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赵构为什么会把皇位还给赵匡胤的子孙赵昚真相是什么

众妙之门 2023-06-24 00:38:26

赵构为什么会把皇位还给赵匡胤的子孙赵昚真相是什么

赵昚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在宋朝初年,发生了一件千古谜案,就是著名的“烛影斧声”,赵匡胤的亲弟赵光义继承了宋室的江山,是为宋太宗。但是,接下来,赵光义没有按照“金匮之盟”的约定,将皇位传给他的弟弟赵廷美,或赵匡胤的儿子。于是,赵光义的后代坐稳了宋室的江山。

让人没想到的是:100多年后,赵光义的子孙宋高宗赵构在选继承人的时候,竟然选择了赵匡胤的子孙赵昚(原名赵伯琮)。这是因果循环吗?还是良心发现?后来,赵构当了太上皇,赵昚是为宋孝宗。

笔者以为:赵构儿子早夭,自己后来又失去了生育能力,这是前提。赵构迟迟不迎“二圣”(宋徽宗、宋钦宗)归来,是为不孝,他藏有私心,如果皇位传入赵光义其它子孙手里,将来他必为后人唾弃。如果将皇位传给赵匡胤的子孙,则会被他的后人感激涕零,这还是私心。不过,赵构的目的达到了,赵昚果真对他感恩戴德、孝顺万分,不然怎么谥号叫“孝宗”呢?

宋孝宗是一个很有抱负的皇帝,他一心想北伐,收复失地,以雪前朝之耻。奈何志大才疏,加上韩世忠、岳飞等一批中兴之将早已作古,宋孝宗最终有心无力,一腔热血付之东流。难怪有人说:“高宗朝有恢复之臣,无恢复之君;孝宗朝有恢复之君,无恢复之臣”。笔侠想说:如果把宋高宗和宋孝宗两人的时代换一下,岳飞能打到哪呢?

赵昚继位后,积极为前朝岳飞等一批主战派将领平反,并立马着手北伐事宜,可惜当时除了一个病重的吴璘(还在西线),当年的名将都已不在,唯有一个垂垂老矣的张良后代——张浚(已66岁)。这一年是公元1162年,为什么要提这个年份呢?因为这一年,一个搅动世界格局的人在蒙古草原上出生,他就是成吉思汗——铁木真。

第二年,赵昚就发动了轰轰烈烈的“隆兴北伐”,不出意外,宋军大败,输不起的赵昚,就因为这一次的失败,而丧失了再战的机会。这时,赵构又出来干预,主和派迅速抬头,马上和金人达成了新的议和条款,丧权辱国。

从此,赵昚专心改革内政,使南宋出到了难得的升平景象。朱熹、陆游、辛弃疾等一大批文人就是活跃在这一时期。

此时,北方的金国正处于“小尧舜”——金世宗完颜雍的统治之下,国势强盛,不可与之争锋。

赵昚是一个很孝顺的皇帝,赵构死后,他服丧3年,将政事交与太子赵惇。不久,又禅位于赵惇,自己做起了太上皇,赵惇就是宋光宗。

南宋赵构把皇位还给赵匡胤一脉,他为什么这么做?

宋高宗赵构在父亲宋徽宗赵佶、哥哥宋钦宗赵桓被金兵俘虏,北宋灭亡后,称帝重建宋朝,成为南宋第一任皇帝。

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高宗禅位给皇太子赵昚,宋孝宗赵昚并不是他的儿子,而是养子,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

北宋开国之初,宋太宗赵光义接班哥哥宋太祖,此后直到宋高宗都是宋太宗的血脉,到了宋孝宗又回到宋太祖一脉,个中缘由小编给大家说道说道。

宋高宗的无奈宋高宗在北宋时期是康王,后又成为南宋皇帝,后宫妃嫔众多,有宪节皇后邢秉懿、张贵妃、李才人等。北宋末年,宋高宗先后有赵佛佑、赵神祐等5个女儿,但她们在靖康之难后,被金兵带到了北方,也没有继嗣的可能。

南宋建炎元年,金朝天会五年(1127年),宋高宗的儿子赵旉出生,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宋高宗南逃途中遭遇政变,被迫退位当太上皇,魏国公赵旉即位,不久“苗刘兵变”被平定,宋高宗重新登基,赵旉退位。

同年七月,赵旉受惊吓而死,宋高宗追封赵旉为“元懿太子”。元懿太子赵旉死后,宋高宗再未生下一男半女。可是,宋太宗的血脉传到宋高宗这里,子孙已经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为什么不选择他的血脉呢?小编接着给大家分析。

金兵巨大打击靖康之难前后,包括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在内的皇族宗亲,成了金兵及刘齐政权的重点打击对象,死的死,抓的抓。

赵构为什么把皇位还给了赵匡胤的后代?

因为赵构仅有一个亲生儿子赵旉但是早夭了,卒年3岁。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六月,宋高宗在当了三十六年皇帝以后,以“倦勤”,想多休养为由,传位给养子赵昚,是为宋孝宗,自称太上皇帝。

淳熙十四年十月乙亥日(1187年11月9日),赵构病死于临安行在的德寿宫,时年八十一岁,谥号圣神武文宪孝皇帝,庙号高宗。赵构死后,棺木未下葬,直到淳熙十六年(1189年)三月丙寅日,才下葬于绍兴府会稽县之永思陵。

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加谥号为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扩展资料:

赵昚于绍兴二年(1132年),被高宗选中育于宫中。绍兴三十年(1160年),被立为皇子,受封开府仪同三司、宁国军节度使,封建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被立为皇太子。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高宗让位于赵昚,使宋朝的皇位再次回到宋太祖一系。

后世普遍认为赵昚是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平反岳飞冤案,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内政上,加强集权,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重视农业生产,百姓生活安康,史称“乾淳之治”。后世称其“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孝宗

宋朝皇帝赵构为什么把皇位还给了赵匡胤的后代?而不留给自己的孩子?

靖康之变后,宋朝皇室成员大部分被金兵掳掠北上,仅康王赵构成功逃脱,也就是说宋太宗一系除了赵构外,其他都在金国为质。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因远离朝局,故仍有部分留在中原,得以幸免。赵构以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名义集结天下之兵对抗金人,不久之后在南京应天府即位称帝。由于战乱不断,赵构在被金兵追击的过程中惊吓过度,失去了生育能力,再无法生育自己的嫡系子女。赵构当康王时有五女一子,战乱中五个女儿被金兵掳掠北上,幼子三岁时夭折,当了皇帝的赵构因失去生育能力,故没有生育子女。

宋高宗仅有一个亲生儿子赵旉,即宋简宗、正安帝(元懿太子),早夭(卒年3岁)。养子赵伯琮,即宋孝宗,养母张贤妃;养子赵伯玖,更名赵璩,养母吴皇后。1127年,赵伯琮(后改名赵昚)出生于今浙江嘉兴青杉闸的官舍,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1132年,六岁的赵伯琮幸运地被失去生育能力的宋高宗赵构选中,养育于宫中。1160年,赵伯琮被确立为皇子,改名赵昚;1162年5月被确立为皇太子,同年6月宋高宗退位当太上皇,传位给赵伯琮,即宋孝宗。

赵构选择赵匡胤的七世孙为太子,主要原因有二:其一、自己没有生育能力,不能让哥哥钦宗的儿子来接替帝位;其二、宋太祖威望远远大于宋太宗,传位给太祖后人,有利于官民的支持。当初赵构收养了两个养子,他分别给两养子十个美丽的宫女,三月后他收回宫女,发现养子赵伯琮没有动任何一个宫女,而另一个养子将宫女睡了一个遍。由此赵构知道赵伯琮可以托国,最终确立其为太子,并提前将皇位传给他。

后世普遍认为赵昚是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平反岳飞冤案,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内政上,加强集权,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重视农业生产,百姓生活安康,史称“乾淳之治”。隆兴北伐失败后,南宋与金国保持了四十余年的和平,南宋对金国的进贡也明显减少了。高宗一朝有名将却无明君,孝宗一朝有明君却无名将,故南宋始终无法恢复北宋疆土。

南宋的赵构为什么会选择将皇位还给了赵匡胤的后代?

其实根据古书上记载,南宋的宋高宗赵构是宋太宗赵光义的后代,当时的宋光义为了登上皇位,可以说是处心积虑,才能当上了那个皇位继承人。在赵光义死后,为什么他的后代赵构就轻而易举将皇位还给了赵匡胤的后代呢?

是因为当时的宋高宗赵构在当时女真的最终入侵时,因为受到惊吓而丧失了生育能力,但是屋漏又逢雨,他唯一的孩子又被当时的宫女做吓死了,也就是说当时的赵构是没有后代子孙的,所以说,只能从当时的皇室中选择自己的接班人。但虽然说当时他还有绝大部分的后代当时还存在着,但是他却选择了太祖一脉的后人。

在江湖上,传言这是因为金国的皇帝长得十分像当时的宋太宗,民间认为,这是宋太祖皇帝对他们的惩罚,所以说为了迎合当时大臣和百姓的建议,当时就选择了宋太祖那一脉的后代。

还有一个说法就是,有一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到了当时的开国君主赵匡胤,带他逆转时光,回到了当时的皇宫,看到了当时发生的情景。并且跟他说,你要将皇位还给我的子孙后代,我们宋国国势才会有一些转机。所以说,宋高宗最终找到了宋太祖的七世玄孙赵慎,甚便将皇位传给了他。

在我看来,最重要的还是因为赵构没有自己的子孙后代,如果他有自己的子孙后代的话,根本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064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