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道光皇帝旻宁有什么独特之处,乾隆和嘉庆为什么都对他如此欣赏

众妙之门 2023-06-24 07:43:29

道光皇帝旻宁有什么独特之处,乾隆和嘉庆为什么都对他如此欣赏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清朝道光皇帝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无论是民间还是皇室,爷爷和孙子之间的关系,往往比父子之间的关系亲密的多,例如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就是如此。康熙皇帝晚年时期,更是将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带在身边,亲自培养。

乾隆皇帝晚年做太上皇时期,比较欣赏旻宁,也就是后来的道光皇帝。而父亲嘉庆皇帝也对旻宁十分的看重,这才使得旻宁后来能够顺利继承皇位,成了道光皇帝。

那么旻宁是因为什么原因,使得爷爷乾隆皇帝和父亲嘉庆皇帝,都对他如此欣赏呢?

出生于公元1782年,旻宁的母亲,是嘉庆皇帝的结发妻子喜塔腊氏,在父亲嘉庆皇帝还是皇子时期,母亲喜塔腊氏是她的嫡福晋,父亲在登上皇位后,喜塔腊氏被被封为皇位,旻宁是嘉庆皇帝的嫡长子,也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子。

公元1791年,年仅十岁的旻宁跟随爷爷乾隆皇帝第一次打猎就打了鹿,乾隆皇帝见孙子旻宁打到了鹿,十分高兴,赏赐了孙子旻宁黄马褂,看到孙子旻宁,乾隆皇帝好像看到了年幼时期的自己,后来乾隆皇帝时常亲自教导这位皇孙,让还是皇子时期的嘉庆看到了继位的希望。

而旻宁也十分争气,他不仅聪明,而且富有文采, 加上他还善于骑射,在遇到危难之时,总能冷静的处理事情,并且把事情处理的很好。在公元1813年,以李文成为首的天理教教徒打败紫禁城守卫的军队,攻进紫禁城,准备杀掉嘉庆皇帝,此时的嘉庆皇帝,并不在宫中,而是在承德避暑山庄度假。

部分的天理教徒,已经从门外爬上了皇宫内院的大墙上,离后妃们居住的地方很近,如果抵挡不住,皇宫内院就会被叛乱者占领,后妃们也会遭遇危险,后果不堪设想。

平时久居深宫和养尊处优的后妃们,在听到天理教徒的喊叫和打杀声后,更是吓得面无血色,有的后妃更是先行逃跑了,好在皇后钮祜禄氏并没有被吓得完全的失去理智,她派人去找在上书房读书的皇子们。

此时在上书房中读书的旻宁,得知此等危急的情况后,命太监取来鸟枪和腰刀,走出上书房前去应敌,旻宁走出书房后,发现此时的情形更为危急,有两名天理教徒在此时已经爬上了靠近养心殿的墙头上,正准备往自己这个方向来。

于是旻宁在养心殿的台阶下,抬起鸟枪,对着天理教徒瞄准并射击,打出去的第一枪,就打死了一个天理教徒。再次打出去的枪,又打死了一名天理教徒,其他天理教徒见两名同伴,接连倒地,便不敢再爬上墙发动攻击,皇宫中危急的情况得以控制。

于是旻宁在皇宫中发布多道命令,第一道命令是派人将京中发生的事情,火速报告给在承德避暑山庄的嘉庆皇帝。第二道命令是关闭紫禁城中最重要的四座城门,城内城外所有的军事力量全部入宫,逮捕天理教徒,三是安慰住在储秀宫的皇后钮祜禄氏,并派弟弟绵恺寸步不离的保护,第四是他自己亲自率领兵丁前往京城的各个街道探访巡查,第五便是增派高手到皇后钮祜禄氏所住的储秀宫以备不测。

经过旻宁的精心部署和浴血奋战,最终天理教徒的这场叛乱失败,后来朝廷将七百名天理教徒逮捕,在四天后,这七百名天理教徒,全部被斩杀。

后来嘉庆皇帝表彰旻宁平定天理教徒叛乱有功,将旻宁封为智亲王,还称赞旻宁忠孝兼备,此后嘉庆皇帝备加重用旻宁。

公元1820年,61岁的嘉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突然死亡,因为死的突然,并没有留下遗诏,虽然朝中部分大臣推举旻宁继位,但是因为没有遗诏在手,让旻宁继位,依然备受其他大臣们的质疑,并不能让所有人信服。这时候一个人的话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个人就是嘉庆皇帝的第二位皇后钮祜禄氏。

她听闻此事后说道:皇上突然驾崩,大家心情十分悲痛都可以理解,但是悲痛之余,也要考虑继承人的问题,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对于旻宁,我想大家都知道他的能力和人品,先帝在世时,对他十分器重,也有意要立他为继承人,只不过先帝没想到自己会突然去世,才来不及写遗诏,众位大臣应当抓紧旻宁早日继位,让先帝安心。

皇后钮祜禄氏的话,对旻宁有着重要作用,正因为皇后钮祜禄氏的话,旻宁才得以继位。

旻宁继位后,改年号为道光,史称道光皇帝,尊嘉庆皇帝的皇后钮祜禄氏为太后。

值得一提的是,嘉庆皇帝的皇后钮祜禄氏并不是旻宁的生母,她是有自己的子女的,而且子女还都在世。但是皇后钮祜禄氏依然选择支持旻宁,不得不说她的举动十分的无私。

旻宁作为嘉庆皇帝的嫡长子,乾隆皇帝的嫡长孙,因为能力和人品出色,受到爷爷和父亲的喜爱也是正常的,但是不代表爷爷乾隆皇帝和父亲嘉庆皇帝,就非得让旻宁继承皇位。旻宁能坐上皇位虽然跟自己的能力和人品有着重要的关系,但是最重要的是因为嘉庆皇帝的皇后钮祜禄氏支持。

为什么乾隆和嘉庆都认为继承皇位非道光不可?

作为大清朝的第八位皇帝,道光帝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个非常平庸的皇帝,尤其是他衣服打一个补丁要花费五两银子的事情,更是让人嘲笑像个傻子。

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就是这位大家眼中平平无奇的道光帝,却深受嘉庆帝的喜爱,就连自诩为十全老人、眼光甚高的乾隆帝,都对他非常欣赏,还直接表示希望嘉庆将来能将皇位传给他。

更不可思议的是,在清朝历代皇帝中,一直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嫡长子大都会受到皇帝的打压,几乎不可能成为皇储人选。但是,道光却是唯一的例外,他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由此可见道光帝有多牛!

那么,道光帝究竟是做了什么,让乾隆和嘉庆都对他赞不绝口呢?

其实,道光主要是做了两件事,才将乾隆和嘉庆都给征服。

第一件事,是在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时,10岁的道光跟随祖父乾隆去打猎,结果他在猎场上出手不凡,一箭破空射出,一头鹿便应声倒地,完美展现大清祖宗们传承下来的骑射武功。

见此,80岁的乾隆笑得是合不拢嘴,要知道当时大清已立国近一百五十年,八旗子弟大都已经腐化不堪,骑射的传统早已被他们弃之脑后,但道光作为养尊处优的皇子,尤其是他还只有10岁,却能够有如此敏捷的身手,实属非常难得。

道光的这番举动,也不由让乾隆触景生情,遥想六十多年前,刚满12岁的乾隆也是跟随祖父康熙打猎,一箭射中了一头熊,因而被康熙赏赐黄马褂。于是,乾隆也亲自赏赐道光一件黄马褂。不仅如此,乾隆还特意为道光的壮举赋诗一首:

?尧年避暑奉慈宁,桦室安居聪敬听。 老我策骢尚武服,幼孙中鹿赐花翎。是宜志事成七律,所喜争先早二龄。家法永遵绵奕叶,承天恩贶慎仪刑。?

乾隆这首诗的前面六句,就是回忆当初自己跟随康熙木兰猎熊的往事,当时自己只有12岁,而现在道光却只有10岁,所有是?所喜争先早二龄?,言外之意是道光比自己都还要厉害。

至于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就是告诉嘉庆,总而言之,你这个儿子可是比我都还厉害,如果以后我把皇位传给了你,希望你将来也能把皇位传给你的这个儿子。从这层意义上说,道光能够征服乾隆,主要靠的就是他一身精湛的骑射本领。

等到嘉庆继位后,他还是比较懂老爹的心意,所以就早早根据清朝秘密建储的制度,将传位于道光的诏书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的鐍匣之内。但是,此时的嘉庆,虽然很喜欢道光这个儿子,但却还并没有真正被道光征服,所以道光能否继承皇位,还是个未知数。

但是,不久后道光做下一件事,终于彻底将嘉庆也给征服。第件事是在嘉庆十八年时,京城爆发白莲教起义,在混乱之中,一百多名白莲教徒竟然铤而走险跑进皇宫来行刺,对于清朝来说真是奇耻大辱。当时宫中闻讯一片大乱,此时嘉庆又正在承德打猎,对此事毫不知情。

恰在这个时候,原本也在承德打猎的道光奉旨提前回京,正好赶上了这场事变。于是他一方面派人出宫调集援军,另一方面传令各戒严,他自己则拿着一杆鸟枪站在养心殿门口,还亲自射杀了几名白莲教徒。事后,他向父皇嘉庆写奏折报告了宫里的情况。

嘉庆对儿子这次临危不乱、井井有条的布置十分满意,便称赞他是?忠孝皆备,岂容稍勒恩施?,还封他为?智亲王?,道光所用的那杆鸟枪也被赐名为?威烈?。经过这件事后,嘉庆帝看到道光能力出众,终于下定决定传位给道光。

道光皇帝是怎样的一个皇帝?

道光是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的年号,一共有三十年(1821年—1851年)。 【君主】 清宣宗道光(成)皇帝(1782-1850年),名爱新觉罗·旻宁。嘉庆病死后继位,是清入关后的第六个皇帝,在位30年。病死,终年69岁,葬于慕陵(今河北省易县西)。 道光帝旻宁生于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日(1782年9月16日)撷芳殿,(母喜塔拉氏嘉庆即位,册喜塔拉氏为皇后。)嘉庆十八年(1813年)被封为智亲王。嘉庆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7月25日病死后,他于同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道光”。 道光皇帝是清代唯一一位以嫡长子身份即位的皇帝。虽然嘉庆皇帝很早就决定传位给旻宁,但嘉庆十八年发生的一件事,更坚定了他的决心。当时反清复明的组织天理教在京畿非常活跃,一部分义军准备趁嘉庆皇帝出宫之际,拿下北京,他们的主攻目标是紫禁城,而且已经买通了几个太监做内应,义军按计划混入城中,准备从东,西华门冲入紫禁城。但东华门的义军过早暴露了身份,不得已总攻提前开始。义军在太监的带领下迅速冲进了宫中,此时嘉庆皇帝正在避暑山庄,宫内一切由旻宁掌管,正在乾清宫上书房读书的旻宁得到报告后,带着另两位亲王冲了出去,当时内宫的大门已经关上,但还是有几个义军爬上了墙头。旻宁当场杀害了两个义军,这时清军援兵到了,冲进紫禁城的义军被全部杀害。由于旻宁的行动,保住了内宫女眷没有受到伤害。事后,得到了嘉庆皇帝的赞许,并封他为智亲王,旻宁嗣皇帝的位子也就更加稳固了。 【概述】 道光即位之初,中国正面临最严重的内外危机。清王朝已经开始走下坡,史称“嘉道中衰”,其突出表现在吏治腐败,武备张弛,国库空虚,民众反清斗争频频;在外,西方列强势力东侵,鸦片荼毒国民。道光颇想有一番作为,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企图中兴。他虽然朝纲独断,事必躬亲,以俭德著称。但内政事物,如吏治,河工,漕运,禁烟等均无起色。勤政图治而鲜有作为。 道光处于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守其常而不知其变”。来自东南海上的鸦片流毒使他寝食不安。最后下决心严厉禁烟,道光十九年(1839年)初,道光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东禁烟。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共19179 箱、2119 袋,总计2376254斤,在虎门当众销毁。是历史上规模最大、销毒数量最多的一次。 虎门销烟也引发了中英之间的紧张关系。道光二十年(1840年)年六月,英国远征军到达中国海面,鸦片战争爆发。战争伊始,骄傲自大的道光认为英军不堪一击,但随着战事的发展,英军围困珠江口、攻占浙江定海、直逼天津大沽,使得道光大为震惊,忙派琦善等人与英军谈判。最后对外妥协,将林则徐、邓廷桢、杨芳等主战派查办,重用穆彰阿、琦善、奕山等人,重新开放广州。然而,英军并不满足于此,他们继续对虎门、宁波、厦门等地进行攻击,并于一八四二年攻占吴淞。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八月二十九日清政府与英国签下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条约规定:中国割让香港给英国,赔偿英国共2100万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等等。此后,清政府又与法美等国签定了中法《黄埔条约》和中美《望夏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公元1849年正月,道光在内外交迫中忧愁成疾。开始还勉强支撑着临朝办理政事。到第二年正月丙午日,病情加重。他知道没有康复希望,忙宣召宗人府宗令载铨、大臣载恒、端华、僧格林沁,军机大臣穆彰阿、赛尚阿、何汝霖,内务府大臣文庆等进宫,命令他们随同总管太监从正大光明匾额后取下锦合,宣读诏书,诏书上只有皇四子奕泞五字。中午,道光死于圆明园慎德堂内。 【大事记】 道光十四年(1834年)- 律劳卑事件 道光十九年(1839年)- 林则徐查禁鸦片 道光二十年(1840年)- 鸦片战争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 南京条约

清宣宗旻宁的生平简介

  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原名绵宁。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母为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清宣宗旻宁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旻宁的生平简介
  爱新觉罗旻宁生于1782年,也就是说,他生于乾隆年间。爱新觉罗旻宁是清王朝当中,唯一一位以嫡长子的身份得到皇位的皇帝。他是嘉庆皇帝的第二个儿子,他的母亲则是孝淑睿皇后,身份地位十分的显赫。

  清王朝的国力从乾隆开始,就已经不断的衰弱,开始走下坡路。到了嘉庆皇帝执掌朝政的时候,国力更是一年不如一年。所以,爱新觉罗旻宁这一个皇帝可以说是一个没落皇帝,并未有过太多太大的成就,以至于很多的后人都不怎么了解这一个皇帝。

  爱新觉罗旻宁在位期间,因为朝政衰败,军力国力都大不如前。因此,他主张厉行节俭,并且勤于政务,不辞辛苦的忙碌国家大事。但是,由于他的资质不高,并不懂得怎么样去很好的管理一个国家,从而使得清王朝进一步的衰老,同时,也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

  在 鸦片战争 爆发之后,清朝不断的挫败,最终被逼签署我国 历史 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那就是《南京条约》。爱新觉罗旻宁在《南京条约》签订之后,便已经放弃了挣扎,苟且偷安,并不知道去学习西方的先进 科技 ,从而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在鸦片战争爆发十年后,爱新觉罗旻宁驾崩,享年69岁。在驾崩之前,爱新觉罗旻宁讲皇位传给了自己的第四个儿子。新君即位后,并未采取什么 措施 来抵御外军,从而无法抵御西方列强侵略的步伐。
  旻宁的父亲
  爱新觉罗?旻宁是清朝时期的第八个皇帝,他在1782年的时候出生,在他登上皇位的时候清朝的国力已经开始消退,而旻宁上位之后也为此做出了一些努力,本人也十分地勤奋,但是他的能力并不是很强,最终还是没能挽救回大清朝的辉煌,而旻宁也是他父亲的嫡长子,在清朝时期以嫡长子的身份登上皇位的还是很少见的,那么爱新觉罗?旻宁的父亲是谁呢?

  关于爱新觉罗?旻宁的父亲是谁这个问题在历史上有着非常明确的记载,他的母亲是孝淑睿皇后,而他的父亲就是非常伟大的嘉庆皇帝,嘉庆本来的名字是爱新觉罗?颙炎,他还有一个名字叫永炎,他是乾隆的第十五个儿子,在1760年的时候出生,在1789年的时候永炎成为和硕嘉亲王,直到1796年才成为皇帝。他的母亲原来只是一个汉人,后来在他登上皇位之后将母亲封为了孝仪纯皇后。

  在最初登上皇位的时候他手中并没有多少权力,直到乾隆去世之后他才掌握所有的政务,他的一生最恨的便是贪官污吏,在位期间曾经整饬过吏治,将和珅等贪官全部进行了严惩,但是为了不伤到朝廷的根本,他整顿贪官的力度也是非常有限的,以至于后来的效果并不明显,最终导致贪污的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变得更加严重起来。

  嘉庆皇帝在位期间是西方国家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时期,而清朝在这段时间也渐渐衰落下来,期间曾经发生过多次叛乱事件,最终嘉庆在1820年离开了人世。
  旻宁的历史评价
  《清史稿》:宣宗恭俭之德,宽仁之量,守成之令辟也。远人贸易,构衅兴戎。其视前代戎狄之患,盖不侔矣。当事大臣先之以操切,继之以畏葸,遂遗宵旰之忧。所谓有君而无臣,能将顺而不能匡救。国步之濒,肇端于此。呜呼,悕矣!

  《清实录》:尧曰 成功 ,舜曰成功,禹曰成功,下此商曰成汤,周曰成周,惟我宣宗成皇帝克集大成。微特汉之本始,唐之大中、明之宣德,不足以媲媺万一。即车攻吉日,作为诗歌,号曰中兴。

  嘉庆帝:忠孝兼备,岂容稍靳恩施。

  萧一山:嘉庆以后,武力不竞,纪纲败坏,教徒纷起,民不聊生。但仁宗之淳厚,宣宗之节俭,均有可称。

  费正清:他(旻宁)看来是一位谨慎小心的,甚至是胆小的统治者,宁可与几个心腹顾问进行密议,而不愿接受实际的批评或警告。

  冯尔康:旻宁是遵循皇家家法的清朝的?勤政爱民?家法,确是代代相传。这是将皇帝对国家臣民的责任心具体化了,应有可以称道的内容。

  阎崇年:道光是中国两千年帝制史上,第一个同西方殖民者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皇帝。鸦片战争的失败,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的签订,道光皇帝应负主要历史责任。

  孟森:宣宗之庸暗,亦为清朝入关以来所未有。

  喻大华:旻宁本是一位循规蹈矩、不好声色的帝王。

  郭实腊:尽管他具有宁折不弯的诚实品性;对受难者悲天悯人,乐于助人之所需;他还有一些商务方面的习惯可以让他在银行交易中成为一流的专家。但是,他没有作为帝王的天赋;他可以成为一个光彩夺目的诚实的农妇;在任何方面都有可靠的品质,但是缺乏帝王所需的明晰的洞察力。

  季云飞:毋庸置疑,《南京条约》的签订与香港的割让,作

  为享有至高无上权力的道光皇帝旻宁,应负有不可推卸的首要的历史责任。然而,历史现象是错综复杂的,简单的历史结论无助于对旻宁作出历史的、客观的、准确的评价。

  张玉芬:就个人品行来说,道光在清朝乃至中国历代帝王中,绝非贪暴、淫逸之君,相反,其?俭德?向为旧史家所津津乐道。道光治理朝政,也称得上勤、谨。如果按照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道德标准来衡量,道光大概不失为有德之君。

  朱诚如:道光作为这场战争(鸦片战争)的中方决策者和指挥者 自然 难辞其咎。但是,如果做出道光的妥协投降路线导致战争失败的结论,似乎尚欠公允,且与历史实际不符,因为道光在鸦片战争中,并非自始至终都执行妥协投降路线,相反,在鸦片战争的大部分时间里,道光是主张抵抗也实行了抵抗的。

猜你喜欢:

1. 清朝皇帝排序

2. 晚清思想家王韬生平简介

3. 清朝皇帝列表及简介顺口溜是什么

4. 清朝开国将领岳托生平简介

5. 清朝清官施世纶生平简介

她是皇后,育有两子,为何还要推举别人的儿子继位?

爱新觉罗?旻宁(原名绵宁,继位之后改为旻宁)是清朝的第八位皇帝,年号道光,他是清朝唯一一位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道光皇帝的继位很有戏剧性。


绵宁是嘉庆皇帝的第二子,生母是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可惜喜塔腊氏当了不到一年的皇后就去世了,嘉庆在太上皇乾隆的授意下,册封钮钴禄氏为皇后,也就是孝和睿皇后 。孝和睿皇后育有两子,皇三子绵恺与皇四子绵忻。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突然驾崩。事出突然,继位人选悬而未决。

原来,自康熙朝九子夺嫡之后,为了避免皇子之间为夺取皇位而发生的残酷争斗,合理平稳地交接皇权。即皇帝亲自将继承人的名字写于两道密诏之上,一道装于锦匣并收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另一道皇帝随身携带。乾隆和嘉庆都是按照。

事出突然,嘉庆又在行宫驾崩,根本来不及回京取乾清宫的密匣,而皇帝身上的密诏也找不到了。国不可一日无君,正在大臣们慌乱之际,皇后钮钴禄氏当机立断,传懿旨令绵宁继位。

皇后自己也有儿子,她若立自己的儿子为皇帝也是符合礼法的。为什么钮祜禄氏不立自己的亲生儿子,却把皇位给了绵宁呢?

1 绵宁是乾隆和嘉庆都非常属意的皇子

钮祜禄氏深深的知道,乾隆和嘉庆都非常看重绵宁。从前乾隆就非常渴望选择一位嫡子继位,但是富察皇后所生嫡子都夭折了,这也让他深感遗憾。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皇十五子永琰为皇储。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绵宁在紫禁城撷芳殿出生,是永琰的嫡长子。所以,乾隆十分看重这位皇孙,这对嘉庆来说也很重要,因为乾隆在绵宁身上看到了希望,自己的皇位就有了希望。

2 绵宁有能力

绵宁十岁时随祖父乾隆打猎,他能力非凡猎获了一只鹿。乾隆帝非常高兴,对他大加赞赏,赐他黄马褂、花翎。

嘉庆十八年(1813年),天理教徒攻进紫禁城。绵宁沉着冷静,手持鸟枪击毙两个匪徒,带领皇宫内的侍卫成功镇压了反贼。嘉庆帝很高兴,封他为和硕智亲王,其御枪也被赐名为?威烈?。此后,绵宁备受嘉庆帝器重,嘉庆帝称赞他?忠孝兼备?。

3 钮钴禄氏是个好人

钮祜禄氏的优点太多了。她善良,聪明,有责任感,所以我说她是个好人(没有敷衍哦)。道光皇帝自小就没了娘,他是在钮祜禄氏的身边长大的。钮祜禄氏对绵宁视如己出,母子俩的感情非常好。对于绵宁来说,钮祜禄氏是一位好母亲。绵宁与绵恺与绵忻的关系也很好,对两个同父异母的弟弟非常照顾。

钮祜禄氏深知,绵宁继位是最正确的选择,他当上皇帝与自己的儿子当上皇帝没有什么区别。再者绵宁是乾隆和嘉庆都非常属意的皇子,如果此时孝和睿皇后企图以私心辅助亲子即位,不能使朝廷宗室信服,还会伤害多年的母子感情。而且无论谁继位,她都是中宫太后。她推举绵宁继位,绵宁会更加尊重爱戴她,同时她的两个儿子也会平安快乐。

道光帝果然没有让钮祜禄氏失望,在后来的日子里,母子关系更加融洽。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十二月初八日,孝和睿皇后身体不适,道光帝闻讯,赶忙前往问安。十一日,孝和睿皇后病情急转直下,宣宗赶忙前往孝和睿皇后身边服侍,申时,孝和睿皇后崩逝,寿年七十四岁。要知道道光帝与太后只相差六岁,他这个时候已经六十八岁了。太后去世之后他哀痛万分,恪守孝子居丧的礼节,再加上之前服侍太后,体力衰弱,一个月后,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道光帝跟随母亲也病重驾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15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