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李师师是什么人皇帝为了她与大臣争风吃醋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4 04:49:10

李师师是什么人皇帝为了她与大臣争风吃醋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北宋著名歌伎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提起李师师大家会想到《水浒传》中那位绝世名伎,不仅土匪头子宋江求她办事,皇帝宋徽宗也和她有一腿,这位名伎堪称手眼通天。

历史上确实有李师师其人而且还有一部专门讲她的故事,这部书写的很精彩被誉为宋代小说的杰作。

这部书就是《李师师外传》。

李师师是北宋末年开封城中的名伎,据说她貌美而善歌唱,是当时京城红灯区的头号名人,受到当时名流权贵的追捧,堪称超级明星。

宋徽宗是一个颇具艺术细胞的皇帝,他仰慕李师师芳名与其私会,两人有过一段风流韵事,宋徽宗甚至为此和大臣争风吃醋。

这些宫闱秘闻最终被编写成小说流传于世,这就是《李师师外传》。

《李师师外传》的作者已经不可考,这部书成书的时间在宋代,它叙述了李师师的主要事迹,内容固然有演绎成分但却不乏历史参考价值。

《李师师外传》称李师师的父亲是当时娱乐场所的老板,她自幼习练歌舞是一位才华出众的人物。李师师相貌固然美丽,更主要的是她气质过人,是气质型美女。

宋徽宗迷恋李师师,千方百计见她,甚至为此修了一条暗道方便幽会。

本来皇帝见伎女颇有几分传奇色彩,这要是盛世皇帝估计又是一段奇谈,甚至是美谈。

然而不幸的是宋徽宗是亡国之君。

靖康之变金兵攻陷开封城,宋徽宗也被金人俘虏带往北方。李师师在此之前不久在道观中出家,并把自己的家产捐献出来让将士们与金兵作战。

宋徽宗不在了,国家灭亡了,李师师的结局如何众说纷纭。

一种说法认为她流亡江南抑郁而终,一种说法她隐居北方民间,还有一种说法她被金兵掳走,后吞金自杀。

总之,靖康之变后李师师便消失在了历史之中,再也没有关于她的确切消息。

《水浒传》说李师师和燕青私奔,这不过是小说家的美好愿望。

宋徽宗赵佶是一位艺术家皇帝,他的文采十分出众,但是身为帝王他却不合格。宋徽宗在位期间沉溺于享乐,重用奸佞,武备不修,内忧外患。我们熟悉的《水浒传》其时代背景就是宋徽宗时代,宋江起义方腊起义正是此时。

宋徽宗与李师师的恋情从小资的角度看颇为有趣,但是从一个国家的层面看则是一个悲剧。

靖康之变后宋徽宗受尽屈辱,不知道他回忆起和李师师缠绵悱恻的岁月会做何感想。

李师师和宋徽宗什么关系?

李师师和宋徽宗是情人关系

李师师,汴京(今河南开封)人。北宋青楼歌姬。得到宋徽宗宠爱,擅长歌舞,深谙诗词。与诸多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关系暧昧。是公子王孙、贪官富商争相光临的对象。事迹多见于野史、小说。

她原本是汴京城内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三岁时父亲把她寄名佛寺,老僧为她摩顶,她突然大哭。老僧人认为她很像佛门弟子,因为大家管佛门弟子叫“师”,所以她就被叫做王师师。

在王师师四岁时,父亲因罪死在狱中。她因此流露街头,以经营妓院为业的李蕴见她是个美人坯子,于是将她收养,并随其姓,改名为李师师,并教她琴棋书画、歌舞侍人。

后来,李师师成为汴京知名青楼女子,是文人雅士、公子王孙竞相争夺的对象。最后连宋徽宗也闻其名而想一睹芳容。

宋徽宗人物生平

宋徽宗赵佶(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号宣和主人,宋朝第八位皇帝(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在位),书画家。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

宋徽宗即位之后启用新法,但是宋徽宗重用的蔡京等打着绍述新法的旗号,无恶不作,政治形势一落千丈。过分追求奢侈生活,在南方采办“花石纲”,在汴京修建“艮岳”。

宋徽宗尊信道教,大建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并经常请道士看相算。

重和元年(1118年),置道官二十六等、道职八等。

宣和三年(1121年),令三京置女道录、副道录各一员,始立道学制度。

在宋徽宗集团的腐朽统治下,内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宋江起义和方腊起义先后爆发,北宋统治危机四伏。但是宋徽宗在艺术上的造诣极高。

宋徽宗对绘画的爱好十分真挚,他利用皇权推动绘画,使宋代的绘画艺术有了空前发展。他还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他热爱画花鸟画自成“院体”。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型皇帝。

一代名伎李师师到底有什么魔力,让文坛大佬们为她争风吃醋?

关于李师师的美貌很多诗人都曾写诗赞美过。

婉约派鼻祖晏几道作词:“遍看颖川花,不似师师好”,又作词“年来今夜见师师,双颊酒红滋”。在晏几道眼中,李师师就是标准的国民女神,连老司机见到,也会感觉初恋般的羞涩,满脸羞红,手足无措。另一个大词人张先,也是被李师师的容貌所倾倒,赋诗:“香钿宝珥,拂菱花如水,学妆皆道称时宜,粉色有、天然春意。蜀彩衣长胜未起,纵乱云垂地,都城池苑夸桃李,问东风何似,不须回扇障清歌,唇一点、小于珠子。正是残英和月坠,寄此情千里。”而这个词牌,后来就叫“师师令”。可“美艳不似人间物”的李师师,偏偏流落青楼,她的绝代风华,自然是艳名远播,成为北宋士大夫阶层的“大众情人”。

靖康之变,宋徽宗做了女真俘虏,李师师则先是家产被抄没奉给了金人。此后,女真人垂涎李师师的美色,点名索要李师师。而李师师就这样被押送到了金营。女真人为李师师摆宴接风,而师师却对汉奸张邦昌怒骂:“你们得到高官厚禄,朝廷哪点对不起你们,为什么事事帮敌人来危害国家?我蒙皇帝眷宠,宁愿一死。”说完便折断金簪,吞金而亡。可怜的大宋“神威”,却连一朵娇花嫩蕊都无法守护。可怜的大宋“风骨”,却连青楼名妓都不如。

其实关于李师师的结局,民间还有江南终老等传说,仔细搜罗版本不下十种。而金营之中“吞金而亡”版,是我们文化最为推崇和接受的一种,亡国阴影笼罩之下,我们文化中,连娇弱的妇女也能大义凛然、慷慨赴义,这等风骨,才是我们民族文化得以血脉延续的重要因素。或许在北宋年间,自柳永与张师师起,“师师”便已经是美人的代称,而李师师则把“师师”一词推向了巅峰,从此成为一个“美学”文化符号。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120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