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万历三大征的经过

说历史 2023-06-08 23:54:23

万历三大征的经过

有人说明朝亡于万历不是崇祯,但立马就有人跳出来反对了!因为万历年间的中国军队可是很牛,老打胜仗。而他们说的胜仗,指的是万历三大征。

1592年,宁夏副总兵哱拜,举兵闹响。万历皇帝知道后,气急败坏拒绝和谈,调集六镇兵马历时五个月平定了宁夏。宁夏这面刚刚结束,日本人又来朝鲜搞事情了。作为老大,万历皇帝,想都没想就立马调集人手去撑场子,终于在1598年将小日本彻底逐出了朝鲜。

本以为可以休息,回下血了。谁知道1599年播州的杨应龙又跳了出来,在贵州烧杀抢掠。万历皇帝,直接下令20多万大军包围播州,用了近两年的时间才终于搞定了杨应龙。这三次PK,大明可谓是威服宇内,但胜利却没有带来任何实际好处,反而消耗白银一千一百六十余万两,耗光了老张留下的家底,可谓是赢了面子,丢了里子,成了压垮明朝迅速走向衰败的最后一根稻草。

转载声明:感谢您对不回头网的支持,读史使人明智,以史观今,让我们通过历史中一个个的典故故事去了解历史。喜欢的朋友欢迎转载万历三大征的经过

明朝万历朝鲜之役简介

明代万历朝鲜之役的后期,也就是庆长之役时期的明军一共投送了多少兵力?

引用数百万之说的请自动回避...

主要的疑问在于,明-鲜联合军在第二次南部攻势之中的泗川合战中到底损失了多少人,从两万人到八万人之说都有,八万人之说比较荒唐,但整理出具体的战损人数也是不可能,因此希望参照参战总人数来进行判断一下

答的好的,继续追加30分

能举出具体引用出处,文献者,追加50分,或更高,不封顶

感谢古江流兄的回答,但希望能用具体资料论证您的论点,而不是“感觉”。

三楼请引证资料

解答:

你这个问题也太久争议了,中日朝三国的史料各不相同,许多史学家也都在研究(但好像并没有成为热点,没听人说过).日本史料认为明军数量和日军相近,为14万左右.好像日本和中国的史料都不尽写实,毕竟立场都不一样,不足以客观,但唯一的第三方国朝鲜史料对此没有描述,所以引出了好多遗留问题.而在其他史料中,比如《剑桥史》认为,“这似乎是太不可能了”,它认为,“明在战役高峰期间的陆军和水师加起来的兵力估量为7万5千人.”《中国全史》也认为明军总计7万多人.第一批明军好像3万余人,在战略占守后,又有邢玠率领的4万大军与他会合,明军和朝鲜军即转入战略反攻.还有现在的一些小说和伪史真的会把人误导.

背景:一,朝鲜.以东人党和西人党之争为主的内乱导致国力衰弱,无御敌之力.1392年李朝建国以后,大封功臣.到十五世纪末以后,老于世故的功臣勋旧把持朝政的种情况日趋严重.于是,一股和勋旧大臣抗衡的政治力量慢慢形成了,也就是士林.此消彼涨,经过半个多世纪,中间还夹杂着暴君的酷政,诸如此类的,士林掌握了政权.

——————————————————————————————一、大炮.我大明军装备有性能优良的大炮,尤其是“佛郎机”炮,威力巨大,是日军所未见的.在攻击以前常常有猛烈的炮火准备大量杀伤日军.二、护甲.我大明军盔甲经过千年演进十分完善,还有能防日军火枪的“棉甲”(日军的火枪比我明军厉害,射程和威力都占优).而日军因为地处

通过对朝鲜历史的分析,浅谈一下个人的意见:楼主所问的海军基地应该是在弥勒岛的唐浦、闲山岛、仁川三个港口之一(或者皆有),个人认为闲山岛为主基地的可能大一些.说是闲山岛,主要是根据记载,玉浦、合浦、泗川等海战均为朝鲜海军主动出击的战斗,闲山岛海战则是日本舰队屡次失利后以主力舰队出击力图歼灭朝鲜舰队而实施的作战,当时日本舰

李舜臣(1545.5.5~1598. 12.16) 朝鲜民族英雄. 朝鲜海军将领,抗日民族英雄.祖籍京畿道开丰,生于汉城.字汝谐,号德水. 出身于没落士大夫家庭,幼时家境贫寒.他颇有学问,能骑善射,32岁时武举登科,从此开始军旅生涯.他刚直不阿、一生忧国忧民,追求正义,几处逆境而无悔无怨. 1576年武科及第后,曾任全

明代万历三大征是指: 1.宁夏之役,镇压哱拜之乱 2.播州之役,镇压杨应龙之乱 3.抗倭援朝,援朝逐倭(日本)之战

1、万历朝鲜战争中朝鲜王国几乎全部沦丧,只有极少一部分海军还能作一些抵抗.别太拿李舜臣当回事,和明军比起来小的不能再小的人物.因此不存在什么联军.2、明朝当时先后派出了大约 20万部队,丰臣秀吉举全国兵力基本相当.明朝军队在经济实力、骑兵、火炮、战术方面占优势,日军在作战经验、火枪威力方面占优势.3、没有这场战争,明朝

朝鲜简介朝鲜王朝(, 1392年—1910年),朝鲜半岛历史上的一个王朝,君主的本贯是全州李氏,建都于汉阳(即今日首尔汉江以北地区).因君主姓李,所以简称李朝.正式国号朝鲜国.朝鲜王朝历经27代君主共五百余年,其绝大部分时间内先后作为中国明清两朝的重要的朝

明朝神宗万历帝万历皇帝朱翊钧即位时年仅10岁,由文渊阁大学士高拱、张居正、高仪辅政.张居正接任首辅后,在李太后的支持下,于万历元年(1573年)进行政治经济改革.在政治上整顿吏治,实行考成法,对各级官吏进行考察,作为升迁、黜陟的依据.在军事上整饬军备,加强边防,选用能征善战、带兵严格的将领,对蒙古采取安抚睦邻政策.在经

首先说明下“它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的含义,注意这里强调的是“个体发育”,而不是指细胞周期中.因为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就必定存在着细胞分裂,那么就可能发生基因突变,而具体是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哪个时期这里没有讲.接下来再说说为什么选A.细胞的DNA是双螺旋结构,非常稳定.稳定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碱基对之间有氢键连接,一个氢

设ab两地的距离为xx/4-x/2除以4-x/2除以20=27/60x/8-x/40=27/60x/10=27/60x=27/6=4.5千米答:ab两地的距离是4.5千米.另外发并点击我的头像向我求助,请谅解,,你的采纳是我服务的动力.

B从印度传入佛教才是从印度传入 ,A形成于东汉后期,道教创始人为东汉张道陵,C唐宋时期空前兴盛,唐朝李氏自称老子李耳后裔

我回答的还是比较具体的.明末边事春秋之六 鏖战三千里江山 ――万历朝鲜之役 与许多人的感觉一样,每读《明史》,特别是读到晚明部分,总会令人感到寒气逼人,脊背上的凉意,胸腑中的悲意,一时不易排遣.孙武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明朝便在这生死存亡的夹缝中度过一个个多事之秋.仅明末军事领域,战事频繁,令人感到

不是侵略,两次都是帮助朝鲜人民平定内忧外患明朝那次咱们叫援朝抗倭之战,朝鲜叫壬辰倭乱,日本叫文禄之役和庆长之役总共打了两次(把日军打的很惨),最后日军因为丰臣秀吉病死才撤兵(从万历二十年(1592年)开始至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结束,历时七年)第二次是帮助朝鲜平定东学党叛乱(当时当政的就是所谓的明成皇后),由袁世凯

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遂萌发了建立一个亚洲大帝国,他决心到比日本更广大的空间施展一番.首先要征服朝鲜,再来征服中国,后再征服印度,建立一个包括日本中国、印度、朝鲜在内的亚洲大帝国.1592年丰臣秀吉率兵20万征伐朝鲜,兵员以西日本诸大名为主.战争初期,久经沙场的日军攻势猛烈、势如破竹,以极快的速度先后攻占朝鲜王京。

除了万历三大征,让明朝丢失了土地的还有哪些战争?

提到明朝时期的战争,人们总是会想起所谓的“万历三大征”。这三场战争分别是宁夏之役、朝鲜战争和播州之役。宁夏之役和播州之役属于内战,是平定内部的叛乱势力。而万历朝鲜战争属于中日战争,是一场国际战争。三大战争,明朝都取得了胜利。因此,许多人就对此夸夸其谈,认为明朝对么强大,在万历时期也能够打赢三场大规模的战争。实际上,万历时期的战争并非这三场,还有两场的也十分的大,一场是明朝和缅甸的战争,一场是萨尔浒之战。



一,名缅战争:云南外夷土司丢失殆尽1554年,缅甸东吁王朝灭阿瓦王朝,基本统一了缅甸。随后,缅甸就向云南外夷土司发动了进攻。1556年占领了八百大甸宣慰司(兰那国),1558年占领了老挝宣慰司(澜沧国),1560年,缅甸第一次北征,进攻孟密土司。1568年,莽应龙第二次北征,进攻木邦,木邦土司向明朝报告了情况。然而明朝官员却向木邦土司索取贿赂,而不协助木邦请求援兵。于是木邦土司投降了缅甸,此后潞江土司也投降于缅甸。1573年(万历元年)莽应龙第三次北上,进攻孟养土司,而明朝也派出大量的军队,标志着明缅战争正式爆发。这一次,缅甸遭遇了失败,但是经过三次北征,陇川、干崖和蛮莫等土司都投向了缅甸怀抱。1579年,莽应龙第四次北征,最终消灭了孟养土司。


缅甸东吁王朝

1581年,莽应龙去世,其子莽应里继承王位,明朝和缅甸的战争还在持续。但是莽应里在军事才能上不及莽应龙,因此对外战争基本失败。从1583年到1598年,莽应里不断进攻云南,但是都遭到了失败,而孟养、木邦、陇川、孟密等土司又重新回到了明朝怀抱。1593年,缅甸内乱,而莽应里在对阿拉干的战争中被俘虏。


缅甸的土司分布

此后,莽应里之弟良渊侯继位,又开始进攻云南孟密、蛮莫,蛮莫土司思正逃到黄连关,向明朝求救。然而云南的长官却将思正死了,以求缅军停止进攻。1604年,孟养被缅甸所灭。1606年,缅甸进攻木邦,明朝军队不敢救援,木邦失陷。至此,明朝和缅甸的战争宣告结束,明朝的云南外夷土司基本被良渊侯攻陷。1605年,良渊侯去世,其子阿那毕隆继位开始挥戈南下,投入到统一缅甸的战争之中。


明缅战争后的云南版图

二,萨尔浒之战:女真族对明朝战争的转折点而万历时期另外一场著名的战争为萨尔浒之战。1583年,努尔哈赤以“兵不满百,甲仅十三”起兵,开始了统一建州女真的伟业。他征服苏克苏浒部、浑河部、完颜部、董鄂部、哲陈部,到1588年统一了建州女真,并且建立了女真国。而此时的明朝对努尔哈赤的崛起还不知道。随后,努尔哈赤又征服哈达、辉发、乌拉等海西女真。此时,明朝终于发现了努尔哈赤的崛起,于是决定出兵阻止努尔哈赤统一海西的叶赫部,明朝和努尔哈赤的矛盾也就公开化了。


明朝东北局势

1616年,努尔哈赤宣布重建金国,史称“后金”。1618年,努尔哈赤率步骑2万进攻辽东地区,抚顺城以东诸堡,大都为后金军所攻占。面对这样辽东的沦陷,万历皇帝派遣杨镐为辽东经略,主持辽东防务,并决定大举进攻后金。1619年,明朝调集到辽东的援军已经达到了87000多人,加上叶赫部和朝鲜的军队,有11万,号称20万。于是明朝军队分4路大军进攻后金。


建立初期的后金

而努尔哈赤则采取了“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战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最终,在努尔哈赤的进攻下,明朝军队共损失了45000多军队,枪炮火铳20000余支。从此,明朝在辽东地区的争夺就陷入了被动的地位。随后,努尔哈赤直接迁都沈阳。萧一山评价道:“是役也,明倾天下之力,尽征宿将猛士,及朝鲜叶赫精锐,分道深入,使之不能兼顾。而努尔哈赤以八旗六万之众,先破其一路,五日之间,全军皆败。金士卒仅伤数百人,而所获则以巨万计。明清之兴亡,此亦最大关键也。”



将萨尔浒之战、名缅之战和平播之役、宁夏之役、朝鲜战争算起来,明朝在万历时期一共打了5场大规模的战争,其中2场是内战,3场是外战。外战方面,一胜两负。我们可以把这五场战争称之为“万历五大征”。如此就能够更为全面的了解万历年间的边疆局势了。

明朝为万历三大征付出了多大代价?

万历三大征,是指万历二十年至万历二十八年间,发生的三次大的战争,分别是平定宁夏哱拜的宁夏之役,援助朝鲜抗击日本入侵的朝鲜之役和平定四川播州土司杨应龙的播州之役。这三场战争都以明王朝的全胜而告终。

宁夏之役。哱拜原本是蒙古鞑靼人,因为内部的仇杀而降明,后以军功升任总兵官,因看不起明军而叛乱,万历先派麻贵,后派李如松指挥平叛,前后耗时七个月,最后攻破宁夏,族灭哱拜而告终。

朝鲜之役。日本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野心勃勃,妄图称霸世界,遂入侵了朝鲜,战争初期,朝鲜一路溃败至鸭绿江边,后明朝参战,形势发生逆转,万历派出李如松,先在平壤城歼灭日军王牌主力小西行长的第一军大部,顺势拿下开城,并切断烧掉日军粮草后进占汉城,日军被压缩在靠近日本一侧的海岸线上,双方随即开始谈判,谈判破裂后继续打,而日军始终未能有明显的进展,一直团缩在沿海以求自保,后丰臣秀吉病死,日军全体逃回日本,明朝联军完胜。

播州之役。杨应龙家从唐朝起,世代为播州地区的土司,杨应龙本人更是土皇帝,骄横不法,轻视明军,常常做出许多违法乱纪的事情,被四川巡抚多次弹劾,最终,万历下决心改土归流,收拾了杨应龙。他李化龙为总指挥,负责剿灭杨应龙。经过排兵布阵,一百多天的激战后,杨应龙大势已去,与二妾自杀,播州平定。

三场战争的死伤人数有多种说法,已经不好考证,但耗费的国帑却比较一致,虽说钱不能代表损失,但它也从侧面反映了三场战争的代价,宁夏之役耗费一百八十万两,朝鲜之役耗费七百八十万两,播州之役耗费在二百万两以上。三场战争虽说都胜利了,但是严重削弱了明朝的统治力,为明朝的覆灭打下了基础。而在万历朝的萨尔浒大战中,明军又败给了努尔哈赤,更是雪上加霜。要是这样来算,那这三大征的代价就太大了,有人说明亡于万历,可能就源于此。

万历帝做出了哪些改变

三十年不上朝对朝廷没有任何影响,万历帝做出了哪些改变?

万历皇帝因为宠爱郑贵妃,想立他和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但是这件事遭到了维护“嫡长子制”的大臣们与太后的坚决反对。万历皇帝非常生气,一怒之下,竟然三十年不出宫门。而且“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以至于朝中大臣每天在朝堂上都无事可做,只能数日影捱日子。后来提拔起来的内阁大学士,多年来都不知道万历皇帝长什么样子。

虽说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可是,为什么朝廷却没有乱,没有出现历史上皇帝不理朝政的时候,常常出现的那种宦官干政、后戚干政、权臣干政这样的事情。整个国家也没有出现诸侯造反、农民起义这种引发全国大乱的大事情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我们可以注意一下万历皇帝去世后,明王朝的朝廷生态情况,似乎从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重要的信息。

万历皇帝去世后,明王朝的朝廷,存在这样一些情况。一是朝廷的党争空前激烈。东林党、阉党、宣党、昆党、齐党、浙党等等,一个小小的朝廷,分裂出如此众多的党派,这是在任何朝代的任何时候都没有过的。二是万历之后的皇帝,除了后来崇祯皇帝勤于政务以外,朱常洛、朱由校都耽于享乐。

朱常洛当皇帝才28天,就因为服食性药“红丸”去世。朱由校则成为一个木匠皇帝。可以说,这些都是万历皇帝给他们树立了“好榜样”。三是万历皇帝发动的“三大征”,把张居正储备的国库掏空,以至于最终崇祯皇帝无钱打仗,明朝也因此而败亡。

这三个结果,有两方面的意义。

一方面,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虽然在当时没有出现天下大乱,但是,却因此造成了明王朝的很快败亡。万历不上朝的后遗症,在当朝没有显现出来,却在后世显现出来了。

另一方面,三个结果,正好藏着万历皇帝虽然三十年不上朝,却依然控制着朝政的三种手段。哪三种手段呢?

其一,弱臣权。

万历皇帝在三十年不上朝之前,做了两件重要的事情。一是在张居正去世后,对他进行严厉打击。张居正辅佐万历皇帝十年,兢兢业业,也没有什么过错。但是张居正一死,万历皇帝竟然那样严厉打击他。这让所有的大臣明白,千万别冒头。你只要冒头,不管对错,都会被打击。二是打击冯保。冯保是个太监,在整个明朝宦官干政那么严重的背景下,冯保可以算得上是个很不错的宦官了,可是他依然遭到万历的清算。这又给宦官们提了一个醒,千万不要有丝毫的自作主张,要有,就会遭到冯保的命运。

万历皇帝打击了有权威的张居正和冯保,因为不接见任何大臣,因而也不可能重用任何大臣。这样,无论是朝中大臣,还是宦官,都不可能做大。不能做大,自然不会对万历造成什么威胁了。

大臣及太监们不能做大,因此只能结成联盟,希望依靠集体的力量,能够在朝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万历皇帝因为“不朝、不见、不批、不讲”,因此并没有亲近哪个集团。所以那些党们成长不起来。直到朱由校上台后,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变。

其二,强皇权。

在弱臣权的同时,其实也在强皇权。不过,万历不上朝,把皇权又往上更推进了一步。为什么这么说呢?

万历如果上朝,批阅大臣的奏章,他对大臣的意见肯定有个态度。接受或者不接受。尤其是他自己深居后宫,大臣们必然会有批评意见。不管他听与不听,只要做出判断,这件事就会产生影响。但是,因为他不批阅奏章,不见大臣,不做任何判断,实际上大臣的作用几乎发挥不出来。因为不可能有人在没经过皇帝同意的情况下发布政令。

由此可见,在万历不上朝的期间里,大臣的权力已经被压到了最低。

其三,控兵权。

从万历发动的“万历三大征”就可以看出,虽然万历不上朝,但是兵权其实一直牢牢地掌控在他的手里。

对于援朝战争,其实朝中大臣是有很多不同看法的,很多人是反对这样做的。不过,由于万历并不听他们的话,因此,他们只能执行。

而这些战争也打得很盲目,以至于把军队拉到朝鲜了,还不知道敌人有多少人,军事部署情况是怎样的。都是一边打一边观察,最后发现兵力不够了,粮草不够了,又从国内紧急调拨。

当万历把兵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不给任何人的时候,其实已经没人对万历有什么办法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05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