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唐朝武则天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纪传体史书是汉朝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创立的,《史记》中使用“本纪、世家、列传”等多个体例来给帝王以及王公大臣做传记,后世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也基本上都采用了纪传体。其中,“本纪”基本上是帝王独有的。
说本纪“基本上”是皇帝独有,是因为二十四史中有很多特例。比如项羽没有称帝,但是司马迁写了《项羽本纪》;吕雉没有称帝,但司马迁写了《吕太后本纪》。这是因为他们二人虽然没有皇帝之名,却有皇帝之实。后世也有很多人当过皇帝,但是并没有被列入本纪,比如著名的海昏侯刘贺,史书中甚至都没有单独给他列传,还有很多亡国之君,当然也没有列入“本纪”的资格。历史上真正列入本纪的女性,只有吕雉和武则天二人。
论名分,武则天当然是有资格列入本纪的,她毕竟当过实际的皇帝,还建立了“周”朝。但是,后世对她的争议却是从来都没有断绝。在唐德宗时期,就有沈既济曾经上书,严厉谴责吴兢不应该在《国史》中把武则天列入本纪,并写了《论则天不宜称本纪》的奏折。但是,整个唐朝都没有把武则天从本纪中移出去,也许是因为唐朝比较开放,也许是出于对“国母”的尊重。
后晋时期,刘昫等著的《旧唐书》问世了,其中就把武则天列入《则天皇后本纪第六》,《旧唐书》也便成为第一部把武则天列入本纪的正史,但是通篇基本上没说武则天什么好话。欧阳修修《新唐书》的时候,也沿用了《旧唐书》的体例,但同时又单独给武则天立了传。司马光写《资治通鉴》时,并没有单独写武则天立的“周”,而是将她列入《唐纪》。
到了南宋理学盛行之时,女性地位随之降低,后世学者基本上都对武则天持批判的态度,除了明朝的“异端”李贽。
司马迁写史记,有两处例外,一是项羽入本纪,二是孔子入世家。
本纪是记述帝王的,世家是记述诸侯的。
孔子没有当过一天的诸侯,但后世尊他为素王,比诸侯还高。
司马迁的时候虽然还没有确定这个说法,但司马迁也认为孔子的功绩非世家不能当
至于项羽入本纪,一是司马迁的个人喜好,二项羽是推翻秦王朝的主要力量,推翻秦王朝之后,为楚霸王,分封天下,刘邦的汉还是项羽封的,项羽也有那么一段时间是天下之主。
本纪本来是只有帝王才可归入的,但司马迁并未受到成王败寇窜通思想的拘束,他认为项羽在灭秦中有很大功劳,功劳可与刘邦相比,所以他并不因为刘邦将项羽打败而贬低他,将他归入了本纪。
因为秦末天下英雄逐鹿中原,项羽实力最强,项羽自称“霸王”,并且分封诸侯王,虽然项羽并未使用皇帝称号,但是事实上项羽已经拥有皇帝的权力。所以司马迁为项羽做的是本纪,而不是诸侯王的世家~!
1、本纪或简称纪,是东亚纪传体史书中帝王传记的专用名词,始于司马迁的《史记》。
2、世家,用以记载侯王家世的一种传记。 世家即是世世代代相沿的大姓氏大家族。
3、列传,中国纪传体史书的体裁之一。司马迁撰《史记》时首创,为以后历代纪传体史书所沿用。简而言之,是各方面代表人物的传记,是记载历史上重要人物的一种题材。
《史记》共有十二篇本纪,本纪主要为帝王传记,然而其中有两篇例外,即《项羽本纪第七》和《吕太后本纪第九》。这两个人物都不是帝王,但司马迁仍然将他们列入了本纪的写作中,而《吕太后本纪》更是《史记》中唯一一篇单独的女性人物传记。
正如《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中所说:“司马迁之识力高处,简直不唯叫我们向往,而且叫我们惊讶。例如他处在正统的汉代,汉代已经定鼎了八九十年了,但他仍能对中间不过八九年的扰攘的主角们都给了很高的地位。他不唯把项羽写做本纪,把陈涉也写做世家,而且把那‘五年之间,号令三嬗’的紧张局面,作出了一个《秦楚之际月表》,让后人不致抹煞了那些起义的人的声势,或忽略了他们历史上的真正大小。”司马迁对于将何人写入何种传记,是有所考量的。本纪亦有非帝王者入列,世家亦有平民入列,而吕雉身为女性入列本纪,则更是独一无二。
? 《吕太后本纪》从多个方面为我们描绘了吕雉的形象,吕雉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作为女性,她有着坚毅果敢的内心,残酷无比的手段,作为母亲她又有难以言表的无奈,作为政治家她毫不手软打压刘氏扶植吕氏,而作为统治者,她又给了人民一个幸福安定的时代。吕雉这一人物形象在司马迁的笔下,是十分生动、鲜活而饱满的。
从吕后的一生来看,对付后宫的对手,尤其是戚姬这样见识短浅之辈,以她的能力与手腕实在是绰绰有余。
最典型的事例就是吕后和戚姬的宫斗,以及惠帝和赵王如意的太子位之争。戚姬与如意的优势便是高祖内心完全偏向这对母子,且主观想要让如意替换掉太子。有了这样好的条件,戚姬所做的是“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但最终大臣们力争而惠帝的太子之位得以保住。然而这件事给吕后心里留下了巨大的恐惧和阴影,可谓“心有戚戚然”,这也为她日后的疯狂报复埋下了伏笔。
于是当高祖驾崩、惠帝即位后,吕后开始了对戚姬的报复。这一报复方式之残忍可谓“青史留名”,也足以见得吕后的创造力。在与戚姬的战争中,吕后是压倒性胜利的一方,然而一开始吕后却并不占上风,戚姬日夜与高祖亲近,高祖一念之差便会将太子易位。最终太子之位赖大臣之力得以保住,吕后在大臣间所做的努力也可想而知。这些部分在《吕太后本纪》之外的篇章里得到体现,如《留侯世家》中,吕后联合张良请来商山四皓。后宫斗争从来都是多方面因素的斗争,相比之下,戚姬见识短浅,只知在高祖这一方努力,而并未将其他政治因素考虑到位,这也注定了她的失败。身在后宫,吕后有不得宠的苦闷,有儿子的太子之位不保的威胁,还要协调与大臣间的关系从而得到他们的支持,然而步步艰险的最终,吕后还是顺利站在了权力的最高点,这并不是偶然。
吕后如何对待儿女的事例在《吕太后本纪》中也有所体现。
首先是对惠帝,文中记述:“孝惠帝崩。发丧,太后哭,泣不下。”这几字的描写十分有趣,太后哭是哭了,但是却没有眼泪,也就是干哭。太后干哭的原因,并不是不爱自己的儿子,而是心中有其他心事,便是惧怕自己无所依靠。在张良儿子的帮助下,吕后心愿得以满足,“太后悦,其哭乃哀。”这几字的描写也是十分辛辣,太后心里高兴了,为儿子的死哭得才真的伤心悲哀。从这一处的描写中,吕后似乎毫不近人情,在至亲去世之时,仍想着自己的利益,哭得都不尽心尽力。此处我认为,吕后是在压抑并利用自己的情感来谋得利益,可见她是一个理性远远大于感性的女人。
另一处,文章又表现出了吕太后对子女的关爱,便是齐王为了讨好太后而送鲁元公主城郡,此处所写为“吕后喜”,自己的女儿有了更多的领地,作为母亲,吕后表现出极大的喜悦,以至于放过了她认为会产生威胁的齐王。可见吕后对子女还是十分关爱的。
吕后作为一位身份特殊的母亲,对子女的情感并不能如她所愿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而是要费尽心思利用自己的情感来为自己谋得政治上的利益,这不能说不是一种悲哀。
身为政治家,吕后最突出的作为就是为吕氏家族谋利。就在太后利用惠帝之死为吕家谋利后,司马迁写道:“吕氏权由此起。”此后吕太后称制,开始逐渐将吕氏诸人封王。朝中拥护吕后的大臣们说:“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吕后的这种不落于丈夫之后的平等观念在今日看来似乎也无可厚非。然而吕后虽然为自己族人加官进爵的想法没有问题,但她却因此迫害刘氏家族诸王,手段残忍,这势必引起大臣们的不满,因而诛灭诸吕似乎也就顺理成章、理所应当了。
吕后死后,自己的族人被诛灭,尽管她在世时族人风光无限,但她死后却再也无法保族人平安。吕氏一族终究还是太张扬跋扈,不懂得收敛,从而导致了最终的覆灭。吕后劳碌一世,死后族人却被诛灭,也是令人唏嘘。
? 《吕太后本纪》在太史公评论的部分,提及了吕后时代的社会政治风貌。司马迁用四字评价:“天下晏然”。可见司马迁对吕后时代的社会政治风貌评价还是很高的,主要原因是人民摆脱了战争的痛苦,“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在经历了刘吕之争的腥风血雨后,太史公在文末评论中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民生安乐的画面。往往我们在评价吕后时,会忘记她作为统治者的身份,尽管她在朝堂之上翻云覆雨、一手遮天,打压刘氏宗室,扩张外戚家族势力,但在她的统治下,人民得以生活幸福,就可以认为她是一位优秀的统治者。
? 司马迁写作《吕太后本纪》的手法,也是十分值得探索。由于学识尚浅,在阅读《吕太后本纪》时,我对于它的篇幅结构方面产生了一些不成熟的困惑和疑问,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解答。另外,司马迁在塑造吕后人物形象时,通过一些小事,从细微处着手,将吕后形象交代得十分饱满、完善。从《吕太后本纪》,也可看出司马迁“无为”的政治理想。
司马迁在塑造吕雉这一人物时,有许多细微之处值得品味。
如“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这一句中,含义丰富。作者先是夸赞吕后“为人刚毅”,这是一般女子所不具备的特质,且她还辅佐高祖定天下,这更是非常人之所能,然而此句笔锋一转,写道高祖定天下后,所诛杀的大臣,许多都是吕后的“功劳”。此处作者意味深长,诛杀大臣的旨意自然是高祖本人的意思,但为何要吕后去动手,一是因为吕后是高祖的贤内助,二则是因为吕后为人刚毅,下得了狠手,因此这些高祖不能做的事情就由吕后来完成了。
另一处则是孝惠帝发丧时,司马迁所写的“太后哭,泣不下。”以及“太后悦,其哭乃哀。”这两处笔力辛辣,利用鲜明的对比来塑造人物形象,充满转折与嘲讽,先是“哭而无泣”,而后则是“悦而哀哭”,将吕后的那种情不由衷,假情假意的表演刻画得入木三分。
还有则是吕后在大肆迫害刘氏宗室后,“己丑,日食,昼晦”。此时出现了不寻常的天象,而太后的反应则是“恶之,心不乐,乃谓左右曰:‘此为我也。’”这一处的人物心理活动描写十分生动鲜活,就如一般人做了亏心事后的心理无异。在大肆杀虐刘氏宗室后,出现了异样的天象,吕后心中产生了惭愧的心理,然而能对旁人说出“此为我也”四字,吕后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是十分强大。
司马迁在塑造吕雉人物形象时,多通过心理描写,将吕雉的狠毒、虚伪等人物特性表现尽致,可谓笔力独到。
《吕太后本纪》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司马迁的政治理想,而这理想就是道家黄老学说的“无为而治”。
在第五部分,司马迁对吕后的评价中,他对吕后时期的政治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其使“天下晏然”。其中,司马迁写道吕后时期“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在经历了战争的痛苦后,这一时期的人民终于得以休养生息,而君臣也不需要太劳心劳力,甚至政事都不要出房门就可办妥。
在《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中,李长之先生认为司马迁的根本思想是道家:“他说曹参的清静、休息无为,是合道的;他说法令非制治清浊之源(因为那就是有为了);对于人民的欲望,经济行为,便最好是‘因之’,而最下策是‘与之争’,因为前者就是顺着一种‘势’,后者就是‘有为’。这都是老学的真精神!”这其中体现的就是道家的自然主义,顺其自然,不加人力,便是“无为”,也是司马迁的思想基础。
李长之先生在谈司马迁的政治观时,所举之例便是《吕太后本纪》,“吕后时的政治本无可称,但是能够做到无为,人民能安居乐业,他也就认为不错了。”的确,对于饱受战争之苦的人民,这样清静无为的政策便是最好的政策。
《史记·吕太后本纪》是《史记》中的优秀篇目。从这篇传记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吕后这一复杂的历史人物形象,还可读出司马迁的思想。
然而,若要更全面了解司马迁笔下的吕雉,则只读《吕太后本纪》一篇是远远不够的。《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指出:“司马迁是拿整个的《史记》与人相见的,并非单篇分开给我们,因此他对于每一问题的看法,我们不能单就篇名的外形去找。”“我们可以这样说,就他单篇文章看,他所尽的乃是一个艺术家的责任,只有就他整部的《史记》说,他才是尽的历史家的责任。”吕后这一人物形象,不单只《吕太后本纪》这一篇中有记载,在《高祖本纪》、《留侯世家》、《外戚世家》等篇目中都有所体现。这提醒我们,《史记》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篇目之间并不是孤立和割裂的,要将整体中的各线索串联起来进行理解。
而作为史官,司马迁也有着自己的职业道德和操守。虽身为汉朝的子民,但他仍持公正态度书写历史,甚至还将当年与刘邦争夺天下的项羽列入帝王的本纪中,高度肯定他的历史地位。身为史官,司马迁更注意到了社会民生,注意到了百姓的生活,这也是十分难得的。如李长之先生所说:“向来的历史是以政治史为中心的,是以帝王的起居注为主要内容的,但司马迁注意到了社会和经济。”这也使得《史记》这本史书更具思想的魅力与人性的光辉。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在古代历史上,以勇武著称的武将很多,但是没有一个能够胜过项羽,哪怕是勇冠三国的吕布,也不见得是项羽的对手。虽然项羽并不是统一天下的开国皇帝,但是历史上的那些文人墨客无不对项羽推崇备至,就连司马迁在撰写《史记》的时候,也将项羽列入本纪之中。
本纪是纪传体史书中帝王传记的专用名词,一般只有帝王才会被列入本纪。而项羽能够被司马迁列入本纪之中,也足以证明在古人心目中,项羽是多么的神勇无敌。可以说,历史上再也找不出另一个能够跟项羽匹敌的武将了。然而,神勇无敌的项羽,最终却在楚汉争霸时失败了。
论出身,项羽是楚国贵族,又是名将项燕之后。论武力,项羽单挑一百个刘邦都不在话下。论手下军队的战斗力,项羽率领的江东子弟更是实力碾压刘邦手下的那群乌合之众,三万人就击溃了刘邦的数十万大军。更别说项羽还是历史上著名的兵法家,是?兵家四势?的代表人物。无论怎么看,刘邦都不应该是项羽的对手才是。
反观刘邦,一介布衣,混到四十多岁也只是秦朝一个小小的亭长。整日游手好闲,混迹于街头巷尾,蹭饭蹭到自己嫂子都感到厌烦。就连刘邦的父亲刘老太公,都对自己这个儿子失望透顶。可是,就这么一个怎么看都没有出息的无赖,最后竟然在短短数年之内就统一了天下,显然不是一句?时势造英雄?就能解释的。
楚汉相争时,占据优势的项羽为何会失败?这个问题可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项羽自从起兵反秦就未尝一败,可是自打遇到刘邦之后,虽然逼得刘邦节节败退,可是每次刘邦都能够东山再起。连项羽自己都没弄明白为何自己会战败,因此在自刎之前悲愤地说:?是天要亡我,非我不会打仗。?
在项羽乌江自刎之后,韩信曾经这样总结项羽失败的原因。他认为项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匹夫之勇,妇人之仁?这八个字。
从韩信的这八个字中可以看出,韩信还是认为项羽不会打仗。韩信和项羽的楚军交手过很多次,但是和项羽只交手过一次。在韩信看来,项羽虽然个人武力不俗,但是兵法谋略却并不怎样。而且韩信还认为,项羽的?妇人之仁?也是他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历史上的项羽虽然不以残暴著称,但是性格也确实不是仁慈之辈,这一点从他率兵攻入咸阳之后的所作所为就可以看得出来。令人想不明白的是,项羽偏偏对刘邦十分仁慈,竟然放过了刘邦的性命。在韩信眼中看来,项羽放过刘邦无疑就是?妇人之仁?,最后败在刘邦手中也是顺理成章。
韩信用八个字总结了项羽失败的原因,而三国谋士郭嘉仅用一个字就点明了项羽失败的原因。郭嘉是三国著名谋士,是可以与诸葛亮、贾诩、荀彧等人一争长短之人。他认为,项羽之所以失败,是败在了一个?势?字上。这个?势?指的就是人心背向,天下大势。
项羽确实是神勇无敌的猛将,打仗也并不像韩信说的那样不堪,他在兵法谋略方面也是有着深厚造诣的。但是项羽的性格确实不适合统一天下,他不会收买人心,也不懂得积累声望,反倒是和诸侯闹得不愉快,攻入咸阳之后也不知约束手下兵卒。因此,项羽虽然神勇,但是他的性格却并不适合争夺天下,也缺乏争夺天下的手段。
反观刘邦,他的性格天生就是打天下的性格,这一点从郦食其的评价也能看得出来。郦食其是刘邦手下最著名的说客,他评价刘邦说:?降城即以侯其将,得赂即以分其士,与天下同其利,豪英贤才皆乐为之用。?也就是说,刘邦对部下十分慷慨,打下来的战利品全部分给手下,自己分毫不取。这样一来,刘邦就成了人心所向,人们都争相为其效力。
刘邦能够击败项羽夺取天下,除了他善于笼络人心之外,他也十分注重积累自己的声望和名声,对手下兵卒也严加约束,所过之处都是秋毫无犯。项羽虽然个人武力超群,但是从来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因此他败给刘邦可以说是输得一点都不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039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