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梃击案的经过

说历史 2023-06-09 00:54:55

梃击案的经过

都说百姓爱幺儿,皇帝爱长子,遇到一个偏心的芭比,哎哟喂,只能有苦往肚子里吞。明朝太子朱常洛就是被芭比冷落的小可怜,差点连太子都当不了。

幸好他芭比万历帝,想立郑贵妃儿子朱常洵为太子的时候,遭到朝中大臣和太后的反对,不得已才册立朱常洛为太子。

但谁知人红是非多。1615年,有一个叫张差的人,拿着根木棍跑到太子朱常洛住处,去打太子。太子遭袭击?问题很严重,查!必须查!不过这查出来的结果有些雷人,张差说是郑贵妃身边两位太监庞保、刘成让他打的太子。

各位看官想想,万历帝如此宠爱郑贵妃,肯定是不会惩罚她滴~万历帝随即命人将张差处死,又在宫中秘杀了庞保、刘成二位太监。

然后让郑贵妃去和太子和解,当然朱常洛也不傻,愉快地和郑贵妃和解了,梃击案就此了结。

转载声明:感谢您对不回头网的支持,读史使人明智,以史观今,让我们通过历史中一个个的典故故事去了解历史。喜欢的朋友欢迎转载梃击案的经过

晚明三大疑案的梃击案

明万历朝,因立太子曾引起朝廷激烈的争论。万历帝长子朱常洛为太后宫女王氏所生,极受冷遇;而宠妃郑贵妃所生皇三子朱常洵为万历帝所钟爱,郑氏与万历帝“密誓”立常洵为太子。
朝臣依据封建王朝太子立嫡,无嫡立长的法纲力争,但万历帝总以各种借口拖延,直至皇太后施加压力,始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册立朱常洛为皇太子,同时也封常洵为福王,藩国洛阳,这就是万历朝围绕确立太子争论了15年的“争国本”斗争。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至四十二年(1614年),又斗争了13年,直至福王离开北京赴洛阳就 国才真正确立了朱常洛的太子地位。但宫闱的权力之争仍未停止。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宫外男子张差手持木棒闯入大内东华门,一直打到皇太 子居住的慈庆宫,后被内监捕获。对张差梃击太子宫之事,朝内争论不一。支持郑贵妃倾向福王为太子的臣僚认为是张差疯癫所为;支持皇太子的大臣认为是陷害太子的阴谋 。经刑部十三司会审,查明张差系京畿一带白莲教的一支红封教的成员,其首领为马三道、李守才,他们与郑贵妃宫内的太监庞保、刘成勾结,派张差打入宫内,梃击太子宫 。
此案的发生,震惊了宫内和朝野。联系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曾发生郑贵妃的内侍与奸人勾结诅咒皇太子的事件,梃击案牵连到郑贵妃在所难免。万历皇帝极力调解皇太子 与郑贵妃的矛盾,一方面怒责郑贵妃,一方面迫使皇太子改变态度,由“张差所为,必有主使”改变为“此事只在张差身上结局足矣”。此外,万历皇帝又召见群臣,表示怀念皇太子的保护人皇太后,以示自己立太子的诚意。他明令除惩治张差等人外,“不许 波及无辜人”,以解脱郑贵妃。
此案结局,张差磔死,马三道、李守才发远方戍守,太监庞保、刘成在内廷击毙,梃击 案掀起的轩然大波暂时平息。然而宫闱争斗并未真正结束,在泰昌、天启年间更为剧烈地展开,“红丸案”、“移宫案”接踵发生。梃击案与权力之争显然有关,但其内情至今未有定论,成为明宫疑案之一。 1、郑贵妃
郑贵妃,大兴人。明万历初入宫,封贵妃,生皇三子朱常洵,进封皇贵妃,是万历帝最受宠的妃子。因太子久不立,外廷疑郑氏有立己子谋。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太子册立。万历四十一年,奸人孔学为陷害太子,牵连郑贵妃,梃击案又有郑贵妃之太监参予其事。万历去世后,郑贵妃仍居乾清宫,命光宗封其皇太后,以大臣反对乃止。后移居慈宁宫,崇祯三年(1630年)去世,葬银泉山。
2、福王
福王,名朱常洵,明万历皇帝第三子,郑贵妃所生。万历久不立太子,中外疑郑贵妃谋立己子,朝臣交章言其事。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常洵封福王,至四十二年(1614 年)始就藩。崇祯时,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至河南,陷洛阳,俘福王常洵,后被杀。

明代张差闯宫案(梃击案)

1615年5月30日(明万历四十三年五月初四日),苏州男子张差,持枣木棍闯人皇太子朱常洛所居住的慈庆宫,进门便打,击伤了守门太监李鉴,待冲到殿前的廊槽下,被内持抓获送交东华门守卫指挥朱雄收禁。

点击查看:

第二天,皇太子据实闻奏,当命巡城御史刘廷元,秉公询鞠。刘廷元提出要犯,当场审问,供出系郑贵妃手下宦官庞保、刘成主使。刑部提守主事东林党入王之余揭发查明张差的狱情,廷议时,东林党给事中何士晋等主张追究主使;非东林党大学土方从哲等主张以疯癫治罪。

当时,有人怀疑郑贵妃与其兄郑国泰相勾结要谋害太子。神宗知道后就在慈宁宫召见大学士方从哲、吴道南及文武诸臣,说:不得离间他与皇太子,表示他与皇太子都不愿意再深究此事。

6月24日,就以疯癫奸徒的罪名将张差处死,并将庞保、刘成杖毙于内廷了事,“挺击案”就此告结。

评论:因东窗事发郑贵妃策动梃击事件使其势力大衰,反而巩固了太子朱常洛的地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10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