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郭解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小说中的江湖有一种很直观的判断,行侠仗义,帮助他人而且武功很高的人就是典型的大侠;而一个仗着自己武功高强为所欲为,还善于玩弄权术诡计的人就是典型反派boss,这种人若出现在观众面前,保不准会被口水淹死。“大侠者为国为民”,这是司马迁游侠列传中队侠的描述,但是让人费解的是列传中有一个人却是另类,他就是郭解,他所做之事完全是小说中大反派的典型。
来看看郭解到底做过什么事?
可能是心狠手辣是每一个看似成功之人的必备特点,郭解年轻时就是一个心狠手辣之人,看人不爽就动手杀死别人。这里不得不提及一下他的家世,他老爹就是一个游侠,只是犯了事被皇帝逮杀,但是留下的财产还是有的。杀人在汉朝也是不允许的,所以只能亡命天涯,做的都是些杀头的勾当。比如做雇佣打手、铸私钱、盗墓等,只是运气很好,每一次都遇到天下大赦,因此逃脱死亡的厄运。
成年后变得更稳重了,不再像年轻那会放肆,但是那也只是表面,但是心狠手辣的作风仍在。他开始重义轻财,结交豪吏,若习气相投则以德报怨,也因此得到大批人的称赞。而游侠的名声还是因为这些事:
第一件:有一次他的外甥与别人喝酒时,仗着郭解的势力想要强行灌醉别人,因此这人被惹怒,转而杀死了他的外甥。他的姐姐告诉了郭解这件事,想要讨一个说法,但是郭解问清情况后就不顾姐姐的压力,认定是外甥的错,因此别人都因这“义举”而敬重他。
第二件:他当时的名声很大,洛邑有两家人有仇,别人调解不成,郭解私下进行调解,不让调解人知道,这在别人看来又是一件义举之事。
郭解之死
汉武帝把自己的墓地定在茂陵,于是命令天下富商豪强搬山至此,当时他达不到搬迁标准,卫青还为此向武帝说了一下,后来汉武帝认为他必须搬迁。而在这之前是帜县县令把他的名字报上去的,这个县令是杨季主的儿子。
郭解家迁出去后,他的侄儿就把帜县县令杀死了,不久后杨季主也被杀死,杨家派去告状的人也算都被杀死。但是这件事最终被汉武帝知道了,于是下令彻查,郭解被满门抄斩。
郭解此人从小就养成匪性,之后虽然为此改变了很多,但是骨子里还是一个心狠手辣之人。他的侄子仗着他的势力为所欲为,如果没有他的默许是不可能完成的。如果郭解真的改变了,那么他肯定是需要管好自己家里人的,不会出现放纵自己的侄子胡作非为。
他以前犯下的错难道就能因后面的改变而被掩盖?显然是不能的,无论后面他做了什么,也改变不了做过的事以及性格。前期是通过杀人积累起来的威信,后面又想通过行侠义之事来洗白自身,这不正是大反派的原型嘛?而司马迁把他写入列传的原因,我认为更多的是想通过他来弘扬侠义精神。虽然事迹并不完全是侠义之事,但确实有行侠之事。
秦汉之际的游侠(注:“朱家”是人名,非家族名)。鲁(今山东曲阜)人,以任侠得名。大量藏匿豪士及亡命之人。季布被刘邦追捕,他通过夏侯婴向刘邦进言,得赦免。以助人之急而闻名于关东。 郭解,字翁伯,河内轵(今济源东南)人,汉善相人许负的外孙。其父亲因为行侠,孝文帝时被诛。
郭解长得短小精悍,貌不惊人,性格沉静,勇悍,不喝酒。年青时心狠手辣,恣意杀人。他肯舍命助人报仇,还干些藏命作奸剽攻、铸钱掘冢的事情。后来,郭解一改前行,对人以德报怨,厚施薄望。救人之命不恃其功。因此,他在当地声望很高。
江湖中的大侠永远都是武侠小说中的英雄人物,他们行侠仗义、锄奸扶弱,是少女心中的“偶像”。虽然有的“侠”是行侠仗义之人,有的是泼皮无赖之徒,但韩非子说:“侠者以武犯禁”,无论是哪种“侠”他们都是犯法的。汉武帝时期便有这么一位著名的大侠——郭解,最后被汉武帝诛杀全族。
郭解的父亲也是当地一著名游侠,在文帝时期被逮捕处死。所以郭解从下受父亲影响,好勇斗狠,是个暴脾气。年轻的时候如果遇到什么不愉快的,那对方绝对是必死无疑,他为矛盾杀过的人可不在少数。不仅如此,他的犯罪行为一只手可数不清,什么藏匿罪犯、违法抢劫、私铸钱币、盗挖坟墓他样样都做过。按理说,这么个人早就该被处死了,但他每次都能化险为夷,逃出生天。
等他年纪大一点的时候,虽然本性难移,为小事突然怨怒行凶的事还是屡见不鲜。不过他居然开始检点自己,用恩惠报答怨恨自己的人,还不计回报。
在又经历了一系列事情之后,郭解逐渐声名远扬,游侠们不仅仰慕他还喜欢依附于他。不过郭解随着名气越来越大,做人却越来越谦卑,出门从不带着仆人,遇到官员从不敢乘车。他能办成的事必须给人家办成,办不成的也一定会让多方满意,因此大家都特别尊重他,争着为他效力。
不过也就是在这种“盛名”下,郭解有了大麻烦。
元朔二年(前127年),朝廷要将各郡国的豪富人家迁往茂陵居住,郭解家贫,不符合资财三百万的迁转标准,但迁移名单中却有郭解的名字。这是怎么回事?
郭解当时其实就算是个地下大佬级的人物,地方官员非常惧怕郭解,又不得不依靠他的势力,政令受到牵制,所以也就有了这么一出。
卫将军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卫青,就连他也在为郭解说话,这让汉武帝更加“叛逆”,说:“一个百姓的权势竟能使将军替他说话,这就可见他家不穷。”郭解于是被迁徙到茂陵。
最初提议迁徙郭解的是轵县杨季主的儿子,时任轵县县掾,郭解的侄子就把这个杨县掾的头砍了。从此杨家与郭家结了仇。后来又杀死杨季主。杨季主的家人上书告状,有人又把告状的在宫门下给杀了。汉武帝听到这消息,就向官吏下令捕捉郭解。惊动天子的郭解此时已经被逼入绝境,无奈的他只好将老母安置起来,自己则亡命逃亡。
郭解的亡命生涯中获得了不少人的帮助,他所到之处,常常把自己的情况告诉留他食宿的人家。所以过了很久,官府才捕到郭解,并彻底深究他的犯法罪行,发现一些人被郭解所杀的事,都发生在赦令公布之前。
也就是说郭解的罪行其实都已经被赦免了,他应该被判无罪。在这期间,又发生了一件事:轵县有个儒生陪同前来查办郭解案件的使者闲坐,郭解门客称赞郭解,但是儒生却对他的话加以反驳,郭解门客听到这话,就杀了这个儒生,并割下他的舌头。对此事毫不知情的郭解本来也应该无罪,官吏向皇上报告,说郭解无罪。御史大夫公孙弘议论道:“郭解以平民身份侠,玩弄权诈之术,因为小事而杀人,郭解自己虽然不知道,这个罪过比他自己杀人还严重。判处郭解大逆无道的罪。”于是就诛杀了郭解的家族。
多么荒唐的理由!究其荒唐之因,还是因为郭解强大的势力已经威胁到了大汉政权,就算没有这件事,郭解早晚都会被安上一个莫须有的罪名。
司马迁给了郭解极高的评价:
郭解这个样子的大侠在当时真的只有死路的一条,因为如果汉武帝不去铲除掉他,还有其他的一些人也会想要去铲除掉他。所以无论当时他做怎样的事情,所面临的一些下场都是一样的,可以说当时只能是让他以死来逃脱。如果说让他最后死路一条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他独特的身份,他的身份是游侠,而游侠对于集团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威胁,因为集团当中最最重的是利益,官府如果诚心要打压这一些人,他们也没有办法去反抗。
虽然游侠的本质是行侠仗义,但是更多的游侠并没有想要去真正的行侠仗义,反而只是有了那一个身份罢了。大多数的人都想要去找一个自己的权贵,然后依附着,并且在他们想要去行侠仗义的时候,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去帮助百姓。他们反而是打着去救助百姓的幌子,然后去烧杀掠夺。这样的游侠反而是会影响到社会的治安,所以君王必须要铲除这样的人的存在,否则百姓会怨声连连。
毕竟当时支持君王的是百姓,如果百姓因为君王处理不好这样的事情而怪罪于君王,那么君王最后还是要将这样的责任归咎于游侠。在郭解身上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来他和上层利益集团的纠葛,如果让他摆脱这样的利益集团,显然是不靠谱的,他迟早会再次卷入到这次的斗争当中。虽然他个人的品质是非常好,可能还为百姓帮过非常多的忙,但是和这种利益集团的纠葛,势必会让他们认为游侠对于自己的不利之处。
而君王解决他是为了百姓的一些安全,这是我们都可以理解的一件事。而那一些利益集团解决他,他当然就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还有地位。这样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其实是汉武帝没有铲除掉他,其他的人也会动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054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