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高力士是个什么样的人高力士为何这样忠于李隆基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4 13:43:16

高力士是个什么样的人高力士为何这样忠于李隆基

高力士,唐玄宗李隆基身边的红人,有李隆基的地方基本上都会有高力士的存在。在很多影视剧当中,我们也都会看到高力士的身影,在一些古代文献或者诗作当中,也是有高力士出现的,比如李白让高力士脱靴的故事。不过,高力士这样却一直都是一个配角般的存在,在很多人的故事当中他都只是一闪而过,但这个一闪而过的人,却是对李隆基最忠心的人,他为何要这样忠于李隆基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高力士原本叫冯元一,早在年幼时便牵涉了一桩谋反案。由于他生的面貌清秀,人又聪慧伶俐,于是被岭南讨击史李千里阉割后,送给了武则天。

李千里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孙子,吴王李恪的儿子。当时朝政都由武则天说了算,李氏皇族子孙多被她所戮。李千里为了自保,“数进符瑞诸异物”以求武则天欢心。他知道武则天信佛,便给冯元一改了个名字叫“力士”,把他和另一唤作“金刚”的阉童一并送到宫中。

冯力士年纪虽小,却极会察颜观色。人又勤奋好学,连武则天都夸他“黠惠”。并让他进入专门为内官所设的“习艺馆”学习文化和骑射。学成后,便让他随侍左右。不过后来,冯力士在工作中犯了小错,竟被武则天驱逐出宫。

就在山穷水尽之时,宦官高延福向他伸出了援手,将他收为义子,并运用武三思的关系,最终让武则天宽恕了他的罪过,并被重新召入宫中。后来,李显夺位。

李显根本不是当皇帝的料,他又是个宠妻狂魔,朝廷事务一应都交给韦皇后应对。结果韦皇后一心要效仿武则天做女皇帝,搞得朝堂上乌烟瘴气,人心惶惶。也就是这个时候,高力士认准了有为青年李隆基。

本来,从当时的情形来看,就算李显不做皇帝了,也轮不到李隆基来做皇帝。但高力士识人,认定李隆基绝非平庸之辈,而李隆基也正欲谋大事,急于结交朝臣,所以二人一拍即合。这年,李隆基25岁,还是临淄王。高力士也才20岁。两个年纪相仿,再加上两人亦都能文能武,因此关系非常亲近。

公元710年,在高力士的帮助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发动了唐隆之变,成功地把韦氏一族悉数诛杀,并拥立父亲李旦继承了帝位。同时,由于李隆基政变有功,被封为太子。

公元712年,在李旦的禅让下,李隆基登基继位。然而太平公主在朝中不断扩张势力,一心想要夺权。所谓卧榻之下,岂容他人安睡。李隆基和高力士联合起来,再次发动了先天政变,彻底把太平公主及她的党羽一网打尽。从此,朝廷便被李隆基牢牢控制在手中。

两次政变,高力士不仅为李隆基出谋划策,还身先士卒替李隆基铲除异己,可以说,李隆基能坐上皇帝的位子,高力士功不可没。李隆基对高力士非常信任,让他侍奉左右,并破格把他提拔为青光禄大夫、右监门卫将军、云麾将军、执掌内事省事务。

高力士这个人很知分寸。李隆基每次许他以高官厚禄,他都没有沾沾自喜,反而一再推辞,为什么呢?原来他感恩养父高延福,认为自己所受官禄,不能高过高延福。

高力士的行为让李隆基赞叹不已,觉得他人品又好,工作能力又强,愈发器重他。高力士并没有恃宠而骄,依旧全心全意侍奉李隆基,还为李隆基分担政务。比如官员的上奏,都由他先过目,大事才报给李隆基,小事便由他全权处理。

随着李隆基年老,愈发怠于政事。高力士的作用也就愈发突出了,他不仅要处理李隆基和朝臣们的关系,还要帮助李隆基在重大问题做决策。对于这个时段高力士的评价,《旧唐书》是这么说的:“中立而不倚,得君而不骄,顺而不谀,谏而不犯。故近无闲言,远无横议。”这个评价显然是非常好的。

除了处理朝臣之间的关系,高力士还为李隆基做了两件重要的事情:一件就是立太子;还一件就是撮合了杨玉环和李隆基。

公元755年,安禄山发动了“安史之乱”。眼见都城不保,高力士保护着李隆基逃往成都。两人此时亦都是白头翁,但高力士一路上仍然尽心尽力保护在李隆基身侧。公元756年,太子李亨在灵武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并举行了登基大典,是为唐肃宗。紧接着他又率军平定叛乱,收复都城长安和东都洛阳。

次年,待战事平定后,李隆基在高力士的陪伴下,又回到了长安。只是此去经年,在李亨的安排下,李隆基只能屈居于曾经做临淄王的府邸兴庆宫。尽管杨玉环已烟消云散,还好有高力士一路相伴,李隆基的老年生活,好歹还有个作伴的。

但李亨还是觉得不放心,毕竟李隆基和高力士可是一起革过两次命的。再加上李隆基在兴庆宫的阁楼上饮酒时,一些百姓看到了,便纷纷向他跪拜,这无疑让李亨夜不能寐。

于是,李亨又把李隆基的居所改到了更加偏僻的太极宫。李亨命李辅国负责此事。李辅国拿着鸡毛当令箭,带了五百持刀骑兵,前往迎接李隆基。说是迎接,他这一阵势着实吓人。只见刀光闪闪一片,把个李隆基吓得不轻。

高力士十分着恼,呵斥李辅国,命他不得对太上皇无礼。又代李隆基向五百士兵问好,尽管李辅国骂他“不解事”,还杀了他两名侍从,但邪不压正,再加上李隆基余威犹存,那些士兵胆怯,最终纷纷下马给李隆基请安。李隆基这才化险为夷,好歹算平安地迁居到了太极宫。

不过,高力士却因此得罪了李辅国,再加上李亨也不愿意让高力士常在李隆基左右,所以李辅国的诬告来得很及时。不久,高力士不仅被削去所有职务,还被流放于巫州。临行前,高力士请求再见李隆基一面,未准,只得抱憾上路。

公元762年,李亨大赦天下,高力士这才得以回京,然而他在走到朗州时,听说李隆基已去世的消息后,不禁“北望号恸,呕血而卒”。高力士一生都对李隆基忠心不二,李隆基去世后,他亦不愿苟活。明人李贽赞他为“高力士真忠臣也!”

跟随唐玄宗的高力士,究竟是小人还是忠臣?

高力士是大唐朝唐玄宗李隆基最信任的宦官。他自幼便入了大明宫,当时他受到了大明宫中武则天的赏识,后来他来到了李隆基的身边做内侍。因为他这个人不仅长得非常伟岸而且为人又比较机灵还善于谋略,他初到李隆基身边的时候,李隆基就非常喜爱这个宦官。

后来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平定唐中宗李显的皇后韦后之乱时,也是高力士极力帮助李隆基。这时候,李隆基对高力士便另眼相看,开始信任这个宦官。再后来,李隆基开始与姑姑太平公主夺权,这时的高力士不仅出力还对李隆基献计,李隆基最终赢了姑姑太平公主并赐死了她,登基后的李隆基便更加信任高力士了。

高力士在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后,依旧尽心侍奉李隆基。李隆基便常常与旁人说,只有高力士侍奉在身侧他才能安然入睡,可见李隆基有多么信任并依赖高力士。李隆基还授予高力士银青光禄大夫这样的高爵位,后来李隆基更是加官他为骠骑大将军,虽然也是个虚职,但是在大唐朝,能做到这样高官厚爵的宦官,他高力士便是第一人了。

大唐爆发安史之乱后,唐玄宗李隆基仓皇出逃长安。这个时候高力士紧随唐玄宗李隆基的身后,保护李隆基安全的逃亡蜀地。后来李隆基成为了太上皇之后,他在唐宫的生活其实并不怎么好,李辅国几次挑唆唐肃宗与唐玄宗父子,后来更是在李隆基回宫殿的路上让兵将露出刀剑,李隆基几次吓得掉下马来,也是高力士立在李隆基的马前高声怒斥李辅国之后,李隆基才安全离开,最后他因此被李辅国发配到了偏远的黔中道,后来他回到长安,听闻李隆基的死讯后,也吐血身亡最后长埋地下陪伴李隆基。

所以高力士一直都是忠心跟随李隆基,他是大唐朝最忠心的宦官,一代贤臣。

高力士在听闻唐玄宗逝世的消息后吐血而死,他为何这么忠心?

历史 上出现了许多的宦官,而大多数的宦官都是被指责,像宦官魏忠贤,他由于受到了明熹宗的恩宠,于是便在朝中打击异己,专断国政,因此被后世称为权臣,还有宦官王振也是如此,专权,这些宦官都是被后人所指责斥骂的。但是也有着那么一些宦官是被后人所称赞的,高力士就是其中一个。


高力士原本叫冯元一,是潘州人,在长寿二年的时候,因为陷入了一个案件中,年幼的他就被人阉割,圣历元年的时候,高力士被当时抓捕犯人的李千里进奉到了宫中,高力士起初进宫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只是因为聪慧机敏而得到了武则天的赏识,因此侍奉在武则天的身边,但是由于年纪太小,不懂得宫中的一些规矩而犯了错,最后被赶出了皇宫。


当时宦官高延福看着他十分可怜,于是便收他为义子,这个高延福是武三思的手下,而武三思是武则天的侄子,之后在高延福的安排下,高力士去到了武三思府中做事,并且在这期间,养父高延福教会了他许多在宫中生存的经验,一年之后,高力士被武则天召回了宫中,做回了武则天的手下,此时的高力士已经身长有六尺了,而且在养父的教导下,如今的他十分机敏,心思缜密,武则天经常让他传诏令。

神龙政变发生之后,武则天病逝,李显继承皇位,这李显虽继承了皇位,但是他过于软弱无能,政权都被他的韦皇后抢去了,当时朝中大事都是韦皇后来处理,这高力士逐渐与皇宫离了心,韦皇后想要成为第二个武则天,但是她没有武则天的气魄, 高力士在宫中也待了几年,看得出来韦皇后成不了大事,于是他见机行事,看清楚局势之后,便投奔到了李隆基的手下,成为了李隆基的谋士。


在高力士的帮助之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杀掉了韦皇后,夺取了政权,之后便又李隆基的父亲李旦为新帝,在这个情况下,按理是太子继位的,但是太子却认为李隆基是一个十分有势力,且心狠的人,如果这个时候坐上这个位置,那么自己的小命肯定保不住,所以识时务者为俊杰,这李旦的长子便将太子之位让给了李隆基,李隆基成为太子之后,本该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了,但是这姑姑太平公主又出来阻挠了, 在高力士的帮助下,李隆基除掉了太平公主。

李隆基继位之后,由于高力士的功劳十分大,于是便破格授官银青光禄大夫,任内侍省同正员,开元初年又兼任右监门卫将军,执掌内侍省事物。李隆基继位之后,高力士便一直侍奉在左右,李隆基十分信任他,并且还经常封赏他,但是高力士在宫中多年,知道分寸,每当李隆基要赐予他高官的时候,他没有接受,而是一直推辞,李隆基更加欣赏他的品性。高力士在任职期间,保持着他一贯的细心和仔细,并且做事十分认真负责, 到了李隆基晚年的时候,由于李隆基经常生病,处理政事上有点力不从心,于是便都交由高力士处理,高力士虽然开始忙碌了起来,但是他心中很开心,因为这表明了李隆基对他的重视和信任。


在安禄山叛变之后,李隆基跟杨玉环、高力士一起逃往到了成都,而在这危难的时候,太子李亨却自行登基为帝,尊李隆基为太上皇,之后带着兵打败了安禄山,平定了叛乱,面对着太子的行为,李隆基没有一点办法,他只能接受,之后他与高力士一同回到了宫中。

李亨虽然迎接了李隆基回宫,但是心中还是很防备李隆基的,毕竟自己的皇位是自己擅自做主上位的,而不是李隆基主动退位的,而且当时朝中大臣和民间百姓对自己的行为也一直存在着谴责,李亨还是很害怕李隆基的势力的,但是此时的李隆基经历了安禄山叛变,杨玉环之死,心中也没有更多的念头去想别的事情,但是李亨害怕,于是便开始打击李隆基身边的大臣,高力士、宦官王承恩与魏悦等人都是李隆基身边的人,这三人都被李亨的手下设计陷害了, 高力士被流放到黔中道,在流放的路上,高力士心中始终挂念这李隆基,一路上食不下咽,寝食难安。


宝应元年的时候,朝中大赦天下,高力士这个罪人之身得以消除,之后被送回京城,高力士心中想着自己可以再回到李隆基身边了,但是在路途中,高力士听到路人说李隆基已经驾崩了,大惊,于是便上去询问真假,最终得知是真的,高力士顿时嚎啕痛苦,吐血而死。

高力士的忠心是因为李隆基值得,李隆基信任高力士,也重用他,这让一个原本只是一个小太监的他做到了最高的位置上,高力士十分感激他,因此高力士对李隆基是十分忠心的。

高力士到底是个奸臣小人,还是忠心耿耿的好人?你怎么看?

千古贤宦第一人高力士在影视作品中似乎无恶不作,甚至不少人都知道如果不是他进现谗言,李白又怎么会枉死。但如果说高力士是个彻头彻尾的奸臣小人倒也有时偏颇,以为他对唐玄宗的忠心是不容置疑的,并且德才兼备,颇受皇帝信任,居功不傲。所以要形容高力士,小编觉得他在为官上确实对主子忠心不二,一生小心行事,也确实为皇帝立了不少汗马功劳,算的上是历史良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了解高力士这个人物。

宦官自古以来不管是在影视作品中还是在人们的印象中都是负面人物,毕竟他们妖言惑众,一度为了谋取自己的私利而枉顾国家利益。但是高力士却是一个例外,高力士出身自名门,本名冯元一。在北燕灭亡之际,他与家人流落他乡。随后父亲因罪被杀,他的兄弟姐妹包括他自己都被连带成为了奴隶分配偏远地区。那个时候,年仅九岁的他与母亲被迫分别,更是被李千里阉割,送进宫去当了宦官,改成为冯力士。

好在冯力士命大,进入宫之后因为得到武则天的赏识,安排接受教育。也就是这一番经历为他的日后奠定了基础。16岁开始进入仕途,到唐中宗景龙年间,冯力士更是遇到了李隆基,两人之间的缘分也正是从这时开始。成年之后的冯力士不仅身材高大并且文武双全,要知道他可是帮助唐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尤其是曹运等政策也有他一份功劳。?

尽管一个是皇帝,一个是宦官,两个人地位悬殊,但是在政治上确实有着过命的交情。正是因为高力士的配合李,隆基发动两次正,成功巩固了自己的权利。而同样对于自己信任的高力士李隆基给予了丰厚的回应,不仅升了职位,更赐予了实权,称为皇帝亲信。细数历史中能够参与政务的宦官高力士属实是第一人。他不仅为唐王朝立下功劳,也并不贪恋权贵,尽管他的结局是被流放因病去世,但是他的一生却是无比的精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231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