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是什么勾起了安禄山的谋反之心安史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以史为鉴 2023-06-24 11:32:26

是什么勾起了安禄山的谋反之心安史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对安史之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我国古代的王朝,不管是世兵制还是征兵制,到了中后期的时候,因为经济体制转变以及边防压力的增大,最后都会转变成为募兵制,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玄宗时期,因为府兵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导致唐朝中央的军事能力,遭到了非常大的削弱。当时的中央和中原内地的士兵总数,加起来只有八万人左右。然而当时的边疆战事又十分的紧张,为此,玄宗还特意设置了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

节度使就是负责在边境地区附近征兵买马,当时的边境军队人数已经高达了49万人,从这个时候开始,就已经变成了外部军事强力,而内部的军事就变得很弱的局面。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般来说皇帝自己就应该提防节度使,对此有着一定的防范措施。比如说每过一段时间就更换交替节度使的人选。但是当时安禄山,兼任范阳,平卢以及河东三镇的节度使,并且这一干就直接干了14年。这已经和占山为王基本上没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这个是朝廷拨款发钱让他干的。

那为什么皇帝就这么放心这个安禄山,他安禄山为什么就混得这么好呢?

其实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这个安禄山特别的会来事,会看眼色。安禄山一开始就是一路拍马屁行贿受恩上来的,所以可以说是非常的会来事了。

天宝二年,安禄山入朝,玄宗当时十分喜欢安禄山。安禄山为了能够更加讨的玄宗的欢心,于是安禄山就撒谎,拍马屁说:去年七月份的时候,营州地方出现了害虫,祸害田园庄稼,于是臣就烧香拜佛祈求老天说,如果是因为我的心思不正,那就让害虫来吃我吧,如果我的心思没有辜负老天,那么就求求快让害虫散了吧。这个时候就忽然来了一群红脑袋的黑鸟,一时间直接把害虫吃的精光。

这个故事就是哄现在的三岁孩子,孩子都不一定会信。但是由于当时安禄山有李林甫的支持,然后裴宽这样的清正廉洁的大臣,都在旁边随声附和,所以皇帝当时就信了,真是当时就被哄住了。

再后来,因为西北边境抗击吐蕃的关系,使得朝廷对西北边境越来越重视,同时这也使得西北节度使的军事力量越来越强大,王忠嗣曾一人兼任四镇,可以说当时就是王忠嗣以及西北军事力量的巅峰。

同样,因为西北的力量太过于强大,让唐玄宗忌惮,所以最后王忠嗣以不从玄宗之名的由头获罪了,这件事情从明面上来看,是李林甫陷害忠良,但是其实李林甫就是玄宗的一把枪,这是玄宗的心思,只是让李林甫去行使而已。

那么安禄山干啥呢?安禄山在东北的边防,安禄山的实力也是不比王忠嗣小不了多少,这不单单是因为安禄山会做人深得玄宗喜欢的关系,更是因为当时唐玄宗为了平衡节制西北的军事集团力量所导致的结果。

那么安史之乱,真是因为唐玄宗太过于信任安禄山的原因吗,其实不是的。唐玄宗根本就没有那么信任安禄山,只是因为当时安禄山的势力过于强大,所以没有跟他正面刚,而是采用了柔和的笼络手段,怕给安禄山逼急了谋反,但是哪知道安禄山的野心,从来就不是玄宗逼出来的,而是自己萌生的。

安禄山当时可以得到了整个军队的支持,他的手下有大多都是一些骁勇善战的边疆民族的战士,还有很多的汉人为他献计,而当时的内地的军队只有八万人左右,内地百姓更是不识兵戈,换做是谁是安禄山,谁都想起事。

所以说安史之乱的根本,其实就是中央内地的军事实力没有增长,但是边境的军事实力却是突飞猛进,这样才勾起了安禄山的谋反之心。

唐朝盛极必衰,爆发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唐朝盛极必衰的转折点,公认的是?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发生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55年?公元763年)的一场叛乱。

安史之乱

政治方面的原因:

唐玄宗执政后期,年老昏聩、耽于享乐(很多皇帝的共同特点),朝政先后被李林甫、杨国忠把持几十年,特别是李林甫为宰相期间,因为嫉贤妒能,一直安排无背景的胡人为地方将领,这些地方将领(以节度使为主)逐渐拥兵自重,典型的例子就是安禄山(胡人一个)。

而真正有本领、对中央忠心耿耿的人,被排除在核心权力之外。

军事方面的原因:

唐初,沿用隋朝的府兵制,置有634个府,其中有261个府兵用于保卫长安(设置在关中地区),从而保证朝廷有足够的兵力保卫中央政权。

但唐玄宗于公元722年,在边境设置十个兵镇,由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以数州为一镇,不仅仅管理军事,而且兼领按察使、安抚使、支度使等,从而掌握额辖区内的行政、财政、人民户口、土地等全部大权。原来的地方长官刺史,成了节度使的下属。

不要认为唐玄宗李隆基脑子坏了,才设置了兵镇(节度使)制度。要了解当时的具体情况。

实在是因为唐朝经历了初期的发展,边疆规模越来越大了,边疆地区的压力越来越大,必须要有足够大的动员和管理能力,才可以镇守和抵御外部。

实行节度使制度的初期,边疆的军事实力果然大为增强,大唐的整体国力也随之增强,比如灭后突厥、击败吐蕃、令回纥、渤海等国臣服,一举扭转了武则天时期边疆战事不利的局面。不夸张的说,这一制度的实行,让唐朝达到了顶峰时期。

所以唐玄宗才不断的下放各种权力。但物极必反,各兵镇(节度使)的整体实力越来越大(含军事实力),中央就渐渐难以管辖了。

比如,到了天宝年间,安禄山一人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的节度使,拥兵达到20万之多。而中央政权仅有兵力8万不到。安禄山不反,才怪。

导火线:杨国忠和安禄山之间的矛盾,俩人互掐很久了,都想致对方于死地。虽然安禄山早有反心,但杨国忠是让安禄山下定决心起兵的直接导火线。

最根本的原因,四个字:土地兼并。

从北魏到唐朝前期,一直实行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就是均田制。

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耕种者所有,部分土地在耕种者死后要还给官府。

均田制的实施,肯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和占有权,减少了田产纠纷,有利于无主荒田的开垦,有利于农民摆脱对地主的依附,使中央政府控制的自耕农阶层的人数大大增多。

因而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作用。

最重要的是,让大部分土地集中到中央政府的手中,从而增强了中央集权。

除了均田制,唐政府把赋税制度由租调制发展为租庸调制,即可以纳绢或布代服徭役。

均田制使农民获得一定的土地,租庸调制又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

这两种制度成为唐朝经济繁荣的重要保障。

均田制和土地兼并,是一对矛盾体,在封建农业社会,哪一个占据上风,从根本决定了那一历史时期上层建筑的统治情况。

均田制为主,则中央集权强大;土地兼并严重,则地方割据势力强大。

土地兼并是农业社会非常普遍的现象,准确说,应该是循环往复出现的现象。

唐朝中期后,为什么均田制会被破坏,土地兼并现象越来越严重了呢?

因为唐政府在政策上,放宽了对土地买卖的限制,甚至连口分田在某种情况下都可以买卖。这在以前是绝对不允许的,现在就允许了。

这就麻烦了,给了土地兼并以发展的机会。各级贵族、官僚、地主大量购置土地,这个阶层拥有的私有土地数量,远远超过了普通农民。相当于架空了中央政府的土地所有权。

没有了土地所有权,任何一个封建政权都无法掌控全国政权。

所以,?安史之乱?的爆发,唐朝最终走向灭亡,根源就在于四个字:土地兼并。

真相令人不敢相信,安禄山会叛乱的动机是因为什么?

安禄山的动机,无非也是想弄个皇帝来当当,毕竟天底下,没有比这个职位再好的工作了。

当然了安禄山当时也具备造反的条件,因为他手握重兵,聚齐了天下最优良的铁骑,并且他是唐玄宗最信赖的重臣。那时候安禄山为了拉近和唐玄宗的关系。他还特意认了,比自己小几岁的杨贵妃为干妈。

这就叫朝廷有人,好说话。也是为什么唐朝会传出很多,关于杨贵妃和唐玄宗绯闻的缘由。

唐玄宗更是对安禄山是有求必应。安禄山说自己要武装军队,买马匹买装备,唐玄宗大笔一挥,钱就到了安禄山这边来了。

可以说安禄山的铁骑,之所以这么牛,全部都是拜唐玄宗所赐。

真正的让安禄山有了造反的资本,其实是在唐玄宗给了安禄山,人事任命权之后。唐朝的时候,一般军队里的升迁都是皇帝直接来管理的。

但是,唐玄宗对安禄山的军队不这样。他觉得安禄山绝对的忠于他,所以,他就把安禄山这支军队的人事任命权,给了安禄山。

这样安禄山就能提拔自己的心腹了,还能排除异己,把那些不服从自己的人,全部赶出了自己的军队。


这样安禄山的军队,就全部成了服从他命令的人。

这时候安禄山想造反,也就是一句话的事。而且更加重要的是,唐玄宗根本就不知道。

大家是不是有一个疑问,唐玄宗对安禄山如此的好,安禄山为何还要造反呢?

其实这件事和宰相杨国忠有关。

杨国忠本来是唐玄宗十分依赖的臣子,可是,当他发现唐玄宗对安禄山好的时候,他就受不了了。

他觉得若是再不制止,唐玄宗和安禄山的关系,很可能安禄山会超越自己,成为唐玄宗最为亲信的大臣的。

于是,杨国忠就天天在唐玄宗身边,说安禄山的坏话。最严重的时候,他说安禄山要造反,但是,让他拿证据,他又拿不出来。

唐玄宗只能把安禄山从驻地叫到朝廷来见一面、若是安禄山敢来,这就说明他没有打算反,若是他真的造反的话,他根本就不敢来。

就这样安禄山每次去朝廷,也都是很怕。他太怕皇帝抓住他,给他判个死刑了,就此了此一生了。

一次两次,安禄山受不了了,与其受这个鸟气,还不如直接反了。

就这样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发生了。

后来大半个国家都落入到了安禄山的手里,唐玄宗只好离开长安城,先去四川避避难。

唐玄宗和杨国忠逃跑的时候,为什么大臣们要在马嵬坡处死杨国忠,就是他把安禄山逼反了这个原因。

要不是杨国忠,根本就不会有安史之乱。所以,安禄山很大一部分上,是被杨国忠给逼反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20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