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项羽家族与王离家族是世仇,王离被俘后项羽如何对他的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4 01:11:56

项羽家族与王离家族是世仇,王离被俘后项羽如何对他的

项羽家族与王离家族可以说是世仇。那么,在秦末农民起义中,项羽在巨鹿打败王离以后,王离的结局如何?其后代又是怎样往后延续的呢?

项羽家族与王离家族是世仇,要往上说到他们的爷爷那一辈。王离的爷爷是王翦,项羽的爷爷是项燕。当年秦始皇准备灭楚国,让王翦带兵前往,王翦向秦始皇要60万人马。秦始皇觉得人数多了,同时也担心王翦手握这么多兵力,非常危险,于是便让李信率军前往楚国。当时李信只向秦始皇要20万人马,秦始皇觉得李信毕竟年轻,有胆气,就让他去了。

楚国的大将是项燕,项燕手中有40万大军。李信打到楚国以后,项燕故意示弱,诱敌深入,包抄李信,最后把李信打得大败。

秦始皇没办法,只要亲自去给王翦道歉,并把60万大军交到王翦的手里。王翦到达楚国边防后,驻扎下来,不和项燕打。如此坚持了一年多的时间,项燕的楚军被拖得松懈了下来,再加上又担心东边的齐国,于是就准备重新分配兵力,挪一部分去东方。而王翦趁这个机会,倾巢出动,最终大败项燕,攻陷了楚国不少土地。项燕打不赢,同时也感到受到羞辱,愤而自杀。王翦灭了楚国。

很快,时间就来到了秦朝末年。由于秦朝的暴政,陈胜吴广率先起义,接着天下暴动,六国诸侯贵族后人纷纷宣布“复国”。当时秦朝国内的军队,有一部分在南方,由赵佗率领攻打百越。这已经是秦朝第三次打百越了,第一次派兵50万,损失了30万。经过征兵后,第二次、第三次大约都是30万。不过,打了十多年,却一直没能把百越打下来,秦朝的军队就盘桓在这里。

还有一部分军队在北方,也有30万。本来由蒙恬率领,扶苏任监军,除了追击匈奴外,主要的任务就是修长城。秦始皇死后,赵高、胡亥、李斯合谋,逼迫扶苏和蒙恬自杀,派王离掌管北边的秦军。

秦末农民起义大爆发后,由于朝中没有军队,为了救急,秦二世和赵高只得派章邯率领在骊山修建秦始皇陵的刑徒们,前往攻打农民军。同时让王离率军回来救援。章邯一开始打得很顺,不但消灭了陈胜、吴广起义,而且还打死了项羽的叔父项梁,并北上攻打刚宣布独立不久的赵国于巨鹿。而王离在这时候也率军赶到,参与围攻巨鹿。

不过,也就在这时候,项羽横空出世。在其它各国诸侯都不敢和秦军作战,都不敢救赵国的时候,项羽破釜沉舟,率领楚军打败了章邯与王离的楚军。在这场大战后,章邯投降了项羽,被项羽封为王。王离的去向如何呢?《史记》中只有这么一句:“及孙王离为项羽所虏,不亦宜乎!”也就是说被项羽俘虏了。

除了《史记》以外,唐朝司马贞的《史记索隐》上说:“贲、离继出,三代无名。”

实际上,无论是《史记》,还是《史记索隐》,想要讲的,就是“三代之后”无名将的道理。也就是说,王翦、王贲父子都是名将,到了第三代王离,就不会出名将了。这两部书,都没有交代王离的最终结局。

有人说,王离被项羽杀死了。毕竟王离的爷爷逼杀了项羽的爷爷,项羽不可能不报这个仇。

不过,也不能这么说,要知道,项羽的叔父项梁被章邯杀死了,可是项羽打败章邯以后,反而还封章邯为王。这显然说明,项羽似乎并没有想为祖先报仇雪恨的想法。

如果项羽不杀王离,那么,也不可能随便对待王离。毕竟王离是一个军队的统帅,杀他或者放他似乎都应该交代。除非一种情况,就是王离化妆成普通士兵,逃走了。

后世出现了中原王氏及琅琊氏,在他们的族谱里,都自称是王翦、王贲的后人。如果这个王翦、王贲的后人,也是王离的后人的话,王离八成就是逃跑了,并隐姓埋名躲了起来。

王翦为秦始皇灭楚逼死项羽祖父项燕,秦朝灭亡后其家族命运如何?


王翦是秦国名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大功臣。他的儿子王贲也是秦国名将,父子俩都手握重兵,功高震主。在古代,功高震高者多没有好下场,那么王翦的结局如何呢?他的家族命运又如何呢?

第一,王翦、王贲父子灭了六国中的五国


在秦统一中国的战争中,王翦、王贲父子无疑是功劳最大的。除了韩国由内史滕所灭外,其他的赵、楚、魏、燕、齐五国均为王氏所灭。


在统一六国战争中,以赵国、楚国最难啃,而实现灭赵、灭楚伟业的人,正是一代名将王翦。公元前228年,王翦率秦军攻破邯郸,赵国灭亡;公元前224年,王翦率六十万大军伐楚,于次年灭掉楚国。这两战都是硬仗,王翦居功至伟。


王翦的儿子王贲表现也非常出色,他于公元前225年灭掉魏国,公元前222年灭掉燕国以及赵国的残余力量代政权,公元前221年挥师入齐,灭掉齐国,实现中国的大一统。


俗话说,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在此之前,战国的几个名将都没有好下场,比如秦之白起、赵之廉颇、李牧。王翦、王贲父子功高震主,为什么能得以保全呢?这主要是因为王翦有政治智慧。

第二,求田问舍:王翦的政治智慧


与白起、廉颇、李牧等人相比,王翦的政治智慧要高出一大截。


在灭掉赵国之后,秦国的矛头对准楚国。当时秦王对王翦与李信,灭楚需要多少兵力。李信回答只要二十万,而王翦说非要六十万不可。当时秦国大约有一百万军队,六十万相当于秦军总兵力的一半多,这个提议无疑引起秦王的警惕,把六十万大军交给王翦,秦王能不担心吗?故而秦王最终选择李信的方案,以二十万伐楚。


这时王翦便意识到秦王对自己已产生不信任感,索性急流勇退,以疾病缠身为由,申求退休。秦王顺水推舟,同意王翦的辞呈,解除其兵权。


后来,李信伐楚大败而归。秦王不得已之下,只得亲自跑去请王翦出马,并同意拨给六十万大军。


这时王翦不仅要考虑灭楚的问题,还要考虑如何在灭楚后保全自己,保全家族。他知道,一名将军,在战场上是一柄利剑,是君王豢养的猎犬,等到哪天不用了,就是“兔死狗烹”,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所常见的。大家想想,王翦手握六十万军队,要是造反,秦王能吃得消吗?因此,秦王表面上重用王翦,心里却又不能不防着,这是君王的矛盾心理。


若王翦在前线卖力作战,背后有人诬他造反,秦王就算不信也得信。君王宁可错杀,也不愿自己冒风险。


临出征前,王翦提了一个特别的请求:他看中了一些良田大宅,希望秦王赏赐给他。秦王不禁大笑,你若灭了楚国,还怕没有豪宅可住么?他对王翦这样的请求感到不可思议。军队出发后,王翦竟不死心,先后派五人,到秦王那儿落实封田赏地的事。


老将军怎么这样小心眼,部将们也很纳闷。王翦对众人说:秦王多疑,又把举国之兵交给我,岂能不猜疑、提防我?我讨取田宅,作为子孙的家业,是表明我志止于此,没有野心。众人听了皆大服,这就是所谓“求田问舍”的政治智慧。

第三,秦灭六国后,王翦、王贲父子得以善终


正是由于王翦的谨慎与未雨绸缪,在秦统一中国后,他避免了兔死狗烹的下场。


尽管史书对晚年的王翦并未有详细记述,但我们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其一,王翦在灭楚后,还曾指挥过南征百越之战。《史记》中记:“因南征百越之君。”此后王翦的事迹不见于史书。


其二,秦始皇二十八年,即公元前219年,王贲与儿子王离曾追承皇帝东巡,当时秦始皇立了个碑,其中出现了王贲的名字:“维秦王兼有天下,立名为皇帝,乃抚东土,至于琅邪。列侯武城侯王离列侯通武侯王贲、伦侯建成侯赵亥、伦侯昌武侯成、伦侯武信侯冯毋择、丞相隗林、丞相王绾、卿李斯、卿王戊、五大夫赵婴、五大夫杨樛从,与议於海上。”从这个碑文中可以看出,王贲只是以侯爵身份追承东巡,并没有实际的官职。可见王贲与父亲王翦一样,淡出了政坛。


其三,到秦二世时,王翦、王贲父子已经去世。《史记》记:“秦二世之时,王翦及其子贲皆已死。


其四,王翦与王离都得以善终。尽管史书并没有写王翦、王贲是怎么死的,但肯定没被杀。因为王翦的孙子、王贲的儿子王离,在秦二世上台时已经是北疆仅次于蒙恬的高级将领。如果王翦与王贲是获诛,那王离不可能身居高位。

第四,王离是怎么死的?


再来说说王翦的孙子王离。


根据史记,王离在公元前219年,即秦始皇二十八年时,就已经被封为武城侯。这一年是秦统六国后两年。王离被封侯,可能有两种情况:其一是他在统一六国的战争中,是立下战功的,很可能是追随父亲王贲参加了一系列战斗;第二种可能性,是王翦、王贲父子功劳太大,作为恩荫,王离也被封为列侯。


我个人倾向认为前一种可能性比较大,即王离是参加过统一六国之战,并立了大功。理由如下:在后来巨鹿之战时,王离率秦军镇压起义军,当时义军便称王离是“秦之名将”,可见王离是身经百战。


到了公元前215年,蒙恬伐匈奴,王离应该也参加了这场北伐之战。因为到秦始皇末年,王离在北疆的地位仅次于蒙恬。沙丘之变后,赵高要矫诏杀蒙恬,便派使者到北疆,命令蒙恬把兵权交给王离。后来蒙恬获诛,王离便成为北疆最高军事长官。


陈胜吴广起义后,王离的军队被调往东方,镇压起义军,受名将章邯节制。王离的部队是进攻巨鹿的秦军主力,后来项羽背水一战,大破秦军,王离兵败被俘。


王离的结局如何呢?我上网看到的资料,都说王离是被项羽处死。但是我翻阅史书,却没有看到这种说法。《史记》是这样写的:“项羽救赵,击秦军,果虏王离,王离军遂降诸侯。”只写王离被俘,没有写被杀。司马迁在评论王翦时又写了这么一句:“及孙王离为项羽所虏,不亦宜乎!”仍然只提到王离被俘,并没有写王离被杀。


那么,为什么大家会认为王离被项羽所杀呢?


因为后来项羽坑杀二十万秦兵,只有少数几个没被坑杀,包括章邯、司马欣等,但没有看到王离的名字。故而便猜测,王离或许是死于这次坑杀。但这也只是假设罢了,王离毕竟是名将,不一定在坑杀之列。


不过,几乎可以肯定,王离并没有活下来。因为在后来的汉楚争战中,就没看到王离的影子。如果他活着,作为一员名将将是各方争夺的对象,不太可能默默无闻的。

第五,关于王氏的后人


王离有两个儿子,一个是王元,一个是王威。


王元躲避秦乱,迁到琅邪,后来这一支演化为琅邪王氏。琅琊王氏在晋代达到鼎盛,西晋灭亡后,衣冠南渡,东晋的建立与琅邪王氏的支持密不可分,故而有"王与马,共天下",王就是琅邪王氏,马就是皇族司马氏,王氏甚至排到司马氏之前,可见其家族势力之大。东晋著名政治家王导,著名书法家王羲之都出于琅邪王氏。据后人统治,琅邪王氏在中国历史上总共出过92个宰相。


王离的另一个儿子王威,其九世孙王霸居太原晋阳,这一支演化为太原王氏。太原王氏又有两个分支,一个是晋阳王氏,一个是祁县王氏,都出过许多著名人物。比如三国时代的王允,魏时的王凌,晋代的王坦之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072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