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郑和多次下西洋耗资巨大,明朝有没有得到好处呢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3 22:31:35

郑和多次下西洋耗资巨大,明朝有没有得到好处呢

明朝时期曾有过轰轰烈烈的航海壮举,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的地方到达了非洲。郑和团队的规模和声势,比西方大航海时代的那些航海行为大得多。但是,让人奇怪的是,西方的大航海时代开启以后,迅速就在海外建立了很多的殖民地。尤其是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西方沿海国家,建立的海外殖民地都非常多。英国的殖民地甚至遍布全球,被称为“日不落帝国”。

说起来,明朝当时的海岸线也非常辽阔,明朝的海运也相当发达,而且明朝还曾经耗费巨资,七次下西洋。可是,西方国家建立了那么多的殖民地,而明朝却一个殖民地也没有建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经济模式不一样。

为什么明朝下西洋,没有在海外建立殖民地,而西方大航海,却在海外建立了那么多殖民地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两个时代的经济模式不一样。明朝当时是农业国,从事农耕生产,自给自足,根本不需要需求海外的其它东西。他们在海外寻找的,也都是一些奇珍异宝,或者是一些让人“长生不老”的什么方子,或者是一些奇闻异事。获取这些东西,根本就不需要攫取土地,建立了殖民地也没用。同时,这些东西,对发展明朝的经济,也基本上没有什么作用,可以说是可有可无的。

而西方不一样,西方之所以开辟大航海,是因为他们的经济已经进入了工业革命时代。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原材料,要有能源,要有劳动力。而这些东西,在英国、法国这些小国中显然是不够的。不够,就需要发展海外殖民地,攫取这些殖民地的资源。只有获得这些殖民地的资源,工业经济才能发展起来。所以,这些殖民地对于工业革命时期的西方国家来说,显然是“刚需”。

正因为经济模式不一样,需求不一样,因此明朝没有建立殖民地,西方建立了那么多殖民地。

二、文化模式不一样。

中国古代的文化模式,和西方的文化模式,显然是不一样的。

中国古代在观念上,一直把自己所处的地域,称作是世界的中心。这是一种家天下文化认知下的结果。古人认为,中国的皇帝,应该是“天下共主”,四周的老百姓,都是应当以中国皇帝为中心的。

后来,虽然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在明朝的时候,已经意识到了世界非常辽阔,远远比中国所占有的面积大得多。但是,这种“天下共主”的意识并没有消失,依然认为中国皇帝,应该是高人一等的,依然是需要周边的国家奉迎的。所以,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实际上纯粹就是为了外交。与中国以外的那些海外“夷国”搞好关系。

西方的文化不一样。西方一直实施的是两种文化。一种是丛林法则,谁的拳头大,谁的实力强,谁就应当成为天下主宰。一种是宗教认同,占领其它国家的目的,就是要其它国家的老百姓认同其宗教。实际上,在大航海时代之前,西方国家已经多次进行过这种宗教战争,比如十字军东征等等。他们就是要其他国家的老百姓认同他们的宗教,建立和他们一样的文化。

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的皇帝,实际上只要海外的那些君王能够认可中国为宗主国,奉中国皇帝为宗主就可以了。而西方国家,是要所有老百姓都要认可其文化。显然,中国古代只是一种外交,而西方国家是殖民。

三、行为方式不一样。

西方在海外开辟殖民地,是西方大航海时代的常规行为。他们一直在做这样的事情,不断地开始,直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而且西方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常常利用坚船利炮来实现这个目的。完全是一种强权镇压,用血淋淋的手段霸凌殖民地老百姓。

中国明朝时期的下西洋,并非是常规行为,只是明成祖时期的事件。而且明成祖之所以要进行下西洋的活动,还与明成祖篡位活动有很大关系。一方面,明成祖有可能是去海外寻找朱允炆的下落,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彰显明成祖的丰功伟绩,达到“万国来朝”的目的,让明成祖青史留名,而不是遗臭万年。

这件事之后,官方组织的这种大型下西洋活动,也就没有了。显然,并不是一种常规性的动作。

明朝郑和下西洋给当时的国家带来了什么好处?

郑和下西洋对中国海外移民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郑和下西洋历时28年,有12万人参与,航程十余万里,先后到达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人类航海史上的一次伟大创举。据有关资料记载:在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泰国、越南和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不少华人是随郑和船队而来,并久居不返成为早期华侨的。在郑和下西洋的影响下,“……闽广之民,造舟涉海,趋之若骛,或竟有买田娶妇,留而不归者。”1 “到了明代中后期,在南洋各地的华侨大约在十万人以上。”2可以这样说,郑和下西洋不仅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打通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大门,而且间接地扩大了中国人的地理知识,提升了人们对移民收益预期,促成更多的中国人前往南洋等地经商和谋生,对中国移民在海外生存和发展,以及海外华人社会的形成产生了积极影响。

明朝期间,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是什么,郑和真的是太监吗?

说句要挨骂的话,郑和下西洋真没什么意义!

既没有发现新大陆,也没有拿下殖民地,甚至于连普通的商业贸易,都是亏本买卖,南洋的那些土著们哪里是来朝贡的,明明就是来乞讨的,送的绝对比拿的多,所谓“宝船”也只是存在历史记载中。


如此浩大的一场航海行动,并没有给明朝带来实际性的好处,反倒受劳民伤财,还不如没有。

其不过是一个教徒和一个政治家为了私心而做出一场大闹剧!


为什么这么讲呢?咱们都知道,对于郑和下西洋的原因历史书是这样记载的:宣扬大明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贸易异域珍宝特产。

说实话,我是不信的,即使就算是如史书上记载那样,无疑只是在证明,朱棣太虚荣。相较之下,寻找建文帝倒是更有可能。

众所周知,朱棣这个皇位来的并不光彩,他登基后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失踪的建文帝,对于他的下落,有各种版本的说法,有人说他去海上了,有人说他从陆地逃亡,不过不管是哪一种,朱棣都要去试一试,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朱棣为了巩固统治,寻找政敌咱们姑且可以理解,那郑和一次又一次的怂恿皇帝,让他带领船队下西洋又是在作什么妖呢?

说到这里,咱们就不得不先说说他的家庭背景,郑和的祖上并不是汉人,而是色目人,后来来到了现在的云南,他们属于回族,他们信奉的不是佛教,而且伊斯兰教。对于伊斯兰教信徒来说,他们信仰的圣地就是位于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对于一些人来说,一生去麦加朝圣一次就无悔了。


郑和是一个虔诚的伊斯兰教徒,那么去麦加朝圣也就是他毕生的梦想了,而且,往上查,他的先辈都曾去麦加朝过圣,他又从小听长辈描述,他肯定会更加渴望到自己信仰的地方去看一看。

当时郑和虽然只是一个宦官,也就是太监,但是却是一直跟随在朱棣左右,是朱棣面前的红人。他这个姓都是朱棣亲赐的,他原本姓马。所以,朱棣对于建文帝的担忧,他是十分了解的。


于是乎,两人一拍即合,搞出了所谓的下西洋。朱棣希望这能帮他找到建文帝,而郑和则是希望这能带他去到圣地麦加,正好是你情我愿。只是可惜,最终朱棣没能找到建文帝,不过郑和却是去到了麦加。

明朝宣德五年(1430年),三保太监郑和第七次下西洋,部下马欢等七人曾到天方,带去瓷器等物品,购买狮子、驼鸡,并画《天堂图》一册回京。天方国也派遣大臣带方物随七人朝贡。


当然,也有野史传闻说,郑和在之前下西洋的过程中已经去到过麦加了,而且还不止一次。因为其最远到达过东非,红海,这已经是比麦加还遥远的地方了。这个我认为可能性不大,因为首先郑和带领的是一个庞大的船队,去过什么地方都会有着明确的记载,这不是郑和可以随便更改的。而且如果郑和已经去过麦加了,那么他就不会在年迈之时,还那么拼命的自荐,请求下西洋。他这么做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他还没有寻找到他心中的圣地麦加。而这一次,郑和终于了了心愿,而自己也死在了回来的路上。


当然,郑和也不是什么功劳都没有,郑和的那一份《郑和航海图》还是很有价值的,当然也仅此而已,其他的都是虚名,没有实质性的益处。别来什么不侵掠,要是郑和与朱棣有后来的西班牙葡萄牙这些国家的“前卫”思想,或许大航海时代的主宰就是中国了,他们白白浪费了一次绝佳的机会。

郑和下西洋,如此功利千秋的事情为何却被明朝中止呢?

说起明朝,郑和是个绕不开的人物。自永乐三年开始,在明成祖朱棣和明宣宗朱瞻基的支持下,郑和前后七次受命下西洋,他的足迹踏遍亚非30多个国家。因为郑和,大明曾经开眼看世界,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经济、文化、政治财富,影响极为深远。后人也对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津津乐道。

郑和与朱高炽

  在宣德五年(1430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的归途中,郑和病逝,副使王景弘率军返回。宣德九年(1434年)六月,朱瞻基让王景弘继续郑和下西洋的壮举,率队第八次下西洋。当王景弘归来之时已是宣德十年底。朱瞻基驾崩之后,朱祁镇继位,于正统元年(1436年)二月下令采买,至此明朝八下西洋之举被正式终止。

  郑和是在朱棣的支持下下西洋的,明仁宗朱高炽继位后曾终止下西洋,明宣宗朱瞻基继位后又重新授命郑和和王景弘下西洋,到了明英宗朱祁镇时又终止下西洋。这么看来下不下西洋似乎是皇帝的个人喜好决定的。其实不然,明英宗朱祁镇继位时年仅9岁,还不能明辨是非,下令终止下西洋的应该是朝中以三杨为首的文臣。所以,明朝这4个皇帝中真正不热衷于下西洋的只有朱高炽。

朱棣

  后人对明朝下西洋被终止的原因也猜测颇多,大多数人认为下西洋无非是宣扬国威,但耗费太多,造成明朝财政困难,实在是不值得,使得明朝不得不中止下西洋。这观战是经不起推敲的,因为明朝下西洋最多的永乐朝除了下西洋外,还有迁都、五征蒙古等诸多壮举,同样耗费无数,但永乐朝却从未出现过财政问题。宣德年间曾两次下西洋,但宣德年间是明朝的盛世,更不可能出现财政问题。实际上明朝八次下西洋,带动了明朝与世界各国的商贸交流,可增加国库收入,反倒是越下西洋越有钱。

  那么,明朝为什么会停止下西洋之举呢?

郑和

  朱元璋建立明朝时,明朝北边蒙古人常常侵犯边境,朱元璋曾多次亲率大军征讨,这就导致朱元璋不能及时处理朝政。后来朱元璋担心丞相权力太大,废掉丞相之职,改设文渊阁、东阁等诸阁,内设大学士,以处理朝政,这就是内阁的雏形。到建文帝期间,建文帝重用文臣,内阁也基本上成立。

  明朝内阁的最初职责就是充当皇帝的顾问,然而内阁的权力越来越大,逐渐成为明朝行政中枢,内阁辅臣的权力也越来越大,并开始帮助皇帝处理朝政。到了明朝中期,即便皇帝不处理朝政,只要内阁运转正常,整个大明的各项事务仍然正常开展。所以,内阁的成长会导致文臣的权力增大,还会与皇权争权夺利,导致皇权被削弱。

郑和下西洋

  明朝下西洋不仅对大明有利,还会大大提升皇帝的声誉,使得文臣在与皇权之间的斗争中处于下风,这是朝堂之上的文臣所不愿意看到的。朱棣是个非常强势的皇帝,他在朝廷中的威望至高无上,所以在永乐朝,朱棣支持郑和下西洋,朝中大臣无人敢反对。

权力之争还是炫耀国力?郑和下西洋究竟为大明带来了什么?

根据《明史》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即一场由大明强盛国力支撑着的远洋壮举就此拉开了序幕。

为何说是一场壮举呢?

第一, 对于一个素来以农耕文明为主的封建国家,远航海外本就是一场考验国力的举措。 第二,从这场航海活动的规模来看,在封建社会也是空前绝后的。

负责这次远航活动之人是明成祖朱棣的亲信,郑和。其先后七次下西洋(1405年至1433年),从苏州刘家港出发,途经南亚和非洲近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舰队数量高达近百艘,官兵数量近2.7万余人,当中有12艘指挥官所乘坐、张挂巨帆的主力战舰;负责专门搭载两栖部队的坐船;以及装有10门大发贡、40座大佛郎机、50个碗口铳和大量火箭、喷筒、鸟铳的战船。

无论从舰队的规模来看,还是舰船的吨位以及作战能力来讲,放眼当时世界也绝对称的上一流水准。

然而,如果仅从明成祖当初制定下西洋的既定目标来看,这次远洋活动并未寻找到困扰他许久的建文帝。那么,除了宣扬国威之外,大明的这次航海运动究竟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一、郑和下西洋促进了大明海外贸易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与亚非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受中国地理环境的影响,传统的中国经济向来以农业为主。在此种环境背景之下,中国对外贸易的方式往往以陆路为主,海陆为辅。这之中也形成了所谓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然而大明至太祖皇帝建立以来,就实行了严厉的海禁政策以此禁止百姓私自出海,民间海外贸易因此受阻。除此之外,有明以来,东南地区的倭患四起,这些倭寇在沿海地区烧杀抢掠,极大地影响了明朝官方和民间的海外贸易发展。

到了永乐一朝,大明朝廷虽然仍将“海禁”之策奉为“祖宗之法”予以实行。但其官方所组织的大规模的“下西洋”运动却不可避免的促进了大明的海外贸易发展:

首先,郑和所率领的舰队是军事化编制而成,其海上作战能力不言而喻。在途经东南沿海地区时,对海上的倭寇势力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这些倭寇面临如此庞大的舰队根本没有招架之力。

如此一来,海上的安全秩序也得到了有效维护,为民间的海上商贸往来提供了安全保障。

再者,通过这次远洋。大明将本地的丝绸、瓷器和茶叶等特产以及大量金银器物、农业器具带到了亚非等国,而这些国家也回赠了相应的土特产。正是在这种平等互惠的公平环境之下,双方贸易频繁,各国贡使也争相繁华,促进了两边的经济交流。

经济的交往必定是以货币作为基础,而彼时的大明在通过下西洋与各国产生经济往来的同时,由于本国经济地位的原因,其货币在东南亚等国得到了广泛流传,比如在爪哇地区行市上的交易货币曾用大明的铜钱。与此同时,一些国家甚至采用了大明的度量衡,比如在苏门答腊等地,买卖交易均以“十六量为一斤”作为标准。


二、郑和下西洋促进了大明与东南亚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经济的交流必定会促进文化的传播。而这个传播并非单方向的,而是在平等来往的基础上进行双向交流。

(1)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向外传播

自秦汉以来,我国国力在亚洲乃至世界都是处于领先位置。这种国力的强大不仅仅是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还体现在文化软实力方面。在郑和下西洋的过程当中,我国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逐渐传入到了东南亚地区,并且在这些地区得以广泛接受。

除此之外,中国传统的茶文化、酒文化以及一些传统节日和礼仪习俗也随着这支舰队来到了那些国家,这些文化对于途经国家的文化体系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并非冲击,更多的是融入。

时至今日,我们在东南亚等国仍然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给人一种“虽处异地,但仍在己乡”的亲切感。而这一切,显然是离不开当初郑和所率领的那支舰队的传播作用。

(2)郑和下西洋促进了外来文化的传入

郑和在这几次远航过程中将中国传统文化向外传播的同时,也积极主动地将异域文化传入进了我国。

比如,在此期间,这艘舰队中的航海家们将途经国家的所见所闻和风土人情进行了十分详细的记载,并且在最后将这些记载汇编成了一部部著作。

在这些著作当中,比较具备代表性的有《瀛涯胜览》和《西洋藩国志》,这两部著作十分详细地记录了途经各国的风土人情和一些奇闻异事。这些记录在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同时,也扩宽了国人的眼界。它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国人“天朝上国”和“四夷”的传统观念,这为后来思想开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三,通过下西洋加强同亚非各国的交往,从侧面上减轻了来自北部边境的威胁大明一朝的建立,是在推翻蒙元政权的基础上所完成的。然而,自大明建立以来,蒙元政权的残余势力从未停止过对大明边境的侵扰,并一直有着光复大元的妄想,而这对于新兴的大明政权来讲,不可谓是插在头上的一把尖刀。

因此在洪武、永乐两朝,明廷曾数次组织大规模兵力对蒙元残余势力进行清剿,永乐一朝更是将国都从南京迁往了北平并先后开展了五次亲征军事活动,以此巩固大明在北境的影响力。

史料《明史纪事本末 故元遗兵》记载:“顺帝北出渔阳,旋舆大漠,整复故都,不失旧物,元亡而实未亡也…引弓之士不下百万众。归附之部落,不下千里也。”

除此之外,在西北地区,当初附属于元政权四大汗国之一的察合台汗国分裂而出的帖木儿政权于明初崛起。他们向西占领了波斯等国,军事势力渗透到了伊拉克和土耳其等中东地区,并以此意图恢复曾经不可一世的蒙元统治政权。

到了永乐二年,这个野心勃勃的帖木尔政权突然挥师十万向东进攻大明。明廷虽然在甘肃境内布置了兵力应付,但真正化解这场危机的却是帖木尔内部所暴露的问题:即当时帖木尔在东征之初患病身亡,其内部发生动乱,最终不得已而返。


即使如此,大明因此避免了一场战争,但这却反映出了其在西北边境所面临的潜在威胁。而面对这种威胁,明廷做出了两种应对策略:

1. 在西北边境地区部署大量兵力做针对性防御,以巩固大明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2. 通过与南亚各国建立良好的政治关系,以此牵制盘踞在中亚地区的蒙古势力。

第一个方案对于国力正盛的明廷来讲不难做到,而第二个方案如若需要落实下去,很显然,大明的这次下西洋活动是个契机。

通过这次下西洋活动,我们也可以看出,大明在南亚地区活动频繁。郑和的舰队在此期间先后7次出使古里,6次拜访柯枝,并转赠了大明皇帝给两国国王的信件,与这些国家保持了十分良好的关系。

比如在古里地区,郑和曾立下碑文:“其国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加,熙皞同风,刻石于兹,永示万世”。明成祖朱棣则派人赠给了柯枝国王印诰,并将该国的山封为“镇国山”,在石上刻下“山之斩兮,海之深兮,勒此铭诗,相为始终”。

通过这些记载,我们可以得知大明在这次远洋活动中,积极热情地发展了与印度半岛这些国家的关系。通过建立和巩固两边地区的关系,大明扩大了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力,也从侧面上牵制了中亚地区蒙元的残余势力。

尽管在此之后,帖木尔政权由于内部原因分裂成了诸个小国,同时这些小国也与大明建立了联系,很难对大明构成实质性的威胁。但是,大明这种防患于未然的做法,加强与印度半岛等国的交往也达到了意外的收获。


结语:总而言之,大明所开展的这次远洋壮举虽然就其初衷来看,只是一种权力斗争和宣扬国威的政治体现。但在这之余,却带来了远胜于其既定目标的深远影响。无论是在促进大明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文化来往,亦或是减轻了大明边境的军事压力,这场壮举对于大明来讲总归是受益颇多。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036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