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唐朝灭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历史上有一件事可能大家都会觉得很疑惑,周朝、汉朝、晋朝、宋朝,因为中途灭亡了被重建,因此,历史上对这些朝代都分开称呼。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晋朝分为西晋和东晋,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
但是,唐朝实际上中途也被灭亡过,而且还不止一次。武则天曾灭掉唐朝建立“周”,后来安禄山又攻破长安建立“燕”(差不多也相当于被灭),可是,为什么连续两次被灭的唐朝,却并没有被分开称呼,还叫做唐朝呢?
(武则天剧照 )
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
一、唐朝的都城一直在长安。
周朝、汉朝、晋朝、宋朝在遭遇变故后,都迁都了。周朝都城从镐京迁到了洛邑,汉朝都城从长安迁到了洛阳,晋朝都城从洛阳迁到了建康,宋朝都城从东京迁到了临安。
不过,唐朝的都城却一直没有搬迁,一直在长安。
当初武则天建立武周后,就把都城从长安搬到了洛阳(据说她是害怕王皇后和萧淑妃死前说过的咒语),并且把洛阳升格为“神都”。但是,当唐中宗继位以后,又把都城搬回到长安。也就是说,这一次变故,唐朝的都城并没有改变。
后来,安禄山称帝,建立大燕。安禄山确定的都城是洛阳。不过,当郭子仪、李光弼等人带领唐朝军队平定“安史之乱”后,虽然长安遭受了“安史之乱”的严重破坏,但是,唐肃宗依然确立长安为都城。
都城对一个朝代很重要,正是因为都城发生了改变,朝代的称呼才发生了改变。比如,长安在西边,所以前面的汉朝叫西汉。洛阳在东边,后面的汉朝叫东汉(这是现在史学上的称呼,以前的称呼则是“前汉”“后汉”)。
当然了,也并不能说都城迁移了,朝代就会变。历史上有盘庚、拓跋宏、朱棣、顺治等都迁过都,但是因为这些迁都并没有影响任何皇权变化,甚至皇帝还是那个皇帝,因此,并没有因此就把一个朝代分开成两个朝代。
(安史之乱)
二、唐朝的国土没什么改变。
周朝、汉朝、晋朝、宋朝,前后两个朝代,其国土面积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周朝在经过动乱和犬戎入侵后,失去了大片国土。周王室的王畿之地,更是变得非常少。晋朝在“五胡乱华”后,东晋也只是拥有南边的少量土地。宋朝北方的大片土地,也已经被金国给占领了,只能偏安南方。
而唐朝虽然经历了武周的改朝换代,以及“安史之乱”。不过,当唐朝恢复以后,国土面积却并没有什么改变,基本上还是原先的那些。因此,这也让唐朝前后实质上改变不大。
(李显剧照)
三、唐朝的权力格局变化不大。
唐朝虽然经过了两次大的变故,但是国家的权力格局却几乎没有改变。唐中宗李显早就被立为太子,虽然被废过一次,但武则天当政的晚年,又把他再一次立为太子。虽说他后来的皇位,是靠自己夺取的。不过,就算他不夺取,等到武则天去世以后,他依然会当皇帝。也就是说,唐朝在那会儿除了改一个名外,其它几乎都没有改变。
至于“安史之乱”,严格地说,还不算唐朝被灭国,安禄山、史思明等人当时只是控制了唐朝的一部分,他们建立的政权,只能叫割据政权。唐朝的权力格局,依然是唐玄宗的儿子唐肃宗继承了皇位,而且唐肃宗早就被唐玄宗立为太子,他也只不过像唐中宗那样,提早继位而已。
除了皇帝外,朝中大臣,以及朝廷的权力结构体系,唐朝也几乎没有什么改变,没有什么大的震荡。
周朝、汉朝、晋朝、宋朝情况要复杂得多。汉朝和晋朝,后面那个朝代的皇帝,与前面那个朝代的皇帝关系,就不是很紧密。刘秀和司马睿,都只能算宗室成员,并不是原来朝代皇帝的嫡系。周朝和宋朝,后面朝代的皇帝,虽然是前面皇帝的嫡系(周平王是周幽王的儿子,宋高宗是宋徽宗的儿子、宋钦宗的弟弟),但是,他们都不是上一个皇帝确立的,是自立为帝的。所以,缺乏明确的继承关系。
因为有以上三方面的综合考虑,因此,周朝、汉朝、晋朝、宋朝都被分为前后两个朝代,而唐朝却没有。
(参考资料:《中国通史》)
因为古中国是国名,而中国古代是指一段时期。
1、古巴比伦王国
古代两河流域国家。由阿摩利人建立,公元前16世纪初为赫梯人所灭。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大奴隶制经济形式瓦解,青铜工具普遍使用,生产有较大发展。
在此基础上,各城邦均制定法典;神庙地位下降;两河流域普遍闪米特化,苏美尔人已融合于闪米特人。
历史概况:公元前21世纪下半叶,埃兰人灭乌尔第三王朝前,来自马瑞的阿卡德将军伊什比埃拉,被派往伊辛(Isin)购买谷物,他就在那里建都并宣布独立。
公元前2003年,埃兰攻占乌尔城,乌尔第三王朝灭亡。乌尔城被毁,国王伊比苏恩被绑缚埃兰安善城。公元前1996年伊什比埃拉赶走了埃兰人占领了乌尔城,建立伊辛第一王朝掌握了南美索不达米亚的霸权。
随后阿摩利人的拉尔沙从伊辛独立出去,伊辛和拉尔沙对峙多年 。公元前19世纪初 ,阿摩利人的阿姆纳努姆部落在巴比伦 摆脱伊新的控制, 其首领苏木阿布( 前1894~前1881在位 )建立巴比伦王国,又称古巴比伦第一王朝。
由于其位于两河流域商路的枢纽地区,境内水源丰富,土地肥沃,政治和经济力量不断增强。
第六代国王汉穆拉比在位时期,先后征服伊辛、乌鲁克、拉尔沙等国,并占据亚述南部,建立起从波斯湾至地中海沿岸的中央集权制奴隶制帝国,自称世界四方之王。
但汉穆拉比的统治并不巩固,其继承者萨姆苏伊卢纳在位时,先后遭埃兰和加喜特的侵袭,内部也发生反债务奴役斗争,导致了巴比伦第一王朝的衰微。公元前1595年,赫梯统治者穆尔西里斯一世最后将其灭亡。
2、古埃及
古埃及(阿拉伯文:? ),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中下游地区。
古埃及文明形成于6000年前(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前王朝开始于5100年前(前3100年)左右时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终止于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埃及托勒密王朝。
古埃及文明形成于前3150年,从那尔迈国王统一了上下埃及开始共经历了早王朝、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第二中间期、新王国、后期埃及时期7个时期31个王朝的统治。
其中古埃及在十八王朝时(前15世纪)达到鼎盛,南部尼罗河河谷地带的上埃及的领域有现在的苏丹到埃塞俄比亚,而北部三角洲地区的下埃及除了现在的埃及和部分利比亚以外,其东部边界越过西奈半岛直达迦南平原。
古埃及有自己的象形文字系统,完善的政治体系和多神信仰的宗教系统,其统治者称为法老,因此又称为法老时代或法老埃及。
古埃及国土紧密分布在尼罗河周围的狭长地带,古埃及人通过治理和控制尼罗河一年一次的泛滥获得了农业生产的巨大成功。
在3000多年的古埃及文明时期,他们建造了巨大的金字塔、神庙、方尖碑,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医学体系。
古埃及文明对后世的古希腊、古罗马、犹太等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对古埃及的研究在学术界已经形成一门专门的学科,称为“埃及学”。
3、古印度
古印度与古埃及、古巴比伦、中国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地域范围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国。
印度是一个文化的大熔炉,这个国家独特的历史背景使得它包含了从远古到现代、从西方到东方、从亚洲到欧洲等多种文化潮流。
再加上它是一个由五大民族构成的国家,本身就像一个大大的文化博物馆。印度河流域是文化的中心。古印度虽然是一个多种姓的、历史包袱较沉重的国家,但依然为世界文化留下了独特风格的遗产。
4、中国
中国,是以华夏文明为源泉、中华文化为基础,并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国家,通用汉语、汉字,汉族与少数民族被统称为“中华民族”,又自称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距今约5000年前,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开始出现聚落组织进而形成国家,后历经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直至形成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局面。
20世纪初辛亥革命后,君主政体退出历史舞台,共和政体建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大陆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先秦时期的华夏族在中原地区繁衍生息,到了汉代通过文化交融使汉族正式成型,奠定了中国主体民族的基础。
后又通过与周边民族的交融,逐步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局面,而人口也不断攀升,宋代中国人口突破一亿,清朝时期人口突破四亿,到2005年中国人口已突破十三亿。
扩展资料:
各国文明成就:
一、古巴比伦
1、世界最早的人类文明——两河城邦文明(6500年前~6000年前)。
2、世界最早的文字——苏美尔人楔形文字(5200年前)。
3、世界最早的城市——耶路撒冷附近的耶利哥城(8000年~1万年前);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8000年~1万年前)。
4、世界最早的冶炼实践——两河流域城邦金银矿石冶炼实验(7000年前)。
5、世界最早的青铜冶炼技术——两河流域城邦青铜冶炼术(6000年前)。
6、世界最早的铁器文明——赫梯文明(3500年前)。
7、世界最早的历法——苏美尔人太阴(月)历(具体时间不详,早于埃及太阳历;有说法认为其有5000年历史)。
8、世界最早的系统宗教——犹太教(4000年前,与印度教并列)。
二、古埃及
1、世界最早的统一王朝/帝国——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建立埃及第一王朝(5100年前)。
2、世界最早的数学——古埃及数学(5200年前)。
3、世界最早的几何——古埃及几何(5000年前)。
4、世界最早的专用书写工具——芦苇笔、莎草纸(5000年前)
三、古印度
1、印度数字。
2、世界最早的三角函数——出自《太阳悉檀多》(公元1世纪成品)。
3、世界最早的日心说——出自《阿利耶毗陀论》(公元499年成品)。
4、世界最早的系统宗教——印度教(4000年前,与犹太教并列)。
四、中国
1、世界最早的铜冶炼技术——陕西西安姜寨遗址冶炼黄铜(6700年前;4675±135B.C.)。
2、世界最早的农业——江西万年县万年仙人洞遗址驯化水稻、栽培稻植硅石(1.2万年前)。
3、世界最早的造船技术——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独木舟(8000年前)。
4、世界最早的酿酒技术——河南舞阳贾湖遗址果酒沉淀物(9000年前)。
5、世界最早的乐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骨笛(9000~8600年前)。
7、世界最早的军事学著作——孙武《孙子兵法》(2500年前)。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有着?盛世?之称的朝代唐朝,其所呈现出的魅力可见一斑。这个作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最鼎盛的时期,无论是从国家财力还是军事力量来说都到达顶峰的朝代,为何自此之后再无朝代可媲美它呢?从根本上来说是君主的权利再也无法下透至于社会底层,士族与庶族的利益斗争愈加激烈。
1、君主权力的衰退
唐朝的鼎盛时期是在盛唐与中唐前期,后走向衰落的节点是?安史之乱?,公元757年,安禄山合谋史思明打着?清君侧?的名义,矛头直接指向杨国忠,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开始了,这场朝廷内部的争斗将各阶层的矛盾数度放大,让唐朝政治系统整个出现瘫痪。后再无盛世局面的出现,也是因为这之后藩镇割据势力将君主的权利削弱,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权利步步缩小,最终导致了社会的分裂,盛世自然也就不复存在。
2、阶层失去制约
在后来的历朝历代中,士族与庶族的斗争都是异常激烈的。二者就像文武二将般互不相容,士族多为士大夫,是通过科举考试入朝为官,他们认为自己高人一等,看不起庶族这些文官,二者多在言论上有纷争,两族都会为自己的利益而战,牺牲的多是百姓的利益。而自唐朝后的宋朝开始,庶族就在皇权拍系上以绝对优势压倒了士族,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户籍的划分,庶族与地主富民勾结起来将利益最大化。而士大夫则是想尽一切办法将资源控制在自己手上,站在庶族的对立面,时刻维系自己的权利。在此局面下百姓无疑是最惨的人,他们的劳动所得均被交以充公,长久下来便节节衰落。
唐朝之后再无盛世,也从侧面反映了国家的权力决策者的治理水平,政权之间的动荡会给这个朝代带来颠覆性的改变,或许盛唐也只会是个美梦难以触及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060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