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如果晚清不被西方侵略,清朝还能坚持多久

以史为鉴 2023-06-23 23:12:09

如果晚清不被西方侵略,清朝还能坚持多久

清政府之所以灭亡,西方列强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那么,假如当时没有西方列强的入侵,清朝会不会灭亡呢?

可能很多人会认为,如果当时西方不介入的话,清朝不会灭亡。

这个话也有一定道理。西方列强的介入,确实给当初的清政府带来了摧毁性的打击。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就轮番上场打击清朝,在各方面都给清朝带来了灾难。这些灾难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在经济上给清朝带来了沉重负担。当时中国和西方列强进行了很多次大战,这些大战,基本上都是以清朝的失败告终。而清朝失败后,就会赔款。这些赔款,严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经济。

二是清政府的威信降到了最低点。清政府和列强作战,既不敢打,又打不赢,战争结束后立刻就割地赔款。这样的做法,让清政府在民间老百姓的心中声誉扫地,威信严重降低,甚至没有了任何威信可言。

三是中国传统文化自信心基本丧失。由于西方列传在战争中,总能打败清政府,这就使得很多人认为,中国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过错。是中国传统文化,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因此当时形成了一种用西方文化,彻底替代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潮。这也使得中国人完全失去了文化自信,觉得清朝的一切都不如外国。而这种文化自信的缺失,也是造成清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那么,假如当时没有列强的介入,清朝是不是会一直坚挺下去呢?

我认为,就算没有西方列强的介入,清朝肯定也会很快灭亡。就算往后延续,也延续不了多长时间。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中国古代王朝不超过三百年的铁律。

纵观中国古代的王朝,从秦始皇建立第一个封建王朝,到清朝,基本上没有一个王朝能够超过三百年。汉朝有四百年,不过中间也分成两段,实际上每一段也不过两百年。

为什么中国古代的王朝超不过三百年呢?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也是封建王朝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在这里,咱们不详细讨论。总之,当所有的王朝都是这样一种情况的时候,这显然就已经成为一条铁律了。

清朝如果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开始算,前后延续了296年。从皇太极建立清朝开始算,前后也有276年。这个时间,按照我们说的不超过三百年的铁律,也正是到了灭亡的时候。

二、清朝的阶级矛盾会变得很尖锐。

古代封建王朝,之所以不会一直延续下去,就是因为在王朝发展的过程中,阶级矛盾会越来越尖锐。统治者越来越腐朽,贪腐越来越严重,对老百姓的剥削会越来越严厉,土地兼并现象越来越厉害。这样一来,老百姓实在没有饭吃了,就不得不变成盗贼。

当老百姓变成盗贼以后,政府必然派出军队对盗贼实行围剿。这种围剿,有可能把盗贼剿灭下去,也有可能无法灭下去,盗贼的势头起来了,而且越来越厉害,这样一来,必然引发农民起义。

清朝末年,实际上这种阶级矛盾已经比较尖锐了。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以及回民暴乱等等,之所以会此起彼伏地爆发,并不完全是因为爆发了两次鸦片战争。这两次鸦片战争,对清朝的影响,其实并没有到国内爆发这么严重暴乱的时候。这种严重暴乱,实际上还是因为国内阶级矛盾太尖锐造成的。

三、民族矛盾会重新爆发。

元朝末年爆发了尖锐的民族矛盾,并且因为民族矛盾引发了全国性的大暴乱,最终推翻了元朝的统治。清朝末年,这种民族矛盾并不太尖锐。不过,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在镇压农民起义中,汉人地主阶级异军突起,并逐渐走上了清朝的统治地位。比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就是因为镇压太平天国,因而有机会在朝中有话语权。如果不是因为这样,那么,这些汉人地主阶级是不会有话语权的。没有话语权,民族矛盾必然变尖锐。

实际上,清朝末年,已经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样的口号。这种口号的提出,正是不满清政府满人统治的结果。

四、自然灾害频发引发国家动乱。

历朝历代到了王朝末期,都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这些自然灾害的频发,让缺衣少食的老百姓,不得不揭竿而起。

清朝末年,也遇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这些自然灾害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混杂在一起,农民起义爆发是必然的,最终推翻清朝统治也是必然的。

如果没有八国联军入侵,清朝会不会延续更久?

如果没有八国联军的入侵,清政府可能会延续的更加持久一点,但是不至于延续的更久,因为清政府的下台是必然的,八国联军的入侵只是加速了清政府的下台,并不是导致了清政府的下台,因为清政府的统治实在是太迂腐了,这些统治是陈旧的,老练的,用于那时候的社会当是远远不够的。

在清朝的乾隆和雍正的时候,他们治理国家的时候,中央集权达到了顶峰,这样的集权统治会让中国陷入大臣没有语言权。一个人没有语言权是很可悲的,因为语言权可以决定一个君王如何的做事,如果君王并不英明,这时候在治理国家的时候,又不能让自己的大臣给自己提出明确的意见,很容易导致治国失败。

如果当时的君主是英明,国家治理还比较好,而且一个人的头脑总比不上所有人的头脑,自己治理国家起来肯定是费力的,如果让百姓和大臣与自己一起治理国家,那么这个国家将是很容易治理的。如果君王很昏庸,那么在治理国家的时候,必然会导致百姓的不满,这时候百姓甚至会揭竿起义,到时候国家又处于水深火热当中。

在当时的清政府的时候,虽然君王是有心要治理好国家的,但是由于慈禧干涉政府,让年纪比较轻的君王没有办法得到实权,从而没有办法顺利的治理国家,反而让慈禧钻了空子,最后导致八国联军侵略了中国,清政府也倒台。

不过清政府倒台并不都是八国联军入侵的原因,更大部分是因为他的内部有一些矛盾,最后才导致清朝灭亡。

如果没有鸦片的流入,也没有列强的侵略,清朝盛世能维持多久?

如果没有列强1840后的入侵,满清 撑不过20~30年,会在1860年至1870年间完蛋。
  
   道理很简单,太平天国起义,除了太平军本身稍微借用了 基督教元素外。其他,天地会、捻军、白莲教、小刀会等等
   均是没有受到西方影响的起义。
  
   可以说没有列强出现,这些起义都会发生(类似太平天国的起义也会有发生,只不过以其他教为名目),尤其是捻军,是必然会发生的。
  
   但列强入侵后,随着近代军事技术的传入,列强的支持,满清的镇压能力大大提高,这才使得满清能够幸存下来。
  
   实际上,本来至少捻军的大起义就足以推翻满清,因为他们击败了僧格林沁。如果没有列强入侵,僧格林沁的力量就是满清能依赖的最强军事力量了。
   捻军能击败蒙古兵,没有其他因素,接下来就可以推翻满清,重复元末故事了。

如果没有“外国人”入侵清朝的中国,大清还能挺多久

1、从清朝中后期的军力来看——乾隆嘉庆年间,为镇压白莲教起义,清廷征调了全国16个省的驻军,用兵长达九年,耗银近2亿两(相当于清政府5年的财政收入)!同时,清军还损失了一、二品的高级将领20多人,副将、参将以下军官400余人。面对着生龙活虎般的起义军,清朝正规军已毫无战斗力,当时有人戏称“贼至兵无影,兵来贼没踪,可怜兵与贼,何日得相逢”,讽刺的便是清朝官军畏敌如虎的丑态。
2、从清朝中后期的国民经济来看——康乾盛世业已成为往日烟云,大清疆域之内民不聊生,烽火四起。再加上天灾人祸层出不穷,苛捐杂税多如牛毛,贪官污吏鱼肉百姓,地主恶霸横行乡里……社会生产力已遭到严重破坏。
当时的大清王朝国库空虚,封建生产力已发展到了极限,剧增的人口同封建土地所有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清朝耕地最多时有10.5亿亩,年产粮食2000亿斤,应该说解决当时的3亿多人吃饭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然而,由于大量土地和粮食被少数地主所占有,结果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
至于清朝曾经发达一时的工商业,在国家整体经济不景气的年代,也开始无可避免的走向衰落。为什么明清时期,苏州园林得到了很大发展呢?那是因为修建这些园林的富商大贾们空有雄厚的资本,却囿于封建制度的束缚,无法将手里的钱投入到扩大再生产中去,于是只好转而寄情山水,“开发房地产”了!
3、从清朝中后期的官场来看——“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想必大家早耳熟能详了;而那个古今第一大贪官和珅的暴富经历,更是很能说明些问题。
和珅得宠误国,乾隆皇帝难辞其咎。这位乾隆爷在御国三四十年后,志得意满,骄奢之气开始浮生。他一方面多次南巡纵情山水,一方面又花费巨资修建圆明三园(就连纪录片《圆明园》都无可奈何的表示——迄今为止,也无人知晓建此皇家园林究竟耗费了多少民脂民膏)。而官场的腐败、自然灾害的频发和军费开支的浩大,更使得原本富庶的国库很快便出现了财政危机。善于敛财的和珅于是自然而然的变成了乾隆的“活财神”——议罪银制度应运而生,大清卖官鬻爵的歪风邪气从此愈演愈烈!和珅弄权不过二三十年,却聚敛下富可敌国的庞大财富——折合白银达8亿两之多!这可相当于清朝十数年的财政收入呀!
清朝官场的腐败堕落,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整体性的塌方”。曾经英姿勃发的大清帝国到了这个地步,它的气数也真就不长了。
4、从清朝中后期的宗教民族关系来看——宗教会社性质的人民反抗运动此起彼伏,比如乾隆朝的林爽文“天地会”起义,乾嘉两朝的白莲教起义,以及嘉庆朝的天理教起义等;
满清贵族与各被统治民族的关系,开始紧张。西南、西北民族地区局势动荡,苗族、回民的反清斗争如火如荼,这一趋势在尚属盛世的雍正年间便已露头,到了乾隆以后各朝则更是日甚一日。而且,清朝的少数民族起义同以往历朝相比,规模更加宏大,战斗更加激烈,时间持续更长,这其实是反映了满清政府在民族政策上的一贯高压态势——纵观历史,中央政权与少数民族作战之频繁、手段之酷烈,与清王朝相比,前代历朝可谓无出其右者。一旦中央政权控制力愈来愈弱的情况下,即便曾经效忠清廷多年、与皇室广泛联姻的蒙古各部,恐怕也会生出种种异心来,嘿嘿,这是历史的必然啊。
5、从清朝中后期封建地主阶级内部的分化来看——清朝之所以能够将轰轰烈烈的白莲教起义镇压下去,主要是靠了地主编练的民团。这些民团无论从战斗力还是士气上讲,都要高于八旗军和绿营兵。这就让我们想起了后来的湘军和淮军,正是这两支私人编练军又支撑了大清王朝30多年——那么可能有人会问,是否依靠私人武装,衰败的清朝就能够转危为安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
在没有西方国家介入的情况下,出于封建忠君思想和对人民的仇视,这些地主民团、编练乡勇,确实可以帮助清朝延续其反动统治。但封建社会的至尊皇权思想,却无时无刻不在催发着那些拥兵自重的地方军阀,滋生出“改朝换代”的野心。实际上,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演进来看,“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的地方割据思想,是确实发生了的。象曾国藩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后,清政府在江南的军政大权完全握于曾之手,当时他的幕僚和部将都有人劝其自立为王。可以说,清朝统治上层中的满汉离心倾向,一旦遇到合适的气候和土壤就会迅速滋长——而这个问题,单纯依靠满清皇权的威势和腐朽儒学的笼络欺骗,已经无法解决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045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