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说起张居正这个人,我们脑海里通常会浮现出“清查土地”“一条鞭法”这样的词条,但你万万不会想到,张居正在生活中,竟然是个精致的人。
史载,张居正喜欢穿漂亮华丽的衣服,颜色鲜艳夺目,平日里喜欢涂脂抹粉喷香水。他还特别热衷于护肤,并且对护肤品要求很高,需要纯天然无添加。所以,他的护肤品是“早暮递进”,汲取新鲜的鲜花等原料,制作完成后,让外卖小哥送货上门,早晚各一次。
若是有客人来访,张居正还会特意打听好来客穿的衣服颜色款式,然后根据客人的衣服颜色款式来精心打扮一番,力求做到宴客现场的整体协调有美感。
张居正的这一行为,还曾吓到了一个人,那就是明朝以耿直与淡泊名利而出名的陆树声。
李临川在《见闻杂记》中提到过:某天陆树声去张居正府上做客,张居正热情招待,却不承想在饭局上,张居正先让仆人给他描眉梳头,又让人给他捧着帽子换衣服,一顿饭吃下来,竟然换了四套衣服。
这也就算了,陆树声想,来不就是讨论国家大事么?结果张居正对于国政事务只字不提。为此,陆树声认为这个人醉心于美妆时装,一定不是个正派的人,要远离,于是他干脆装病回老家了。
张居正对美的追求不止是自身的装扮,就连他的座驾也非常挑剔。史载,张居正“造步辇如斋阁,可以童奴,设屏榻者”。
张居正的这座轿子,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房车。这个轿子内设客卧套间、一厨一卫,轿子里还有仆人侍奉着,而这座轿子,需要32个人才能抬起来。张居正称他是工作需要,在路途中方便随时办公,而在他出差的途中,为了使他的轿子能正常行走:不够宽的路,得拓;不够宽的桥,加固。可谓是兴师动众,劳民伤财。
后来,张居正爱美的癖好发展到极致以后,演变为了享乐主义,从爱穿衣打扮到爱豪华轿辇这个过渡开始,欲望的深渊早已在凝视着他。
谈几个看法。
为政之道,很是复杂,改革注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无论成败与否,推行改革的人都值得敬佩,至少是挑战困难的勇气与魄力。也许是此书褒多贬少,居正便如此。
读史,以史为鉴,你能了解时代的更替与历史的兴衰,于今人而言有很大的益处。就历史事件本身而言,它无所谓对错,只是站的角度不同、评判的标准不一样罢了。其功过千秋,自有后世评说。
纵观历史,万历一朝确实是大明帝国在颓废之时能起死回生和最后振作的关键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书中提到戚继光与张居正的一段交情,而在这之前,戚继光的一番顿悟“只要目的伟大,手段是可以不拘一格的”颇有点耐人寻味。在今人或者今时今日的制度体制来看,所谓过程中的手段,其实只要不违法违纪、不触碰法律红线即可,即使偶尔突破道德底线,只要当事者能抚慰自己的良心,也似乎能接受。当然,目的以何为伟大?或许拯救黎明苍生于水火是为一类。
从张居正的起始到独掌大权再到身后没落,作为一介布衣能有此波澜壮阔的救时经历,实属不易。过程中除了有他个人的过人之处外,其实也是时代和机遇造就了他传奇的一生,当然,他也造就了一个伟在的时代(万历新政)。
个人看来,他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位极人臣,自然少不了贪污受贿之嫌,就算自身再怎么抵制,其牵连的亲朋好友也很难正身,如此便会一步步沦陷,当然更可怕的是下属为行贿顺利的搜肠刮肚,也会让受贿人神鬼未觉的落入圈套。是故,为官之道,贪污受贿(尤其对于位高权重者来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贪婪无度,却不干实事,毫无作为。无疑,张居正是前者。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确切地说是可以一手遮天,但是他却做了不少实事:重用戚继光等抗倭名将加强了边陲防线;启用潘季驯治理黄河,大搞兴修水利;推行考成法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主张一张鞭法和清丈粮田,造福千万百姓。在如此高的位置上,他的机变、协调甚至妥协能力都发挥到了极致。在新政的头两年里就扭转了国库的盈亏,将财政赤字翻红,再其后亦新增了大量耕地(注册数),可谓硕果累累。如此种种,为大明帝国的后续发展扎牢了基础,古语有云:盖凡伟人者,大多七分功绩中带有三分过错,如此,居正足矣。
至于身后惨遭神宗“暗算”,原因多多,但简而言之,用现代的观点来看,它只是一个青少年在教育过程中压抑太久而表现出的叛逆而已,只不过,这个青少年碰巧是一位可以指鹿为马的一代帝王罢了,他的这个念头可以暂时的改变历史潮流,但,终究不能对抗。
毕竟,历史终归是历史。
如此,恐怕高处不胜寒吧。
张居正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政治家,他出身平民,从秀才、举人、一直到进士,最终位极人臣官至内阁大学士。
张居正年幼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赋。有一天,他的堂叔正在读《孟子》,才两岁的张居正在旁好奇地看着,堂叔就和他开玩笑:孩子,都说你聪明伶俐,不过你要认识‘王曰’二字才算本领。过了几天,堂叔读书的时候,乳母和小张居正又来了。堂叔把他抱在膝上,小张居正居然指着书上两字念道王曰!家人连连称奇。两岁识字,五岁读书,十岁就已通晓六经大义,小小年纪的张居正很快成了荆州府远近闻名的神童。
十二岁那年,小神童张居正报考生员,并顺利取得秀才名号,时人纷纷称奇。第二年,他从荆州到武昌应乡试,这次一旦考取,便是举人了。事实上,单凭当时张居正的才华、年龄和声名,中举是很有希望的,在大家眼里,张居正天资聪颖,神童的光芒原可以继续创造新的科举神话。然而,神童若不加以适当理性的对待和扎实的训练,则难免流于平庸,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王安石笔下的《伤仲永》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另外唐伯虎和徐文长也是闻名天下的神童,却最终落得一生狷狂愤世,郁郁而终。
张居正是个幸运儿,在他成长的关键时期遇到了良师指点,这个人就是湖广巡抚顾。顾是当时有名的才子,重才爱才,对于神童张居正,他却有较理性的看法,他认为十三岁的孩子就中举人,以后难免自满,反而把上进的志气消磨,这对张居正并不利,因此,他主张趁此给张居正一些挫折教育,使他更能奋发。因此,顾就对当时负责监试的御史说:张居正是个大才,早些发达,原也没什么不可,不过,最好是让他迟几年,等到他才具老练了,将来的发展则更是没有 *** 。这是御史的事情,一切请斟酌吧。而张居正的考卷很受湖广按俭事陈束的欣赏。他极力主张录取张居正,可御史因为顾的吩咐,竭力拒绝,张居正终于被落榜了。
后来,张居正知道这件事情,不但没有记恨顾,甚至因此一辈子感激使他落榜的顾,对当初顾的远见和良苦用心始终念念不忘。走上明朝政治权力中心的张居正在回忆这件事时说:仆自以童幼,岂敢妄意今日,然心感公之知,恩以死报,中心藏之,未尝敢忘。
张居正成为一代名相,固然有其天资聪颖的前提,但在他成长初期,受到许多前辈的关怀,也是让他成功到达人生顶峰的重要因素,也正是这些伯乐的帮助和扶持,才有了张居正后来的成就。
张居正生前身居首辅,位极人臣,政令通达,功勋卓著,死时谥文忠,也极尽哀荣。然而死后不到一年,却遭到了抄家的惨祸,长子自缢,家人被发配戍边。不能不令人唏嘘。
首辅之路
张居正,嘉靖四年生于湖北江陵,字叔大,号太岳。相传他出生时,他的曾祖父梦到月亮落在水瓮里,照得四周一片光明,然后一只白龟从水中悠悠地浮起。曾祖父认定白龟就是这小曾孙,便顺口给他取了个乳名白圭,希望他来日能够光宗耀祖。
张居正的确聪颖过人,很小就成了荆州府远近闻名的神童。他五岁入学,十岁通六经,十二岁中秀才,十三岁时参加乡试,写了一篇非常漂亮的文章,只因湖广巡抚顾璘有意让张居正多磨炼几年,才未中举。三年后,才高气傲的张居正顺利通过乡试,成为了一名少年举人。嘉靖二十六年,二十三岁的张居正中二甲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翰林院是朝廷的智囊团,人才储备库。进入了翰林院,标志着张居正将有一个坦荡的仕途。他被安排到裕王府,为嘉靖皇帝的第二个儿子朱载垕讲课。1566年,嘉靖皇帝去世,朱载垕继承了皇位,是为隆庆皇帝。登基不久,他就将张居正拔擢为文渊阁大学士,入阁参赞机务。同年四月,又改任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这年,张居正四十三岁。
隆庆六年五月,意外的机遇降临了:皇帝病故,遗诏任命高拱、张居正、高仪三名内阁辅臣与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同为顾命大臣,辅佐不到十岁的小皇帝万历登基。
高拱一向以精明强干自诩,傲视同僚,对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弄权于宫闱极为不满。他起草了一份旨在削夺冯保权力的《陈五事疏》,以阁臣联名的方式提交皇帝。在征求张居正的意见时,张居正假意答应了他,暗地里却把消息传递给了冯保。
按照高拱的部署,他的门生故吏一起向冯保发难:什么四逆六罪、三大奸,罪名骇人听闻,措辞毫不掩饰,必欲置冯保于死地。比如不可赦罪第一 条,就是指责冯保虽然是个太监,却精通房中术,给先帝诲淫之器、邪燥之药,导致先帝早崩。仅此一条,就足以要了冯保的命。
当然,冯保也不是等闲之辈,他派亲信向张居正讨教,张居正告诉他:勿惧,便好将计就计为之。
原来,穆宗死时,高拱在内阁恸哭时,曾说过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之类的话。冯保根据张居正提供的线索,改变成一句十岁孩子如何做人主,向皇太后、皇上告密。皇太后听了,非常震惊;小皇帝听了,也马上变了脸色。
高拱败局已定,不过他自己还被蒙在鼓里。
隆庆六年六月十六日早朝,宫中传出话来:有旨,召内阁、五府、六部众至!高拱满以为是小皇帝要下旨处分冯保,颇为兴高采烈。
当高拱、张居正及文武百官到会极门跪接圣旨时,太监王蓁捧着圣旨高声念道:皇太后懿旨、皇贵妃令旨、皇帝圣旨:今有大学士高拱,专权擅政,把朝廷威福都强夺自专,通不许皇帝主管。不知他要何为?我母子三人惊惧不宁。高拱着回籍闲住,不许停留。
据王世贞《嘉靖以来首辅传》描述,当时的高拱面色如死灰,汗陡下如雨,伏地不能起,在一旁的张居正掖之起,使两吏扶携出。
卧病在家的另一顾命大臣高仪,听到高拱回籍闲住的圣旨,大惊失色,担心牵连自己,忧心忡忡,病情加剧,呕血三日而死。
三位顾命大臣,一个斥逐,一个病死,剩下张居正一人,理所当然地成为内阁首辅,担当起了辅佐小皇帝的重责,同时也开启了他十年辉煌的政治生涯。
一代名臣张居正是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作为明朝神宗时的内阁首辅大臣,他兴复百业,整饬废弛:促成万历初年的天下大治局面。张居正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这与他非凡的驭人之能是分不开的。史书中说:张居正喜欢建功立业,能用心智权术驾驭属下官员,人们多乐于为其尽力。
驭人向来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历来都有不少人研究它,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内阁首辅大臣——张居正。张居正贵为帝师、内阁首辅,在神宗(万历年间)时期面对社会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果断提出了改革,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尽管有评论说“救世宰相难救世”、“改个名臣未改革”的说法,但当时张居正掌握朝政历经数十年不倒,在当权时期全面推行“一条鞭法”却是事实,如果张居正没有驭人之本领是很难在一个封建高度集权的社会施展推行自己的政治手腕的。史书中说:张居正喜欢建功立业,能用心智权术驾驭属下官员,人们多乐于为其尽力。让人们乐于尽力,这始终是驭人的目的,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却绝非易事。没有人甘居人下,愿受他人指使;人又是多种多样,其心态更是千差万别,如果没有高明的手段和方法,那么就无法使人畏服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18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屈原的名字有何来历屈原的生平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