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朱祁镇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过数不清的帝王将相,他们有的喜爱文学,比如南唐后主李煜,比起王位他更喜爱诗词歌赋;也有的喜好习武,比如康熙皇帝,自幼习武,少年时靠智谋就可以战胜身材魁梧的鳌拜;这些特长或多或少的会对他们的王位有所帮助,但是有天生喜欢的人就也一定有被迫而为的人,有些皇帝并不是因为喜爱而去学习或者是亲自实践,于是在性格的驱使下,有些荒诞的皇帝就会继续任性而为去寻找自己真正喜爱的事情,比如明朝就有这样一位皇帝,十分的热爱木匠活,自己用的家具全都是自己纯手工亲自打造的,而且精细程度一点都不输给那些宫廷匠人,但是却一点都不关心朝政,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皇帝也是出自明朝,他也并不是因为热爱而学习武术,而是因为身负重任、心系国家、为了一展胸怀大志而亲征沙场,接下来我们就要介绍这位皇帝,他就是大明的明英宗——朱祁镇。
说到这位皇帝,他可真的算得上是一位传奇的人物,一般来说现在在电视上能够被翻拍成电视剧的皇帝一般都是有着传奇身世或者离奇故事的皇帝。这位皇帝也不例外,前些年的电视剧《女医明妃传》在电视上热播,相信很多的小伙伴都有看过,在剧中朱祁镇皇帝是一位毒舌却又十分热心、善良的一位好皇帝,在年轻时亲征沙场的时候,却因为太过狂妄自大而不幸被瓦剌部族俘虏,经过了重重磨难和天灾人祸之后,终于改变了他年少冲动的性格而变得沉稳、细心、勇敢后回到了京城,却发现自己的弟弟朱祁钰已经代替自己当上了皇帝,全剧的最后还是用爱感化了自己的弟弟,重新当上了皇帝。
当然电视剧为了剧情需要是会做一定的改变的,比如剧中的女主,与朱祁镇皇帝纠葛一生的明代女医生谭允贤,在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我们并不知道,再比如皇帝一行人从瓦剌营寨中逃回来的过程中遇上狼群,皇帝一个人杀掉了所有的野狼也是虚构的,但是也并不全是假的,在史书中确实有记载朱祁镇皇帝在亲自奔赴战场,被瓦剌军队俘虏后,被送回的时候却被弟弟篡位然后被软禁了起来,这些都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情。
朱祁镇年纪轻轻就坐上了皇位,并且他自幼就十分聪明,不管是学习文学还是学习武术都十分得快,等到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一名文武双全的少年了,并且在朱祁镇的身边有一位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宦官王振,这位太监在年轻皇帝的身边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利用了皇帝年轻气盛、又有点狂妄自大的特点,在皇帝身边向皇帝进言,且十分擅长阿谀奉承,因此年轻的皇帝常常会逞一时之勇,做一些欠考虑的事情,但是由于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因此没有发生过什么重大的错误,但是却在征战瓦剌的这件事上,这位宦官彻底害了这位可以帮自己平步青云的皇帝。
瓦剌也就是蒙古族,古代人也将他们称为匈奴人,在先皇平定了周边部族之后,他们的后代由于不甘心一直向明朝称臣而一次次地在边境发动骚乱,但是前几次都只是小型的骚动,驻扎边疆的明朝军队几天就可以镇压下去了,皇帝也并没有在意,但是由于皇帝几次都并没有有所行动,于是瓦剌族长决定发动一次大型的战争直接攻入明朝的心脏,消息很快传进了皇宫,朱祁镇皇帝听说了消息之后十分的着急,于是马上召集大臣商量对策,有一部分人认为皇帝应该亲自领兵与瓦剌对战,这样才能够壮大军队的士气,有助于战争的胜利;而另一部分人认为,这个时候皇帝万万不可亲自前去,朝中不可一日无君,皇帝应该在京城中坐镇指挥作战,深入战场会有危险的。就在皇帝左右为难,不知该如何选择的时候,王振在皇帝身边小声的告诉皇帝,在皇帝刚刚坐稳皇位、执掌朝政之时正是应该得民心的时候,而这次瓦剌入侵,正是皇帝可以赢得人心的最佳时机,再加上皇帝有勇有谋,武功高强,此次一去一定是胜算更大,安全的回到京城。
十分信赖王振的皇帝虚荣心作祟,被这样的一番劝说而弄得十分心动,因此当即决定亲自奔赴战场,就在不久之后皇帝就穿上了铠甲随着大明军队奔赴了沙场,但是由于宦官在物资中做了手脚,再加上战士们并不能适应边疆恶劣的天气,因此很快就输掉了战争,朱祁镇自然也被瓦剌俘虏了,后来瓦剌人决定用皇帝向明朝威胁来换取大量的金钱,于是押解着朱祁镇回到了京城门下,这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土木堡之变事件,但是当他们回到京城的时候却震惊的发现,自己的亲弟弟朱祁钰已经篡夺了皇位。
没有想到朱祁钰还能够再次活着回来,于是为了避免自己这个先皇哥哥再次向自己夺回皇位,谨慎起见,朱祁钰便把朱祁镇软禁了起来,并且不给他好的物资,还派人日夜严密监视着他,于是就这样,明英宗度过了七年的时光。但是命运总是这样有趣,不久之后众大臣因不满朱祁钰的做法而密谋拥护太上皇重回皇位,于是发动了“夺门之变”。明英宗再次成为了大明的皇帝。
经过了这些事情之后的明英宗,已经人到中年了,他磨砺掉了自己身上的莽撞和自大,变得稳重而又冷静,并且认识到了自己年轻时因为器重宦官而犯下的错误,并且在后来的治理朝政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并且积极与边疆各族友好往来,成为了一代明君。他的一生动荡不已,又充满了传奇的色彩,是一位非常传奇的皇帝。
这个问题很值得探讨一下。从秦朝开始到清亡太子人数大概有七十多位,大多数是悲惨的。人的出身是天注定,生而为皇帝的嫡长子就是按封建礼法就当之无愧地成了太子,理论上继承皇位的第一人选,然而也正是因为这合法地第一皇位继承人资格,让所有太子成了皇帝其他儿子们争夺至高皇权地靶子箭垛,所以大多数太子活不得太久,也不可能顺利继位。
第一悲惨的太子:大唐开国太子李建成,此人可以说是文武全才,性格宽厚,治国安民的一把好手,算是历朝历代太子里面最杰出的。
李建成是杰出的,优秀的,但是奈何明月照沟渠,碰到他的同胞二弟李世民,李世民是有雄才大略地,换句话说是野心勃勃地政治家,军事家,他在四处征伐中极力培养拉拢网络自己的亲信力量,最终孤注一掷先发制人,在玄武门诛杀了李建成,李建成是最悲惨地,恰恰是因为他是杰出的,是令人惋惜地,假如李建成当了皇帝也是一个守成爱民的仁皇帝,可惜地是没有天命,天不佑李建成。
第二悲惨太子:明太祖朱元璋嫡长子太子朱标,此人也是最有希望顺利继承皇位的太子,但可惜地是病死了,命太差。
太子朱标深得朱元璋的厚爱,朱元璋何许人也,是开国帝王,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他看人识人的眼力,是不用质疑地,那么朱标能够让朱元璋不仅仅是简单地认同,而是极力地扶持培养锻炼,即便朱标死后,面对那么多的自己的亲生儿子,朱元璋仍然一意孤行地选择了朱标之子皇太孙朱允玟当皇帝,可见朱标此人的才能很不简单,却死的太早,可以说是天妒英才。
第三悲惨太子:秦始皇嫡长子扶苏,此人也是学问优长,心胸开阔,爱民如子,然碰到了赵高、李斯这两奸臣矫诏逼扶苏自杀。
第四悲惨太子:隋朝太子杨勇,此人没有城府心计,坦率真诚,不适合当皇帝,却被弟弟杨广尽力残害,被废了太子位,后被赐死。
第五悲惨太子:唐高宗李治长子,李忠皇太子。因王皇后与武则天争宠失败被废, 后来又被废庶人,再后来被诬与西台侍御上官仪、宦者王伏胜谋反,被赐死,时年22岁。
第六位悲惨太子:清朝爱新觉罗·胤礽 清圣祖玄烨第七子,母为仁孝皇后赫舍里氏。除康熙早殇诸皇子外序齿为皇次子。因其胞兄、嫡长子承祜幼殇,故在胤礽刚满周岁时即被确立为皇太子。他是清代历史上唯一一位、也是中国官方正史上最后一位明立皇太子。幼聪慧好学,文武兼备,代为祭祀、监国,颇具令名,康熙帝对皇太子最为重视与宠爱,却因教子失当、兼之康熙朝后期党争纷乱,致太子人格分裂,历经两立两废,终以幽死禁宫收场,被追封为亲王。
第七位到第十二位废太子:西汉刘荣、东汉刘强、刘庆、刘保、西晋司马遹、司马覃、唐李承乾、李贤、李重润、李重俊、李宪、李瑛
太子总数不过百,其中被废的太子,悲惨的太子恐怕凑不起二十了。
一个君主制国家最突出的矛盾就是人与权力的矛盾,对于一个大国来说尤其如此。所有的权力都集中在一个人手中。即使这个人是天才,是圣人,也必须勤奋刻苦才能把国家治理好。
如果是为了整个国家,或者是为了一个更大的族群来选择,选择这样一个人并不难。偏偏世界上的君主国没有办法,只能选皇帝的儿子和长子。如果你恰好是一个贤惠、有才华、勤奋的人,那将是全国人民的幸事。可惜,更多时候,这个人只是一个平庸的人,或者是一个身心有缺陷的人.整个国家的权力都集中在这样的人手里,后果可想而知。
网络图
更可怕的是,由于权力都在一个身上,更容易成为竞争的对象。掌权者难免会被焦虑和恐惧折磨。即使是脾气温和的人,坐上王位后也会被异化为暴君,这也是常有的事。中国在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们以罗马为例。奥古斯都?凯撒假装是罗马的首席公民,但他的四个继任者都很骄傲,模仿东方皇帝的奢侈生活,其中两个坚持被当作神来崇拜。但他们都缺乏安全感,这种情绪像幽灵一样折磨着他们,最后异化成嗜血的暴君和怪物。在这四个人中,提比略是一个勤奋的官员。他在位的时候并不残忍,但是在位之后,他把所有认为危险的人都杀了,所以得到了暴君的称号。凯厄斯,一个25岁的年轻人,在登基前非常受欢迎。仅仅当了四年皇帝,他就得到奢侈和不人道的恶名。罗德斯是一个书生气十足的中年人,但继承王位后,他不得不征服以安抚自己恐惧的心。尼禄是一个热爱诗歌、绘画和音乐的17岁男孩。他的王位很快使他成为一个沉溺于放荡和杀戮的暴君。
幸运的是,中国与罗马不同。中国有近两千年的封建礼教文化,只亡于朝,不亡于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秦国实行了一百多年的郡县制被引入全国。最初全国分为36个郡,后来随着领土的扩大,增加到40多个郡,每个郡下都有郡。现在全国废除了封建制度,消灭了六国的贵族阶级,奴隶也相应地解放了。他们在春秋时期破坏了景甜制度,在战国时期掠夺了国有土地。国亡后,当然是把他们的土地全部收归国有,交给人民耕种。耕者有其田,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人们本该歌颂,但为什么秦始皇反而成了暴君?
秦朝统一中国后,欧亚大草原上的匈奴,继蚩尤之后,又开始了对中国的掠夺,而且来势凶猛。再者,全国统一后,一切都是一片废墟,度量衡、语言、农田水利、宫殿陵墓,尤其是道路。更大的压力来自于对突然废除封建主义的反对。当时商鞅在秦国率先废除了封建制度。虽然成绩斐然,却被五马分尸。目前实行郡县制并没有取得成效,却剥夺了那么多贵族的利益,很多甚至丢掉了性命;近两千年的封建制度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的血液和基因里。废除封建制度,意味着儒家文化的根被连根拔起。知识分子,主要是儒家,很难接受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这是可以理解的。在这种背景下,有必要分清轻重缓急,让被征地农民先休养生息。另外,对那些反对县制的学者,也要尽量宽容。
网络图
但是秦始皇是怎么做到的呢?他把六国的武器全部收集起来,在首都咸阳销毁,以为从此天下太平,可以高枕无忧,尽心尽力了。同时,他大修长城,大规模修路;还建了阿房宫,开了建始帝陵。所以要加税重罚。这样,得到田地的农民就觉得重如牛,失去了对秦朝的认同。对于那些多嘴多舌的文人,秦始皇甚至到了埋没书籍埋没儒家,让世人沉默的地步。从那以后,他听到的都是奉承。他把统一的中国变成了火药桶,但他决心长生不老,真的以为自己会长生不老。他把仁慈的太子富肃调到了北方边境。结果在巡逻中被丹丸毒死,无能凶狠的小儿子胡亥乘虚而入。他与宦官赵高、宰相李斯联手,杀了自己的弟弟傅肃,篡位。如果扶苏继位,秦帝国或许还有救。秦始皇虽然是历代的第一个皇帝,但是他却毁了他的国家。他的才能应该和他的祖先秦孝公不相上下。
秦始皇给秦二世留下了一个火药桶,而秦二世不知道如何拆除导火索。于是,陈胜和光武这两个自守民族的人护送900名移民守卫渔阳。面对因暴雨而斩首,他们干脆奋起反抗,秦帝国很快土崩瓦解。绵延数百里的阿房宫,被项羽放火烧了。据说大火持续了三个月。秦二世驾崩,历时仅15年。接下来是楚汉斗争的故事。沛县小亭长刘邦率领的起义军最先进入咸阳,贡献最大。楚国最有潜力的是项羽,因为项羽不仅军事实力最强,而且还有楚怀王之名。秦灭后,刘邦在汉中封汉王,项羽封自己为楚霸王,原来的楚怀王自然升级为皇帝。还有其他一些叛军领袖在各地被封为王子。原来六国的一些王子后代也被拥戴为王子。中国好像又回到了封建时代。但休整不到一年,刘邦又出征汉中,要消灭项羽,统一中国,做秦的第二个皇帝。
打了四年,项羽在乌江自杀,刘邦得天下。从秦帝国建立汉朝是楚汉大动乱后的必然,因为有近两千年历史的封建制度,顺利的话会转变为帝制,说明封建制度在中国并不根深蒂固。所以刘邦对统一中国的贡献不亚于秦始皇,统一后的作为也比秦始皇辉煌得多。
网络图
汉朝一建立,匈奴又猛攻。在楚汉相争的年代,匈奴离得很远。一般认为是被秦国强大的军队吓跑了。其实应该是长城暂时吓退了匈奴,因为一个能在短时间内建起雄伟长城的民族,显然是无敌的。根据《资治通鉴》年的记载,这一次,匈奴首领在杀父立妻之后,率领众人。刘邦率领30万大军出征。没想到在平城被40万匈奴包围了7天7夜。如果不是花钱贿赂单于的母亲暗中说情,匈奴人会心慈手软,刘邦可能会死在平城。
与出身名门的秦始皇不同,出身小官的刘邦深知国家战乱已久,不得不与民同息,只好咬着牙忍让匈奴,采取了亲家政策。和亲政策持续了几个朝代。刘邦死后,惠帝继位,但实际上是吕后上台,然后到了文帝、景帝时期,都是尽力对匈奴忍让,尽力为百姓减税轻税,让百姓休养生息。于是,自中央集权在中国确立以来,出现了第一个李时期
朱祁镇是朱瞻基的儿子,明宣宗死后,张太后立九岁的朱祁镇为皇帝,自己把握朝政大权。八年后,张太后死,朱祁镇开始亲政,开始他励精图治,大力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后来,他任用宦官王振,导致朝局昏暗,国力衰退。
此时,北方的瓦刺部落逐渐强大,他们经常南下抢夺中原财物,这使得朱祁镇十分恼火,他发兵二十万,命王振为监军,准备御驾亲征。临行时,他册立两岁的儿子朱见深为太子,弟弟朱祁钰处理政事。
由于王振不熟悉军队,随意指挥,士兵战斗力不强,御驾亲征的朱祁镇很快被瓦刺俘虏。瓦刺得到朱祁镇,如获至宝,想用朱祁镇换取明朝宝物、岁贡。明朝得知皇帝被俘,深感受辱,但是又不得不重视瓦刺的要求。
于谦等朝臣认为不可答应瓦刺的要求,于是与太后商议,立朱祁钰为皇帝,朱祁镇为太上皇,废太子朱见深。朱祁钰与于谦组织起军队,积极与瓦刺作战,一年后,瓦刺倍感压力,于是与朱祁钰商议,归还太上皇朱祁镇,与朝廷交好。
代宗朱祁钰见朱祁镇归来,心中十分不快,碍于情理,将朱祁镇软禁于南宫。七年后代宗病重,石享、曹吉祥等人见时机到来,拥立朱祁镇复辟。朱祁镇登基,立马废了朱祁钰,太子朱见济,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深为太子。八年后,朱祁镇驾崩,从此结束了他从皇帝到俘虏、再从俘虏到皇帝的一生。
说起这位 明英宗 朱祁镇,真是好有一比:在北京高峰时段开车——-生不完的气。
先说年号问题,明朝 皇帝 ,在位时间再长,年号也只有一个,惟独他特殊,在位总共不过十五年,年号却有两个,前一个叫正统,后一个叫天顺。倒不是因为他非要搞特权,两个年号之间,是由一大串可气的事穿起来的。
先说正统朝,差不多是地球人都知道的,这么多的忠良干才他不信任,偏宠信一个教书先生出身的太监王振,一干阉党把国家祸害得乌烟瘴气。后来瓦刺犯边,忠臣良将的苦劝不听,偏听死太监撺掇,非要御架亲征,带着几十万人牛气哄哄出了长城,按说既然亲征你就好好打啊,他不,走到半道又后悔了,连敌人影都没见着撤兵,撤兵么撤得快点啊,跑还没跑成,让人家围在土木堡包了饺子,稀里糊涂一场混战,几十万大军全死光,连本人都当了俘虏,丢人到如此,不是可气么。
他被抓到蒙古高原上去啃生羊肉了,烂帐总要有人收拾,皇帝让人绑了,敌人打到家门口了,总不成学宋朝来个衣冠南渡吧,还好有他亲弟弟给他收拾,弟弟朱祁钰继承帝位,改年号为景泰,可气的正统朝总算结束了。景泰帝信用良臣于谦,成功组织北京保卫战打垮敌人,再运用外交压力,逼得瓦刺把英宗放回来当太上皇,总算不用学宋徽宗那样客死他乡。作腾半天,祖宗江山差点丢了不说,皇位也作腾没了,这样的闹剧,不怪他自己么。
虽是傻事败事一箩筐,但傻人总算有傻福,虽说皇位没了,命还是保住了,回来舒舒服服过太上皇的日子倒也不错,可他不消停,拉帮结派培植私人势力,几年后趁着弟弟病重搞了场“夺门之变”。夺回了皇位不说,上台第一件事就是杀掉了功臣于谦。并把当初北京保卫战的功臣们来了个大清洗,掌握朝政大权的全是如徐有贞,石亨,曹吉祥这样的奸险小人。虽然过了没几年,这几个人也被明英宗清算,下狱的下狱(石亨),充军的充军(徐有贞),被杀的被杀(曹吉祥),可明朝的政治气象,怎一个乌烟瘴气了得。
皇位夺回来了,自然就要改年号。于是,明英宗改年号为天顺。从正统年到天顺年,打败仗,杀忠良,宠小人,乱国家,尽是他办的败事,每每读史到此,不知有多少人气得直哆嗦。
可正统朝的事毕竟年头远了,真正给后世攒下麻烦的,是天顺朝。
“天顺”么,字面意思讲,自然有风调雨顺的意思。从这个意义上说,“天顺”朝时代的明朝,运气还真不坏,别的且不说,单说绑过明英宗票的瓦刺,那在土木堡创下击败明朝几十万大军,活捉明朝皇帝伟业的瓦刺首领也先,没死在大对头明朝手里,倒在内战中被一刀砍死。到了天顺朝时期,瓦刺又和邻居鞑靼打个不停,因此,虽然少了良将于谦,但终天顺一朝的边境形势,还总算是太平无事。
边境无事,关起门来搞建设也不错,老百姓么,要的不就是个太平日子?可天顺朝的事,却真个不太平。先是拥立英宗复位的三员猛将:大学士徐有贞,武将石亨,太监曹吉祥,相互之间先干起仗来,拉帮结派,你争我抢,最后相继败亡,虽说没惹什么大祸,可从天顺初年到天顺五年,这帮人来回折腾,至于国家建设之类的正事,那是顾不上了。
按说官场斗争,小人得志,盛世也好,衰世也好,都算是寻常事。封建时代,只要有明君坐镇,因势利导,非但惹不出什么麻烦,搞好了也能有个国泰民安呢,至于当时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镇嘛…………
朱祁镇这人,饶是办了这个多傻事,可你要说他是昏君,还真有点冤枉他了。
就拿土木堡之变来说,御架亲征被抓了俘虏,进了蒙古人的战俘营,按说够丢人了,可他不,当囚徒还当出水平来了,日子没多久,从蒙古人的看守,到那些跟他打过交道的许多蒙古将军,甚至到瓦刺首领也先的弟弟伯颜,全和他成了好朋友,一个个对他死心塌地。甚至那位伯颜将军,多次为了放不放他回国的问题竟然和亲哥哥也先吵得脸红脖子粗。到了他被接回京城,伯颜将军亲自相送,一直走了几十里才洒泪而别。这份凝聚力,哪象个昏君,分明是明君的气度么
再说到个人私生活问题,朱祁镇和他的正宫钱皇后,真称得上中国历史上一对有名的患难夫妻,他被抓到蒙古的时候,钱皇后哭坏了眼睛,把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搜罗出来送到蒙古那边去赎他。为了说服朝臣迎回英宗,她以死相争,结果摔瘸了腿。到了朱祁镇被放回来后,两人被幽禁在南宫,生活困苦,更是靠钱皇后纺纱卖钱,贴补家用。钱皇后情深,朱祁镇也专情,重登皇位以后,对钱皇后依旧礼遇有加,夫妻恩爱一生,既能共患难又能共安乐,这份模范,别说是皇帝,就是今天那些一夜暴富的款爷们,能做到的又有几个?
气度不凡,人品也不差,智商问题呢?你不能不承认,办过这么多错事的朱祁镇,有时候让你聪明的难以置信。被囚禁瓦刺的时候,他身边的太监喜宁反了水,投奔到蒙古人门下当了汉奸,日日出坏主意,几次都差点置他于死地。可朱祁镇绝,骗瓦刺说自己给大明写亲笔信,要大明接受瓦刺的要求。条件只有一个:叫喜宁去送信。等着喜宁乐颠颠的进了大明地界,早已准备好的明军将士一拥而上,将其五花大绑,不久就碎尸万段。原来,朱祁镇暗地派随从跟着喜宁,并给大明边关将领送去了要擒杀喜宁的亲笔信。一张纸条就解决了问题,这份聪明,你能说他糊涂?
再就是后来夺皇位,一夜之间取代了自己的弟弟重坐了江山,还有天顺年间,石亨,徐有贞,曹吉祥三位权臣相继乱政,朱祁镇拉一个打一个,不出几年就将他们一一收拾掉。这种人,说他是糊涂虫?那任谁都不信。
另外,他在位的时候也做过一些好事,最着名的当属“优老之政”。规定全国百姓,有七十岁以上的老人, *** 每年发放粮食钱帛,九十岁以上的加倍供给。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可免服官府差役。这大概是算得上世界上最早的“国家福利政策”了。如此看,这位皇帝大人,还是很有人情味的。
可说到底,他真不是个好皇帝。聪明也好,专情也好,他独独欠缺一样大智慧--治国。
治国就象下棋,黑白交错,恩威并施,要的是统筹把握全局的能耐,是切中要点问题的大谋略。朱祁镇聪明不假,可那都是小聪明,善良也不假,可也都是小恩惠,真正可以让国家富强的大智慧,他是最欠缺的。所谓黑猫白猫,抓住耗子是好猫,昏君贤君,治好了国家是明君,那些个他身上的种种“美德”,放到评价皇帝身上,除了增加点“八卦”外,统统白搭。
本文摘自:《被遗忘的盛世》,作者:张拢出版:九州出版社
皇帝忘恩负义英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117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