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北宋灭亡的第一罪人是谁真的是郭药师吗

众妙之门 2023-06-24 08:52:04

北宋灭亡的第一罪人是谁真的是郭药师吗

郭药师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金庸笔下的黄药师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他武功高绝,性格独特,对妻子深情,向来评价不一,却也独有一番风骨,而历史上真正存在过的郭药师,却是一个为人所不耻的反复无常的小人,甚至是北宋灭亡的第一罪人,为什么这样日说呢?大家都知道,历史上的北宋可不是一个太平盛世,而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内忧外患,与辽国、金国战事不断,却屡战屡败,最终以“靖康之难”结束了这个朝代。

在北宋亡国的整个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那就是郭药师。也可以说,郭药师是北宋灭亡的第一罪人,这又是为什么呢?郭药师出生在辽东,原本在辽军旗下。辽国组建了一支军队与金人抗衡。这支军队鱼龙混杂,非但没有什么战斗力,甚至多次倒戈叛乱。郭药师正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

鉴于这支队伍的糟糕表现,辽军的首领就想要灭掉此军队。倘若果真如此,就没有后来郭药师那一番“精彩表现”了,然而另一位将领却心怀怜悯宽恕了他们,不过,此举却出乎意料地成为了后来的一个隐患。在郭药师率领的军队与宋军作战时,郭药师的军队战败,他率兵投降了宋军,这是他的第一次背叛。因为他率领着众多士兵且对辽国的情况十分熟悉,宋朝接受了他的投降。而这样轻易背叛之人终究不那么可信,宋徽宗也曾试验过他,而他的表现可谓十分优秀,一场好戏表演的十分到位。

一天,宋徽宗在朝堂上说要抓到辽朝的天祚帝,并且打算将这个任务交给郭药师。这个天祚帝不是别人,正是郭药师的旧主。倘若直接答应,看似是对宋徽宗的服从,可刚刚投降遍对旧主如此无情,人们就会认为此人绝不可靠,毕竟古人是十分重视君臣之义的。而郭药师的表现呢,堪称教科书式的典范。

他表现的十分为难的模样,涕泪横流的对宋徽宗说,天祚帝是他的旧主,直接去抓他未免太过不仁不义,其他的事,他都可以尽力去为宋徽宗完成,哪怕再难都在所不辞,可是这件事却实在为难。如果他今日就能对旧主下此毒手,宋徽宗又怎能信任于他呢?他说的十分真切,眼泪也止不住的流,可以说表演的十分卖力了,因此宋徽宗信任了他,给他很大的权力,将燕山府这一重地交给他。然而没想到的是,郭药师并没有对宋徽宗的恩宠信任感恩戴德,而是再一次选择了背叛。背叛有了第一次,第二次也不会遥远。纵然郭药师在宋徽宗面前表现的重情重义,演技炸裂,却改变不了反复无常的本性。

宣和七年冬天,金军一路南下攻打宋朝,兵临燕山府。郭药师率领常胜军迎战,却不想兵败,原本他的兵力是十分充足的,但他没有坚持抵抗,而是率领大军向金人投降。他的投降对金人意义重大,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郭药师的投降彻底为金人打开了通向中原的大门,他原本留守的燕山府是长城所在的防线,对于抵御敌兵意义重大,而郭药师的轻易倒戈,将燕山府拱手让人,等于大门打开,敌人的进入再无阻拦。金人攻打中原便可长驱直入,如此引狼入室,真是令人不耻。除此之外,郭药师对于中原的情况也十分熟悉,金人南下原本是人生地不熟,对于作战自然是不利的,可是有了郭药师,就仿佛有了人形地图,作战路线地形不在话下。

除此之外,郭药师的倒戈还为金军补充了大量的兵力。金国毕竟是小国,南下之时虽然号称精兵十二万,实际上全军不过五万人,这样的兵力长久作战并不利,灭亡宋朝更是笑谈,可郭药师的投降却为他们补充了大量兵力,他的军队据说有三十万,即使没有表面所说的这么多,十几万大军也远远超过了金人本身的兵力,而这些原本属于宋朝的军力一下子变成敌国所有,后果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郭药师还为金人送去了补给的办法。原本游牧民族打仗有一个突出的弱点就是缺乏补给,我们都知道,行军打仗,一定是“粮草先行”,而金人没有粮草补给,采用的是以战养战的方式,并不能长久,而郭药师却告诉他们宋军的粮草基地所在,让金人率军攻破,获得了粮草供给。正是在郭药师这样一个神助攻的帮助下,金军打破重重阻碍,长驱直入一路南下,围攻了开封城,最终以靖康之难结束了北宋的历史。

郭药师的种种作为可以说对金军攻破北宋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他数次背叛,或许在他心中并没有家国观念与民族认同,只知一己私利,树大好乘凉,有人说他是北宋灭亡的第一罪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是因为昏君无道,才导致的靖康之耻和北宋灭亡吗?

北宋灭亡,只因国家“承平百年无事”,积累下来的体制弊病, 就和明朝末年一样,早已经是积重难返,近乎不可救药。

靖康之耻,宋徽宗、宋钦宗这沦为敌寇俘虏的两代皇帝,在金军兵临城下时,惊慌失措,父子争权,决断失策,最终屈膝降虏,罪责可谓滔天。其他文武百官重臣,同样罪孽深重,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并非可以往昏君头上一推了事。


宋朝每年耗费都着当时全世界最多的军费,军费开支甚至超过国家收入的70%以上,理论上每个兵卒配备的铠甲弩箭兵刃,都耗资巨大,足可够中等之家温饱。

然而汴京城那八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所谓“禁军”,一大半是空额,剩下都是由各色地痞盲流小商贩充任,这支只存在账面中的军队,其军费支出实际上全都进了各方权贵的口袋,百年来却没有任何一个皇帝宰相有胆量有魄力,将禁军去裁撤整编。

真正可战之兵,就只有陕西各路那近二十万的西军,他们在和西夏的百年战争中,已经世代传承、父子相继,半军阀化了。西夏区区小国,不过三百万人口,地域偏僻,国土半是荒沙,竟能与北宋长久抗衡了近百年。如果不是西军籍此“养寇”,在历次战争出工不出力,那只好说即使是最精锐的宋军,战力也不过如此了。

就说当方腊起兵造反时,这些军爷被调往江南去平叛,干的都是什么好事?

【腊之起,破六州五十二县,戕平民二百万,所掠妇女自贼峒逃出,倮而缢于林中者,由汤岩、椔岭八十五里间,九村山谷相望。】

听听,「几万被贼寇劫掠的妇女,裸奔逃出然后上吊自尽,整整八十五里,尸体吊在树上,隔着山谷相望」……

身为国家的武力支柱,在自己的国土,对自己的百姓,也把在西夏境内烧杀抢掠的那套做派带来,几万名江南妇女,都被他们玩腻了就杀人灭口,然后往叛军头目方腊的身上一推了事。这种鬼话,亏他们还就真好意思就这么记在奏折和军报里,写在史书上了,也不知究竟是侮辱谁的智商。

当一支军队不能严明军纪,长期沉溺于低水平的战争的结果,就是宋军战斗力极具下滑。一但离开了关中乡土,调他们去其他地域作战,战力更是大打折扣。在燕京城下,耶律大石凭城死战,以数万辽国残兵大破二十万宋军。然而也是这个耶律大石,可是被金军打得兵败被俘,侥幸才脱身的。

当时的金军,一千女真军马就敢迎着辽军三万精锐骑兵正面冲击,生生将敌阵打垮,打出了“女真满万不可敌”的神话。而宋军在联合攻辽战争中表现,实在太不争气,只能用钱赎买金军打下的燕京空城,也让金国人对宋军战力蔑视到了极点,滋长了他们对中原花花世界的巨大觊觎之心。


宋朝买回燕京后,宋徽宗对郭药师这么一个只有数千战兵的原辽国降将委以重任,扶植他成为燕山府的藩镇,更把幽燕各州的几万汉人百姓送给金国当做奴隶,作为赎回郭药师所部“常胜军”的代价。满朝百官就一心指望靠这个郭药师来招兵买马,挡住金人铁骑南侵了,可见当时的大宋已经虚弱到了何等程度, 才会如此病急乱投医。

等到金军终于南下时,宋徽宗最后甚至不惜下血本,对郭药师开出裂土封燕王的价码,可是这只在几年时间扩张到几万人马的“常胜军”,还是一战而降,当了金军南下侵宋的带路党和急先锋,宋徽宗砸在他们身上的巨额军费,也尽数打了水漂。

太原之战,宋朝以最精锐的西军十八万投入解围,却在完颜宗翰、完颜银术可的磨盘战术下,被三万金军围点打援,打光西军精锐约十五万人,几乎尽数被歼。战略要地河东地区也沦入敌手。此战惨败,并非是金人有高达, 而是宋军自己太不成器!看看西军名将“小种相公”种师中,是如何战死的?


当时,宋军神臂弓手的弩箭连发,已经把金军骑兵压制了几个时辰,射杀敌骑无数了, 然而大宋军中的例来规矩,一向是步军列阵发射神臂弓,每射一轮便该有一轮的赏赐,提前几百年实现了计件工资制, 而此时射完上百轮后,种师中大帅打赏弓手的银碗已经用光了。


于是这些步军弓手们,眼看着援军不至,饥饿劳累,又得不到新的临阵赏赐,竟然一哄而散,只留下自己的大军统帅和他的上百亲兵,当然瞬间就被敌军铁骑湮没……

【去太原百里,而古、灏失期不至,兵饥甚。敌知之,悉众攻,右军溃而前军亦奔。师中独以麾下死战,自卯至巳,士捽发神臂弓射退金兵,而赏继不及,皆愤怨散去,所留者才百人。师中身被四创,力疾斗死。】

【师中进次平定,乘胜复寿阳、榆次诸县,不设备,有轻金人之意。又辎重、犒赏之物,悉留真定,不以从行。金人乘间突诸军,以神臂弓射却之。欲赏射者,而随行银碗只十数枚,库吏告不足而罢。于是士皆愤怒,相与散去。师中为流矢所中,死之。】

当金军渡黄河时,完颜宗翰只是敲了一夜战鼓,就让守河的13万宋军心惊胆裂,全线溃逃。到了第一次开封守卫战,城下云集各路勤王兵马号称百万人,实际兵力二十余万,却面对两路区区六万金军束手无策,不敢与之野战,只敢凭城防守。好容易抱着侥幸心理,发动了一次大规模夜袭,被金军轻易打得一败涂地,主将姚平仲竟胆落到弃军逃遁。

【四方勤王之师渐有至者,种师道、姚平仲亦以泾原、秦凤兵至。纲(李纲)奏言:"金人贪婪无厌,凶悖已甚,其势非用师不可。且敌兵号六万,而吾勤王之师集城下者已二十余万”

姚平仲勇而寡谋,急于要功,先期率步骑万人,夜斫敌营,欲生擒干离不及取康王以归。夜半,中使传旨论纲曰:"姚平仲已举事,卿速援之。"纲率诸将旦出封丘门,与金人战幕天坡,以神臂弓射金人,却之。平仲竟以袭敌营不克,惧诛亡去。】

金军在索讨了大笔金银,得到宋朝【许割三镇】(割让太原、河间、中山等三个战略要地)的许诺后,满载而过。也正是过程如此轻松,所获如此丰厚,才让他们很快又发动了第二次进攻开封的战争。


皇帝、大臣、将军,政事堂、枢密院、禁军和西军统领,满朝上上下下各层统治精英,其实谁不聪明?谁对朝局积弊没有清醒认识?无奈种种革新体制的设想,都被方方面面的既得利益集团牵扯,只能坐以待毙,得过且过。 如宗泽这等国士无双、却因不肯同流合污,到了年近花甲之时,依旧只能空负大才而沉沦下僚。

“靖康之变”固然是国家之耻,民族之辱,却也因为千百臣僚都跟着宋徽宗父子被金人打包带走,等于说此前阻碍政治革新的既得利益集团,都被金军破城后彻底砸得粉碎,因此也犹如一场大手术一般,把从前宋朝的百年积弊挖了干净,让宗泽赵鼎等良相得以主持中枢,才有岳飞、韩世忠、吴玠、吴璘兄弟这些中下级军官的出头之路。

南宋初年之所以有“中兴”一说,并非指丢了一半国土还能保住另一半,还恬不知耻地自夸, 而就是指当时朝局的崭新气象和清明政治,和北宋暮年截然不同,可惜随着奸相秦桧一党的上台,昏君赵构的屈膝,注定只是昙花一现!

北宋究竟干了哪些导致自己灭亡的蠢事?

1127年初,金国大军攻占了北宋京师汴梁(今开封),宋徽宗、宋钦宗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贵卿、朝臣都成了金军的俘虏,北宋灭亡。


在金军伐宋之前,金国刚刚完成了长达十一年的攻灭辽国之战。那么,金国为什么会马不停蹄地选择向北宋进军呢?除了金国皇帝想要实现入主中原的野心外,北宋统治者在两件事情上接连干出作死的举动,才是促使金国伐宋的主要原因。

早在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皇帝石敬瑭为了能够取得辽国(当时称契丹)支持,将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的“燕云十六州”拱手送给了辽国。宋朝建立后,曾试图用武力收复“燕云十六州”。可是由于自身实力不济,一直无法实现这个目标。不过对宋朝人而言,他们从来没有忘记这块中原故土。

十二世纪初,由女真人创建的金国在东北异军突起,并对辽国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宋朝统治者对于这样一种局面感到非常兴奋,因为他们认为可以与金国组成抗辽联盟,依靠金国的支持来收复失地。


1118年,宋朝派遣使者前往金国,名义上是商谈马匹交易,而真实目的是希望两国达成军事同盟,共同讨伐辽国。从1118年至1120年之间,宋朝向金国派遣了七次使团,金国也向宋朝派遣了六次使团,这还不包括双方频繁的书信往来。在经过漫长的谈判后,宋金两国终于在1120年达成协议:金国攻取辽中京(今内蒙古赤峰市以西),宋朝攻取辽南京(也称燕京,今北京西南);辽国灭亡后,宋朝将原来每年向辽国提供的“助军旅之费”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转纳给金国;金国同意将“燕云十六州”归属宋朝。由于当时宋金两国都是通过山东登州至辽东之间的海路往来,因此这份协议被称为“海上之盟”。

按理说“海上之盟”对宋金两国来说算是各取所需,应该是双赢的结局。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宋朝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算是非常作死。


1122年,宋金两国从南北两面向辽国发起攻击。金军很快就攻克了辽国中京和西京(今山西大同),可是宋军在攻打辽南京的时候,却被奄奄一息的辽国残军打得满地找牙。最后在这一年的年底,辽南京也被金军轻松攻下。

金国统治者原先一直认为宋朝繁华富庶,实力强大。可是在攻辽之战中宋军软弱无力的表现很快就让金国人看清了这样一个事实:宋朝不过是一只“纸老虎”而已。于是,金国在对待宋朝的态度上逐渐变得傲慢无礼。

虽然如此,但此时的金国对宋朝依然有所顾忌,还不打算与宋朝爆发全面战争。然而很快宋朝就干出了第二件作死举动,而且这次是让金国无论如何都不可接受的事情。


1123年,原辽国平州守将张觉投降金国,被封为临海军节度使、平州知州。金国皇帝改平州为南京,任命张觉为南京留守。张觉是个汉人,从个人情感方面来说,他更倾向于加入宋朝,而且张觉也误以为宋朝比金国更加强大。于是,张觉便以平州城作为礼物,率部投靠了北宋。北宋朝廷认为这是一件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就很高兴地笑纳了。

张觉投宋的消息在金国内部掀起了轩然大波,许多辽国降金的将领心中也不免蠢蠢欲动。这对金国来说显然是绝对不能接受的事情,一旦处理不好,甚至有可能会动摇金国的统治根基。于是,金国皇帝立即派出军队去攻打平州。张觉在与金军数次交锋后最终落败,只好逃往北宋燕山府。金军紧随其后追至燕山府,守城的宋朝将领惧怕金军攻城,便杀死张觉将头颅送往金军大营。见此变故,张觉的部下个个后悔万分。


宋朝杀死张觉的事件让很多辽国和金国降宋的将领都感到寒心。燕山府守将郭药师原是辽国降将,他在亲眼所见张觉的下场后不无感慨地说道:“如果来索要药师,又当怎么样呢?”郭药师看清了宋朝并不具备庇护投诚将领的实力,于是他再度改换门庭,选择了投靠金国。

在接连经历了宋军伐辽失败和张觉事件后,金国彻底看清了北宋就是一个外强中干的软蛋。如果金国不讨伐北宋,一些立场不坚定的将领反而要犹豫到底加入哪边阵营。与其这样,不如直接趁这个机会攻打北宋。

1125年秋,金国出动十二万大军兵分两路南下攻宋。北宋朝廷看到金军犯境直接吓尿,出重金求和,结果金军在收钱之后先是退兵,但仅仅过去了半年时间又再度南侵。1127年初,金军占领汴梁,北宋灭亡。

参考文献:《金史》、《宋史》

汴京之围讲的什么内容?汴京之围短评

《汴京之围》完整的还原了靖康之难的历史细节,这场战事直接导致北宋灭亡,一个朝代从盛世到毁灭也就短短三年时间。《汴京之围》的作者是著写过“帝国密码三部曲”和文化游“亚洲三部曲”的郭建龙,这次郭建龙把北宋末年宋、辽、金三方之间的关系立场以史料为基础,想要尽量通过文字还原出靖康之难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期间太探讨了北宋由盛转衰的原因。感兴趣的读者,就来看看这本书的短评吧。

《汴京之围》短评一:

作者:晓林子悦(来自豆瓣)

1126年,在中国历史上是靖康元年。金兵逼近汴京,大宋风雨飘摇,经历一年苦苦挣扎,终于沦陷,金人裹挟徽、钦二帝等宗室成员与大批妇女、钱财北去,史称“靖康之耻”。

王朝兴亡乃常事,但1126年的诡谲波澜与惊心动魄,超乎寻常。后世人们经常感叹:一个太平盛茂、人物繁阜、看上去很牢固的政权,到底是怎样“作”死的?在它向着终局走去的那些关键的时刻,它的决策者为什么会错误至此的呢?

尽管相关作品浩如烟海,郭建龙的《汴京之围》仍然值得品读。作品展现了1123~1126年北宋的外交、战争和人,建立在大量史料基础上的叙述极其细致,结合叙事的评鉴精简到位,寥寥数语就能引人深思。很好地揭示了,“汴京之围”这张大网到底是怎样织成的。

1.艮岳论

全书以太湖石进京为切口,开启这一场祸事的肇端。

作者列明了巨石体量和当时的河道、城池建设概况。这一路,过桥拆桥,过城拆墙,劳民伤财,怨声载道。皇帝自鸣得意,作御制《艮岳记》歌颂自己的功德;臣属挖空心思媚上欺下,进谀诗说逢迎奉承,统治危机迫在眼前,朝廷却毫无意识。

《红楼梦》里,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有言:大族的衰败,常由子孙败家败业始,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北宋王朝经历了一个半世纪大体上的稳定发展,至徽宗而趋于巅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盛极而衰,古有言之。

巨石抵京,朱勔加官进爵,石头获封盘顾侯,并赐“神运石”。这一年,宋徽宗还通过军事和外交手段收复了幽州。这一年,是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花团锦簇。

2.徽宗像

《汴京之围》绘群像,徽宗是关键人物。本书集中讲述徽宗最后的两三年,不过,一个人的行为必有其思想踪迹,若想全面了解徽宗其人,可以结合美国汉学家、宋史学者伊沛霞的《宋徽宗》一起阅读。

伊沛霞对宋徽宗的诠释要比传统的历史学家更具同情心。1100年,年仅24岁的哲宗病逝,无子,赵佶继兄位,他的继位牵涉宫斗,有点意外,他从前没有接受严格的帝王训练,以一个闲散王爷的身份游戏人间,因此造成他在政治谋略上的“天真”。浪漫艺术气质,对君主来说不仅无益,甚至有害。伊沛霞说徽宗有两个性格缺点,即虚荣与过分自信。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精力充沛的聪明人往往不甘平庸。徽宗在艺术上取得了很好的成就,而在政治上,渐渐也相信自己能成为英主明君,把收复燕云十六州视为建功立业超越前人的目标。

外强中干,不务实事,骨子里的懦弱和耳根子软的毛病,就是赵佶的性格。这也解释了徽宗在1123年之后对辽、金态度的反复。他作为“佞道昏君”永远挂在了耻辱柱上,假使1123年之后的历史是另一番图像,或者徽宗殁于1123年,对他的评价又会是怎样的呢?

3.内外策

伊沛霞的《宋徽宗》也以艮岳落笔。不过,她认为后世以花石纲批徽宗骄奢主要体现了中国历史惯有的道德教训。这个看法有些轻淡。从《汴京之围》可得,北宋连年支付辽和西夏的银、绢岁贡,国库本就负担沉重,花石纲激发民怨沸腾。1120年爆发的方腊起义就以反对花石纲为号召。假如方腊起义与稍后的宋江起义没有在这个敏感时刻爆发,军费开支等一干用项就会大幅减少,大宋北境就不会如此空虚。为了应付民间舆论,徽宗决定采取攘外以安内的方法:利用对外矛盾来化解民意,把百姓的不满从内引到外。

契丹兴而辽天祚帝昏衰,两族仇怨日久,宋室若坐山观虎斗,让北境的敌人相互缠斗消耗,即可渔利。然而徽宗听从童贯、蔡京等人的怂恿,联金抗辽。宣和元年(1119年)遣马政等使金,相约合力攻辽。次年,又遣赵良嗣使金,与金人约定,金攻辽中京,宋攻辽燕京,灭辽之后,宋只求收回五代石晋贿辽的故地,而将输辽的岁币,转输予金。约议既成,然而大宋战力乏弱,燕京反为金人攻下,随后宋廷只得以钱财换取燕京,力图以扯皮的外交辞令争取利益,拙劣的外交政策反而让金人摸透宋室的纸老虎气息,燕京及六州财富皆被金人席卷而去,留给宋的只是几座空城。

1123年,阿骨打死,弟吴乞买立,是为金太宗。攻宋提上了日程。

4.群臣相

本书出场人物众多,其中一大群体,就是北宋的文臣武将。身为臣子,他们要履践职责,他们的表现也是人性复杂的多样化呈现。

马扩因勇武而获得金人的尊重。赵良嗣的长袖善舞虽然为北宋争取到了燕京,却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这注定了他一生的悲剧。老将种师道戎马倥偬,无力回天,病逝于1126年。张孝存率太原民众死守孤城,团结自律,粮绝而城破。

降将张觉,这个不算起眼的人物,却被作者放在一处聚光灯下。张觉是辽国时期的平州节度使,叛辽投靠金,复叛金投宋,而宋在金的压力下,杀了张觉,递交首级。而张觉是被宋军之中最能打仗的常胜军统帅郭药师收留的,因此这一事件招致了郭药师和常胜军的不满。后郭药师投金。

李纲,汴京保卫战,时势造英雄。本书并未极力刻画李纲的英智,尽管他抵住了第一次围城,却无法再次创造神话,因为他手中无兵马,因为他也是一枚棋子,就算有好的计谋、好的建议,皇帝听不进去,他就是无用的。

“战”和“守”,两派势力争论,两种对敌概念。最怕举棋不定、朝令夕改,而徽、钦二帝都犯了这个大错,既让臣子无所适从,军事进度遏止,也让金人鄙视宋人的不诚信。这样的做法也寒了有作为的臣下的心,最后围绕皇帝周围的就只有一群小人。

六贼: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邦彦,在1126年末暨之前先后伏诛,虽然挽回了钦宗的一点威仪,然后有信仰的人心和有秩序的官僚阶层已经没有了根基。越到后来,越是咄咄怪事,君不君,臣不臣,气节尽丧,谄媚偷生。

5.钦宗冤

书中详细描写了钦宗继位的场景。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三,金军兵临城下,徽宗慌急称病,太子被哄骗到大殿,然后被众臣强拉上位。一直生活在宫廷内院的这个年轻人,就这样猝不及防地迎来了他的帝王生涯,而且必须担负挽救国家命运的重任。

至靖康二年(1127)四月北宋亡,钦宗在位不过一年有余,但他承受的唾沫星子与他的父亲毫无轩轾。人们说他和他的父亲一样优柔寡断,反复无常,没有政治判断力。但是,公正而言,并没有时间给他培养政治经验,大船已漏,掌舵的就成了罪人。这是宿命。

钦宗之失,在于用人和策略失误。他在位仅一年多,就走马灯式地换了二十六名执宰大臣。在汴京局势缓和的情况下,没有及时抓住机会,处理好宋金关系,也没有挑动金内部不同派系斗争的能力,反而附耿南仲、排李纲,专主合议,后期信任的几名大臣也都是怯于公战、勇于私斗,或者头脑僵固愚笨不晓变通的老臣,该战时未战,该议和时未和,该逃时未逃,终至于让自己陷入绝境。若在正常情势,或能守成之主,亡国君王哪有人权?

李纲《梁溪全集》评价钦宗“忧勤恭俭”而“英明不足,不能分辨忠邪”,“为小人所惑,故卒误大事”。印证《汴京之围》钦宗所为,冤,也不冤。

6.宫娥恨

第十六章名为《战争中的女人》,读来尤其滋味难言。

男人之罪女人偿。汴梁的金银无法满足金人欲望,皇亲后妃公主宫女折价所得,竟然抵得上缴黄金数的两倍半还多。正如作者所言,从这个意义上,汴梁城是女人们救下来的。

“幼富贵兮厌绮罗裳,长入宫兮陪奉尊阳。今委顿兮流落异乡,嗟造化兮速死为强。昔居天下兮珠宫贝阙,今日草莽兮事何可说?屈身辱志兮恨何可雪,誓速归泉下兮此愁可绝!”据说这首宫词出自不堪羞辱投水而亡的钦宗朱后之手。北路崎岖,有女无数病故途中,亦有女无数抗暴自戕或被残害,更多女子身如浮萍,辗转于威权的摆布。

作者没有一味歌颂女子的节烈,把她们摆放在冰冷死寂的祠堂神坛。作者列明详细的皇帝后宫报告,开封府将她们登记下来,并非出于怜悯,而是为了核对货物“数量”和“品质”,更好地执行“卖钱”的工作。图表显示了这些正常现实生活里不能拥有完整姓名的女子,在那种诡异的历史情境里反而拥有了“自我”,呈现了鲜明的个体的遭遇。

从列表来看,后来有些女子成为了正妃、次妃和夫人,作者也从文化差异和人类学视角指明,掳掠妇女是游牧民族的习俗,这种习俗事实上也带动了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和人类基因重组。但是,这并不是战争和掠夺的借口,更不是女子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借口。

除了以上这些线索之外,本书还有许多支线,比如战事的进程、战况和兵马安排,以陈东为领袖的太学生运动,狂热崇奉道教、撒豆成兵以抗敌的可笑场景,汴梁围城之时的吃人惨况、治安乱象,金国内部的王族派系,后来成为南宋高宗的赵构去向,等等。在作者的妙手之下,经纬交叉,罗网密织。一条条线构成图像,所有图像构成全景,描绘了中国历史黑墨淋漓的一页。在其中,我认为作者写出了最核心的一点,即:北宋君臣怎样同心协力地运转庞大的官僚机器,织成了这张网,就这样把自己困在其中,而后世需要怎样抽丝剥茧去解读其中的历史密码。

《汴京之围》短评二:

作者:文若(来自豆瓣)

靖康之耻是中国历史上不可遗忘的一段“痛史”中国北方再次沦为异族之手。这个责任宋徽宗赵佶要负全部责任,此人被掳到北方后好吃好喝做囚徒太便宜他了,他那两个儿子也是混账王八蛋,死不足惜的窝囊废。“海上之盟”后宋金外交联合灭辽的同盟两国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宋徽宗言而无信,阿骨打贪得无厌,归根结底宋在军事上的极度无能助长了金的野心和胃口。赵佶在取得燕京后一系列的操作断送了中国和他的王朝。受降张觉和结交天祚帝都给了金人进攻的口实,处死张觉又寒了军士们的心。赵佶沉浸在恢复故土的“不世功业”中,阿骨打去世后的完颜家族卸下了道义的包袱,冷静的调集军队,闪击战开始了,十二月一日金军从燕京进军,二十三日赵佶甩锅退位,次年(靖康元年)正月初八,金兵就已攻到开封城下。宋朝武备松弛,河北毫无抵抗之力,这个时间(一个月左右)和安禄山起兵到攻到洛阳的时间差不多。如果赵佶在灭辽之后能够听取马扩的建议加强武备,金兵南侵的速度慢一些的话,事态会不会有不同的发展?

钦宗无奈接过父亲的烂摊子,好在大宋还有李纲。第一次汴京之围钦宗相比于其父并没有好上多少,慑于金人兵锋,主意在和。最终以赔款和割三镇为结束,然而钦宗又和他父亲一样短视,不愿履行合约的他让金人失去了耐心,于是又一次斩首行动、又一次汴京之围,然而这次和谈只有耻辱,汴京也没有李纲。宋廷外交和军事上的双重失败,赵佶赵桓父子的短视与无能惊破了东京梦华。在粘罕一步步的安排下,那一支皇族俘虏浩浩荡荡北上了,汴京繁荣不再,耻辱一千年间仍然铭记。

北宋的灭亡,宋徽宗赵佶毫无疑问是负主要责任:

一、宠信奸臣,耽于享乐,闭塞言路,民怨沸腾。

二、花石纲劳役逼反方腊,东南动荡,北境不宁。

三、没有用人能力第一条已经说了

四、军事无能,对辽战争一直判断失误,对金判断也是。

五、毫无外交能力,敌弱则自大,敌强则一味忍让。

六、金人来侵只想撂挑子逃跑,毫无责任感,且宋之西京、南京不去却一路跑至扬州,懦夫之至。

就是这样一个人物、懦夫却能在东北安享晚年甚至还有空生子。读完我丝毫没有对书中为了显示敬重用的“皇帝”字眼感到神圣,相反只会感到恶心。这种天命的把戏就像郭京的魔术一样被捅破了只剩下千古笑名。但这四个月的围城、大雪下人相食的残状、北去路上妇女尽为人辱的悲景,不忍卒读。

本书内容详实、叙事简洁明快、引用有据、议论不多,是相当不错的读本。另外本书的主要观点是游牧民族军队以劫掠为生,所以生命力和战斗力都极强,但一旦正规化、帝国化后以薪俸为收入来源战斗力必然下降,这是金、辽、元、清前后作战能力差异巨大的原因。金人北归后也会渐渐走上辽国的命运,南宋王朝也会幻想着联合蒙古收复失去的土地,当然临安的事是另一个故事了。

中原历史上有没有违背盟约的先例

有啊,搓宋屡次背盟,最终导致灭国。

第一次,背弃“檀渊之盟”攻辽。

宋辽自“檀渊之盟”之后,两国和平上百年无战事。结果宋为了收回燕云十六州,主动背弃“檀渊之盟”,联金灭辽。当时朝中有时之士纷纷晓以利害,认为存弱辽,不与强金直接接壤才是上策,结果徽宗不停。朝鲜国王也上书宋庭,劝谏金乃虎狼之国,要保存辽国,才能自安,宋帝也不听。最后宋军出师,被要灭国的辽军打得找不到北,完全没有实现与金国“海上之盟”时答应承担的军事义务。因为金军几乎是独立灭辽,结果矬宋也被金人看不起,幽云十六州也没全部交给矬宋。

这里有人说金人背盟,未全部交割燕云,还有人说金人是故意留给了宋朝一个没人的幽州,实际上都是胡说八道。矬宋两次征辽,两次被人快灭的辽打得满地找牙。按盟约,金的义务只是攻破辽中京(今内蒙赤峰一带)而已,结果是人家金军看宋一败再败实在指望不上,自己独立把辽灭了……难道人家金国不应该多要钱物、人口,还让人家金国白死人,白浪费军粮吗?就问皇汉:换你是金人,你干这蠢事不干???


第二次,背弃宋金“海上之盟”纳叛。

有人说金人未完全履行盟约,在交还燕云十六州一事上耍心眼儿,实际上是矬宋没道理,理由见上文。


不仅如此,当年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幽云十六州中并不包括平州(今河北迁安、卢龙一带)。远在石敬瑭割让之前的后唐李从珂时代,平州就已经被契丹攻克。平州守将张觉,乃降金辽将。因为害怕金内迁辽国降军、降民是要对自己不利,结果率五万军队叛金降宋。宋人见利忘义,立刻接纳了他。徽宗降诏,封张觉为泰宁军节度使——后来张觉战败被宋人所杀,其兄再次降金,把徽宗册封张觉的诏书给交上去了,铁证如山。张觉麾下的部队堪称辽军善战之军,结果矬宋没想到他败得太利落,五万人成了五万头猪,顷刻间灰飞烟灭,完全是偷鸡不成蚀把米的结果。结果张觉逃入幽州,避入宣抚使王守中的府内。金人找王守中要人,王说没有这人。金人逼他交人,他找个相貌相似的杀了送给金人,被人识破,金人因而更加愤怒,扬言要发兵来攻,王守中无奈,处死了张觉和他两个儿子,把脑袋送给了金人。这事儿的后果是,以郭药师(名字熟悉吧?)为首的一干辽国降将人人心寒,人人自危。郭药师就说:“今天要张觉就给张觉,明天要我,我该怎么办?”结果幽云地区的辽国降宋军队因此作鸟兽散,原辽国降将大多又叛宋归了金……


有人说金人只是找个借口伐宋。实际上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是个很仁义,很守信用的人。金灭辽,朝鲜国王害怕,赶紧给金上贺表,顺便跟金太祖完颜阿骨打讨当年辽国占领的朝鲜门户义州(今朝鲜新义州),金太祖很大方的回复:“任其取之”。张觉叛金,阿骨打降诏:“朕当初暂住燕京,嘉奖你们官民率先来降附,所以才把燕京升为府级作为南京,削减徭役,减少赋税,恩惠也到了,何苦再当叛徒奸逆?现?在想进军攻取南京,却是农忙时节,不忍心因为一个恶人而危害到众百姓。况且辽国已举国为我所有,你那里孤城自守,终究有什么作为?今天只对首恶分子治罪,其余的人一并释放。”张觉五月造反,阿骨打十一月才发主力去征讨,确实是躲过了农忙时节,比较爱惜民力。其为人大抵如此。


还有人说金伐宋是金背盟在先。且不说矬宋私纳金国叛臣,还私自取了本不属于石敬瑭所割“燕云十六州”,不在“海上之盟”协议框架之内的平州(这里不谈唐代幽州两大节度使一人担当,幽州、卢龙两套班子的二元制,只谈平州归属),是矬宋背盟在先。咱就说为什么张觉事件之后两年金国才伐宋?那是因为张觉事件当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驾崩,金国换了皇帝,朝政不稳。等金国稳定了,自然惩罚北宋。矬(北)宋也是因此自取灭亡。


第三次,北宋的灭亡。

前面说了“张觉事件”矬宋背盟在先,导致金军南下报仇。不过金人并没想灭宋,只是想教训教训矬宋,多敲诈矬宋些好处。结果矬宋在第一次顶住了金人的进攻,与金议和(这次议和期间,宋军还趁议和时偷偷过河夜袭金军,结果金军有备,被打得大败,金人并未太计较),金军撤兵之后,宋钦宗拒不按和议内容交割该割让给金人的太原等三郡给金军(军事角度看自然不能割汴梁的外围,但信誉角度讲,又是不讲信义的行为),看到各路勤王军到达,竟然还主动过河,要去攻击金军。这种情况下,金人大怒,回师大败宋军,第二次围困汴梁。这次矬宋顶不住了,汴梁破了。金人初时还是不想灭宋,要钦宗来青城金军军营,要他下诏赶紧交割答应割让给金的三郡。结果三郡都不遵守皇帝诏令,闭门不让金人进入反而攻击金军,金人这才大怒,要彻底灭了宋,再立个听话守信用的新朝。这一套和议过程简直就是矬宋的各种不讲信用行为大集合。


第四和第五次,隆兴北伐、开禧北伐

这两次都是宋借故主动破盟,主动攻击金人,却两次都被打得大败。


第六次,端平入洛背叛蒙古。

蒙古灭金,是因为金代对蒙古残酷的减丁政策,导致蒙金之间血海深仇——成吉思汗家就深受其害,父祖皆因此而死。成吉思汗团结蒙古各部的主要口号,就是灭金。所以蒙元初期的主要国策就是灭金报仇,而根本没有灭宋的想法。所谓蒙元屠杀汉人,主要是屠杀的金人,且下手极狠,不但杀人,还毁城。不杀的工匠、子女等就掳去漠北甚至西域阿力麻里城。其实接触过北方游牧、渔猎少数民族(如蒙古、达斡尔、鄂伦春等)的都知道,这游牧民族很简单,很好交往。你跟他交心,君子相处,他就当你是朋友。他家里就一只鸡,也会给你杀了吃;相对的,你要跟他玩儿心眼儿(汉人倒总是玩儿心眼儿欺负游牧,很缺德。比如九十年代浙江人大量走私俄罗斯的工业酒精假酒,毒瞎、毒残了多少毛子?国家抓他们,他们就只运一车纯酒精去,在边境再兑水勾兑假酒,防不胜防),跟他有大仇,他也有仇必报。蒙古跟汉人没仇,屠的只是金人,皇汉总以此作为民族压迫的证据,也是可笑、可气得很。


端平入洛,就是因为蒙、宋之间并没有什么正式协议规定灭金之后如何处置河南地(河南、山东等地区),该地最终归属还需另议。蒙古人怕热,先期回师避暑去了(整个元代,江南都没几个蒙古人,怕热是主因之一)。我翻遍了资料,也没宋蒙之间当时对河南地有什么正式文字协议,反而是双方“约以陈、蔡为界,各自回兵”,河南三京根本不属宋!!!


这时候年轻的理宗昏了头脑,听从宰相郑清之和赵范、赵葵两兄弟“拒关守河以抗蒙古”的缺心眼儿招数(因为河南已经没人了,支撑不起大军驻守的庞大粮草需求),在绝大部分大臣和武将一致的反对声中坚持背盟北伐,坚持恢复三京,其后果就是矬宋主动攻击蒙元,导致蒙宋战争爆发。


第七次,贾似道欺诈蒙古

开庆初,宪宗皇帝自将征蜀,世祖皇帝时以皇弟攻鄂州,元帅兀良哈由云南入交阯,自邕州蹂广西,破湖南,传檄数宋背盟之罪。理宗大惧,乃以赵葵军信州,御广兵;以似道军汉阳,援鄂,即军中拜右丞相。十月,鄂东南陬破,宋人再筑,再破之,赖高达率诸将力战。似道时自汉阳入督师。十一月,攻城急,城中死伤者至万三千人。似道乃密遣宋京诣军中请称臣,输岁币,不从。会宪宗皇帝晏驾于钓鱼山,合州守王坚使阮思聪踔急流走报鄂,似道再遣京议岁币,遂许之。大元兵拔砦而北,留张杰、阎旺以偏师候湖南兵。明年正月,兵至,杰作浮梁新生矶,济师北归。似道用刘整计,攻断浮梁,杀殿兵百七十,遂上表以肃清闻。帝以其有再造功,以少傅、右丞相召入朝,百官郊劳如文彦博故事。


人家蒙古在按协议退兵,贾似道却袭击人家后军,这是什么行为?此次事件中,蒙古军只死了170人,损失微乎其微,再加上当时忽必烈急于调各部回师去与阿里不哥争皇位,所以也没理这个骗人背盟,还借此邀功请赏的奸臣贾似道,让他得了一时之逞!


看看矬宋的历史,整个儿就是一部不讲信用的反复小人史。某些皇汉只污称少数民族政权不讲信用,却对矬宋这么多不讲信用的背盟事件视若无睹,也真是让人作呕!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174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