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康熙两次废太子,历史上的胤礽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4 14:05:50

康熙两次废太子,历史上的胤礽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胤礽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康熙皇帝是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虽然有瑕疵,但不能否认他为历史做出的贡献。康熙皇帝在位时削三藩,平定噶尔丹,统一台湾,这些功绩都是响当当的。但康熙皇帝在位最大败笔就是他两度废立太子,造成了储位之争,使王朝出现内耗。

康熙皇帝废立太子的事,是历史上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很多人不明白,最初立的太子胤礽为什么当了33年太子被废,后来康熙又重新恢复他的储位,然后没多久再度被废呢?关于这个话题,清史专家研究很多,但康熙作为一代明君,他废立太子自有打算,并不是无缘无故被废,太子胤礽的确存在问题。

第一,结党营私

胤礽是康熙第二个儿子,也是嫡生子,从小就被孝庄太后指定为太子。而且康熙为了培养这个接班人,倾注了大量心血。胤礽才能也不错,他善骑射,文化功底很深,从小就跟随康熙四次巡幸。康熙为了培养胤礽,特意为他制定特有的制度,礼仪着装及政事上,都注重锻炼胤礽。

胤礽也正是在这种严格的培养体制下,度过了33年储位,康熙四十八年突然被废,震动了整个清朝。但半年后又重新立为储君。但康熙五十一年,胤礽再次被废。关于胤礽被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结党谋私,这是康熙皇帝绝对不能容忍的。

但作为储君的胤礽根本无法躲过结党这一环节。因为储君太子就是未来的皇帝,朝廷官员必然要巴结太子,于是很自然在太子身边形成了一强大的太子集团,而这一集团虽然对康熙忠诚,但势力过大,难免与康熙的皇权发生冲突。

但胤礽这个太子集团实力太强大了,其中为首的就是索额图,他是胤礽生母的亲叔。索额图称得上清朝枭雄,他曾帮助康熙灭掉鳌拜集团,使康熙皇权巩固。如果此时康熙皇帝是一个软弱皇帝,索额图是一个能成大事之人。

索额图作为朝廷重臣,他当然向着自己的外孙。但索额图再厉害,他不该让胤礽做出一些逾越礼制的事。当太子仪卫超出康熙皇帝时,索额图没有制止,反而纵容。最大败笔就是索额图甚至想让外孙早早当上皇帝,这是康熙绝对不能容忍的事,康熙必定要出手。

康熙皇帝除掉索额图后,并没有把事态扩大,如果放在明朝朱元璋手里,恐怕就要大开杀戒了。

胤礽复立太子七年后,在康熙一次木兰场围猎,康熙发现胤礽每天晚上都在他的帐篷外面活动,“从缝隙中窥测乃父行动”,这就引起康熙警惕,他认为太子要谋害他,使康熙再次做出废太子的决心。

太子是国之根本,康熙皇帝当然明白太子位置的重要性,但结党谋私甚至阴谋篡位这是康熙皇帝不能容忍的。为了杜绝结党营私的集团产生,康熙皇帝曾告诫过大臣及满清贵族,不要与太子及诸皇之间结成团伙。但康熙怎么能禁止这种情况发生呢。

胤礽被废除后,康熙四十八年时,大臣马齐、佟国维上奏建议康熙及早再立一个储君。这次把康熙惹急眼了,他惩处了马齐、佟国维。为什么康熙这样做?还是康熙害怕结党营私。如果再次立太子,那么大臣又要围绕太子形成势力,将来太子继位,就会出现大臣要挟皇帝的事情,必定要威胁的皇权。为了清朝的长治久安,康熙吸取以前王朝在立储的教训,因此他决定再恢复太子之位。但复立胤礽后,胤礽做法让他再度伤心。

第二,不忠不孝

康熙皇帝作为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任皇帝,他深受汉文化影响,很多体制都与中原传统接轨。而胤礽的很多做法,让康熙皇帝认为胤礽的人品不足以继承皇位。胤礽当太子后,狂妄自大,甚至奢靡纵欲,贪财好色,这些都不是康熙心中皇帝的形象。

胤礽对于康熙的反感,并没有在意,反而更加放肆,甚至把蒙古进贡的良马都据为己有,当着康熙的面责骂大臣,还把官员一脚踹在水里。这就与康熙心中宽容仁慈的皇帝相差很远。

康熙皇帝深受儒家传统的影响,他让最好的老师教授胤礽,在康熙皇帝的心里,当皇帝的要以“孝”治天,“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康熙所倡导的伦理道德,而胤礽都不具备。康熙对待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很尊崇,便胤礽从小生母死得早,根本就不知道孝顺。康熙皇帝认为胤礽“绝无忠爱君父之念”。康熙四十七年,他带胤礽及几个小皇子外出狩猎,但中途中皇十八子病重,作为大哥胤礽不管不问,康熙当即以兄友之义责骂了他。胤礽又未当回事。

康熙认为胤礽连兄弟之情都不讲,怎么能做一个仁君呢?康熙立太子时有三个条件:一是忠,忠于父皇不结党营私,二是仁,要仁义治国。三是孝,要讲究孝道。而胤礽性格暴躁,长时间的储君经历,让他始终在康熙压制下生活,因此胤礽把这种压抑平时发泄在属下身上,除了打骂,还用鞭抽。连郡王纳尔素、贝勒海善等人也“遭其殴挞”。胤礽变态的个性,使康熙再度想废他。

第三,暴虐性格

其实,胤礽这种暴虐性格与康熙也有关,康熙从小只注重培养胤礽的能力,却忽视了对胤礽心理培养。古代皇权社会不会想到心理。胤礽从小失去母亲,来自母爱的东西很少,而且又在康熙的威权之下学习工作,不免让他产生压抑感,时间久了胤礽就厌烦,也形成了他的性格。

胤礽过早的被立太子并不是好事,因为随着康熙其他皇子的长大,康熙皇帝也注重培养他们,让皇子都各自发挥自己的能力。随着诸皇子的长大,胤礽就感觉到了储位不保的压力。因为从当时的情况看,胤礽在学识上不如三阿哥胤祉,在韬略上不如四阿哥胤稹,而军事指挥能力还比不了十四阿哥。这种能力上的悬殊,也让胤礽产生危机感,继而把怒火发泄到下人身上,但每次发泄都会使康熙对他失望一次,最终让康熙想抛弃他。

胤礽是一个不会掩饰自己弱点人,特别是索额图死后,再无高人在其身边帮助其策划,也没有人敢于在他身边。这就使胤礽越来越走向康熙的对立面。

康熙皇帝经过两次废太子后,他已经无意再立太子。虽然有时大臣们提醒过他,但康熙都以各种理由拖延下去。甚至对建议他立太子的大臣进行打压,因此没人敢提立太子之事。不过康熙曾给大臣们一个承诺:“即使朕躬如有不讳,朕宁敢不慎祖宗弘业,轩之磐石之安乎?待到那时,尔等自知有所依赖敢。朕万看后,必择一坚因可托之人与尔等做主、必令尔等倾心悦服,断不至赔累尔诸臣也。”

那康熙心中的接班人是谁呢?没人猜得出来,大臣们一头雾水。不过胤礽两度被废,有一双眼睛始终在注视着他,此人就是雍正皇帝,他从胤礽被废已经揣摩透了康熙的心思,因此行事低调谨慎,为他继位奠定了基础。

历史中胤礽真的不堪重任吗?他到底为何被废?

胤礽并不是不堪重任,主要是胤礽靠着实力故意找事儿,硬生生的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第一次被废,源于一件小事康熙二十九年七月,正值康熙西征期间,由于身体不适,加之思念儿子,康熙便召太子胤礽和三子胤祉前往行宫探望。这本是一件很小的事情,身为人子,看到父亲生病,理应感到忧伤焦急,但不知为何,胤礽在见到康熙后,并没有表现伤心之意,甚至隐隐还有兴高采烈的神情。

对此,康熙自然是极为不满,十分生气的他,在训斥了胤礽一通后,直接将他赶回了京城。不过,虽说康熙十分生气,但此时还没有废除太子的想法,在他看来,太子只不过是一时犯错,还是要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但在此后,胤礽的所作所为,让康熙终于忍无可忍。

首先是极为贪婪,不仅私自动用大内库银,还毫无底线的向官员们索贿,并且,他还指使手下的人到各地收受贿赂,放纵效忠于自己的凌普,敲诈勒索属下,完全不顾及脸面。其次,对待朝廷官员,甚至对待其他儿子态度傲慢,仗着自己是太子,随意辱骂、责打儿子和官员,在回京后,愤怒加上失望的康熙,最终废除了胤礽的太子之位。

废而复立后,胤礽仍不自爱,反而行为愈加癫狂胤礽被废除,让康熙十分伤心,毕竟自己倾注了几十年的心血,就这样付之东流,让他着实不甘心,抱着这样的想法,同时也是为了缓解儿子争储带来的朝局动荡,在被废掉太子之位一年后,胤礽再次被康熙立为太子。

按正常人的思维来说,能有这种废而复立的机会,肯定要紧紧的抓住,想方设法的去弥补之前的过失,从而稳固自己的地位。但胤礽并没有这样做,依旧是我行我素,之前所犯的错误不仅没有改正,反而变本加厉,公然拉拢党羽,贪污腐败,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康熙的底线。

从胤礽的早期经历来看,很难用“烂泥扶不上墙”去形容他,甚至用可圈可点来形容都不为过,但由于他后期的胡作非为,导致康熙对他愈加的失望透顶,即便是曾给过他机会也没能让他有所醒悟,最终才让胤礽以惨淡收场。

爱新觉罗·胤礽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他又为什么会被废?

爱新觉罗·胤礽,康熙皇帝的二儿子,刚满周岁时就被确立为皇太子,从小身份高贵、文武双全,数次监国受到百官赞扬,应该说是一个比较完美的皇位继承人。但是他也遇到了无数太子们都遇到过的问题,上面有英明神武、长寿的皇帝老爹压制,下面有同样能力出众的兄弟们抢班夺权,最终胤礽被废除太子之位幽禁于紫禁城咸安宫12年后去世。



康熙十三年,康熙帝深爱的“仁孝皇后”赫舍里氏早逝,从此康熙将所有的感情都倾注在了胤礽身上,将其带在身边亲自教育抚养。康熙十四年康熙册封胤礽为皇太子,康熙真是爱透了这个儿子了,所有的吃穿用度、礼仪规制都等同于皇帝。从康熙二十年起,年仅7岁的胤礽就开始作为康熙的代表代行皇权,比如每年的元旦、冬至、千秋三大节接受百官及诸王贝勒朝拜;代替皇帝率领群臣进行各种国家祭祀大典;代替皇帝接见外国使臣;代替皇帝结交江南士绅的代表,安抚人心;代替皇帝处理朝政等等。可以说胤礽手中的权力、威望是远超普通的太子的,但是随着太子胤礽长大成年,胤礽和康熙之间的父子亲情也敌不过权力的诱惑。



康熙三十七年,已经当了23年太子的胤礽已经在朝廷内外有大批的党羽,能够影响到康熙帝的绝对权威了。因此康熙分封皇长子胤禔为多罗直郡王、皇三子胤祉为多罗诚郡王、胤禛、胤祺、胤祐、胤禩俱为多罗贝勒,让所有成年皇子参与朝政以分薄太子的权柄。从此开启了清朝最阴谋诡谲、影响深远的夺嫡之战“九子夺嫡”,皇帝、太子、诸皇子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日益加剧,造成大清动荡。



太子胤礽在自己的兄弟们都掌权后陷入了很尴尬的境地,胤礽要是表现的更优秀,只会遭到康熙的忌惮打压;胤礽要是表现的不好,那么他的兄弟们就会落井下石。在这种两难的境地中,胤礽压力过大有些精神崩溃的意思,就没有刚开始那么贤德了,为人暴躁动辄打骂臣属,生活奢侈无度贪恋美色等等。而胤礽这些失德的表现被有志于皇位的皇子们渲染放大,使得胤礽渐渐失去了康熙的宠爱。终于康熙四十七年,康熙于畅春园召集众臣废除胤礽太子之位,之后虽然恢复了胤礽的太子身份,但也只是权宜之计,再也没有往日的信任和恩宠了。



胤礽是清朝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明立的皇太子,他的治国能力即使是后来康熙帝对他失望透顶之时仍予以承认,他的悲剧是皇权社会下的必然结果。康熙帝一废太子的时候说的一句话点明了两人的矛盾所在“胤礽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曾经相亲相爱的父子面对至高无上的皇权最终决裂,形同陌路不得不让人唏嘘,可怜生在帝王家啊!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236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