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关羽被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前言:关羽是《三国演义》中蜀汉五虎上将之一,是蜀汉的二号人物,发生在关羽身上的事情有很多,如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等,威震华夏。但关羽也有大意失荆州之时,在攻打樊城之际,被东吴联合曹魏前后夹击,让关羽猝不及防,最终兵败荆州被夺,自己也被东吴活捉了。
关羽既然被东吴活捉了,孙权为什么要杀掉关羽呢?而且东吴这么多人在孙权杀关羽期间没有一个人求情,反而要示意孙权除掉关羽,难道孙权不知道关羽对蜀国来说意味着什么?对刘备来说关羽意味着什么?不怕引来刘备的报复吗?
其实关羽是注定的,孙权是不可能放了关羽,除非关羽投降孙权为东吴效力,但关羽明显不是这样的人,他的忠义在曹营就已经得到了验证了,对于孙权来说,只能杀掉关羽,其原因有三点。
关羽对刘备忠诚,不会投降东吴
关羽以忠义著称,除了武艺高强外关羽的忠义在当时也是大有名气了,就连现在结拜兄弟也要拜关公,体现出兄弟们的义气。关羽与刘备的感情超乎常人,从起兵开始一直跟从刘备,并且在刘备帐下极为卖命,深得刘备信任。
下邳之战后关羽兵败不得已投降曹操,曹操对关羽是拜将封侯,给予了他很高的荣耀,让曹操身边的将领着实羡慕。但是关羽依然不为所动,在帮助曹操斩颜良诛文丑后,得知刘备在袁绍处,就立即向曹操告辞前往袁绍处寻找刘备,这一份忠义在当时社会上是少有的。
孙权其实在关羽掌管荆州时期也对关羽拉拢过,想把自己的儿子娶关羽的女儿,结亲之际希望能从关羽那里套套近乎,能要回荆州。但是关羽看破了孙权的诡计,一句“虎女岂能嫁给犬子”,让孙权脸面尽失,一代枭雄孙权的儿子成了犬子,说明关羽打心底看不起东吴,自然不会投降东吴孙权了。
荆州已经在孙权手中,关羽杀不杀刘备都会反击
吕蒙白衣渡江,骗过关羽守城士兵奇袭了荆州,让关羽方寸大乱。孙权偷袭荆州是经过长期设计的,因为荆州对于东吴来说非常重要,必须要夺回来。因为如果东吴不拿到荆州,关羽的兵马能直接通过水路打东吴本土,让孙权寝食难安,晚上睡觉都不踏实。
但关羽占领的荆州几个郡,尤其是南郡和上庸,对蜀汉来说也非常重要。因为诸葛亮的北伐有两条路,一条是走汉中,另外一条是走荆州,水陆并进,这是实现隆中对的条件。如今荆州被吕蒙偷袭所得,孙权留下关羽和不留下关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已经得罪了刘备,刘备肯定不会因为孙权自己放了关羽而感谢自己,还是要起兵讨伐的,与其这样,不如先断刘备一臂膀,把关羽杀了。
关羽是东吴强劲的对手,不杀关羽对东吴威胁极大
关羽此人不仅仅武艺高强,且统兵能力也十分出色,要不然刘备入川这么长时间,关羽守荆州在当时如此复杂的情景下,依然能坚守这么久呢?况且还能出兵攻下襄阳,围困樊城,最终还水淹了于禁的七军,这些军事行动证明了关羽的才能,不管是水军还是陆军,关羽都能灵活运用。
如果孙权当时在抓住关羽的情况下,不杀了关羽而是放虎归山让他回到刘备身边,自然是放虎归山,让他领兵来报仇。陆战出色的关羽,碰到陆战能力一般的东吴大军,关羽的威胁性实在是太大了。且东吴所依赖的水军,关羽也有经验丰富的水军作战能力,变相地弱化了东吴的强项,所以孙权认为既然关羽不能为自己所用,那是必杀的。
在斩关羽前,孙权还是犹豫了一些,问身边谋臣该不该斩关羽,孙权左右来了个神助攻:
权遣将军击羽,获羽及子平。权欲活羽以敌刘、曹,左右曰:“狼子不可养,后必为害。曹公不即除之,自取大患,乃议徙都。今岂可生!”乃斩之。
这句话直接断送了关羽的性命,让孙权没有留下关羽的任何好处了,杀之除掉后患,以上三点原因让关羽结局注定被杀。
大家对于三国时期的关羽应该都不陌生,他在后世还被称为“武圣”。但是关羽后来大意失荆州,最后更是败走麦城。关羽身为当时蜀国的只要将领,当他丢掉荆州,被围困在麦城时,为什么刘备诸葛亮却都没有派援军来救援呢?
其实在关羽刚刚得知荆州被袭击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是率军去把荆州会来,而不是去向刘备或者诸葛亮去求援,让他们派援军过来。但是荆州本身就是易守难攻的地方,而且关羽的背后还有曹军在追击。关羽很快就陷入了被两面夹击,腹背受敌的状态。
最后自己被敌军围困在麦城,这个时候才想起来向驻扎在上庸的刘封求援。同时也向远在汉中的刘备求援,但是非常明显现在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时期。等待别人的救援肯定是来不及了,关羽无奈之下,只能选择无奈突围。但是最后,关羽还是失败被擒。
当时在上庸驻扎的刘封和孟达为什么没有去救援关羽呢?因为刘封不是刘备的亲子,是他的养子。在刘禅出生之后,刘封的地位就开始一落千丈,从蜀国的继承人变成了一个普通人。刘封的心中是非常不满的,可以说是对刘备充满了怨恨。而且关羽为人非常傲气,一直都看不起刘封和孟达,刘封自然不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救援关羽了。刘封就以自己没有军队可以调动,拒绝救援关羽。
其实,我们从各个方面总结,就可以发现,关羽的失败大概有3个原因。
1、关羽为人非常傲气,看不起别人。在官场上和别人的关系很差劲。所以在他落难的时候,刘封和孟达都不愿意出兵冒险去帮助他。
2、关羽在战略上的失误。在战略上面,关羽破坏了孙刘的结盟,让自己的后院起火,被东吴吕蒙突袭了荆州。这一个失误是关羽最后走向败亡最根本的原因。
3、就是当时社会的通讯条件。当时的交通非常的闭塞,导致了关羽的求救信息根本就发送不出去。这个是关羽失败的客观条件。
三国演义中,大家都知道关羽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当然他有高傲的资本。他有超强的武力,天下间罕有敌手,也有崇高的地位,身为蜀汉五虎之首,坐镇一方,假节钺,乃是刘备手下第一人!然而,也正是由于关羽的高傲,最终害得他自己兵败被俘。不过我们却很好奇,作为关羽的朋友,张辽为何不替他求情呢?
白门楼
大家都知道,张辽和关羽的关系非同一般,两人可谓是真正的好朋友。一生高傲的关羽,也就只有这么一个真心的朋友了。张辽还在吕布手下时,两人就经常打交道,互相欣赏。有一次,张辽领兵前来攻打小沛,张飞想要出战,关羽劝阻道:张辽是一个忠义之人,且武力不在你我之下,尽量不要和他交手。纵观关羽这一辈子,这么看得起一个人还是比较少见的。而令人更加吃惊的是,关羽为了张辽竟然曾经下跪。
白门楼上,吕布被彻底击败,押解在一旁,而胜利的一方则是曹操。当时刘备已经投靠了曹操,所以自然而然关羽也是属于胜利阵营的。吕布苦苦求饶,曹操都不愿意放了他,这一幕在张辽看来,缺少了太多血勇。于是他大骂道:?吕布匹夫!死则死,何惧之有!?曹操一听,感觉这人胆色不错,一看,竟然是老熟人。当年曹操濮阳中伏,碰到过张辽,于是他便问张辽还记得他吗?张辽十分刚猛,当场回怼过去,说道:?当初咋没烧死你!?曹操愤怒了,你一个败军之将,现在还敢来羞辱我,于是准备提剑杀了张辽。
原文:辽曰:?可惜当日火不大,不曾烧死你这国贼!?操大怒曰:?败将安敢辱吾!?拔剑在手,亲自来杀张辽。辽全无惧色,引颈待杀。
这时,关羽站了出来,请求曹操不要杀张辽。在整本书中,大家何曾看到过关羽跪地求饶?即便你把关羽抓起来了,他也敢硬刚,绝不求饶!而此时此刻,他却为了张辽,向曹操下跪,可见他是多么欣赏张辽,是真的把张辽当作了自己的好朋友。最终,曹操见关羽如此作态,便放了张辽,而且卖了个面子,把张辽给收服了。
原文:曹操举剑欲杀张辽,玄德攀住臂膊,云长跪于面前。玄德曰,?此等赤心之人,正当留用。?云长曰:?关某素知文远忠义之士,愿以性命保之。?操掷剑笑曰:?我亦知文远忠义,故戏之耳。?
关羽对张辽一片真心,那么张辽对关羽又如何呢?
土山之围
刘备被曹操击败后,逃无踪迹,只留下关羽守卫下邳城,曹操想要收服关羽,于是命令张辽前去劝降。面对绝境,关羽脾气上来了,宁死不降,然而张辽却好言相劝,并和关羽约法三章,说可以先假意投靠曹操,等发现了刘备的踪迹再前去回合。关羽同意了,更重要的是,张辽竟然说服了曹操同意这个条件,让关羽在曹营来去自如,不得阻拦,这算哪门子投降?完全是张辽凭一张三寸不烂之舌劝服了曹操,换作其他人,早就把关羽给砍了。由这件事情也可以看到,张辽对关羽也是真心实意的,为了能让关羽活下去,他在劝降这方面已经严重违背了曹操的要求。
那么,为何在关羽被俘时,张辽不替他求情,以免关羽被孙权杀害呢?
其实在演义中,关羽从被俘到杀害的那一刻,中间时间非常短。而按照古代的那种交通条件,张辽刚刚知道关羽被俘的消息时,孙权其实已经将他杀了,张辽根本来不及求情。而且关羽是心存死志,原本只要他愿意投降,孙权肯定会放他一马,这样再经过各方斡旋,他就还有活下去的希望。然而关羽拒绝了,他不愿意在孙权面前说软话,再加上孙权手下的献策,最终关羽身死。其实就算张辽求情,这件事情也不好办,毕竟张辽属于曹魏阵营,和孙权是死敌,曾多次击败孙权,要是孙权知道张辽求情,想要让关羽活下来,说不定弄巧成拙,让关羽死得更快。
而在正史中,孙权其实是并不想杀关羽的。聪明的张辽,对于三国之间的关系、谋略了解的还是比较多的,他知道孙权不会杀关羽,但是却没想到吕蒙会违反孙权的意思,快速的将关羽杀掉,张辽想求情救援都来不及!
张辽和关羽是生死之交,两人的友谊十分深厚。关羽曾为了救张辽而向曹操下跪,而张辽也为了救关羽违背曹操的要求。而在襄樊之战中,张辽也没有想到关羽兵败后,会死得那么快,根本来不及救援,只能留下深深的遗憾。
喜欢《亮剑》的友友,都记得有一对欢喜冤家李云龙和楚云飞。
在抗战时期,面对外敌入侵,他们有矛盾、有摩擦,但本质上是一个战壕里的盟友,英雄惺惺相惜,这很好理解。
在解放战争期间,抛开道义、信仰不说,仅从不同集团的利益出发,他们是死敌。但他们依然惺惺相惜。他们的关系,用一句很俗套的话说,就是感情归感情,生意归生意。
关羽与张辽这段情义,也很类似于李云龙与楚云飞的友情,非常感人也很值得品味,这为身处江湖的人生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在曹营,关羽有张辽、徐晃两个朋友
建安五年(200年),衣带诏事件发生后,曹操亲征徐州刘备,击败刘备,擒获关羽。在曹营内部,关羽有两个好朋友,一是张辽,一是徐晃。
据《关羽传》记载: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
当初,曹操很器重关羽的为人,但经过观察认为他并没有久留之意,就委派与关羽交情不错的张辽去探问他下一步的行踪。
关羽感慨地说:“我非常清楚曹公待我很厚,然而我受刘将军的厚恩,发誓与他共生死,不忍心违背。我终究不能留下来,等我报效曹公恩德以后就会离去。”张辽就把关羽的话如实汇报曹操,曹操认为关羽很仁义,并没有难为他。
这里有两点值得称颂:一是关羽很坦诚,推心置腹,有啥说啥毫不隐瞒,可见关羽与张辽交情非同一般,否则这样的话岂能直言;
二是曹操也很仗义,能放关羽走人,并没有强留,值得称道。这可不能用强扭的瓜不甜来解释,不能为己所用就该直接杀掉,这没有任何问题,但曹操并没有这么做。
曹操借题发挥,大做文章的意图是有的,但能有曹操这个境界也是很难得的。但还有一点,一般很容易被忽视,却很值得称道,那就是张辽对这件事的处理方式。
傅子曰:“辽欲白太祖,恐太祖杀羽,不白,非事君之道,乃叹曰:‘公,君父也;羽,兄弟耳。’遂白之。太祖曰:‘事君不忘其本,天下义士也。度何时能去?’辽曰:‘羽受公恩,必立效报公而後去也。’”
傅子记载:张辽得知关羽必将离去的态度后,十分为难。如果据实汇报曹操,担心曹操会因怒杀掉关羽;如果隐瞒不汇报,就不是臣下事君之道。无奈之下,张辽叹息说:“曹公,君父也;关羽,兄弟也。”于是,就把关羽的想法如实报告了曹操。
忠孝不能两全时,舍孝而取忠也;忠义不能两全,舍义而取忠也。
面对两难选择,张辽选择了事君的忠诚而放弃了兄弟情义。好在曹操大度没有杀掉关羽,试想曹操一怒之下杀掉了关羽的话,张辽就难以做人了,但张辽又何罪之有呢?如果张辽因私情隐瞒不报,关羽不辞而别,张辽如何跟曹操交代?
关羽与刘备,不仅仅是兄弟情义,更有君臣之分。但曹操毕竟代表朝廷,汉室是天下唯一的共主,关羽选择离开曹操投归刘备,行为很感人,但毕竟高度不够。
特别是演义把关羽归降曹操这个桥段,虚构为降汉不降曹,实在是画蛇添足。这不仅是无中生有,而且弄巧成拙。
关羽是忠义的化身,但汉家皇帝就在身边,你不替他出力,还到处跑啥呢?曹操认为:“事君不忘其本,天下义士也。”这不仅仅是在称颂关羽,也是在褒奖张辽。这就是说,人不仅要讲感情,更要将原则,不能以私情而废国事,忘记君臣大义。
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於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关羽斩杀颜良之后,曹操知道他将要离去,于是更加重赏赐。关羽把曹操全部的封赏封存,拜书告辞,曹操左右的人想要追杀关羽,曹操说:“各为其主,不要追了。”
对于这个桥段,裴松之有一个很经典的评论:臣松之以为曹公知羽不留而心嘉其志,去不遣追以成其义,自非有王霸之度,孰能至於此乎?斯实曹公之休美。
裴松之认为:曹操知道关羽不肯留下而称颂其志向,关羽逃走不派人追杀以成全他的义名,自古以来,不是有王霸之气度的人,哪里能做得到呢?这实在是曹公的美善之处啊!
罗贯中先生把这一桥段,弄成了“关云长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热闹归热闹,但境界全无,实在是大煞风景哦。
张辽与关羽交情不错,为何不替关羽求情呢?
蜀记曰:“羽与晃宿相爱,遥共语,但说平生,不及军事。须臾,晃下马宣令:‘得关云长头,赏金千斤。’羽惊怖,谓晃曰:‘大兄,是何言邪!’晃曰:‘此国之事耳。’”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围困樊城曹仁,曹操派遣徐晃救援。
根据《蜀记》记载:关羽与徐晃一向关系很好,两军阵前,遥相问候,说了许多家长里短的话。之后,徐晃就下马宣布了命令:“得到关云长首级者赏金千斤。”
关羽一看,惊恐异常,说:“老大哥何出此言哦?!”徐晃说:“此乃国家之事也。”意思很明白,个人感情归感情,但在国家大事面前来不得一丝马虎,决不能以私废公。这说不得对错,在国家大事面前决不能徇情枉法,这是大道。这是徐晃与关羽对阵的情况,如果换作是张辽的话,一样会如此,张辽也绝不会以私废公。
据《张辽传》记载:关羽围曹仁于樊,会权称藩,召辽及诸军悉还救仁。辽未至,徐晃已破关羽,仁围解。
当时,孙权欲乘关羽进攻樊城时图谋荆州,就向曹操称臣,归顺汉朝廷。曹操为了解除孙权的顾虑,就把张辽及诸军从防御孙吴的前线撤回,一方面表明不会进攻孙吴的意图,另方面加强襄樊前线的力量。
张辽还没有撤回到襄樊,徐晃就已经击败了关羽,曹仁之围被解除。
从张辽行事风格以及徐晃击败关羽来看,即便是张辽作为与关羽交战的指挥官,张辽一样会以国家大事为重,毫不犹豫的与关羽交战。这是作为一个军人,最基本的职业操守,没有任何可以犹疑的地方。
不过,如果关羽再次被曹军俘获的话,张辽很可能会为关羽求情,请求曹操不要杀掉关羽。这就是另一回事了。
但俘获关羽的是孙权部将,张辽就说不上话了。如果张辽千里迢迢去向孙权求情,不仅没有可能,而且孙权也不会买张辽的帐。张辽与孙权既没有交情,级别也不够,也就是张辽在孙权那里没有话语权。
就算曹操亲自出面,孙权也未必给曹操这个面子。
蜀记曰:“权遣将军击羽,获羽及子平。权欲活羽以敌刘曹,左右曰:‘狼子不可养,後必为害。曹公不即除之,自取大患,乃议徙都。今岂可生!’乃斩之。”
《蜀记》记载,孙权派遣潘璋等袭击关羽,俘获了关羽父子。孙权想留下关羽以对付刘备、曹操。左右的人说:“狼子不可养,否则必为其害。曹公当时不除掉他,以至于自取其祸,差一点就要迁徙都城。现在怎能让他活下去呢?”于是,孙权就下令把关羽父子杀死。
从利害关系来看,的确如此,但绝不能把关羽看作是狼子野心。关羽背弃曹操,并不是反叛,人家说好就没想留下,想杀就杀,不杀就走。而且曹操放关羽走人,也不是愚蠢的行为,实在是想给天下所有打工者树立一个楷模。
裴松之也引用吴书的另一个说法:“孙权遣将潘璋逆断羽走路,羽至即斩”,这里看,潘璋截断了关羽的退路,抓住关羽后,直接就把他给杀了,并没有带回江陵,交给孙权处置。
同时,又说“权欲活羽以敌刘曹”的说法,不过是孙权心眼多,想以此堵塞一些聪明、舌辩之人的嘴巴而已。也就是说,孙权装装样子罢了。
因此,张辽没有为关羽求情,主要是不属于同一利益集团,尽管孙权当时已经对朝廷称臣,但张辽级别不够,交情没有,在孙权那里没有话语权。
孙权是有想留下关羽的话,但其左右的意见才是孙权真实的意思,就算张辽替关羽说话,孙权也不会采纳。
张辽能说啥呢?
总不能说,我跟关羽关系不错,孙将军看在我的面子上放他一码吧。孙权心想,我杀你的心早就有了,岂能看你的面子再留下关羽。
张辽总不能对孙权说:“关羽是万人敌,别杀他,你留着他对付刘备、曹操不是很好吗?”张辽唯一能说的是:“关羽是曹公的仇人,就把他交给曹公处置吧。”孙权想:“我袭取了荆州,让关羽无家可归,关羽恨死老子了,如果交给老曹,老曹放了关羽,他还不找我拼命啊。”
所以,张辽不会也没有资格替关羽求情。张辽、徐晃当然也包括关羽,他们之所以青史留名,是因为他们是有原则的人,在国家大事面前绝不会以私废公。
一个人只有坚持原则,才能够成就自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137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