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揭秘恒星产生之谜,宇宙刚诞生时是什么模样

众妙之门 2023-06-24 12:12:15

揭秘恒星产生之谜,宇宙刚诞生时是什么模样

宇宙中大部分物质都是氢,大家都知道万有引力物质之间都要相互吸引。开始是一些氢形成了一个球,它再继续吸引其他的,直到形成一个很大的球。这时它还不会发光知道非常非常大时中心的温度于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氢开始聚变,放出大量的能量,周围的温度和压强都升高其他的氢也开始聚变,这时它就像是被点燃了一样开始发光了。所以恒星都是非常大的,太阳系中的木星的组成元素就跟恒星相似只是不够大,如果它也像太阳那么大,它也会发光成为一颗恒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恒星产生之谜

科学家们认为,发生在137亿年前的大爆炸创造了宇宙,大约1亿年后,氢原子开始结合燃烧,产生了明亮燃烧的恒星,但这些恒星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科学家一直没有搞清楚。据美国宇航局太空网报道,美国的天文学家声称,他们可能已经发现了宇宙的“第一缕曙光”。这一发现有望帮助他们揭示宇宙中各个星系在“大爆炸”发生仅数亿年后开始形成时,整个宇宙的实际发展情景。

该研究将首次向人们展示出距今130亿年前宇宙刚诞生时的雏形模样。

据美国宇航局驻马里兰的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研究人员说,他们相信已经捕捉到早已消失了的恒星的辐射痕迹,这些恒星是在宇宙的婴儿时期诞生的。如果上述发现能够被最终证实,该研究将首次向人们展示出距今130亿年前宇宙刚诞生时的雏形模样,同时将有望揭示宇宙中各个星系在“大爆炸”发生仅数亿年后开始形成时,整个宇宙的实际发展情景。

原恒星

原恒星就是处于“原始状态”(处于慢收缩阶段的天体)的恒星。原恒星由“大爆炸”后产生的星际云(星际云很大,直径在可达上千光年)演变而来。

大爆炸后的宇宙空间充满了大致均匀的星际物质。这些物质中的一些不稳定的因素(主要是引力)慢慢地引起星际云中物质密度的变化,导致一个或几个“引力中心”的出现。这些“引力中心”的引力作用使周围的物质向其中心坠落。物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被吸收,这些物质的引力势能转化为热能,致使原恒星中心的温度持续的升高。当温度达到六七百万度的时候,“质子——质子”的聚变核反应被点燃。当温度升到一千多万度时,恒星中心的核反应稳定地进行。至此,恒星的原恒星阶段结束,主序星阶段开始。

在恒星演化过程中处于极早期阶段的天体。通常把正处在引力收缩阶段的浓密星际物质云叫作原恒星,特别是其中的一种近乎球形的球状体。但也有人认为球状体的密度还很小,不足以产生引力收缩;而且球状体中的尘埃与气体的比例过大,不能成为原恒星的原料。不少人认为赫比格-阿罗天体、金牛座T型变星、耀星以及一些红外星是原恒星的不同演化阶段或不同形态。

恒星演化早期处在引力收缩阶段的浓密星际物质云。也有人更严格地把原恒星定义为这样一种天体:它的主要能源既不像主序星来自氢燃烧,也不像主序前恒星靠准流体静力学收缩,释放引力能,而是来自下落物质的吸积。恒星孕育和诞生于气体-尘埃云中,光学望远镜难以探测,寻找原恒星成为红外天文学的重要任务。红外天文卫星发现的红外源中,有些可能是仍然在吸积星云物质的真正原恒星。

宇宙是怎样产生的?宇宙最原始是什么样子的?

宇宙的起源

本世纪,有两种"宇宙模型"比较有影响。一是稳态理论,一是大爆炸理论。20年代后期,爱德温·哈勃(Edwin Hubble)发现了红移现象,说明宇宙正在膨胀。60年代中期,阿尔诺·彭齐亚斯(Arno Penzias)和罗伯特·威尔逊(Robert Wilson)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两个发现给大爆炸理论以有力的支持。现在,大爆炸理论广泛地为人们所接受。

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一个单独的无维度的点,即一个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无尺度但却包含了宇宙全部物质的奇点。至少是在120~150亿年以前,宇宙及空间本身由这个点爆炸形成。

宇宙是如何起源的?空间和时间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从2000多年前的古代哲学家到现代天文学家一直都在苦苦思索的问题。经过了哥白尼、赫歇尔、哈勃的从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的探索宇宙三部曲,宇宙学已经不再是幽深玄奥的抽象哲学思辨,而是建立在天文观测和物理实验基础上的一门现代科学。

目前学术界影响较大的“大爆炸宇宙论”是1927年由比利时数学家勒梅特提出的,他认为最初宇宙的物质集中在一个超原子的“宇宙蛋”里,在一次无与伦比的大爆炸中分裂成无数碎片,形成了今天的宇宙。1948年,俄裔美籍物理学家伽莫夫等人,又详细勾画出宇宙由一个致密炽热的奇点于150亿年前一次大爆炸后,经一系列元素演化到最后形成星球、星系的整个膨胀演化过程的图像。但是该理论存在许多使人迷惑之处。

宏观宇宙是相对无限延伸的。“大爆炸宇宙论”关于宇宙当初仅仅是一个点,而它周围却是一片空白,即将人类至今还不能确定范围也无法计算质量的宇宙压缩在一个极小空间内的假设只是一种臆测。况且从能量与质量的正比关系考虑,一个小点无缘无故地突然爆炸成浩瀚宇宙的能量从何而来呢?

人类把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确定为衡量时间的标准——年。但宇宙中所有天体的运动速度都是不同的,在宇宙范围,时间没有衡量标准。譬如地球上东西南北的方向概念在宇宙范围就没有任何意义。既然年的概念对宇宙而言并不存在,大爆炸宇宙论又如何用年的概念去推算宇宙的确切年龄呢?

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提出了星系的红移量与星系间的距离成正比的哈勃定律,并推导出星系都在互相远离的宇宙膨胀说。哈勃定律只是说明了距离地球越远的星系运动速度越快--星系红移量与星系距离呈正比关系。但他没能发现很重要的另一点--星系红移量与星系质量也呈正比关系。

宇宙中星系间距离非常非常遥远,光线传播因空间物质的吸收、阻挡会逐渐减弱,那些运动速度越快的星系就是质量越大的星系。质量大,能量辐射就强,因此我们观察到的红移量极大的星系,当然是质量极大的星系。这就是被称作“类星体”的遥远星系因质量巨大而红移量巨大的原因。另外那些质量小、能量辐射弱的星系(除极少数距银河系很近的星系,如大、小麦哲伦星系外)则很难观察到,于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星系大多呈红移。而银河系内的恒星由于距地球近,大小恒星都能看到,所以恒星的红移紫移数量大致相等。

导致星系红移多紫移少的另一原因是:宇宙中的物质结构都是在一定范围内围绕一个中心按圆形轨迹运动的,不是像大爆炸宇宙论描述的从一个中心向四周作放射状的直线运动。因此,从地球看到的紫移星系范围很窄,数量极少,只能是与银河系同一方向运动的,前方比银河系小的星系;后方比银河系大的星系。只有将来研制出更高分辨程度的天文观测仪器才能看到更多的紫移星系。

宇宙中的物质分布出现不平衡时,局部物质结构会不断发生膨胀和收缩变化,但宇宙整体结构相对平衡的状态不会改变。仅凭从地球角度观测到的部分(不是全部)可见星系与地球之间距离的远近变化,不能说明宇宙整体是在膨胀或收缩。就像地球上的海洋受引力作用不断此涨彼消的潮汐现象并不说明海水总量是在增加或减少一样。

1994年,美国卡内基研究所的弗里德曼等人,用估计宇宙膨胀速率的办法计算宇宙年龄时,得出一个80~120亿年的年龄计算值。然而根据对恒星光谱的分析,宇宙中最古老的恒星年龄为140~160亿年。恒星的年龄倒比宇宙的年龄大。

1964年,美国工程师彭齐亚斯和威尔逊探测到的微波背景辐射,是因为布满宇宙空间的各种物质相互之间能量传递产生的效果。宇宙中的物质辐射是时刻存在的,3K或5K的温度值也只是人类根据自己判断设计的一种衡量标准。这种能量辐射现象只能说明宇宙中的物质由于引力作用,在大尺度空间整体分布的相对均匀性和星际空间里确实存在大量我们目前还观测不到的“暗物质”。

至于大爆炸宇宙论中的氦丰度问题,氦元素原本就是宇宙中存在的仅次于氢元素的数量极丰富的原子结构,它在空间的百分比含量和其它元素的百分比含量同样都属于物质结构分布规律中很平常的物理现象。在宇宙大尺度范围中,不仅氦元素的丰度相似,其余的氢、氧……元素的丰度也都是相似的。而且,各种元素是随不同的温度、环境而不断互相变换的,并不是始终保持一副面孔,所以微波背景辐射和氦丰度与宇宙的起源之间看不出有任何必然的联系。

大爆炸宇宙论面临的难题还有,如果宇宙无限膨胀下去,最后的结局如何呢?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指出,能量从非均匀分布到均匀分布的那种变化过程,适用于宇宙间的一切能量形式和一切事件,在任何给定物体中有一个基于其总能量与温度之比的物理量,他把这个物理量取名为“熵”,孤立系统中的“熵”永远趋于增大。但在宇宙中总会有高“熵”和低“熵”的区域,不可能出现绝对均匀的状态。所以,那种认为由于“熵”水平的不断升高而达到最大值时,宇宙就会进入一片死寂的永恒状态,最终“热寂”而亡的结局,是把我们现在可观测到的一部分宇宙范围当作整个宇宙的误识。

根据天文观测资料和物理理论描述宇宙的具体形态,星系的形态特征对研究宇宙结构至关重要,从星系的运动规律可以推断整个宇宙的结构形态。而星系共有的圆形旋涡结构就是整个宇宙的缩影,那些椭圆、棒旋等不同的星系形态只是因为星系年龄和观测角度不同而产生的视觉效果。

奇妙的螺旋形是自然界中最普遍、最基本的物质运动形式。这种螺旋现象对于认识宇宙形态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大至旋涡星系,小至DNA分子,都是在这种螺旋线中产生。大自然并不认可笔直的形式,自然界所有物质的基本结构都是曲线运动方式的圆环形状。从原子、分子到星球、星系直到星系团、超星系团无一例外,毋庸置疑,浩瀚的宇宙就是一个大旋涡。因此,确立一个“螺旋运动形态宇宙模型”,比那种作为所有物质总和的“宇宙”却脱离曲线运动模式而独辟蹊径,以直线运动方式从一个中心向四面八方无限伸展的“大爆炸宇宙模型”,更能体现真实的宇宙结构形
还有一点,大爆炸是循环的,有科学家声称:宇宙现在的膨胀达到极点时将又发生一场大爆炸。如同黑洞的形成过程一样,宇宙将变成一个高密度、小体积的球体。缩小到一定程度后,将再次发生大爆炸。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宇宙的能量并没有消亡。但是,却没有人能解释,大爆炸每次循环时间、空间、分子结构等等,都是像上次一样(几百几千亿年以后,又有太阳系,又有地球,又有中国,又有你),还是重新排列(光凭空可以弯曲)
宇宙起源的问题有点像这个古老的问题:是先有鸡呢,还是先有蛋。换句话说,就是何物创生宇宙,又是何物创生该物呢?也许宇宙,或者创生它的东西已经存在了无限久的时间,并不需要被创生。直到不久之前,科学家们还一直试图回避这样的问题,觉得它们与其说是属于科学,不如说是属于形而上学或宗教的问题,然而,人们在过去几年发现,科学定律甚至在宇宙的开端也是成立的。在那种情形下,宇宙可以是自足的,并由科学定律所完全确定。

关于宇宙是否并如何启始的争论贯穿了整个记载的历史。基本上存在两个思想学派。许多早期的传统,以及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认为宇宙是相当近的过去创生的。(十七世纪时邬谢尔主教算出宇宙诞生的日期是公元前4004年,这个数目是由把在旧约圣经中人物的年龄加起来而得到的。)承认人类在文化和技术上的明显进化,是近代出现的支持上述思想的一个事实。我们记得那种业绩的首创者或者这种技术的发展者。可以如此这般地进行论证,即我们不可能存在了那许久;因为否则的话,我们应比目前更加先进才对。事实上,圣经的创世日期和上次冰河期结束相差不多,而这似乎正是现代人类首次出现的时候。

另一方面,还有诸如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的一些人,他们不喜欢宇宙有个开端的思想。他们觉得这意味着神意的干涉。他们宁愿相信宇宙已经存在了并将继续存在无限久。某种不朽的东西比某种必须被创生的东西更加完美。他们对上述有关人类进步的诘难的回答是:周期性洪水或者其他自然灾难重复地使人类回到起始状态。

两种学派都认为,宇宙在根本上随时间不变。它要么以现在形式创生,要么以今天的样子维持了无限久。这是一种自然的信念,由于人类生命——整个有记载的历史是如此之短暂,宇宙在此期间从未显著地改变过。在一个稳定不变的宇宙的框架中,它是否已经存在了无限久或者是在有限久的过去诞生的问题,实在是一种形而上学或宗教的问题:任何一种理论都对此作解释。1781年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写了一部里程碑式的,也是非常模糊的著作《纯粹理性批判》。他在这部著作中得出结论,存在同样有效的论证分别用以支持宇宙有一个开端或者宇宙没有开端的信仰。正如他的书名所提示的,他是简单地基于推理得出结论,换句话说,就是根本不管宇宙的观测。毕竟也是,在一个不变的宇宙中,有什么可供观测的呢?

然而在十九世纪,证据开始逐渐积累起来,它表明地球戏及宇宙拭其他部分事实上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地学家们意识到岩石以及其中的化石的形成需要花费几亿甚至几十亿年的时间。这比创生论者计算的地球年龄长得太多了。由德国物理学家路德维希·破尔兹曼提出的所谓热力学第二定律还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宇宙中的无序度的总量(它是由称为熵的量所测量的)总是随时间而增加,正如有关人类进步的论证,它暗示只能运行了有限的时间,否则的话,它现在应已退化到一种完全无序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万物都牌相同的温度下。

稳恒宇宙思想所遭遇到的另外困难是,根据牛顿的引力定律,宇宙中的每一颗恒星必须相互吸引。如果是这样的话,它们怎么能维持相互间恒定距离,并且静止地停在那里呢?

牛顿晓得这个问题。在一封致当时一位主要哲学家里查德·本特里的信中,他同意这样的观点,即有限的一群恒星不可能静止不动,它们全部会落某个中心点。然而,他论断道,一个无限的恒星集合不会落到一起,由于不存在任何可供它们落去的中心点。这种论证是人们在谈论无限系统时会遭遇到的陷阱的一个例子。用不同的方法将从宇宙的其余的无限数目的恒星作用到每颗恒星的力加起来,会对恒星是否维持恒常距离给出不同的答案。我们现在知道,其正确的步骤是考虑恒星的有限区域,然后加上在该区域之外大致均匀分布的更多恒星。恒星的有限区域会落到一起,而按照牛顿定律,在该区域外加上更多的恒星不能阻止其坍缩。这样,一个恒星的无限集合不能处于静止不动的状态。如果它们在某一时刻不在作相对运动,它们之间的吸引力会引起它们开始朝相互方向落去。另一种情形是,它们可能正在相互离开,而引力使这种退行速度降低。

宇宙起源之谜

根据目前的大爆炸学说,宇宙开始于一场大爆炸,在此之前,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能量,没有物质,这“四大皆空”中,有一个温度无限高的点爆炸了,这个“点”不能用常规的理论来解释,因为前面已经说过了,没有空间、时间、能量及物质,在大爆炸之前的状态就像黑洞,一切物质理论均失效,没有人能够真正体会这样一种状态。在大爆炸那一瞬间,时间、空间、能量、物质,同时产生,空间开始不断的膨胀,而物质中,有正物质和反物质,它们开始对撞并湮灭,而由于一个异乎寻常的原因,正物质比反物质多了那么“一点儿”,就是因为这么一点小小的差异,才有了我们的存在。这时的宇宙,就是一锅“基本粒子粥”,随着空间的膨胀,温度开始下降,电子捕获过程开始产生,原子开始诞生。在温度的进一步下降中,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第一代恒星开始诞生,它们十分巨大,不是我们的太阳能比的,由于巨大,核反应速度很快,因此,它们的寿命都很短暂,在核反应中,重物质开始产生,而这些超大质量恒星在死亡的时候,通过“超新星爆发”将重元素抛到太空中,促进新恒星的产生,而重元素,在新恒星的引力作用下,重元素开始形成行星,大部份的第一代恒星,在超新星爆发都变成了黑洞,这些“恒星质量”黑洞开始吸引周围的物质,在“吸积盘”的作用下,星系开始产生,无数这样的小星系,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互相碰撞、吞食,超大质量黑洞和大星系开始产生。现在,空间还在膨胀着、星系还在相互吞食、不断的有新的恒星产生,也不断的有新的恒星死亡。我们,不过是生存在一个普通星系中的普通恒星旁边的一颗普通行星上。

宇宙中第一代恒星的诞生

宇宙大爆炸过后50万年,炽热的辐射渐渐平息下来,温度慢慢下降,这时宇宙中物质开始占主导地位,中性原子不能被电离,引力开始发挥作用。

从这时开始,到第一颗恒星的形成,宇宙花费了大约5000万到1亿年的时间。

不同的区域开始冷热不均

中性原子最初形成时,标志着光子停止从自由电子中散射出来,因为自由电子只有在原子以等离子体的形式电离时才会出现;由于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散射,这时,空间中的光辐射以光速运动。

这些光辐射来自各个方向,几乎是完全均匀的,基本都是2970.8 K,但是有些地方略高一点,达到约2971.0K,而有些地方略低一点,约为2970.6K。这些细微的差别,是导致恒星的产生和演化的重要因素。

宇宙中的第一颗恒星可能要在大爆炸后5000万到1亿年之后才会形成。

实际上,这些光一开始都是均匀的(都是完全相同的温度),但是受到所处位置的影响,它们才略有不同。

有些区域的密度与整个宇宙的平均密度完全相同,但有的区域的密度略高或略低于平均密度。密度稍微低的区域,因为其中的物质较少,引力也较小。当一个光子离开该区域时,它要对抗的引力势较小,失去的能量也较少,这个区域的光子会变得比平均温度高;而密度稍微高的区域,其中的物质也较多,因此有更多的引力来对抗,随着光子爬升,它损失的能量超过平均水平,因此整体上变得更冷,或者说能量更少。

接下来,这些密度稍微高的区域会在引力的作用下,吸引越来越多的物质,直到形成恒星。

引力开始聚集

在宇宙中,所有物体都在相互吸引,哪个物体的质量最大,它就会优先吸引周围的所有其他物体。在不断扩展的宇宙中,密度较高的区域会吸引附近密度较低的区域中的任何物质。

从这个意义上说,引力是一种失控的力量,吸引的物质越多,引力就越强,就越能成功地将更多的物质带入其中。

随着宇宙的冷却,引力开始将物质聚集成团,并最终聚集在一起,随着越来越多的物质被吸引在一起,其生长速度越来越快。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时宇宙中并非只有物质和引力,还有辐射(以光子的形式存在)。原子物质和暗物质在引力下吸引大质量粒子的同时,也将辐射吸引到了密度较高的区域。

然而,辐射与物质不同,它具有压力。正因为有了辐射压力,这些气体云(聚集到一起的团块)才不会发生引力坍塌。

这种压力也会控制物质的生长速度,即使在一个以物质为主导的宇宙中,只要辐射仍然存在,物质的密度就只能缓慢增加——几百万年间,一直如此。

引力坍塌与核聚变

宇宙诞生300万年后,温度从3000K降到800K,辐射最终冷却到人眼看不见的程度。随着辐射压力的下降,物质团块增长速度逐渐增加,密度变得越来越大。

所有的物质团块都遵循这么一个简单规律:当宇宙温度下降到原来的一半时,它就会快速增长,并且密度变大;当宇宙温度下降达到某个临界阈值(100K左右)时,它的增长速度会迅猛增加,一旦成长到其密度比平均密度大68%时,就开始发生坍塌。

宇宙在均匀膨胀的同时,局部总有微小的密度起伏,这使得宇宙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恒星、星系和星系团。在均匀背景之上添加局部密度的不均匀,是理解当今宇宙是什么样子的起点。

大爆炸后5000万年时,较为致密的团块都已过渡到迅猛增长的阶段,开始以极快的速度收缩。最终,到达了可以坍塌的地步,形成了炽热而庞大的物体,并点燃其核心的核聚变。

这些庞大的物体几乎完全由氢和氦组成。除了少量的锂(大约占宇宙中所有元素十亿分之一),根本没有更重的元素。当引力坍塌发生时,能量被困在这些物体中,从而导致这些物体变热。当温度超过约400万K的临界阈值时,核聚变开始了。

第一批恒星点亮宇宙

这种核聚变发生在所有密度较高的区域中,并且都是首次。

当核聚变开始时,继续增加这些物体质量的引力,突然被内部辐射压力抵消了。在亚原子水平上,质子在连锁反应中发生聚变,形成氘,然后是氚或氦-3,然后是氦-4,每一过程都释放能量。

随着核心温度的升高,释放的能量也在增加,如此一来,会不断抵消引力持续增加的质量。

当最初的这些氢-氦链反应开始发生时,一颗恒星就此诞生。

宇宙最初形成的这批恒星,就像现代恒星一样,由于引力作用而迅速生长。但是,与现代恒星不同,它们中没有重元素,没有重元素就很难辐射能量,所以不能迅速冷却。因为需要冷却才能坍塌,所以这意味着只有更大,更重的团块,才能形成恒星。

因此,我们在宇宙早期形成的第一批恒星平均质量是太阳的10倍,最大的恒星达到太阳质量的数千倍(相比之下,今天恒星的平均质量仅为太阳的40%)。

第一批恒星发出的辐射的峰值与太阳的不同。太阳主要发出可见光,而这些恒星主要发出紫外光。紫外线光子是一种拥有更高能量的光子,不仅可以晒伤人体,还会使物质发生电离——它们有足够的能量将电子从遇到的原子中撞出来。

再电离与行星盘

由于宇宙大部分的物质是由中性原子组成的,当第一批恒星从这些块状气体云中出现时,光(紫外光)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撞向它们周围的中性原子,并将这些原子电离:分裂为原子核和自由电子。

这个过程被称为“再电离”,因为这是宇宙 历史 上原子第二次被电离(第一次是在中性原子初次形成前)。

但是,由于大多数恒星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形成,所以还没有足够的紫外线光子来电离宇宙中大部分的物质。

宇宙最初形成的这批恒星中没有重元素,没有重元素就很难辐射能量,所以不能迅速冷却。

在数亿年的时间里,中性原子牢牢控制住再电离的原子。最初的恒星发出的光走不了多远,就会被遍布整个宇宙空间的中性原子吸收,这些原子吸收后被电离,这些电离的物质中的一些会再次变为中性原子,并发出光。

第一批恒星的电离作用和强烈的辐射压力,迫使其它恒星的形成在刚开始后不久就停止;大多数形成恒星的气体云被吹散,并被这种辐射蒸发掉(被电离了)。这些气体云中剩下的的物质塌陷到原行星盘中,但是没有任何重元素,只能形成弥散的巨型行星——像今天我们看到的那样。第一批形成的恒星也不可能有行星依附其上,因为辐射压力会将行星摧毁。

持续形成的恒星

大爆炸后5000万至1亿年,宇宙已经完全打破了均匀,在宇宙引力作用下形成巨大的宇宙网。

最初密度较大的区域不断扩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区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物质。与此同时,那些密度低于平均密度的区域开始无法留住位于其中的物质,从而将它们给了密度更高的区域。

结果是,密度较大的区域最先形成恒星,中等密度的区域可能需要五亿年,密度稍低的区域可能需要十几亿年,而密度最低的区域最终也会形成恒星,不过那是在几十亿年之后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211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