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刘备高调宣传保护汉献帝匡扶汉室的时候,汉献帝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4 07:58:33

刘备高调宣传保护汉献帝匡扶汉室的时候,汉献帝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献帝和刘邦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在各种历史记载中,刘备一直与汉献帝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之所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是因为刘备同属于刘汉宗室,他是汉景帝儿子中山靖王的后人。同时刘备也是当时的刘汉宗室后代中,唯一有大志向也有一定实力的人。因此,大家把辅佐汉献帝、复兴刘汉的希望都交到他手上。二是刘备在做大的过程中,也一直宣扬自己是刘汉宗室,一直宣扬“主上蒙尘”,自己有责任把汉献帝救出来,最终复兴刘汉。

刘备也就在这样的身份和口号中,东征西讨,拥有了一大块地盘,最终和东吴一起,与曹魏三足鼎立。

(汉献帝剧照)

那么,当刘备高调宣传自己要保护汉献帝,复兴汉室江山的时候,汉献帝是怎么看这件事情的呢?

在《三国演义》等各种后世的文艺作品中,汉献帝曾经多次把复兴汉室,让自己获得自由和尊严的希望,寄托在刘备的身上,亲切地称呼刘备为“皇叔”。并且还曾经专门给刘备传出“衣带诏”,让刘备杀掉曹操救自己,显然把刘备看成了他最大的希望。

不过,在真实的历史上,刘备与汉献帝直接发生交集的情况并不多。当时刘备是朝廷中的左将军,汉献帝确实也是传过“衣带诏”的,不过不是给刘备,而是给他的妃子董贵人的父亲董承,让董承想办法杀掉曹操。由此可见,在汉献帝的心中,董承和他的亲密程度,显然是比刘备和他的亲密程度更高的。同时,作为车骑将军的董承,其实力也是比作为左将军的刘备的实力更强的。

当然了,也不是说刘备没有参与“衣带诏”事件,刘备是参与了的。当时董承得到“衣带诏”后,立刻就与好几个人商量,其中就包括刘备。

(刘备剧照)

不过刘备一开始却是没有答应的,至少是有各种顾虑的。只不过后来曹操和他“煮酒论英雄”,说天下英雄,只有他曹操和刘备两人。刘备立刻知道,曹操绝对不能留他,因而才答应了董承。不过很快他就从曹操那里逃了出来,自己带着军队与曹操对抗。

有人认为,刘备从曹操那里逃出来,举兵与曹操对抗,是执行“衣带诏”的表现。但是这种说法实际上是比较牵强的。因为真正要杀曹操,只能采用“宫廷政变”的办法,拉起军队和曹操打。凭刘备的实力,他哪里是曹操的对手!而刘备没有像董承那样参与“宫廷政变”,而是选择跑出去举兵和曹操作战,显然就不是为了救汉献帝,而是为了自己了。

因为这样大张旗鼓拿“衣带诏”说事,不但不可能救得了汉献帝,反而很容易就害了汉献帝。曹操完全可以以此为借口杀掉汉献帝,说你竟然传“衣带诏”,让刘备打我。好啊,不是我不仁,是你不义,我要杀了你!

所以说,刘备这样大张旗鼓地宣扬,只是为了自己,为了让自己的行动更加正义,让天下老百姓更加支持自己,让自己获得更多的拥戴,壮大自己的实力,以便于争夺天下。

正因为在这件事上,汉献帝看清楚了刘邦的本质,所以此后,他几乎再也没有和刘备发生过任何联系。

(曹丕剧照)

对于汉献帝来说,当董贵人和伏皇后先后被曹操杀掉,而伏皇后被人从夹墙里扯着头发拖出来,伏皇后求汉献帝救她,而汉献帝却说“自顾不暇”的时候,汉献帝已经失去了斗志,他再也没有重新夺回江山的愿望了。对于他来说,唯一想到的,就是隐藏自己的思想,保全自己的性命。伏皇后让他救自己,而他说自己都“小命难保”,显然就是要努力保全自己小命的意思。

所以,当曹操去世,曹丕上台,而当时有好几个人劝说他把皇位禅让给曹丕的时候,他已经明白过来,这实际上是曹丕对他的暗示。如果他不执行这个暗示,很可能就会“暴病”而死。所以,立刻他就提出把这个可有可无的皇位让出来,而且是多次提出,曹丕假意推脱,他又继续提出。直到曹丕作秀作够了的时候,才同意接收汉献帝的皇位。

那时候,汉献帝也是根本就没有想过刘备会救他的。

不久后,刘备就登基当皇帝。而且刘备登基当皇帝的理由,是汉献帝已经被曹丕给害死了。估计汉献帝听说刘备登基当皇帝的时候,只会冷冷一笑。心想,这个刘备终于不用装了,终于实现他当皇帝的梦想了!

有人可能会认为,当汉献帝听说刘备当了皇帝以后,肯定很高兴。不管怎么说,汉朝的江山,终于在刘备那里延续下去了。但是前面我们讲到了,汉献帝最关心的问题,已经变成了他自己的“小命”。而刘备当皇帝,便意味着绝对不能容忍他的存在。因为他的存在,便意味着刘备坐不稳江山。刘备不是说汉献帝被害死了才坐了江山吗?现在汉献帝还活着,刘备不是该下来吗?所以,刘备只会想办法杀他。倒是他呆在曹丕那里,曹丕可以好好地保护他。

大约这就是汉献帝听说刘备当皇帝时候的心情吧。

(参考资料:《三国志》《华阳国志》《魏略》等)

刘备自称匡扶汉室,但为何在汉献帝退位后,自己做了皇帝呢?

公元220年,东汉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刘协被曹丕逼迫退位,也就在那一年曹丕称帝,在北方中原地区建立了曹魏王朝。几年之后刘备也称帝建立了蜀汉王朝。那么一直自称忠于汉室皇室的刘备,为何不把汉献帝迎接回来,而是自己做了皇帝呢?

虽然迎接汉献帝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对于刘备来说弊大于利。刘备在初期肯定是想匡扶汉室,获得一定的成就,或者成为扶汉的肱骨大臣。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备发现并不那么容易,北有曹操,东有孙权。天下三分已成定局,那么他必然会坐上皇帝位。更何况征战多年,手下的谋臣武将早已经把刘备当成了皇帝。

其次刘备也明白献帝不适合去蜀汉。蜀汉政权是刘备集团抛头颅洒热血打出来的,将士付出生命的代价,才有这点成就。献帝去益州,不会得到刘备部下的欢心。刘备部下不会承认献帝,也不会服他。最主要是献帝当时没有什么成就,又无恩泽于百姓。不能识人善任,没有能力控制蜀汉政权的局面。

法理不合,汉献帝既然已经禅让帝位给曹丕,那汉献帝就已经不是名义上的汉朝皇帝,而是魏国的臣子。不可能说迎一位魏国的臣子来蜀国当皇帝。

但是也有人好奇,汉献帝为啥不找个机会前去投奔刘备呢?

其实这个假设很难做到,首先,曹操以及曹丕对汉献帝的看管都十分的严,汉献帝根本没有溜出去的机会。就算汉献帝溜出去了,古代交通也不方便,可没什么飞机高铁,汉献帝极大可能会在溜走的路上便被抓住,那样的话曹丕就不会很客气的对待他了,他的日子也就没有当山阳公时期清闲自在了。

而且,去蜀汉也没有多大的意义。此前他还希望自己可以堂堂正正的当皇帝,但后来的局势逐渐让他死了心。现在的天下已经是另外一番景象,已经没有汉室的立足之地了!

之后,汉献帝跟随妻子曹节来到自己的封地山阳,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焦作市。在封地期间,汉献帝彻底醒悟,他放弃了帝王之尊,深入民间,访查百姓疾苦。

与此同时,精通医术的汉献帝悬壶济世,医治当地百姓,成为一代名医,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直到今天,在焦作地区依然流传着许多关于汉献帝医治百姓的传奇故事。

汉献帝还健在,当初说匡扶汉室的刘备,为何却自己称帝?

公元221年,继曹丕称帝之后,刘备也在成都称帝,国号?汉?。这位颠沛流离大半辈子的创业者,迎来了自己的人生巅峰,加冕的那一刻,也就意味着汉朝的国祚由他继承。

此时的汉献帝,尚在人间,刘备散步假消息,说天子遇害。可怜汉献帝,不知作何感想?其实刘备这个举动也容易理解,自己拿着皇家的招牌,拼搏努力为了什么?还不为了自己能够功成名就。创业初期说为了汉献帝,为了匡扶汉室,那是为了笼络人心。现在汉献帝退位了,口号还是要喊的,旗帜还是要举的,不过皇帝就得刘备自己做。

刘备能够顺利地登上帝王宝座,与几个因素是分不开的:

第一,个人因素,刘备从小就有帝王之志,这次抓住机会,肯定好好把握。

《三国志》上记载: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意思就是刘备从小就想乘坐天子规格的座驾。刘备出生在动荡的年代,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一个叫?封?,一个叫?禅?,称帝的意图昭然若揭,完全可以与?司马昭之心?相媲美。

第二,延续自己法理上的合法性。

汉献帝?合法?地禅让给曹丕以后,刘备?复兴汉室?的口号逐渐失去生命力与合法性,不再向以前那么有号召力。现在汉室已经不存在了,曹魏继承了,再打这张复兴汉室的牌就是师出无名。

为了在政治上取得合法性,必须另起炉灶,延续汉朝的国祚。长久以来,刘备就鼓吹自己是汉室宗亲,并且相信他的人还不少,现在又有自己的地盘,具备了称帝的条件与实力。

第三,刘备的追随者推波助澜。

刘备集团的员工跟着他打天下,为的是什么?兴复汉朝?剿灭曹贼?这些都是自欺欺人的台面理由,刘老板真的长时间不给员工发福利,整天给员工画饼充饥,谁还帮他打天下?台下才是真实原因,为的无非就是加官进爵,图的无非就是功名利禄。


树欲静而风不止,坐轿子的人想停,抬轿子的人不一定会停。汉献帝退位的消息传到蜀国,最高兴的应该是刘备,但为了做给别人看,自己也要假惺惺地?悲痛?一下。刘备手下的人也会为君分忧,没过多久就收到各地?天降祥瑞?,?劝进表?之类的奏折如雪片般地涌入朝堂。在百官的拥戴下,在万民的支持下,刘备?迫于无奈?地当上皇帝。

乱世中,时势造英雄,英雄也能造就时势。刘备打天下绝不是为了汉献帝,而是为了自己能够上市。称帝,实力才是王道。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162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