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李严是什么人蜀汉王朝最不幸的大将

以史为鉴 2023-06-24 01:00:21

李严是什么人蜀汉王朝最不幸的大将

对蜀汉王朝最不幸的大将李严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王平,这位一生带着传奇的将军,从认识刘备开始,就开始走上坡路,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特定国情所决定的,毕竟刘备那个时候为争夺汉中损失也是比较惨重的,急需人才的补充,其次更重要的一方面,还是因为王平,遇上了不少人生伯乐。

刘备首当其冲,无疑成为王平人生的伯乐,对其有知遇之恩。其次,执掌蜀汉王朝大权的诸葛亮,更是对王平另眼相待,数次提拔,让其在蜀汉王朝的军界开始站稳了脚跟,褪去“叛将”的色彩。蒋琬对其的重任,无疑将王平送上人生的巅峰,为其传奇一生拉下了完美的帷幕。

总之,对于王平而言,他是非常幸运的,他没有成为默默无闻的历史过客,要知道,不少投降曹魏或者东吴等王朝的将军,就没有这份幸运了,大多被雪藏或沉寂。对于蜀汉王朝而言,也是非常幸运的,刘禅当政几十年,其中就有王平等人功劳,其可是有着“平安三侯”之一的威名。而且在延熙七年,凭借固守击败了曹爽十万大军,成功化解蜀汉王朝的危机,加速了曹爽集团的覆灭,改变了三国历史的走向,推迟了三国一统的进程。

然而,值得一提的事情,在蜀汉王朝的发展历史命运之中,并非所有的武将都像王平这般幸运,其中就有一位可以说非常的不幸,当然他的不幸本来就是他自己所有造成了,也怪不了别人。他本来是权倾一时的大将,无奈犯下错误,最终被废黜为平民,最终落得忧愤而死的悲惨结局,相当的悲哀。

这位不幸的武将究竟是谁?他又犯了什么样子的错误呢?

我们都知道刘备入川,击败刘璋,拿下汉中后,成功建立蜀汉王朝,而这蜀汉王朝的建立,却存在两大强大的集团,一个就是跟着刘备入川的荆州集团,另外一个就是当年跟着刘焉入川的东州集团,刘备入蜀过程中,东州集团的人才就出现了大面积的跳水,加入了刘备阵容,而属于益州本地的豪族,比如张任等,就出现了殊死抵抗的局面。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刘备认识一个东州的将领——李严,也就是我今天要讲的主人公,蜀汉王朝最不幸的名将。早期的李严,能力不凡,被刘备看中,为蜀汉王朝的稳定和发展,都有着杰出的贡献,这也为其成为刘备的托孤大臣,奠定了基础。在武功方面,能在刘备还在汉中的时候,平定后方叛乱,

公元213(建安十八年),本来是刘璋护军的李严,带着部队投降了刘备,瞬间获得刘备的器重,被任命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接下来,不仅在文治方面参与了《蜀科》的定制,其治政能力十分优秀,曾以致“吏民悦之”,这个时候的李严,在军政方面确实有两把刷子。刘备兵败白帝城,麾下良将贤臣几乎要阵亡,在这个关键时刻,急需一个军政多面手来总揽东线事务,按理说诸葛亮无疑是最佳人选,不过,诸葛亮身为丞相,刘禅在成都,不可轻易离开,想来想去,也就这位军政贤才李严颇得心意。

很快,李严被刘备直接征召,从地方官吏,迅速提拔为尚书令,成为对君主负责执行一切政令的首脑。刘备病逝之前,又给李严加了官,封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成为权倾一时的大将,跟诸葛亮成为蜀汉王朝的托孤大臣。

《三国志》:章武二年,先主征严诣永安宫,拜尚书令。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

李严,从地方官破格提升为中央重臣,按理说这是最大的幸运,却没有想到,这却才是李严不幸的开始。他一步步地走向了毁灭的根源,就是从成为托孤重臣开始。

刘备病逝后,蜀汉王朝权柄最大的两个人,无疑就是诸葛亮和李严,李严虽然为尚书令,实权大,但是诸葛亮是丞相,而且还兼录尚书事,可以说比李严高一级,而李严的“中都护”,就是统领着所有的中军,相当于后世总统帅,不过当时刘备在永安建立的行宫,而且让李严留镇永安,无疑是让李严统帅以陪都永安为中心的东面部队,并不是把蜀汉军权交给李严,其中东面部队之中,还有赵云的兵马。刘备这样的安排,其中有一点,无疑是让身为东州集团的李严能够巧妙的制衡荆州集团的诸葛亮,这样才能让刘禅坐稳皇位。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很显然看出,李严并没有做好刘备安排的任务,反而滋生出强大的欲望,开始想要获得更大的权力,更高的权位。

首先,李严就开始巧妙的讨好诸葛亮,劝诸葛亮加九锡,进位为王,说不定,接下里就开始让诸葛亮取代刘禅。如果诸葛亮加官进爵,同为辅政大臣的他,自然也会加官进爵。不过,诸葛亮是何许人也,忠君爱国的完美贤臣,自然没有让李严满意。李严一计不成,又开始搞事情,在诸葛亮北伐期间,意图划分五个郡成立巴州,让自己担任巴州刺史,好与诸葛亮的益州牧相抗衡。这样的要求,诸葛亮也没有答应,但是又不想搞得太僵,就忍了。诸葛亮以“大事未定,汉室倾危,伐平之短,莫若褒之”,认为自己与李严还是可以相忍为国、并肩合作的。

然而,李严还是不死心,多次利用诸葛亮北伐期间,不听其调令,甚至违抗军令,要挟诸葛亮给自己加官开府。无奈之下,诸葛亮为北伐事业能够稳定有序,就不停地满足李严的要求,迁李严为骠骑将军,又表其子李丰接替督主江州防务,还把相府事务委托给李严,委以运粮重任。可惜,诸葛亮低估李严贪婪的内心。

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上邽之战大破司马懿,形势一片大好,却因李严的军粮供应不上,被迫撤军。这次“军粮供应不上”成为李严倒台的关键原因,准确的说是李严对诸葛亮的发起的一次有预谋的扳倒行动。先假传圣旨让诸葛亮退兵,当诸葛亮真正退兵后,李严又谎称军需充足不知道为何大军退兵,用意在于解脱自己督办粮草不力的责任,显出诸葛亮延误战机的错误。又假意上书说这次撤兵,是战术上的撤兵,为了引诱敌人罢了。

可惜,诸葛亮不是蠢猪,面对李严闹剧一般的耍宝,实在忍无可忍了,直接将罪证拿了出来,将李严的前后书疏原本手迹递上去,李严的错误和矛盾一下子暴露无遗。并上书弹劾李严,废李严为民,流放梓潼郡。

李严,是蜀汉王朝一个犯错的典型,那就是从励精图治向追求享乐的蜕变典型。他本来是幸运的,却又成为最大的不幸,不思进取的他,毁掉了他的一生。公元234(建兴十二年),诸葛亮死后,考虑到没有人再启用李严,李严也激愤发病,不久去世。一个本来权倾一时的大将军,就这样的毫无作为的死去,是他一生的悲哀。

试问,李严还是当初的李严,诸葛亮去世,成为执掌蜀汉王朝的接班人,结果又会怎么样?

李严和诸葛亮一样是刘备托孤重臣,为何结局天差地别?

表面上是因为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时候,李严押送粮草延误时辰从而被废为平民。其实,这只能说是一件导火索吧,李严和诸葛亮向来不是一个派系的,一直与诸葛亮明争暗斗,最终被诸葛亮抓住把柄,才除去这个政敌。

李严和诸葛亮都是刘备的托孤重臣,在刘备托孤遗愿中是希望李严和诸葛亮能够共同辅佐刘禅,李严主军事,诸葛亮主内政,但是诸葛亮却没有听从刘备的意思,反而军事政治一起抓,将兵权和政权全都掌控在自己的手里,李严不断的被诸葛亮孤立,虽然有不小的官位其实没啥实权。

诸葛亮和李严属于不同派系,不同派系之间有的时候意见自然不同。不仅如此,李严这个人还比较作。自从刘备死后,李严就不停的向诸葛亮讨要高官和封地等一些东西。有一次李严向诸葛亮讨要封地,并且还劝诸葛亮要加封九锡,诸葛亮没有同意还把李严训斥了一顿,就这样李严不但不收敛还变本加厉起来,诸葛亮算是看透了李严。

李严这不仅想要分裂蜀汉,还要陷害自己,诸葛亮对此深感痛恨,想要将李严铲除掉,但是碍于李严是刘备的托孤重臣,就这么处死他会引来别的派系的不满,搞不好还会是蜀汉动荡不堪,于是诸葛亮每次也就是骂一骂李严,并没有对付李严。李严却不知好歹,最终落下把柄让诸葛亮给抓住,念在他是刘备看重的人,诸葛亮只是将他贬为平民罢了。

同为蜀汉托孤大臣,为何李严被诸葛亮死死压制呢?

在刘备死后,李严的处境可以说是非常尴尬了,因为他总是会受到诸葛亮的打压。李严在刘备死之前就被他掉到了永安,刘备死了之后,他也依旧留在了永安镇守。但是在刘备死了第二年的时候,诸葛亮就已经和东吴结盟了,李严却一直都留在永安。这就可以看出,在当时李严和诸葛亮的地位差距,虽然他名义上是托孤重臣,但和诸葛亮相比,简直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其实诸葛亮也没有刻意的要打压李严,一切都是北伐的需要了吧。反倒是李严为了一己私欲,一直都在要挟诸葛亮,显得非常自私。诸葛亮一直都看在李严非常有才能的份上,才不会过分地和他计较,让他多活了几年,但是李严却一直不依不挠,这也是最终李严下场如此惨烈的原因。诸葛亮和赵云都是非常看重北伐的,但是李严却十分自私,他看中的只是自己的利益,却不会关乎国家存亡。





说到这个就要取决于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本来形势是非常好的,但是因为李严运送的粮食供应不上才导致了问题的发生。因为下雨的缘故,李严没办法向诸葛亮那边供应粮草,于是,他就告诉诸葛亮最近粮草已经完全不够用了,希望诸葛亮可以撤兵。但是,李严竟然在诸葛亮退兵之后假装还有充分的粮食,这就是在昭告天下诸葛亮退兵和粮食无关,是他自己没有用。诸葛亮得知真相之后,就非常生气,于是便废除了李严的所有职位,不再给他留面子。



刘备识人能力素来很强,为何他会托孤李严,李严的履历怎么样呢?

刘备托孤李严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比较主要的方面是因为李严的个人能力在当时来说是比较强的,同时李严代表了川蜀的本土势力,成为托孤之臣可以用来安定蜀人之心。

刘备一直说自己是汉室宗亲,帝王之后,在诸葛亮等众人的辅佐下也算是圆了自己的皇帝梦。刘备夷陵战败后一直在白帝城养病,直到病死。刘备在病危之安排了两位托孤大臣,一位是大名鼎鼎的智绝诸葛亮;另一位,则是在很多人看来都没有什么名气的西蜀降将李严。

李严原本是荆州人,被刘表安排在一个小县城当县令,据猜测当时的李严对汉朝还相对忠诚,所以曹操南下荆州的时候,李严没有投降,而是弃官逃跑,投奔了益州刘璋。刘璋待李严不薄,来了就封李严为城都县令(相当于现在的首都市长,位置已经很高了)。李严没有辜负刘璋的信任,把城都治理的井井有条,也慢慢被刘璋视为了心腹。

后来刘备大军入川,刘璋有点慌了,于是就把李严给祭了出来,希望李严这张自己手里的王牌可以阻挡刘备前进的脚步。李严再一次不负众望,带兵出征后打都没打,直接率众投降刘备,让刘备轻轻松松杀到了成都城下。李严,在刘备入川时,立了大功,所以得到了刘备的重用。后来李严和诸葛亮等人一同完成了蜀汉法曲《蜀科》的制定工作,并被刘备安排为犍为太守,在犍为任上,李严充分展示了一个能臣的实力,修路铺桥,兴修水利,把自己冶下的地区打造成了蜀汉的标杆城市。

除了文治,李严还懂兵法,刘备北进汉中时,后方有人造反,李严仅带五千兵马就扫平了叛军,这份能力更是让刘备刮目相看,并暗记在了心底。

所以,当刘备快死的时候,就想到了李严这个表现出众的手下,综合考虑之后,李严成为了刘备的托孤重臣。

诸葛亮为何废掉同为刘备托孤重臣的李严?

李严被废,有两个重要的因素:诸葛亮必须废了他;李严自己找死。

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给年纪还小的刘禅安排了两个辅助大臣: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刘备打的算盘精明着呢。

刘备死前用?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话把诸葛亮给抬撑起来了,诸葛亮只能做个忠臣;同时又安排李严作为尚书令,同丞相诸葛亮一道辅助刘禅。

李严和诸葛亮其实还算是?老乡?,李严是南阳人,而诸葛亮曾经?躬耕于南阳?,李严真正发迹却是在益州,也就是在刘璋手下当上了成都令,并且一直在益州发展、深耕,而诸葛亮却是刘备真正意义上起家的老班底,一路从荆州发展起来的。李严在后来的蜀汉阵营里属于益州派,诸葛亮是荆州派。

刘备临死的时候,估计算到自己的儿子是?扶不起的阿斗?,在辅佐人事安排上搞了平衡,让荆州派统军,让益州派领政。毕竟枪杠子掌握在荆州派手中更让人放心,但是政权建立又是以益州为基地,让益州派的李严领头,既可以收买李严,又能利用李严在益州派的声望,确保蜀汉政权很稳定。

刘备考虑得周全,但是完全没有考虑过诸葛亮的想法,诸葛亮身为丞相,又受皇帝令辅佐幼主,哪管什么荆州派、益州派,只要蜀汉政权稳定就行,更何况他根本就不希望有人来掣肘,蜀汉本就是个小朝廷,庙很小,哪里容得下两个方丈。

刘备死后,诸葛亮先是让李严留守永安宫,也就是一直让他驻守白帝城防御东吴,他和刘禅回了成都,大刀阔斧的进行了后刘备时期的人事安排,这让李严相当的不满,自己好歹是昭烈皇帝制定的辅佐大臣,现在却在戍边,换谁心里都不舒服。

诸葛亮安排李严守永安宫,就是想废掉李严,只是不想直接和李严撕破脸,如果李严隐忍不发,循规蹈矩,诸葛亮也是拿他没办法的,毕竟刘备的遗命在那里,而且益州派在朝中的势力也不弱。

坏就坏在李严这人心胸狭义,始终想与诸葛亮在蜀汉朝廷中决出高低,期望能够得到顾命大臣同等的权力,于是在朝中事务中时不时的与诸葛亮发生点摩擦。

建兴八年,曹魏攻蜀,诸葛亮令李严领军北上汉中抵御司马懿,他居然假称司马懿私信许官于他,要挟诸葛亮,诸葛亮上表朝廷对其封官许诺,并重用其子李丰,李严才领军出征。

到了建兴九年,诸葛亮出祁山进行北伐,李严督办粮草,由于路途遥远,且多日秋雨,导致粮草运输不畅,李严恳请诸葛亮退兵,诸葛亮无奈退兵后,李严居然上奏皇帝说粮草充足,丞相撤兵贻误战机,这就是典型的诬告和陷害了,而且是拿国家利益以报私仇。

李严高估了他在刘禅心中的位置,诸葛亮回朝后,对李严进行了彻底的调查,并上奏了后主刘禅,李严被贬为庶民,流放至江州的梓潼郡,从此他再也没有入朝为官。

严格来说,李严其实是个很有能力的官吏,只是由于自己过于狭隘的性格,导致了与诸葛亮无法和睦相处。其真正的根源是刘备,他留下两个顾命大臣就种下了祸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06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