫军一类的,不会排进五子良将中。而夏侯惇、夏侯渊是曹操的本家,有更高的位置需要他们去坐镇,他们的权力其实更大,他们不需要排进五子良将,如果他们不是夏侯家的人,倒是能够排进五子良将里。说不过就是七子良将了。
当时,不同位置发挥的功能不一样,不能因为说他们不在五子良将中,实力就不行。毕竟,每个位置都需要人去坚守。
因为他们两个人都是属于猛将类的 叫他们各自带兵出去打仗都不行不像五子良将 还有就是他们5个人都不是曹操的亲信或是同族 典韦就是曹操的贴身侍卫 曹操的安全都是由典韦和许诸担负的,曹操的近卫军就是由他们两个人来统领 典韦死的早不死的话也有因该
在曹魏阵营中,李典确实是个比较令人惋惜的将领。他并未能进入“五子良将”的行列。
李典是山阳巨鹿人,很早就归附曹操了。曹操当年刺董失败,逃回家乡,树起义旗,招兵买马,这个时候李典就投奔到了曹操麾下。和乐进、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同时期到达,算是元老级别的人物。
但李典的武艺不算太高,在曹军阵营中,也只能排到后面。
咱们看一下李典上阵厮杀的战绩:
1.葛陂之战,李典飞马冲入敌阵,黄巾军将领黄劭措手不及,被李典生擒;
2.濮阳之战,李典与许禇、典韦、夏侯惇、夏侯渊、乐进一同六将围殴吕布,将吕布打退;
3.新野之战,李典出战赵云,约战十数合,李典“料敌不过,拨马回阵”;
4.博望坡之战,曹军遭到火攻后,李典在逃跑途中被关羽拦住,李典“纵马混战,夺路而走”;
5.合肥之战,李典怂恿乐进突袭孙权,乐进砍断贾华、宋谦的双戟,宋谦追赶乐进,被李典一箭射中心窝而死。
6.合肥城中,李典生擒东吴间谍戈定。
按照李典的战绩来看,他曾经在赵云马前支撑十余合,“料敌不过”后拔马回阵,说明勉力状态下,应该还能多坚持几个回合。这样的武艺肯定要低于徐晃、张辽和张郃,比乐进也有所不如。但肯定要强过于禁(于禁八九合就败给马超)。
李典这个人比较有文化,他爱读书,虽然年轻,却有“恂恂长者”之风,行事谨慎,大局观强。
在《三国演义》的第三十五回中,曹仁得知吕旷、吕翔征讨刘备失利,双双丧命,曹仁想兴师复仇,李典劝说,认为两人是过分轻敌而导致败亡,应该按兵不动,向曹操请求支援,但遭到曹仁的嘲讽,并强令他一同出战,结果再次战败,损兵折将。
在《三国演义》的第三十九回中的博望坡之战,夏侯惇轻敌冒进,李典又发现“南道路狭,山川相逼,树木丛杂,倘彼用火攻,奈何?”赶紧通知夏侯惇,但为时已晚,全军遭到火攻,大败而溃不成军。
在《三国演义》的四十二回长坂坡之战,张飞断后,拆断当阳桥,曹操下令追击,李典劝说“此恐是诸葛亮之诈谋,不可轻进”,曹操强行追击,被关羽伏击。
这说明李典是个很细致谨慎的将领,对战场上的细节观察入微。
但李典和张辽的关系不好,个人之间闹过别扭,但在东吴大军攻来之际,李典也能放下个人恩怨,“典岂敢以私憾而忘公事乎?愿听指挥”,而与张辽坦诚相待,密切配合,共同创造了“威震逍遥津”的大捷。
所以说,李典也是顾全大局,公私分明的君子。
李典36岁年纪轻轻就去世了,他死前所受封的最高职位是“破虏将军”,这个军衔比较低微。
咱们看一下五子良将生前最高军职:
张辽――前将军
乐进――右将军
徐晃――后将军
于禁――左将军
张郃――征西车骑将军
李典的那个“破虏将军”的职位,张辽在北征乌桓时就已经获得了,而李典跟随曹操最早,在军中升职却最慢,确实令人遗憾。这也许与他性格谦逊,总是将战功让给别人有很大关系。
但是,以“破虏将军”这样的军职,当然不可能进入五子良将的行列。
我们都知道在三国刘备账下有五虎上将,而曹操账下则有五子良将,虽然五虎上将和五子良将均不在一个阵营,但是他们各自为蜀汉和曹魏建立不朽的功勋,可以说身处五虎上将和五子良将之中,就是一种褒奖,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其实很多人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觉得典韦和许褚的武艺和五子良将中任何一个人相比,都不输他们,那么为何典韦和许褚没有列入五子良将之中呢?
纵观三国猛将之中典韦的武力可以说数一数二,许褚虽不及典韦勇猛,但是在三国之中也绝不是泛泛之辈,许褚以虎痴的名号而闻名天下,自从许褚当了曹操的护卫之后,可以说是曹操最信赖的人,当初曹操独自见马超的韩遂,身边只带了许褚一人,马超当初并不认识许褚,本想偷袭曹操,期间马超不免问起曹操身边的是谁,当得知曹操身边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虎痴许褚,马超则再也不敢下手,只能目送曹操离开。
而典韦作为三国中能和吕布媲美的猛将,其事迹一样受世人称赞,当初曹操讨伐吕布,吕布则亲自上阵御敌,面对吕布的勇猛,由于曹军尚未及时归还,曹操只好临时招募勇猛之士,而典韦正好在其中,期间典韦和吕布等人陷入了一场混战,在典韦的奋勇之下,吕布的众将接连倒下,最终使得曹操得以回归。
随后典韦深得曹操的欣赏,并作为曹操的护卫呈现在大家的眼前,尤其是在曹操征战张绣之时,当时张绣面对曹操的大军自知不敌,便投奔了曹操,此时的曹操却因为张绣其婶的缘故,遭到了张绣的不满,于是张绣在贾诩的建议之下突然奇袭曹操,要知道张绣是赵云的师兄,三国武术名家童渊的弟子,可是典韦丝毫没有胆怯,纵然面对张绣的众多士兵,典韦以一当十,最终保护了曹操得以解围。
综上可述典韦和许褚两位人物,可以说在三国之中都是猛将之中的佼佼者,为何没有成为五子良将中的一位,当然有其中的道理,典韦和许褚说到猛以及单挑的能力,可以说很少人能敌,但是要说道文武双全以及领兵打仗的能力,自然和五子良将中一个人无法能比,典韦和许褚皆没有统领十万人以上领兵打仗的战绩,之所以能成为这么出名,皆是因为保护曹操的功绩。
还有一点则是最重要的,五子良将这一说并不是存在于史书中,只是陈寿根据张辽和徐晃等人的事迹,记载了一句话"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而被后人演变成为了五子良将的,所以归根结底五子良将没有典韦和许褚也是正常的表现,跟典韦和许褚事迹并无太大的关系。
许褚与典韦有一共同点,都是负责曹操的保卫工作,曹操死后许褚还负责曹丕的保卫工作。按现在的话讲,就是“保镖”了。
而五子良将,都是出外征战的大将,都有著名的“独立指挥”的战役被正史记载。
但许褚与典韦没有这方面的贡献。
这就是陈寿不把这两人归为五子良将的本质原因了。五子良将是为曹总打天下的,而许典二人是贴身保护老大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248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