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才女劝丈夫戒赌却被关禁闭,写下一首伤心欲绝的词

以史为鉴 2023-06-24 06:26:45

才女劝丈夫戒赌却被关禁闭,写下一首伤心欲绝的词

贺双卿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康熙年间的才女贺双卿,是一个农民出身的才女,她因家近私塾,从小边做女工边旁听老师讲书,又以自己做的女工换诗书来读,学会了写诗作词。

能写诗作词的贺双卿,心中便充满了对文人才子的向往,可惜,她最终嫁给了一个文盲丈夫周大旺。后来,双卿结识了史震林等文人才子,生平事迹被史震林记载在《西青散记》中。这些文人才子,有许多被双卿迷倒,常写诗词勾引她,但双卿一直恪守妇德,只愿丈夫过平凡的生活。

但周大旺不知珍惜,他嗜赌成性,性情暴虐,对双卿动辄打骂。最终,年仅二十二岁的双卿,在贫病交加中死去。

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贺双卿写的词《凤凰台上忆吹箫·残灯》。

凤凰台上忆吹箫·残灯已暗忘吹,欲明谁剔,向侬无焰如萤。听土阶寒雨,滴破残更。独自恹耿耿,难断处、也忒多情。香膏尽,芳心未冷,且伴双卿。星星。渐微不动,还望你淹煎,有个花生。胜野塘风乱,摇曳渔灯。辛苦秋蛾散后,人已病、病减何曾。相看久,朦胧成睡,睡去还惊。

据陈廷焯《词则·别调集》记载:“双卿谏其夫赌,夫怒,屏之爨(cuàn)室。倚薪而坐,对残灯而泣焉,乃为此词。情文酸楚,不堪卒读。”

周大旺是个佃农,本来家里就很贫困,偏又嗜赌成性,双卿劝丈夫戒赌,丈夫不听,反而大怒,将双卿关进灶房里,天黑了也不放出来。夜深人静,双卿靠着薪柴而坐,点着一盏油灯,对灯哭泣,写下了这首极凄凉的词。

已暗忘吹,欲明谁剔,向侬无焰如萤。剔(tī),剔除,油灯的灯芯是用纱线制成,会烧焦烧短,要想油灯更亮,就要把灯芯挑长,将烧焦的部分剔除。侬:吴语中已婚妇女的自称。萤,即萤火虫,亮光微弱。

油灯已经变暗,我忘了把它吹灭,油灯还想更加明亮,但有谁来挑剔灯芯?油灯对着我,已经没有了火苗,就像一只亮光微弱的萤火虫。

这变暗的油灯,是双卿人生象征,她的人生逐渐走入黑暗之中。“欲明谁剔”,双卿是油灯的主人,她自可剔灯,但她偏问“谁剔”,这是在问,有谁能搭救她的人生。她的人生已经没有火苗,像一只亮光微弱的萤火虫,她的光芒即将熄灭。

听土阶寒雨,滴破残更。残更,旧时将一夜分为五更,第五更为残更,此时天已将明。双卿在灶房里,听屋外土台阶上的寒雨,一直滴到天明。

独自恹恹耿耿,难断处、也忒多情。恹恹(yān):形容精神疲乏。耿(gěng)耿:指心情不安。忒(tuī),太。

双卿一个人被关在灶房里,精神疲乏心情不安,人世间的是非太难决断了,自己太关心丈夫,劝他戒赌,反惹他发怒。

从这三句中,可以看出,双卿对丈夫并无怨,她只是感叹自己命运的凄惨。双卿在学习诗书时,也被传统的道德观念所束缚,她一直遵从传统妇德“夫为妻纲”的要求,从未怨恨过丈夫,而是将自己悲惨的命运归结为宿命。

香膏尽,芳心未冷,且伴双卿。香膏(gāo):芳香的脂膏,这里指灯油。芳心,这里指灯芯。

灯油已经烧尽,灯芯还有余温,就暂且伴我度过这凄凉的夜晚吧。同样,这里依然是对双卿人生的象征,她的人生已经油尽灯枯,但内心依然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星星,渐微不动。这两句转写屋外天空上的星星,它们移动缓慢,看起来就像没动一样。星星移动得慢,便是黑夜过去的慢,被关在灶房里的双卿,这一夜是如此的难挨。

还望你淹煎,有个花生。胜野塘风乱,摇曳渔灯。淹煎,通淹蹇(jiǎn),意为迟留,阻滞,这里是希望油灯燃得慢一点,不要那么那么快烧尽。花生,并不是吃的花生,而是指油灯的灯芯烧出花状,古人认为灯芯结花,是美好兆头。

在这里凄凉的寒夜中,双卿只有一盏油灯相伴,油灯燃尽,她便要落入无穷的黑暗之中。她多么希望油灯燃慢一点,多陪她一点,还希望灯芯能结个灯花,给她带来美好的兆头。这样,也就比那野外池塘在风中摇曳的渔灯更好了。

这两句看起来有些莫名其妙,双卿为什么会写渔灯呢?实际别有意指。

油灯指的是丈夫,她希望能跟丈夫好好的生活。

渔灯则指的是她结识的那些文人才子,这些文人才子,欣赏她的才华,同情她的遭遇,给她以精神的安慰,甚至有几个还拜倒在她裙下,不停地追求她,但这些人并不能改变她的生活,就像那野塘渔灯,并不能给她真正的温暖。

但是显然丈夫并不明明白白这些道理,他粗鄙不堪,只会不停地虐待双卿。

辛苦秋蛾散后,人已病、病减何曾。双卿嫁入周家后不久,便得了疟疾,但周家无钱给她医治。秋天飞蛾散去后,双卿的病更重了,但周大旺毫不怜惜,还把她关进灶房。

相看久,朦胧成睡,睡去还惊。对着油灯相看良久,朦朦胧胧中睡去,刚睡去又被惊睡。“睡去还惊”,突显出双卿一直处于不安的生活状态中。

贺双卿的诗词,情真语质,她对农家生活的描写,不是文人式的故作风雅,没有了田园牧歌的浪漫,只有农家生活的艰难与痛苦。双卿主张写诗作语,要“当歌代泣”,这首《凤凰台上忆吹箫·残灯》,便是以如泣如诉的真情实感打动人心。

元朝哪个著名才女,用一首诗挽回了即将出轨的老公?

提起元朝,很多人都印象流,认为汉人没有地位,女人更没有地位,那是一个蛮族统治的荒蛮国度。

实际上并不是如此,元朝是一个汉化的中原王朝,至少在大多数时间中,汉族以及汉族女人是有地位的。

元朝社会比较自由开放,以至于著名的“张三丰”在明朝建立后还对元朝念念不忘。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女人就是元朝的典型例子,她是一位著名的才女,她就是管道升。。






管道升是元朝初年著名的画家、书法家,词作家,她是浙江人,自幼便聪明伶俐,成绩卓越,才华横溢。

她后来嫁给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管道升进京时结识赵孟頫,俩人一见钟情,于是结为伉俪。

赵孟頫是宋朝皇族后裔,本身又多才多艺,才华过人,后来他被元世祖忽必烈赏识,被封为高官。

赵孟頫既然是朝中官员,平时公务不断,管道升便担负起了料理家务的职责。

俩人都是文人,志趣相投,赵孟頫又是贵族出身,很有涵养,所以俩人婚姻还算幸福。

但是夫妻日久就会有矛盾,赵孟頫作为贵族后裔难免会心高气傲,固执任性。

俩人在一起需要有一方妥协,或者是互相妥协,这样的婚姻才能长久,赵管二人的婚姻妥协的是管道升。

管道升总是能在俩人闹摩擦的时候用她的温柔和智慧化解。

管道升不仅是一个贤惠的妻子,还是一个善于教子的良母。

她的孩子都具有很高的文学素养,对于母亲也都十分尊重。






后来赵孟頫被元朝政府册封为从一品大员,魏国公,赵孟頫被封为“魏国夫人”,这是当时民间女人的至高封号。

但是赵孟頫因为厌倦元朝内部斗争而辞官,赵孟頫支持丈夫的决定。

传说赵孟頫中年曾厌倦管道升年老色衰,打算纳妾,管道升既不表示同意也不表示反对,而是作了一首《我侬词》,这是一首著名的元曲,内容是告诉丈夫,夫妻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不是想分就能分,也不是想断就能断的。

赵孟頫看到妻子的诗词,觉得既敬佩又羞愧,便打消了纳妾的念头。




后来管道升病故,赵孟頫为亡妻撰写墓志碑文,表达了一代文豪的惋惜和伤痛。

赵孟頫和管道升的爱情是非典型的,但是管道升的遭遇在元朝却是典型的,元朝并不是像很多人臆想的那样,汉人没有地位,女人没有地位。

元朝确实将国土内的人分为几个等级,存在特权阶层,在其末年也确实出现排斥非蒙古的极端政策。

但是从全局看,元朝的社会是自由的,开放的,这是因为蒙古贵族的管理比较粗放,远不如后代明清那些细致。元朝社会分级仍是按照官职财产分级,属于典型的“阶级矛盾”,汉人有钱照样可以为所欲为,蒙古人没钱照样要沦为贱民,“民族矛盾”不过是后来汉族士大夫给全国百姓灌的迷魂汤罢了。

丈夫携小妾赴任,李清照当场气晕,写下了什么千古绝唱?

李清照以诗见长,以词名世,以细腻却又健朗、柔情却又开阔的气质征服了文坛,征服了时代,征服了那个几乎只属于男人的世界。

李清照跻身于晏殊、苏轼、柳永、秦观、姜夔、欧阳修、周邦彦、辛弃疾那一群男神大咖们构建的辉煌之中,非但丝毫也不逊色,反而更显得清音悠长、光彩夺目,故成为不仅宋代,即便放之历代万世,也是满天繁星中最闪亮的那一颗,美丽、耀眼、独特,光耀古今。

历代才女,倘若李清照名列二、三,不知谁能堪称第一?

关于李清照,我们在佩服其卓越才华的同时,也往往会羡慕她有一个知心爱人赵明诚,从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中,我们能深切感觉到她夫妻二人兴趣相投,意气相近,琴瑟和谐,感情极好,然而,在那个只有男人可以恣肆的时代,他俩在爱情和婚姻上真的平等相待、亲密无间,真是天设一对、地造一双吗?

下面,让我们走进李清照的一首词,从这首词的背后,去一窥这对人人称羡的神仙伴侣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凄婉故事。

一首绝妙好词,字字透露心伤

李清照存世的词不多,也并非极少,大约50首左右。我通过对唐圭璋、沈祖棻、王步高等名家的宋词选注的检索发现,他们所选李清照词作仅仅四首或五首,虽然整体篇目上不尽相同,但无一例外都选了李清照的《凤凰台上忆吹箫》,可见这首词无疑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

但同时,这首词也寄托了李清照最深厚、最真挚、最刻骨的感情,词背后深含的寓意,以及独特性、复杂性和隐秘性,在李清照的所有词作中,可谓独一无二。

词不长,全录如下:

香冷金炉(总是显示错别字,实为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历代以来,无论哪位文豪、才女,没有不把自己感触最深、最想表达的话写进自己的作品的,尤其是像李清照这样一个生性敏感而又才华横溢的词人,更是如此。特别是在那个男人的世界,在那个女人“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的禁锢时代,作为一个有见地、有胆识、有才气的女词人,她的选择是:能明言的,在词中畅言;有禁锢的,在词中曲折表达;更难启齿的,在词中隐隐流露。

所以,李清照的词,没有一首不是在写自己的人生际遇和内心感受,没有一首不是写她自己。

这一首更是如此。

这是一首别词,时间点却在:将别未别之际。

此词表面的意思是:晨起之后,呆坐之中,香炉冷了,红被掀了,睡难成眠,起也无聊,索性头也懒得梳,梳妆台灰尘满布,日已高升。丈夫即将远行,自己肚里翻江倒海,有多少话要说?却欲说还休。新近人瘦,既非饮酒过量而病瘦,亦非伤春悲秋而愁瘦,那么,到底是因为什么呢?一定更深、更隐秘、更难启齿!

算了,算了!纵唱千遍《阳关曲》,又怎能挽回将行之人、要行之人?

去者执意要去,留之不过徒劳。

只是,“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透露出“一段新愁”的心灵密码,与她的“新来瘦”悄然暗合。

“好夫妻”背后的聚少离多

那么,透露出“一段新愁”的心灵密码究竟是什么呢?

要揭开谜底,必须弄清“武陵人远,烟锁秦楼”的具体所指和深刻含义。


所谓“武陵人”,我们一般会认为是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或武陵源,似乎是以那个渔夫的离开,寓意“人去楼空”的失落和怅恨。

“也则难留”,是不是透露出赵明诚离去的决绝与无情?

从“也则难留”,到“武陵人远,烟锁秦楼”,再到“从今又添,一段新愁”,似乎能理出一点头绪来,因为“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所以赵明诚“也则难留”,因为“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才“又添一段新愁”,因此,“新愁”的根子,在“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其实,究其根源,这里的“武陵人远”是借指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担心的是赵明诚因走“桃花运”而弃自己而去;

这与后句“烟锁秦楼”也暗合。秦楼是讲秦穆公女儿弄玉吹箫的故事,弄玉喜欢吹箫,后来嫁给了特别擅长吹箫的萧史,秦穆公为女儿、女婿筑了个天台,他们夫妻天天在天台上吹箫,引来了凤凰(所以天台后来又称凤凰台),将二人接到天上去了。此词标题就是《凤凰台上忆吹箫》,实是隐含着担心赵明诚随凤凰而去,不再归来的痛苦,以及担心自己独守秦楼的隐忧。

用意是如此之幽,用情是如此之深,真是千回百转,九曲回肠,痛苦至极啊!

丈夫的“桃花运”,造就了妻子的“厄运”

那么,李清照写一首离恨之词,为什么要如此委婉、如此曲折、将原因和答案埋得如此之深呢?这得从事情的本身说起。

宋徽宗崇宁、大观年间,赵明诚身为宰相的父亲赵挺之因与蔡京不睦,遭到排挤,忧愤而死。此事株连赵明诚,赵明诚被追夺官爵,只得携妻李清照回故乡青州府(今山东青州市),屏居于此,长达十年。后来,赵明诚母亲向朝廷上书,请求为丈夫平反,得到许可,朝廷恢复了赵挺之的司徒荣誉职务。宣和三年前后,赵明诚亦被起用为莱州知州。

但是,此时赵明诚本可携妻赴任,他却没有,而是带了他新娶的小妾同行。所谓纳妾,今天来说就是家外有家,是法律和道德所不允许的事情。但在彼时,男人娶妾、甚至三妻四妾,都是法律允许、不违道德,是十分正常的事情。然而,李清照是何等性情之人?她既细腻,又敏感;既专一,又重情;同时,她还很执拗,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因此,丈夫携妾赴任,在她那里就是移情别恋,就是心灵和肉体的出轨,因此便有了那千回百转、九曲回肠、痛苦至极的《凤凰台上忆吹箫》一词,真是字字血泪,伤心欲绝。

所以,李清照的每一首词都是感情至深的,每一首词的背后,都是有着复杂的心路历程和情感故事,其幽深之意和刻骨之情,感人至深。

其实,无论是李清照,还是李煜、纳兰性德、仓央嘉措等百年难遇的大才子,他们一首首绝妙的诗词就是他们人生或情感的经历,他们跌宕起伏的人生和纷繁曲折的爱情,都咏叹在那一首如珠玉一般晶莹剔透的诗词中,无论是男欢女爱,风花雪月,抑或天上人间,家仇国恨,都能从他们的诗词中找到隐藏的密码、幽深的情愫和曲折的故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141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