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和通泊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我们可以看到康熙皇帝的一大功绩就是平凡了葛尔丹的叛乱,并且在这之前,还将自己心爱的蓝齐儿格格嫁给了对方,来安抚葛尔丹。但其实历史上根本没有蓝齐儿这个人,同时虽然康熙通过一系列措施打击了葛尔丹的气焰,在三征葛尔丹后让其走投无路,最终服药自尽。但是他所属的准葛尔部并没有就此安分。
在葛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继位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养精蓄锐,又开始强大起来的准葛尔部开始频频与清政府发生冲突。晚年的康熙皇帝虽然屡次派出大军进行镇压,却直到去世也没能够把这个问题完全解决。
等到雍正继位之后,他继续了与准葛尔部之前的战争,和通泊之战就是其中一次比较重要的战役,可惜因为主将轻敌冒进,致使清军伤亡惨重。以为有机可乘,却自己走入了陷阱之中
1727年,一直关注着准葛尔部动向的清廷得知了这样一个消息:策妄阿拉布坦去世,他的儿子葛尔丹策零继位,同时这位新任可汗的弟弟在争夺汗位失败后害怕丢掉性命,逃亡到了哈萨克。
在雍正看来,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机会,新主上位,内部还有分裂的征兆,如果这时候派兵攻打,定然能够一举成功。于是在1729年,他册封侍卫内大臣、三等功傅尔丹为靖边大将军,令其率领四万大军前往准葛尔部平叛。
可惜傅尔丹不久就中了葛尔丹策零的圈套,据史书记载,他抓住了几个俘虏,从他们的口中得知,有一支准葛尔部的人马就在附近,而且没有任何防御措施。
傅尔丹信以为真,立刻命令主力部队夜间行军,想偷袭准方。立功心切的他做梦都没有想到,这不过是葛尔丹策零的诱敌之策而已。
不久,清军的先锋部队真的在一个叫博克托岭的地方遇到了一小部分准军,并且把他们打得狼狈逃窜。这个胜利立刻冲昏了傅尔丹的头脑,让他下令继续追击,结果到了一个叫和通泊的地方,被准军包了饺子。
主帅轻敌冒进,最终落得全军覆没的下场
和通泊地形崎岖,根本不适合大部队展开作战,加上当时天气突变,风雨大作,异地作战的清军根本就分不清东南西北,被准备已久的敌军肆意围杀。
就在这个时候,傅尔丹还犯下了致命的错误,在被包围的时候,他没有第一时间选择突围,反而决定在湖边驻营,这让他失去了最后一个挽回局面的机会。
6月21日,准军对清军展开进攻,副将巴塞等数名将领力战身亡;随后傅尔丹向准军提出休战数日的要求,想要整合一下自己的士兵,而同样需要休整的准军答应了这个要求。
6月23日,已经调整完毕的准军开始了对傅尔丹所在之地的进攻,此时的清军想要突出重围,却根本没有机会,只能任人宰割。
最终,在无数士兵的拼死掩护下,主帅傅尔丹还有其他三名将领得以逃出生还,其余的人则把自己的性命,永远留在了和通泊这个异国他乡。这场战役的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
这场失败是清军在19世纪之前所遭遇的最大一次败仗,它所造成的后果十分深远。原本想要于在位期间征服准葛尔部的雍正,到死都没能够完成这个心愿,直到乾隆年间,才把这个问题彻底解决。
而这场战役的失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清廷没有在战前收集到足够的情报,对葛尔丹策零的性格和准葛尔部的内部局势不了解,轻率地定下了出兵的计划。这其中,作为皇帝的雍正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当然,主帅傅尔丹更是这种局面的直接负责人,先是轻敌冒进,没有识破准方的诱敌之策,陷入埋伏,后来又决策失误,在面对强敌时,没有选择突围而延误战机,最终葬送了万余清军的性命。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武器的差别,在沙俄的支持下,准葛尔部当时使用的是重型火绳枪,而清军用的还是明式鸟枪。
火力上的巨大差距,让清军在应战之时毫无反手之力。而清廷也发现了这一点,在吸取经验后将这种火绳枪装备到了八旗里面,这才造就了乾隆年间的最终胜利。虽然对当时的欧洲来说,这种武器已经显得有些落后,但是对清军来讲,已经是长足的进步了。
和通泊之战战况如何?
大清的时候,满洲八旗都是带兵打仗样样通的人,他们带领的军队,可以称得上是东亚的第一雄狮,并且曾经他们的军队,还被称为“满万不可战”的军队,不过马有失蹄,人有失足,就是这样一只精锐的部队,在雍正九年的时候,却遭遇了一场非常的的失败的战争。
当时一万多的清朝士兵,被打得屁滚尿流,当时和清军作战的正是蒙古军,蒙古军便是准尔格的军队,蒙古士兵夜非常英勇,蒙古军将清军杀得片甲不留,当时清军的好多高级将领,不是阵亡便是自杀了。
由清军将领的自杀也可以看出,不是清军实力弱,便是蒙古军实力强,那时18个占地司令员,光是阵亡、自杀的便有14人,清朝的士兵几乎是全军覆没,当时被称为第一名匠的傅尔丹,仅带领3个将领逃回了科布多城。
这场战争就是让满洲八旗都感到羞耻的战争——和通泊之战,这场战争原本是雍正想要收复准尔格的,结果也成为了泡影,因此“满万不可战”的说法成为了历史;当时的雍正也因为害怕蒙古军队的强大,于是雍正只能暂时性的不出兵,利用说和的方法来结束。
当时的这场战争,傅尔丹虽然逃回来了,但是傅尔丹也是付出了严重的代价,雍正没有对准尔格发动战争,于是收复准尔格的任务,便交到了儿子的手上,这场战争因此也就成了乾隆十全武功第一的“平定准尔格之战”。
历史上的和通泊之战,八旗子弟差点死完!
清朝平定西北,大致要分为这么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消灭噶尔丹。
康熙时期,准噶尔大汗噶尔丹虽然被消灭了。但是准噶尔部落的势力,依旧还保留着,因为噶尔丹的侄子,也就是前任大汗僧格的儿子策妄阿拉布坦,已经投靠了清朝。策妄阿拉布坦,帮着康熙老爷子带路,最终灭了自己的叔叔。因此在康熙的支持下,策妄阿拉布坦,成为了新一任的准噶尔大汗。
第二个阶段,赶走策妄阿拉布坦。
剿而不灭,一定会成为后患。果不其然,策妄阿拉布坦成了准噶尔大汗以后,野心也就膨胀了。他在康熙晚年带兵入侵西藏,攻占拉萨,斩杀拉藏汗,灭掉了和硕特汗国。康熙当时岁数大了,压根无法亲征。于是大将军王十四阿哥胤禵就这么带兵出征西北了,胤禵的重大功绩就是带兵收复了西藏,赶走了策妄阿拉布坦。
第三个阶段,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
谁是罗卜藏丹津?他是和硕特汗国在青海地区的领袖,相当于封疆大吏。策妄阿拉布坦杀掉拉藏汗后,和硕特汗国宣告灭亡,于是罗卜藏丹津请求清朝帮助他恢复在西藏的统治。这要求实在过分,胤禵是不可能答应的,但是愿意带着他一起进入西藏赶走策妄阿拉布坦。
事情办完以后,雍正皇帝继位,他不仅没有答应罗卜藏丹津对西藏的统治,甚至还派了另外一个和硕特汗国的贵族去青海分罗卜藏丹津的权。于是罗卜藏丹津在策妄阿拉布坦的支持下,选择背叛清朝。当时胤禵已经回京奔丧,这场叛乱是年羹尧和岳钟琪协同合作一起平定的。罗卜藏丹津则逃入了准噶尔汗国。
第四个阶段,与噶尔丹策零和平谈判。
策妄阿拉布坦在1727年去世了,大汗的位置则由他的儿子噶尔丹策零继承。这个噶尔丹策零是个人物,他非常迷信西方火器的厉害,所以从中亚和沙俄那边弄来不少火器,甚至还组建了一支多达1000人的炮兵部队。
他手握强大的火器力量,又有一支强大的骑兵力量,野心自然再次膨胀。而彼时,雍正已经杀掉了年羹尧,前来镇压叛乱的两位将领分别是傅尔丹和岳钟琪,但这两个人的表现都不咋样。
尤其是傅尔丹,在和噶尔丹策零交手的过程中,中了对方的奸计,导致1万八旗精锐损失了近8000人。也就直接导致了京城的八旗家族家家戴孝的局面。最终雍正选择和噶尔丹策零和平谈判。划定疆界。那么傅尔丹这一战,为何败那么凄惨呢?
1、傅尔丹以为抓住了机会,实际上中了人家的奸计。
雍正七年,雍正让岳钟琪和傅尔丹分别带兵,从西、北两路进攻准噶尔,打算一举消灭准噶尔汗国。其中岳钟琪的人马,多是汉人,而傅尔丹的人马是清一色的八旗兵,也就是清朝最骄傲的部队。
可是过了一年,狡猾的噶尔丹策零得知清朝大军来袭,居然主动示好,表示要把罗卜藏丹津给送给清朝,因此雍正下令暂缓进兵。其实这就是人家的缓兵之计,这个时候其实噶尔丹策零已经准备好了对清军发起总攻。不过人家还留了一手,打算设埋伏来对付清军。
战场上的变化,那是瞬息万变的。傅尔丹带着北路军进军到了达科布多后,不小心就抓到了一个探子,探子表示:噶尔丹策零已经发兵3万,打算总攻清军的北路大军。不过对方部队尚未集结完毕。
傅尔丹敏锐地察觉到了战机的来临,趁着对方立足未稳,对他们发起突袭岂不是一战而胜?当时西路军的岳钟琪表现不佳,所以北路军的傅尔丹急切地想要先立个头功。因此傅尔丹便从军中挑选了1万八旗精锐,火速赶往了前线。期间又抓了一个探子,得知准噶尔的人马目前只有2000人在博克托岭。
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傅尔丹立刻派遣大将素图带着3000人马猛攻。可是人家准噶尔这边,早就埋伏了2万大军等着清军的到来。准噶尔大军先是假装战败,傅尔丹立刻将主力派往前线,打算全歼此处的残兵。结果没想到人家2万伏兵一涌而出。懵了的傅尔丹,并没有撒丫子就跑,而是跟对方硬碰硬,结果死伤惨重。1万大军,只剩下了2000人突围成功。
2、和通泊之战,打碎了八旗兵不可敌的神话。
八旗兵刚入关的时候,大明朝的军队和农民起义军,基本上都是望风而降,没有几个是挡得住八旗人马的进攻的。因此大家都在吹嘘八旗兵的强大,这也给他们自己造成了一个错觉,似乎八旗兵真的是当时东亚地盘上最强大的一支部队。
后来康熙带领八旗兵,又是扫荡三藩,又是平定准噶尔,还跟沙俄干了一架,毫不服软。因此八旗兵的气势就更旺了。可是和通泊之战,却狠狠地打了八旗兵一个耳刮子,将当时八旗兵的实力全都给暴露了出来。
虽然八旗兵没有逃跑的意思,看着还很勇敢,但是无疑可见,八旗兵的战斗力已经大不如从前了。又或者说,从前的八旗兵被过分夸大了。傅尔丹逃回了主大营以后,准噶尔的人马也跟着杀了过来。导致清军立足未稳之际,再一次遭遇了惨败。大多数带兵将领战死,损失多达8000人左右。
这些人本来就是八旗子弟,他们本来打算靠着战功,回去可以加官进爵。没想到却落得这么个下场,因此京城八旗家族,家家戴白孝也不奇怪了。
总结:傅尔丹这个人,运气很好。就算是有如此惨败,雍正都没有杀掉傅尔丹,只是让他戴罪立功在军中继续效力。到了雍正十三年,侵吞军饷的事情曝光,傅尔丹也牵涉其中。雍正恨透了贪官污吏,所以立刻将傅尔丹打入死牢,准备问斩。可这个时候好运气来了,雍正忽然就驾崩了。
新上任的乾隆皇帝把傅尔丹给放了出来,后来还让他参与了征讨大小金川的战役,因功被任命为川陕总督、黑龙江将军。可惜的是那场征讨准噶尔的战争,因为这场大败,使得雍正一生都没有机会征服噶尔丹策零。
最终还是在乾隆十年的时候,准噶尔爆发了大瘟疫,噶尔丹策零因此病逝后,汗国内部争斗不休的情况下,乾隆才灭了准噶尔汗国。
这场战争就是清朝和准噶尔的战争中,雍正皇帝当政期间的和通泊之战。当时清王朝为了平定准葛尔部多次出兵,但在和通泊之战中中吃了大亏,也是这次大战后,清王朝改变了对准葛尔部的战略方针,开始使用怀柔手段。
和通泊之战有多惨烈?
在这场惨烈的大战中,清军作战中阵亡及被俘者6923名,303名官兵在溃败时被杀或遭到俘虏,总共损失官兵达7226人,侥幸逃出生天的只有两千余人;战损率达到参战兵力的百分之七十!惨烈程度堪比1652定南大将军尼堪被击毙的衡州之战,被美国的中亚史学家斯塔尔认为是19世纪以前清军最大的一次败仗。
要知道这可不是普通的七千士兵,而是清王朝正儿八经的王牌部队,是追随努尔哈赤打下江山的八旗军,在努尔哈赤时期八旗军曾有一万人追着明朝八十万人打传说记录,然后引以为傲的八旗军在这一战中派出的部队几乎被全歼,这是清王朝开国以来未曾有的惨烈损失。
和通泊之战经过
和通泊之战早在雍正七年就已经开始了,准噶尔部落在康熙朝受到了沉重打击后,经过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再次强大起来。雍正皇帝决定对准噶尔再次征讨,兵分西、北两路,北路大军由靖边大将军傅尔丹率领,统兵2万多精锐,开始在科布多(今蒙古吉尔格朗图) 筑城,打算以科布多为基地向准噶尔逐步蚕食,立图步步为营,压缩准噶尔的空间。
这样的战略其实非常的高明,对付北方游牧民族善于骑射野战的战法,中原王朝的大军必须进行战术改变,以强大的国力拖垮游牧部落。
准噶尔汗噶尔丹策零是个非常狡猾的部落首领,他看清楚了傅尔丹的用意,筑城固守,唯一的办法只能是引蛇出洞,围而歼之。于是,噶尔丹策零派了两拨间谍入城,故意让傅尔丹擒获,并交代噶尔丹策零派遣两支三万人的主力骑兵来攻打科布多,其中一支队伍已经到达了察罕哈达,而另外一支队伍还没有出发。这个信息给傅尔丹一个错觉:
1、准噶尔军数量众多;
2、他们分兵出发,没有左右呼应;
3、可以分而歼之。
于是傅尔丹就领军近2万人出城攻击先前达到的那支准噶尔部队,而这支间谍供诉的队伍只有1000多人,离科布多城只有3天的路程。傅尔丹大军一到,这支人马立刻逃窜,清军趁势追击,在追击的途中又俘虏了一名准噶尔士兵,据他交代准军有2000屯于博克托岭。
傅尔丹觉得准噶尔军队人数并不多,决定率军前往歼灭,只是他没有想到准噶尔军在该地两山埋伏了2万多人。
傅尔丹的前锋部队一路向前,追杀了400多名准噶尔军,傅尔丹率领大部队马不停蹄地前往博克托岭与前锋汇合,此时准噶尔军四面包围,据山为守,将20000多清军重重包围在山谷之中。傅尔丹刷领的清军都是当时最为精锐的京城八旗军、蒙古八旗军,还有从沈阳调来的著名的索伦兵。如果是在野战,清军是完全不惧准噶尔军的,而此时的地理环境和处于包围的状态让清军的优势完全发挥不出来。
更重要的是清军出于追击歼灭目的,并没有装配当时先进的火炮,完全凭借士兵的顽强进行仰攻山顶占据制高点,为主力突围打开缺口。2万精锐清军分为左、中、右三军进行逐步抢夺、推进,以期突围,可是在关键的是时刻沈阳调来的索伦军溃败了,导致了傅尔丹大军的全盘崩溃。
最后,傅尔丹混在溃逃的清军士兵中才得以脱身,逃回科布多的清军士兵只剩下2000人,而战死的清军高级将领查弼纳、巴赛、达福、马尔萨、舒楞额等高达14名。雍正皇帝得到战报,异常愤怒,甚至在朝堂上失态痛骂傅尔丹:
“痛恻难忍,不觉泪下!”
和通泊之战为什么会失败?
一、在战场中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只有创造有利于自己的环境,才能更好的取得胜利,这些都是孙膑在自己的《孙膑兵法》里讲述的,当然,有的时候需要战场的指战员们根据临时的战场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意思。毕竟,后方的人不知道前线的事情,等到军报来了,情况发生变化了。
二、还有一个失误就是求胜心切,这个是兵家大忌。
当然,我就在这里纸上谈兵,连赵括都不如,更何况在这里指点人家将军的排兵布阵,只是想说的是,自己的意图被人获知以后,人家就会根据你的要求,给你设置陷阱,这个是专门定制的,有的时候就会出现了庞涓被射杀的情形。
总结:和通泊之战八旗军相当于清王朝的贵族士兵,和欧洲中世纪的骑士阶级很像,在清朝八旗军前期就是精锐和战斗力的代名词,虽然在清中末迅速腐朽,但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治世阶段,八旗军依旧能号称“天下第一军”。而和通泊一战的伤亡不仅伤亡惨重,还动摇了旗人的根基,要知道清王朝为了保护数量原本不多年的旗人给予了多少优惠政策,但这一仗就伤到了筋骨。
雍正九年六月(1731年),在平定准噶尔的战斗中,清廷名将傅尔丹率领一万余名八旗兵在和通泊中伏,与准噶尔军队血战十昼夜。包括清朝御林军京师八旗、山西右卫满八旗、盛京八旗、黑龙江索伦兵、宁古塔披甲人等满清精锐几乎全军覆没,消息传到北京,清廷震动,北京城旗人家家戴孝,大清王朝苦心经营多年的西北战局就这样被葬送,清政府迎来了严重的边务危机。
雍正五年(1727年),准噶尔汗国首领噶尔丹策零继位,准噶尔汗国进入鼎盛时期,通过与沙皇俄国的战争,当时准军甚至组建了1000人的专门炮兵部队——“包沁”,并聘请聘请瑞典人雷纳德作为教官,准噶尔在军事实力上有了一次巨大的飞跃,多次袭扰清朝西北地区。
雍正七年(1729年),雍正派出两路大军近十万人,征讨准噶尔帝国,其中,西路军的统帅是岳飞的后人岳钟琪,主要以汉人为主;北路军的统帅是傅尔丹,主要以满清八旗精锐为主。两路大军协同作战,分别驻扎在了巴里坤和科布多。由于清军对当地的地理环境并不了解,因此雍正授意清军,采取稳扎稳打的战术,一边修路筑城一边向前推进,慢慢蚕食准噶尔。
雍正九年,噶尔丹策零对雍正上书诈降,本来就不想开战的雍正得到准噶尔策零投降的消息,十分欣喜,于是把两路将领召回北京共同研究善后事宜。
得知大清“中计”后,准噶尔军队先是对岳钟琪的西路军发起了进攻,掉易轻心的清军大败,阵亡3000多人,折损牲畜14万多头,西路军机动能力彻底丧失。得知此事后,雍正愤怒万分,下令岳钟琪和傅尔丹返回军营,正式向准噶尔汗国宣战。
受西路军惨败影响,雍正等满清贵族对以汉人为主的岳钟琪西路军非常不满,这时以满八旗精锐为核心的北路军的傅尔丹等人更是想建功立业,急于求战击败敌方。
当时傅尔丹的北路军总计2.4万人,其中包括京师八旗兵6000人,车骑营9000人,盛京(今沈阳)、宁夏等地八旗兵6800人,黑龙江披甲2000人。
雍正九年六月(1731年),噶尔丹策零派人假意被清军抓获,传递噶尔丹策零并没有完成集结的消息给傅尔丹。得知消息后,傅尔丹果然中计,当即决定,先发制人,派出精锐部队袭杀噶尔丹策零,挽回岳钟琪所部战败后清朝一方的被动局面。
六月初九,傅尔丹所部展开行动,为提高行动的突然性,傅尔丹挑选包括京师八旗、山西右卫八旗、盛京八旗、黑龙江披甲人等在内的1万2千名精兵出战,随军的将领巴赛、查弼纳、马尔齐、塔尔岱等均是久随傅尔丹征战的沙场宿将。
六月十八日,清军西进百余里,到达博克托岭(今蒙古国科布多市以西50公里处),由参赞大臣苏图率领的1000名京师八旗兵率先和正在此地放牧的准噶尔军发生遭遇战。
六月二十日,清军紧紧追在准噶尔军后面不断发起攻击,一直追到距离科布多大营西北一百多公里的和通泊。
六月二十一日,正当傅尔丹狂飙突进之时,事先埋伏在附近的准噶尔3万人马抵达和通泊战场外围,噶尔丹策零同时传檄周边部落,要求所有蒙古男女都来助战,战场形势顿时逆转,准噶尔军对清军形成了4 1的兵力优势,包括瑞典教官雷纳德的炮兵部队四十门火炮也参与了对清军的围攻,史载“毡裘四合如黑云蔽日”。
二十一日下午,傅尔丹和手下众将商议后决定率部后撤,但撤退当晚遭遇狂风暴雨,担负殿后的2000名宁夏八旗兵和1000名黑龙江索伦兵被准噶尔军追上包围。六月二十二日,宁夏八旗兵和黑龙江披甲人全军覆没,主将“定寿”和“西弥赖”均自杀殉国,马尔齐等以下高级将官全部战死,仅有觉罗海兰一人突围而出。
歼灭宁夏八旗兵和黑龙江索伦兵后,准噶尔军开始进攻傅尔丹亲率的主力部队。在准噶尔军准确而猛烈的炮火轰击下,清军伤亡惨重,宁古塔披甲人全军覆没,披甲首领“奔德尔图”战死。战至六月二十三日,察哈尔、土默特、喀喇沁等依附清军的蒙古兵先后被准噶尔军击溃,土默特副都统衮布竟投降了准噶尔军。最后,只剩傅尔丹亲率的京师八旗、盛京八旗、山西右卫满八旗依旧在抵抗。
傅尔丹知败局已定,令全体官兵集体割下辫子,送往京城以备将来下葬,他战前动员就六个字“慎无堕家声也”,意思就是大家不要苟且偷生,不要损害了家族的名声。
二十五日,傅尔丹率领建制尚存的4000名八旗兵组成步兵方阵,将火炮、军粮等辎重物资围在中央,最外面是重甲步兵作为屏护,第二层是火枪手和弓弩手,队形整体移动,向外强行突围。准噶尔军不顾可能遭遇清朝援军的危险,一路上死死咬住傅尔丹部,不断发起进攻,而清军边打边撤,混战中,盛京侍郎永国、镶黄旗副都统岱豪、正红旗副都统舒楞额、西安将军觉罗海兰等全部自杀殉国。
战至二十八日,清军撤至哈尔哈纳河,仍未摆脱紧追其后的准噶尔军。傅尔丹为了加快撤退的速度,命令部队扔下辎重物资,分作两路,一路由傅尔丹统率,一路由辅国公巴赛统率,继续向科布多方向回撤。七月初一,傅尔丹亲统的两千残余清军终于撤回科布多;巴赛一路却在准噶尔军的围追堵截下全军战死。
和通泊一战,清军在作战中阵亡官兵达7000余人,侥幸逃出生天的只有2000余人,战损率达到参战兵力的70%,12万匹战马被夺。消息传回北京,清廷震动,京师哭声一片,旗人几乎家家戴孝。雍正苦心经营数年的,平定准噶尔帝国梦想彻底破灭,东北亚地区的战略格局被彻底改变,雍正一朝再也无力平定准噶尔帝国,只能被动防守。
此战中,八旗兵虽然战力有所下降,但斗志十足,满清将领多数宁可战死也决不投降。经过此战,清廷也认识到了准噶尔汗国的枪炮威力,也开始着手装备各类枪炮,这也为乾隆时期,灭掉准噶尔汗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往期选列,点击可查看:
站在欧亚大陆视角下,看待清统一准噶尔之战
六十万准噶尔人屠戮殆尽,乾隆下令:永绝根株
仓央嘉措:准噶尔与大清王朝斗争下的牺牲品
大明王朝的愤怒,成化犁庭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180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前半生屡尝败绩的马超为何后来这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