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孙权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孙权绝对是三国历史上,第一搅屎棍。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哥们没有他哥哥孙策的雄心壮志,没想着一统江山,却也足够贪心,非要夺取荆州。
他这辈子就打下了一块地盘,那就是荆州。可是他打下荆州以后,却没想着北伐,反而是把荆州守得固若金汤。
用句俗话说,这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人家刘备辛辛苦苦,按照隆中对的规划,拿下了荆州和益州,有了两个可以北伐的地盘,孙权非要来搅和一下,抢走一个。
01孙权是建立三国鼎立的关键人物。
孙权就是不希望看到刘备做大,但是也不希望看到刘备消失。按理说,促成三足鼎立局面的人,其实就是孙权。
曹操南下夺取荆州以后,其实孙权已经感觉到了力不从心。如果当时只有他一个人面对曹操,那么说不定他还真的会投降,为什么?因为心里没底气。
这个时候孙权意识到了盟友的重要性,盟友不管可以帮助他对抗曹操,关键时刻还能抗揍,为他遮风挡雨。
所以在赤壁之战过后,孙权也是有意扶植起刘备这股力量的,因为他希望刘备能够出面挡在他跟曹操之间。刘备为了自己活下去,一定跟曹操死磕,这样孙权就减轻压力了。
于是孙权就答应了将南郡送给刘备,他不是傻瓜,好好的南郡,不可能白白送出去,当然是希望刘备帮他对付曹操了。
曹操要南下,攻打南郡是最方便的,所以孙权可以高枕无忧很长一段时间。可是呢,如果刘备的实力过于强大了,孙权心里又不高兴了。
为什么?因为孙权担心刘备这个时候成为第二个曹操,原来的盟友一夜之间,成为了对手,这是一件要命的事情。
即使要命,孙权也得下手。因为孙权不能让刘备太强大,刘备拿下了荆州、益州还有汉中,显然实力要比曹操强了,所以孙权只能下黑手把荆州抢过来。
魏帝问曰“吴王何等主也”咨对曰“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也”帝问其状,咨曰“纳鲁肃於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於行陈,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荆州而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据三州虎视於天下,是其雄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三国志》
这样一来,孙权的实力增强,而刘备的实力削弱,三足鼎立的局面再次被维持住了。孙权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你问他要不要天下?他连连摇头。
02孙权拿下荆州以后,坚决表示不北伐。
荆州是四战之地,这地方很不好防守。但是危机危机,有危就有机。占据荆州虽说不太好防守,但是也比较适合北伐。
从荆州出发,渡过汉水,过了樊城就是一马平川的中原地区。当年诸葛亮之所以希望在这里北伐,就是看中了这里的地形。
这里比益州和汉中要舒服太多了,至少运送军粮的路途要轻松很多。后来诸葛亮和姜维多次北伐,都是因为粮草的问题,北伐才以失败而告终。
陆逊别取宜都,获秭归、枝江、夷道,还屯夷陵,守峡口以备蜀。关羽还当阳,西保麦城。权使诱之。羽伪降,立幡旗为象人於城上,因遁走,兵皆解散,尚十馀骑。权先使朱然、潘璋断其径路。十二月,璋司马马忠获羽及其子平、都督赵累等於章乡,遂定荆州。---《三国志》
如果他们有了荆州,那么他们就可以从荆州北伐,这顺当得多。那么孙权夺取了荆州以后,他是什么态度呢?他连连摇头。
他认为,荆州这地方不适合北伐,只适合在原地固守。为此孙权加重了该地区的防守工作,一边是要防守北方的曹魏,一边则是要防守西边的蜀汉。
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地,他不想着从里面找获利的方法,却想着把自己的生财之道给一点点堵死,这就是孙权对自己未来的构想。
他觉得自己有了江东和荆州这两块地盘,就已经非常不错了,他没有一统天下的志向,也就只能这么瞎过过了。
03孙权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
孙权所统领的江东,并不是他打下来的江山,而是他哥哥孙策打下来的。所以说军中很多将领,对孙权其实没什么感情,他们都忠于孙策,这才顺便忠于孙权的。
所以年幼的孙权上位的时候,这帮人宁可跟随程普和周瑜,也不会愿意跟着孙权。好在程普和周瑜都是支持孙权的,孙权的位置这才保住了。
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句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然性多嫌忌,果於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至于谗说殄行,胤嗣废毙,岂所谓贻厥孙谋以燕翼子者哉。其后叶陵迟,遂致覆国,未必不由此也。---《三国志》
所以说,他在军中没有一定的威信,他自己后来也不带兵,虽然带兵出征过几次,可是全部都是以失败而告终,最惨的一次他带领10万大军,被张辽800人打得面目全非。
从那时候开始,孙权就失去了自己带兵的想法,这在乱世是非常要命的,因为手下人一旦不忠诚,那孙权的位置可就危险了,但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
还有就是江东豪族们的问题,这些豪族们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军队,有的三五千人,有的七八千人,虽然不是很多,但是江东的主要战斗力,都要依靠他们团结起来。
这帮人会不会愿意支持孙权北伐呢?如果北伐,由哪一家人的军队作为先锋呢?先锋就好比是赌石头,成功了回报的确高,可是失败了那就是一败涂地。
没有哪家人会愿意自己家的人马做先锋,因为一般来说都是去做炮灰的。这么一来孙权可就犯难了。如果他们不支持北伐,孙权又非得北伐的话,势必会产生矛盾。所以孙权向他们表示妥协了,毕竟还得靠这帮人守住江山。
豪族们认为守住基业就很不错了,没有人会愿意为孙权的帝王大业买单。既然人心不齐,北伐大业自然是要被搁置了。
总结:孙权这个搅屎棍还是比较有政治能力的。
在军事上,孙权的确没什么本事。赤壁之战是周瑜和刘备指挥的,夷陵之战是陆逊指挥的,这都没孙权什么事儿,可是他的政治才能相当高。
孙权能够在19岁的时候坐稳大位,随后让张昭、周瑜这帮老臣,对他服服帖帖。此后更是不断提拔自己的心腹到军中,比如吕蒙、朱然等人,以此稳住军中的权力。
等到他称帝以后,开始搞权谋之术,通过鲁王和太子之间的斗争,除掉了四大家族中的大一批掌权者,使得东吴的皇权前所未有地提高。
他这一生最恨的事情,那就是他哥哥没多活几年,给他把天下全都打下来多好啊?他就可以在一统天下的江山里搞政治权谋了。慢着,真的打下了天下,孙策还会把大位让给孙权么?想都不要想了。
公元208年,正值汉末乱世,在这一年中,荆州刘表去世,曹操轻易拿下荆州;同样在这一年中,赤壁之战爆发,孙刘联军同心协心,火烧连船,阻住了曹操一统天下的脚步。不过,赤壁之战看似孙刘联军轻易取得了胜利,实际上江东付出了大力的精力——当时刘备忙着平定荆州四郡,不断的圈地盘,前线几乎全靠江东的努力。之后曹操被打回江北,留下曹仁断后,为了从曹仁手中夺下南郡,周瑜率兵奋战了一年左右,期间曾受到严重的箭伤。也就是说,赤壁之战的战果,几乎是周瑜拿命换来的。
可是事后,孙权不仅同意刘备占据了荆州四郡,还让周瑜将南郡的一半领土,分给了没做多大贡献的刘备。更让人窝火的是,刘备还不知足,竟跑去江东,说自己的地盘不利于发展,打算把另外的半个南郡借到手。任谁辛辛苦苦一年打下的地盘,全部让出去,都会不甘,周瑜也不例外,于是他建议孙权,将刘备扣留在江东,分解刘备的势力,化为己用。可出乎周瑜意料的是,这么完美的计划遭到了孙权的拒绝——孙权不仅把南郡借给了刘备,还将自己的妹妹嫁过去,与刘备进行了联姻。
《三国志》记载:“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字。权稍畏之,进妹固好”,意思是说,刘表长子刘琦病逝后,刘备被推举为了荆州牧,于是孙权有点怕了刘备,才做出了这样的决定。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未及弱冠便坐镇江东,敢以江东不足十万兵马,迎战曹操八十余万兵马的孙权,怎么可能这么怂呢?那么孙权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对于这个问题,小编有以下几点猜想。
虽然孙权称帝之后,曾以怀念的口吻说,如果没有周瑜,就没有他的帝位。可是,周瑜在世的时候,他根本不敢完全信任。当初周瑜提出吞并刘备的计划,他没有同意,有一部分原因,是刘备对这对君臣进行了挑拨离间——刘备在当时对孙权说,“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孙权本就不善军事,反而擅长在政局勾心斗角,这样的话,一定会在他心中埋下一颗钉子,再加上周瑜的构想太过宏大,所以孙权在重用周瑜的时候,也在不断的对其进行打压,而刘备这样的外力,正好是他克制周瑜最好的力量。
提到三分天下,可能大多数人,第一反应都是隆中对。不过在诸葛亮提出隆中对之前,鲁肃早就提出了联合刘表,共抗曹操的战略方针,虽然刘表早逝,但是换成刘备也是一样的。
毕竟刘备虽然有伪善的成分,但是他本人极得民心,却是不争的事实,江东有地利,刘备有人和,两者联手对抗势力最大的曹操,便占据了更大的优势,这样比起周瑜的两分天下,虽然少了几分魄力,却更容易行得通。
赤壁之战后,东吴周瑜用了一年时间才艰难攻下南郡,为此还中了流箭,最后还因箭伤复发丢了性命,可以说周瑜为了南郡都搭上了性命,而孙权却把周瑜用命换来的南郡借给了刘备。按理说这样非常的不合理,一方面这是周瑜舍命打下的领地,另一方面南郡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夺取西川的跳板,那孙权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决定,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一、南郡地理位置特殊。南郡确实是战略要地,但是对于孙权来讲,就不是那么畅快。当时的江夏郡是一分为三的,南郡夏口部分在刘备和刘琦手上,另一部分属于曹操,孙权夺取的南郡则在曹操和刘备的势力范围包围之中,而且离东吴的地盘又比较远,鞭长莫及,再加之刘备借南郡是以其掌握的江夏部分作为交换条件的,所以孙权虽然吃亏,但是也不是白借的,况且这当时刘备承诺的也是借,并不是占有。
二、形势需要。曹操赤壁之战大败后,非常的不甘心,发誓要报仇。因此积极训练水军,准备从合肥方向对孙权用兵,这个时候的孙权会来自曹操合肥和南郡两方面的夹击,需要同时在南郡和合肥两个方向直接面对曹操,压力很大,而在刘备提出借南郡的请求,并开出交换条件后,孙权就爽快答应,这样孙权只需要专心在合肥方向对付曹操就行了,南郡则由刘备抵挡曹操。
三、不怕有借无还。虽然赤壁之战孙刘获胜,但是对于刘备来讲依旧弱小,主动权还是在孙权手上,而且在孙权开来,估计刘备也翻不起什么大浪,毕竟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况且南郡四周都是各方势力,很难有所作为。因此孙权也不怕把南郡借给刘备,等解了合肥之围再要回来,如果不给就,有的是方法收拾刘备,结果刘备有借无还,之后却以此为根据地、跳板,收复西川,进驻成都称帝,估计孙权最后肠子都悔青了。
四、周瑜去世。周瑜打下南郡不久就去世了,这才使得孙权在权衡之后顺利的将南郡借给了刘备,要不然的话,以周瑜的性格与脾气断然是不会答应将南郡借给刘备。
因此,刘备之所以能从孙权手上轻松借到南郡,关键在于天时地利人和都恰到好处。
提到刘备的名字时,人们的第一印象是忠义两全、一心为了兴复汉室,然而刘备的“义”,仿佛有点立不住,因为他是一个不怎么讲究信用的人,那就是在借南郡的时候,他铁了心不想归还,为什么刘备会这样做呢?
南郡被交到刘备手中后,刘备的确完成了宏图,按照常理来说,物归原主是他该做的事,但是如果他真的履行承诺,那么他所打下的荆南四郡就会失控,前期的一切铺垫工作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刘备是不可能归还的。
其实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非常明显,那就是能拖则拖,坚决不归还领土,事实上刘备也打着归还领土的旗号,迟迟不作出明确表态,站在客观的角度上看,刘备的选择无疑是明确的。
总的来说,刘备无论做什么,都需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思考,所以当他看到如果失去南郡等地,可能会给他带来毁灭性打击的时候,作为一个政治家的他,又怎么会选择继续,保持不必要的“仁义道德”形象呢?而我们也应该客观的对待这个问题,刘备作为一个讲究“仁义道德”的政治家,或许只是我们后代人给他贴个标签罢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082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