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姜维为什么守不住汉中真相是什么

以史为鉴 2023-06-23 22:25:20

姜维为什么守不住汉中真相是什么

姜维为什么守不住汉中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汉中这个地方对刘家汉室来说,是个意义非常的地方,是刘姓王朝的发源地。刘邦当初被封为汉中王,在这天府之国的地方,积蓄实力,然后出关一统江山。刘备也是在占领汉中之后,才得以进而建立蜀汉。

因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驻守汉中的都是皇上的心腹之臣。当刘备准备在成都称帝的时候,他把汉中交给魏延驻守。魏延这个人虽然脾气暴躁,但是对刘备忠心耿耿,并且武艺高强,很得刘备看重。汉中是入关的必经之地,守住了汉中,就守住了蜀汉的安危。最后蜀汉被灭,就是因为魏国大军攻破汉中,成都才失守。刘备漂泊半生,带领自己兄弟南征北战,参加过不少战争,但都是为别人打工,自己寸土未有。

自从求得诸葛亮出山之后,才算是有了自己的兵马,并在曹操的压迫之下夺得一席之地。汉中本是张鲁的封地,曹操打败张鲁夺得了汉中的控制权,并派夏侯渊等人驻扎在此。刘备当初争夺汉中,用了足足两年时间,经过许多战争,损失了一批战将。由于对汉中的重视,以防敌人偷袭这里,汉中的防守一直很严密。

但是到了蜀汉后期,姜维一改诸葛亮以前的部署,才给了钟会可乘之机。蜀地被称为天府之国,因为物资丰富,加上诸葛亮治理有方,在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蜀汉的国力是最强的。那个时候诸葛亮为了防止有敌军偷袭汉中,在汉中新修了两座城池,分别是汉城和乐城。

这两座城池的修建是有讲究的,不但能为前方战线提供支援,还能互相依仗,提防敌人偷袭。但是由于当时的兵力充足,在这两城的外围也分布有不少据点,这些据点形成一条坚固的防线。汉中的第一任驻军首领魏延,就很看中这条防线,防御目标就是把来犯敌军阻挡在汉中平原之外。

汉中的易守难攻,再加上诸葛亮的威名,汉中很多年都没有部队敢来进犯。诸葛亮去世之后,曹魏大将军曹爽带领十万大军进攻汉中,由于汉中道路崎岖。曹爽的十万军队也没有发挥兵力上的优势。反而被当时的守将王平,用三万军队打的落花流水。这次的防御战打的可是大快人心,曹魏损失惨重。

三国时汉中易守难攻,为何在姜维手中快速失守?其实这要从蜀汉后期的国力说起,当时诸葛亮已经去世许多年了,而他的接班人姜维并没有他的能力。蜀汉在没有了诸葛亮的领导后,国力不断下降,而且因为许多次的北伐战争,蜀汉兵力衰弱,并没有大批的士兵进驻防线。

这个时候姜维就下令撤掉了汉中防线,把主要兵力集中在汉乐两城。这样就可以省出一部分的军队了。姜维把这些军队作为机动部队,以备随时调遣。姜维的这种做法,是比较符合当时蜀汉的国情的。只是世事难料,当钟会带领大军来到汉中的时候。面对汉乐两城的严密防守,也是进攻无门,最后无奈只得去进攻险要的阳安关。

只是阳安关一个叫蒋舒的守将做了叛徒,领着钟会的大军打进了阳安关。其实这个时候,廖化和姜维正在赶向阳安关,若是将钟会大军拒之关外,汉中必会安然无恙。汉中的失守,进而导致蜀汉的灭亡,不是姜维战略部署错误,而是造化弄人,出了叛徒。

笔者认为,那个时候的蜀汉,经过诸葛亮和姜维的连续出兵北伐,劳民伤财,国力空虚。大笔的军费支出,蜀地再是物资丰富,也经不起几十年的战争。诸葛亮死后,蜀汉内部政治不再清明,军队也缺少堪当大任的人才。姜维虽然是个战场猛将,但是论起眼光长远,远不及诸葛亮。种种原因叠加之下,蜀汉被灭亡也是迟早的事。

姜维的实力如何?为什么他撑不住蜀汉?

姜维是一个很有实力的人,他品行高洁,既不爱财又不好色,姜维年轻的时候,便开始带兵作战,后来费祎死后,姜维开始挑起大梁,手下的兵马也超过一万人,可以说是一位年轻有为的战将。那么,为何姜维手握重兵,仍然抵挡不住曹魏的进攻?事实上,之所以抵挡不住曹魏的进攻,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其一是因为蜀国的两位大将姜维和黄皓之间的关系不睦。在蜀国后期,姜维和黄皓都是蜀国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都有着不俗的实力,如果他们可以团结一致的话,也是一股非常强的力量。然而,问题在于,姜维和黄皓这两位蜀国大将的关系一直不好,相处一直不融洽,两人谁也看不起谁。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姜维甚至还向刘禅进言,要求他除掉黄皓,不过刘禅却没有答应。姜维和黄皓意见不合,办事效率自然也就低了,这也是蜀国灭亡的重要原因。

其二是因为蜀国内部的管理非常混乱。话说在蜀国灭亡之时,邓艾就在蜀国的皇宫之中看到了一本“户口本”,而这本“户口本”上详细地记载着蜀国的官员情况、军队情况以及人口数量,从这本“户口本”上就可以看出,蜀国的人口根本就养不起如此庞大的官员数量。所以,蜀国的失败也是必然的。

其三是因为曹魏的实力过于强劲。曹魏的地域远远比蜀国的地域要大,同时曹魏处于中原地区,这里都是非常富庶的地方,物产丰饶,粮食产量也很高,所以能支撑起庞大的军队数量。蜀国就不一样了,蜀国的地域并不辽阔,在发展速度上远远低于曹魏,所以,两国之间的差距也就越来越悬殊。最终,蜀国被曹魏灭掉也就不足为奇了。

综上所述,虽然姜维手握重兵,仍然抵挡不住曹魏集团的进攻。

魏延据守汉中防卫固若金汤,为何姜维连30天都守不住?

一、魏延防守汉中的方针和措施。

在刘备进位汉中王的过程中,得到最大权力的是魏延,他被刘备提拔为汉中太守,成为举足轻重的方面大员。在《三国志魏延传》中,是这样记载的:

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先主大会群臣,问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

魏延是久经战阵的老将,他的防御方针就是御敌于国门之外。魏延的防御措施也十分简单,但很实用。那就是?实兵诸围以御敌?。魏延除了据守重要的城池之外,地形险要之处,修筑障塞配置兵力来防守。这样,如果对方来进攻,就会被魏延的重重据点纠缠,不能够迅速前进。不管有多么大的兵力,都会被牵制在秦岭的崇山峻岭之间,有力使不上,不得施展。最终无功而返或者被击溃。

二、魏延防御方针和措施的实战检验。

魏延的这一套防御措施和相应的防御工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魏延镇守汉中十年的时间里,没有出现任何差错。后来魏延死后,他的继任者也没有改变他的防御方针,依然沿用他的那一套防御设施。

在蜀延熙七年,曹魏大举进攻汉中。当时的镇守汉中的大将王平,就依照魏延的策略打退了曹爽的进攻。在《三国志王平传》中对这段历史是这样记载的:

七年春,魏大将军曹爽率步骑十余万向汉川,前锋已在骆谷。时汉中守兵不满三万, 诸将大惊。或曰:?今力不足以拒敌,听当固守汉、乐二城,遇贼令入,比尔间,涪军 足得救关。?平曰:?不然。汉中去涪垂千里。贼若得关,便为祸也。今宜先遣刘护军、 杜参军据兴势,平为后拒。若贼分向黄金,平率千人下自临之,比尔间,涪军行至,此 计之上也。?惟护军刘敏与平意同,即便施行。涪诸军及费祎自成都相继而至,魏军退还,如平本策。

经过实战的检验,魏延的防御方针和防御措施是行之有效的。但这一切,在姜维主军后发生了变化。

三、姜维的防御方针和防御措施。

姜维改变了汉中的防御方针,并一并改变了汉中的防御设施。他把魏延的防御方针改变为?诱敌深入,坚壁清野,聚而歼之?的方针。姜维的具体举措在《三国志姜维传》里是这么记载的:

维建议,以为错守诸围,虽合周易?重门?之义,然适可御敌,不获大利。不若使闻敌至,诸围皆敛兵聚谷,退就汉、乐二城,使敌不得入平,且重关镇守以捍之。有事之日,令游军并进以伺其虚。敌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县粮,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后诸城并出,与游军并力搏之,此殄敌之术也。於是令督汉中胡济却住汉寿,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又於西安、建威、武卫、石门、武城、建昌、临远皆立围守。

这样,姜维的改变防御方针的举动,为后来钟会长驱直入汉中创造了机会。公元263年,钟会从子午谷、斜谷、阳平道等数路伐蜀。包围汉、乐两城后,越汉、乐两城直攻阳安关,克之。蜀军被迫南退。钟会遂轻易占领了汉中。

姜维丢失汉中是他的防御方针的错误导致的。姜维好大喜功,不顾双方的力量对比,轻易放弃秦岭的有利地势,开门揖盗,造成了汉中轻易失守的恶果。

魏延固守汉中10年无人能破,为何姜维接手,连30天都守不住?

为了打赢汉中之战,刘备几乎倾举国之力,除了关羽留在荆州战场,其余的大小将领几乎全都出动了。赵云与黄忠负责定军山,张飞与马超负责下辩之战,应对曹洪曹休。其他将领也都各就其位,跟在刘备的身边作战。最终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刘备终于拿下来汉中。

刘备为何非要拿下汉中不可呢?很简单,汉中对蜀国来说非常关键。占据了汉中,就可以保住大本营益州,否则蜀国就难有安稳之日。既然汉中的地位如此重要,那么自然要安排一位得力的干将镇守于此,最终魏延入选。而魏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刘备没有看错他,魏延镇守汉中的10余年间,曹魏屡次前来进犯,却无人能攻破魏延的防线。

《三国志》这样记载:“ 初,先主留魏延镇汉中,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入。 ”后来,王平沿袭魏延的防守策略,在兴势之战中,也击退了曹爽大军。《三国志》记载:“ 及兴势之役,王平捍拒曹爽,皆承此制。

可是到了公元263年,诸葛亮的接班人姜维接手的时候,不到30天的汉中就从他手中丢失了。魏延镇守汉中十年都没有出任何纰漏,王平按照魏延的策略,也抵挡住了曹爽大军,为何姜维连30天都守不住?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首先,姜维完全改变了魏延的防守策略。《三国志》记载:“ 及姜维用事,建议以为‘错守诸围,适可御敌,不获大利。不若使闻敌至,诸围皆敛兵聚谷,退就汉、乐二城。’ ”姜维认为魏延之前的防御措施太过消极,他觉得应该把所有主力退守到汉城、乐城,然后想办法诱敌深入进入平原一带,然后乘虚攻击,给敌人来个大歼灭。

乍一看,姜维的想法确实不错,但是却有很大的问题。我们要知道蜀魏两国实力悬殊,当时蜀国所有兵力加起来满打满算也就十万,而最终能到姜维手中有权调动的兵力也就几万人,可是曹魏单是攻打蜀国的兵力就能调集十八万。由此可见,双方军事上的差距有多大。所以,姜维诱敌深入的想法是好,但是要建立在蜀汉强大的基础上才行。可现实是,蜀汉已经被诸葛亮和姜维的频繁北伐快消耗殆尽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姜维想当然的采取诱敌深入,只能自取灭亡。

其次,魏强蜀弱的事实。蜀国之所以能屡次拒敌于国门之外,就是依托着汉中周边的险要地形。魏延之所以能固守汉中十年也正是如此,汉中的防御自魏延部署以来,均采取“实兵诸围以御外敌”的做法,利用汉中周边的山险,在各个要塞阻击敌人。这样就可以花很少的兵力,有效阻挡曹魏大军的来犯,使得他们难以进入汉中平原。

但是,姜维一接手却弃险不守、完全摒弃了原本防守优势,选择门户大开,企图诱敌深入予以歼灭。殊不知一旦曹魏大军进入开阔的汉中平原,就犹如引狼入室。蜀汉的这些残兵弱旅,如何能抵挡得住魏军的猛烈攻击?恐怕到时候,不是要歼灭魏军,而是只有被魏军歼灭的份了。

最后,蜀国内部君臣离心,将才缺乏。蜀国在“乐不思蜀”的刘禅统治下,自然也就培养不出什么大将了,以至于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尴尬局面。再加上蜀国上下对姜维伐魏中坚之人的排挤,不光是黄皓之辈,就连忠心为国的诸葛瞻等人都开始反对。如此下去,就算邓艾不带兵伐蜀,恐怕蜀汉早晚也会土崩瓦解。

最终,姜维失守汉中,致使蜀国门户大开。邓艾带兵杀入成都,刘禅不战而降,蜀汉就此灭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034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