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齐国见死不救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在各国纷乱战事不断的战国时期,秦国的领袖秦孝公在上位以后开展了变法运动,并且重任了很多能人贤士。在商鞅得到重用以后,他辅助秦孝公开展了一系列重视农业的政治改革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效,因此也得到了左庶长的官职。通过这次改革,秦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且最终成功地收复了其他国家,成立了自己的王朝。
在战国年代的后期,秦始皇嬴政在相继收复了韩国、魏国等五个国家以后,这时候还保持着独立的齐国却并没有增派援兵来帮助这些国家,而是持有一种高高在上事不关己的态度。虽然在很多读者朋友们看来,这应该是秦国的政策所导致的结果,但小编看来,事情却并没有这么简单。
首先第一个原因就是战国中期和后期秦国所采取的策略。在范睢提出的远的国家提出两国建交,近的国家就去进攻的谋略以后,秦国一直都采取了这样的做法。并且在秦始皇嬴政消灭这六个国家的过程也一直是这样做的,结果证明这也是符合秦国发展趋势的做法,嬴政通过战争逐步吞食了韩、魏和赵国的土地,最终成就霸业。从这三个国家的做法来看,都是不采取支援的,因此齐国也会学他们的做法,保持中立的态度。
第二个原因就是齐国自身发展的情况。在齐闵王的统治时期,曾经是拥有很辽阔的领土的,他们的领地可以到达今天的河北、河南省一带地区。而且在这个时候的齐国应该是和秦国地位持平的,并且和秦国的君主一起合称为东西二帝的称号。可是在经过了乐毅的讨伐以后,齐国的国力逐渐衰退了,而且后期魏国和一些其他的国家还对齐国的国土非常眼红,在战国后期发生过吞食齐国土地的情况。因此齐国自然也不会在他们有难的时候伸出援手了。
第三个原因就是在长平之战结束以后,赵国还对齐国发起了攻势,不断地侵犯齐国的疆土。赵国也从原本的诸侯国家变得领土扩大的飞快的沿海国家了,因此可想而知齐国人心目中的怨恨。至于魏国,也曾经在后期对齐国也发起了进攻,并且抢夺了大量的土地。楚国也是罪行累累,在后期侵占了现在在山东南部的一大片土地。这三个国家的进攻使得齐国的土地不断减少,齐国自然是对他们怀恨在心的。
可以说齐国对赵、魏、楚国的怨恨是很明确的,而且在长平之战开打的时候齐国也曾经态度坚决地拒绝了赵国的请求,不愿意援助粮食给他们。那么齐国在这几个国家惨遭灭国的时候采取坐视不理的态度,可以说也是在意料之中了。虽然说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齐国的选择是很不明智的,因为周边的几个诸侯国都已经灭国,那么下一个要灭国的肯定就是齐国了。
但是从情感的角度来看,这几个国家在历史上曾经对齐国造成的灾难是沉重的,对于该国后期坐视不理的态度其实也可以体谅。一句话总结这几个国家的利害关系,那就是由于种种纠纷产生的内讧,所以秦国就是把握住他们无法团结这一点,逐一击破他们的国家防线,而最终成就了统一天下的霸业的。
面对秦国的进攻,为什么实力强大的齐国却不做抵抗?
其实这都要归功于范雎,他担任秦国丞相之后,为秦昭襄王确定了“远交近攻”的邦交方略。
此方略也成为秦国最后几代君主的基本邦交方略。秦国集中力量对付三晋和楚国,结交较远的齐国。
公元前230年,秦始皇发动了统一六国之战。
秦国于公元前230年灭掉了韩国,公元前228年灭掉赵国,公元前225年灭掉魏国,公元前223年灭掉楚国,公元前222年灭掉燕国。
公元前222年,天下就只剩下秦国和齐国,齐国惊奇地发现除了秦国之外已经没有天下。
秦国灭山东五国都花费了一番精力,唯独灭齐的时候最为轻松。灭燕之后,秦国大军集结在齐国边境。
此时的齐国才感觉到危险的到来,齐国需要单独面对强大的秦国。秦齐之间并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争,齐国便举国投降。
齐国也是山东六国中,唯一一个没有以武力抵抗秦国的诸侯国。
当了40多年国王的田建,最终选择投降。齐王建投降之后,下场并不好,被流放山林之后活活饿死。
崩溃的心态
韩国一直都是一个非常弱小的诸侯国,但是韩国灭亡之时还进行了激烈地抵抗。韩国灭亡之时也算是壮烈,可以说是“虽死犹荣”。
而齐国经历“乐毅伐齐”之后,虽然国力大大削弱,但是依然要强过韩国和燕国。韩国和燕国都能拼死一搏,齐国却不战而降,归根结底是齐国的心态崩了。
山东五国已经灭亡,齐国的心态崩溃之后,自然没有继续作战的勇气。心态已经崩溃,只要秦国发动心理攻势,齐国便会不战而降。
齐国心态崩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源于绝望。
韩国、魏国拼死抵抗,除了有拼死一搏的原因之外,还因为他们还有希望。韩国希望自己的抵抗,能够得到其他五国的支援。
韩国历史上曾经多次面临亡国的境地,最终都由于其他诸侯国的援救而转危为安。
比如当年齐国救助韩国。韩国、魏国抗秦的同时,也一定积极运转合纵抗秦或者联合抗秦。秦国进攻燕国的时候,燕国也有希望,希望齐国能够摒弃前嫌,施以援手。
秦国陈兵齐国边境的时候,山东五国已经完全灭亡。齐国已经成为秦国餐桌上的肉,秦国一口就可以吃下齐国。
此时的齐国就算了叫破了喉咙也没有用,齐国越叫秦国可能越兴奋。
齐国已经没有任何外援,只能独自面对秦国。以齐国的综合国力绝对无法同秦国抗衡。
齐国无力抗衡秦国,也没有任何外援,所以齐国万分绝望。绝望的齐国,心态自然会崩掉,最后选择了“不抵抗政策”。
沉没的齐国
秦国远交近攻策略最大的成果,不是打残了三晋和楚国,而是成功地稳定了齐国。齐王建在位四十多年时间,勤勤恳恳地侍奉秦国。
四十年间,不少诸侯国曾经求援于齐国。面对山东五国的求援,齐国一概不予理睬。山东五国的合纵攻秦,齐国也基本上不参与。
齐王建在位四十年,齐国“享受”了四十年的和平时间。
由于齐国两耳不闻国外事,山东五国在秦国的打击下先后衰落。公元前230年,秦国发动统一战争的时候,齐国依然没有任何反应。
齐国坐视山东五国先后灭亡。直到燕国灭亡之后,齐国才意识到秦国之外已经没有天下。
由于山东五国已经先后败亡,齐国只能独自面对秦国。此时齐国的内心一定充满了后悔,一定狠狠地咒骂秦国的“远交近攻”。
如果上天再给齐国一次机会,齐国一定对秦国说“不可以”。如果非要在“不可以”上加上一个期限,齐国希望是五国灭亡之前。
原因是在长平之战前,齐国和秦国可以称为“东西”两帝。由于赵王和其他四国的君王忌惮齐国的势力。于是就有了五国伐齐的战役,由乐毅统帅五国兵力讨伐齐国。齐国的军队根本抵挡不联军的进攻,最终联军直捣黄龙把齐国的都城占领了。最后,齐国也灭亡了。虽然在这之后田单复国,但是齐国已经是元气大伤。经此一战,齐国和其他六国已经结下梁子。所以在赵国失败时,齐国没有援助。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在长平之战前,齐国国力强盛。但遭到了其他五国的进攻,然后被灭国。而且在复国后,与齐国接壤的国家继续蚕食齐国的领土。所以齐国恢复的特别的慢,而且也要提防他们的进攻。所以在长平之战,赵国抵挡不了秦国的进攻时。向齐国请求援助时没有答应。
在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力可以说是达到了巅峰。并且可以与秦国一战,但是一个不小心遭到可西方国家的忌惮。一代帝国就此泯灭。而其他的四国下场也是一样的。在长平之战后,赵国的实力已经消灭殆尽。军队已经寥寥无几,随时有着灭亡的可能。
在这之后,秦国一直对西方六国苦苦相逼。赵国的都城沦陷,赵国灭亡。而魏国和韩国已经没有能力去抵抗秦国的进攻,他们也被灭掉了。最后秦国集中大部队对楚国发起全面的进攻,楚国也没抵挡住。最后的结局是齐国活到了最后,但是很快也被灭国。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韩国(公元前403——公元前230)周朝的诸侯国之一,是战国七雄之一,与魏国、赵国合称三晋,国君为姬姓韩氏,是晋国大夫韩武子(晋武公叔父)的后代。由于地处中原,韩国被魏国、齐国、楚国和秦国包围,所以完全没有发展的空间,国土也是七国之中最小的一个,使韩国成为山东六国中第一个被秦所灭的诸侯国,于前230年覆亡。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派遣大军消灭了韩国。与此相对应的是,其他五国却没有派兵去救援韩国。那么,问题来了,在唇亡齿寒的关系下,秦国消灭韩国时,其他五国为什么“见死不救”呢?对此,在笔者看来,原因只有六个字。
首先,对于秦国消灭韩国的公元前230年,其他五国因为实力上的严重削弱,已经不敢救援韩国了。对于赵国来说,经历了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的损伤,连自保都比较困难了,更何况出兵帮助韩国了;对于魏国来说,在信陵君魏无忌和魏安釐王去世后,疆域继续遭到了秦国的蚕食;对于齐国来说,在乐毅的五国伐齐后已经是一蹶不振了,加上齐王建这位君主的昏庸,对于其他五国一直都是见死不救。由此,对于公元前230年的秦国,已经在综合实力上实现了对山东六国的碾压,这促使其他五国不敢去救援韩国。
其次,就燕国来说,虽然在战国末期主张联合抵抗秦国,甚至派遣了荆轲等刺客去刺杀秦始皇。但是,燕国和韩国之间存在着比较远的距离,加上秦国消灭韩国没有用了很长的时间,促使燕国想要发兵救援韩国,也是鞭长莫及了。至于在战国末期依然具有一定实力的楚国,在楚考烈王和春申君黄歇去世后陷入到一定的混乱中,即位的楚幽王也几乎没有什么作为。由此,对于燕国和楚国来说,则是不能去救援韩国。
再者,对于其他五国来说,也不想去救援韩国,这是因为韩国“朝秦暮楚”,在战国末期甚至导向了秦国。比如在华阳之战前,韩国就经常借道给秦国,促使秦国的大军得以进攻魏国等诸侯国。
为此,在华阳之战中,魏国和赵国选择联手进攻韩国的华阳,最后被白起率领的秦军击败。
更早之前,楚国在和秦国交手失败后,韩国选择联合魏国攻占楚国的疆域。由此,韩国在立场上的摇摆不定,直接导致公元前230年其他五国不想去救援韩国。换而言之,对于山东六国来说,并不是铁板一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14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三国时期著名隐士,胡昭是个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