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病死后,鲁肃向孙权推荐了庞统,但是孙权并没有看上他。鲁肃不愿埋没庞统的才华,于是就推荐他去投奔刘备。刘备见他长相难看,就将他安排到耒阳县当县令。庞统上任后,终日借酒浇愁,不理政事。刘备听闻后大怒,便命张飞、孙乾等人去耒阳县巡视。张飞一行人到了耒阳县府衙时,庞统却没有出来迎接。这时候,庞统的同僚跑来告诉张飞他平日不理政事。
张飞听后大怒,想擒拿庞统问罪。孙乾劝他见了庞统,再治罪也不迟。张飞见到庞统后,大骂他荒废政事。结果,庞统淡定自若,用半天时间就把所有堆积的事情做完。张飞看到后佩服不已,就向刘备推荐了庞统。在与庞统一番交流后,刘备发现他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并将其留在了身边,还任命他为治中从事。
转载声明:感谢您对不回头网的支持,读史使人明智,以史观今,让我们通过历史中一个个的典故故事去了解历史。喜欢的朋友欢迎转载大材小用的典故由来
陆游和辛弃疾都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两位也都心心相惜。陆游曾替辛弃疾感到不值,还在一首诗中称辛弃疾被大材小用。其实纵观辛弃疾一生,的确有些憋屈,他早年奋不顾身投入到抗金的事业中,却频频受到排挤和打压,简直令人感到心寒。辛弃疾的抱负、理想让陆游感到敬佩,两人也是相见恨晚。这次就来讲讲大材小用背后的这个典故,以及辛弃疾的一生,下面就来了解看看吧。
辛弃疾,字幼安,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英雄、爱国词人,他是豪放词派的杰出代表,被誉为“词中之龙”。辛弃疾是山东济南府历城县人,他和隋唐时期的秦琼秦叔宝是同乡,也就是因为他们这两个著名人物,而使得历城名扬天下。
辛弃疾出生于公元1140年,这时北方已全部沦陷于金人之手,济南府也成为了金国的属地。辛弃疾在少年时,曾拜当时著名的田园诗人、文学家、教育家刘瞻为师,并成为他最得意的门生。辛弃疾从小就目睹着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誓要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
公元1161年,年仅二十一岁的辛弃疾,在家乡历城拉起了一支两千人的队伍,扯起抗金大旗,奋起反抗金人的统治。后来他审时度势,又率众加入了由济南府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
公元1162年,辛弃疾奉耿京之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接受朝廷的管辖与敕封。不料就在他完成使命返回济南的途中,却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起义军溃散的消息。于是辛弃疾便率领仅有的五十多个随从,去袭击有几万人的敌营,并成功将叛徒张安国擒获,然后又把他带到建康南京,交给南宋朝廷处决。
辛弃疾此番的惊人壮举,以及他勇敢果断的表现,颇有赵云赵子龙大战长坂坡的风范,使得他名重一时,备受推崇。基于辛弃疾的功绩和声望,宋高宗就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辛弃疾便开始了他在南宋朝廷跌宕起伏的仕宦生涯。
辛弃疾虽然有卓越的才能,但现实对于他来说是残酷的。由于南宋朝廷屈辱苟安的政策,始终不把收复失地当回事,不愿举兵北伐,这使得辛弃疾壮志难酬,英雄无用武之地。再加上他执着倔强、不愿随声附和的性格,使他不但一直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还屡受压迫排挤,搞得他在官场难以立足,不断地被革职闲置。
辛弃疾怀着报国无门、悲愤无奈的心情,写下了斗志昂扬的力作《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首词生动描绘出了一位披肝沥胆、忠贞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形象,辛弃疾一是借此来表达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二是抒发自己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这首《破阵子》是辛弃疾作品中最为豪迈悲壮的一首词,让人热血沸腾,千百年来被世人广为传诵。
公元1203年春,辛弃疾被任命为绍兴知府。当他听说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就闲居在此地,便去拜访这位年长他十五岁的前辈。两人交谈甚欢,相见恨晚,成了忘年至交。
后来陆游还专门为辛弃疾写了一首《送辛幼安殿撰造朝》的七律诗,里面有两句这样评价辛弃疾:“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这意思是说辛弃疾有经天纬地之才,不亚于古代管仲与萧何那样一流的人物,现在却被南宋朝廷这样大材小用,实在是令人叹惜!陆游发的这番感叹,也为后世留下了一个成语--大材小用。
大材小用的故事
辛弃疾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和爱国英雄。他坚决主张抗金,反对求和,遭到了朝廷权奸的排挤,最终被罢官。经过长期隐退后,朝廷又重新起用他,任命他为浙东安抚使兼绍兴知府,与同住绍兴的爱国诗人陆游结成了好朋友。
不久,宋宁宗赵扩召辛弃疾到京城临安,让他谈谈对北伐抗金的意见和对策。陆游听到这个消息,为辛弃疾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而感到很高兴,挥笔写了首长诗相送好朋友。诗中写道: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意思是说:辛弃疾现在只做个浙东安抚使实在是大材小用,让人感到十分叹息。
大材小用这个成语由此而来,原意是指大的材料用在小处,使用不当,浪费材料;后也用以比喻用人不当,浪费人才,也作大器小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13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长坂坡之战主要内容
下一篇: 水淹下邳的经过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