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宋江为什么不接受辽国却投降北宋原因是什么

以史为鉴 2023-06-24 10:49:00

宋江为什么不接受辽国却投降北宋原因是什么

你们知道宋江不接受辽国?为何投降北宋?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宋江大败辽国,取得数郡。欧阳侍郎向辽国郎主献计:把他们招降不就得了!得到一把手同意后,欧阳侍郎开始行动,携带重礼前往蓟州游说,欲加封宋江为镇国大将军。

此时的宋江不知道欧阳侍郎葫芦里卖什么药,遂取出玄女之课,占得个上上之兆。他问计于吴用,吴用说可以将计就计。

欧阳侍郎开门见山,向宋江分析起国际国内形势来:将军当年起兵于梁山,现在供职于大宋。然而,国内形势十分严峻,奸佞当道,嫉贤妒能,且赏罚不明。即使你们赤胆忠心,将来也不会有好结局。还不如投诚大辽,加封你为镇国大将军,总领兵马大元帅,其他将领同样封官授爵。

按说,欧阳侍郎的话推心置腹,宋江应该有所触动。但因为事先有准备,所以宋江不假思索,就通过堂而皇之的外交辞令予以回绝:欧阳先生您讲的不错,可是朝廷赦罪招安,我不能没有报恩之心。对于你们的关心,我情领了,礼物还是拿回去吧。您说的奸臣弄权问题,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至于如何处理,对不起,无可奉告。

欧阳侍郎走后,宋江有所彷徨,就问吴用“适来辽国侍郎这一席话如何?”换来吴用一声长叹。吴用说,欧阳侍郎分析得有理,我们可以考虑弃宋投辽,只是负了兄长忠义之心。此时的宋江心中其实很清楚,但事至如今,由不得自己了:假如跟定朝廷,众兄弟死的死伤的伤,七零八散,最后落得个任人宰割的悲剧;但是投诚辽国又如何?新单位就没有奸佞仇雠,就有大展宏图的战略机遇期吗?未可知也!

另外,梁山被招安,有个别同志极力反对,但都被宋江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给摆平了。假如再去降辽,那些刚刚有点归属感的降将们必然反对,宋江若想再做通他们的思想工作,恐怕有点难度。再说,官兵们的家属还在大后方质押着,身为孝义黑三郎的宋江打死也不愿意把老爹往刑场上送!此时的宋江身在十字路口进退两难,唯有硬着头皮往南墙上撞。书中有诗为证:国士从胡志可伤,常山骂贼姓名香;宋江若肯降辽国,何似梁山做大王。常山骂贼是指唐代名将颜杲(gǎo)卿,颜真卿之堂兄的壮举。安禄山担任范阳节度使期间,发现颜杲卿能力出众,就推荐他任营田判官和常山郡太守。后来,颜杲卿在平叛安禄山之乱中被捉,骂不绝口,以身殉国。作者以此诗提醒,倘若宋江投靠辽国,还不如在梁山上当个山大王自在。

宋江与吴用进行思想交锋后,依然坚持相信组织、依靠组织。后来欧阳侍郎又进行思想动员,宋江决定将计就计,他装着幡然醒悟的样子,假装投诚辽国。在宋江、吴用、卢俊义等人联手下,宋军攻破霸州,定安国舅与欧阳侍郎等束手被擒。此时宋江并没有把他们当做战俘对待,而是无罪释放,放了他们一条生路。

宋江为何不把辽国俘虏押送到东京?这是宋江心虚所致。虽然兵法云兵不厌诈,但是通过别人的信任欺骗而得到的胜利,让宋江也觉得不好意思。把人家的善意当做诱饵,此小人行径为江湖人不耻。当年病尉迟孙立通过与栾廷玉师兄弟关系,帮助宋江轻松拿下祝家庄,结果如何?没想到山不转水转,多年以后,宋江也步了病尉迟孙立的后尘。

另外,欧阳侍郎赤诚之心打动了宋江。对待宋江,欧阳侍郎是做过深入细致调查的,他所提出的问题个个都抓住了宋江软肋,为此宋江的确彷徨过,否则欧阳侍郎走后,他不会再去问吴用计将安出?他当时对“上上签”的理解应有两种版本:其一,投降辽国乃善之善者也;其二,正好利用假投降扩大胜利成果,乃善之善者也。宋江的彷徨之中,夹杂着更多无奈,他“进亦忧,退亦忧”,然而现实摆在面前,他不可能走欧阳侍郎指出的所谓光明大道。这也许就是人生,十字路口不知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历史上宋江真实的结局是什么呢?

在小说中,宋江,字公明,绰号及时雨,本为山东郓城县押司,后落草为寇,成为了梁山泊义军108条好汉的首领,率领千军万马,与朝廷作对,成为当时朝廷的心腹大患。

由于宋江有忠君思想,后在自己的努力下,得到朝廷许可,接受了朝廷的招安。招安后,宋江接受朝廷的安排,对外出征辽国,对内平定田虎、王庆、方腊起义,战功卓著。但在这些战争中,梁山好汉战死过半,加上病死的、离开的、被害死的,一支强大的义军队伍就此瓦解。最后,宋江也被蔡京、童贯、高俅等奸臣用毒酒害死,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以悲剧结束。

那么,历史上真有宋江这个人吗,他的结局又如何呢?确实,根据史书记载,北宋确实有宋江这个人,也确实曾起义,后也确实被招安。

《宋史侯蒙传》记载说,1119年,宋江带领三十六人造反,作乱山东、河北等地,三年间横扫十多个州郡,所向披靡,朝廷派出军队讨伐,反被宋江打得丢盔卸甲,一时间,上下恐慌。宋徽宗迅速召集群臣,反复研究,商议对策,最后一致决定改讨伐为招安,并委任礼部侍郎张叔夜为海州(今江苏连云港)知州、招讨使,赶往宋江目前准备攻打的海州,专门负责招降工作。

张叔夜临危受命,于1121年二月到达海州。为争取更多招安筹码,张叔夜决定先打后谈,先挫其锐气,再招安便容易多了。张叔夜经过详细谋划,组成了一支千余人的队伍,先设下伏兵,然后诱敌深入,一举挫败了宋江的攻城部队。接着,他又烧毁了宋江的战船,俘获了宋江副将吴加亮等人。

在取得这些谈判优势后,张叔夜再以高官厚禄招安宋江,宋江要打打不赢,想撤脱不了身,他经过反复权衡后,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入朝做了官。故当时有一句民谚形容此事说:“欲得官,杀人放火受招安。”

不过,所谓梁山108条好汉,纯粹是杜撰。据史料记载,宋江曾带领他的义军经过楚州沭阳县,当时的县尉王师心,只带领弓手80多人,就将宋江打败、赶走,可见宋江当时人马确实不多,力量也不强,人数最多时,也不过数百。

梁山接受招安后,吴用建议宋江投降辽国,这是为何?

吴用认为只有弃宋从辽才能保全梁山兄弟的性命,建议宋江接受辽国的条件,归顺辽国。

梁山接受招安后,吴用建议宋江投降辽国,现在,宋朝皇帝给宋江和他的108人举行了一场盛宴。骑上马来,回村去。又说枢密院官童贯与原奏:新民可待将来征战,立下功劳,额加官赏。今见数万人,迫于城楼。甚不妥当。陛下最好将宋江等人在京城被俘的兵马全部送回原职,其他各路兵马全部送回原职,其余的送到山东、河北。







































































诸位头领听说后,很不高兴,回答说。"我已经向朝廷投降,但没有见到高官,所以我将把兄弟们送到其他地方。我和其他领导,生死与共,誓死不屈。既然如此,我们就得回梁山泊去!"。宋江转身添忧,众多头领都知情,也都着急,都有反心,碍于宋江只有一个。水军头领专程来请吴用策士商议公事。吴用走到船上,见混江龙、船火、浪里白、阮三公等昆仲,都对军师说:朝廷失信,奸臣玩弄权术,阻了贤良大道。今请军师自作主张,与吾兄商议,断然不肯。此处杀将起来,掠夺东京,刚回梁山泊草草了事。



于是瓯阳郎的辽国就打了起来。宋江一伙,都是梁山泊的英雄。就我愚见,郎君可加官进爵,赐金帛,多赏精裘肥马。我愿做个使臣,说他来降我大辽国。郎主若得此群军马,趣中原为反掌。大辽国主满心欢喜,答应奏请。

即便是宋江同意归顺,其他人也未必跟随他,因为这归顺辽国与被朝廷招安可不是一回事,首先那些朝廷原来的军官是不会同意的,况且大部分人的家眷都在国内,如果叛国,会连累家属。。。。。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195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