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神医,而在《韩非子》中的短篇《扁鹊见蔡桓公》,不仅让扁鹊的高超医术赫然纸上,也让扁鹊在后世妇孺皆知。可是据学者多方考证,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蔡桓公这个人,那么这则脍炙人口的短篇,是韩非子的胡编乱造,还是不小心写错了呢?
扁鹊(公元前407年 - 公元前310年【此生卒年月成疑】),姬姓,秦氏,名越,春秋时期著名神医,因为医术高超,人们把他比作吉祥的喜鹊,故而得“扁鹊”一名。扁鹊开启中医学的先河,奠基“望闻问切”的病理诊断方法,此四法被称为望色、听声、写影以及切脉,据传扁鹊著有中医典籍《难经》传世。
扁鹊少年时求学于名医长桑君,学成后周游列国行医救人并传播医术。扁鹊是名满天下常为国君治病,他在秦国为秦武公治病时,受到秦太医令李醯的嫉恨,后来被李醯派刺客刺杀身亡。
扁鹊诊断病理精于望色,可以通过气色诊断病症以及病症的演变,在《扁鹊见蔡桓公》文中,神医扁鹊通过望色法诊断出蔡桓公有病,病位在体表,病情属尚浅阶段,但如不及时医治则会加重病情。蔡桓公不相信扁鹊看看自己就能诊断出病情,觉得扁鹊是在妖言惑众,加之蔡桓公自我感觉非常良好,全身并无病痛感,所以拒绝了扁鹊治疗的建议。
扁鹊第二次见到蔡桓公时,他提醒蔡桓公病位已经深入血脉中,如不治疗将来会很危险,蔡桓公再次拒绝了扁鹊。到扁鹊和蔡桓公第三次相见时,扁鹊告诉蔡桓公病位已经出现在肠胃,病情在恶化,如不及时治疗将会危及生命,蔡桓公再一次拒绝。扁鹊最后一次见蔡桓公时,蔡桓公身体已经出现不适,扁鹊说病位已深入骨髓无法医治了,不久蔡桓公病发去世。
扁鹊见蔡桓公,见的究竟是谁?历史上压根没有这个人
“蔡桓公”即“蔡桓侯”说
这则故事反映了扁鹊高超的医术,是后世传颂他医术的有力证据。可是有学者认为这是韩非子杜撰出来的故事,其依据是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蔡桓公。确实,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蔡桓公这个人,只有一个蔡桓侯,那么是不是韩非子的笔误,将蔡桓侯写成了蔡桓公呢?
据《战国策》记载:扁鹊最后的行医记录,是在公元前309年为秦武公治病,后来受到秦国太医令李醯的嫉恨,被李醯派刺客刺杀身亡了,而蔡桓侯在公元前695年就去世了,扁鹊要两百八十多年后才出生,并且公元前447年蔡国就灭亡了,扁鹊怎么可能见过蔡桓侯呢?
“蔡桓公”即“齐桓公”说
还有人认为,韩非子所写的蔡桓公其实是齐桓公,事实真是这样的吗?
所持蔡桓公是齐桓公观点的人,其依据是这样的:扁鹊周游行医来到齐国,齐桓公热情的接见了扁鹊,简单的寒暄之后,扁鹊对齐桓公说他得了病,需要及时治疗。只是简单的谈话就能看出人得病,普通人听到这样的话都会觉得不爽,更何况是极爱面子的君王,齐桓公表示身体状况良好,拒绝了扁鹊。
不久齐桓公感觉身体不适,请扁鹊医治,扁鹊见到齐桓公后觉得已无力回天,随意治疗一番便逃到了秦国,公元前356年齐桓公病逝。
当然这则故事里的齐桓公,并不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春秋霸主齐桓公,春秋霸主齐桓公为姜氏,当时的齐国也不是姜太公建立的齐国,而这则故事里的齐桓公,属于后来的田氏齐国,具体齐国的历史这里不明表。这位田氏齐桓公在历史上虽岌岌无名,却有位名声响亮的儿子,就是《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齐威王。
扁鹊是中医学的奠基人,其“望闻问切”的医诊手法对后世影响巨大,沿用千年而不衰。古人为惊叹扁鹊的医术高超,就为他杜撰了很多故事,以至于年代冲突都不顾了。其实在任何年代,医德高尚的医生都是非常受人爱戴的,而在战国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任何医术高超的人,都可以被称为“扁鹊”,或许韩非子笔下的那位“扁鹊”,并非人们印象中的那位“扁鹊”吧。
这个故事的概述如下:
扁鹊拜见蔡桓公,站了一会儿,对桓公说:"我看你有病,在皮肤的表层,如果不医治的话,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桓公不以为然地说:"我没有病."
扁鹊退出去后,桓公说:"医生就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以便邀功请赏,并以此证明自己的医术高明."
过了十天,扁鹊又来拜见,对桓公说:"您的病已发展到皮和肉之间了,如果不治疗就会加深."
桓公没有答理他.扁鹊退了出去,桓公心里很不高兴.
过了十天扁鹊再次来拜见,对桓公说:"你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了,如果不医治的话,还会加深."
桓公还是不理他.扁鹊退出后,桓公更加不高兴.
又过了十天,扁鹊老远看见桓公,掉头就跑.桓公很奇怪,便派人去问原因.
扁鹊说:"病在皮肤的表层,用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病在皮肤和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就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病一旦深入到骨髓里,那就只好由阎王爷来作主了,医生是无能为力的.现在君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不能再去请求为他治病了."
五天以后,桓公浑身疼痛,派人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去了.桓公就这样病死了.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日:"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扁鹊拜见蔡桓公,(在桓公面前)站立了有一会儿。扁鹊说道:“您有(点)小病,(病就)在皮肤的纹理之间,不医治(的话)恐怕要加重。” 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退出(后),桓侯说:“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了“病”)作为(自己的)功劳。”过了十天,扁鹊又一次拜见(桓公),说:“您的病(已经)在肌肉、皮肤(里了),(如)不医治(可)要更加严重。”桓侯没有理睬(他)。扁鹊退出(后),桓侯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又(去)拜见(桓侯),说:“您的病(已)在肠胃(里了),(再)不医治将越加严重。”桓侯又不答理(他)。扁鹊退出后,桓侯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远远地看到桓侯,转身就跑。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跑的原因),扁鹊说:“小病在皮肤的纹理间,这是用热水或药物热敷(的功效)所能达到的;(病)在皮肤肌肉里,这是针刺(的效力)所能达到的;(病)在肠胃中,这是清火汤剂(的药力)所能达到的;(病)在骨髓内,(那是)主管生死寿命的神所管辖的地方,(医药已经)没有办法了。如今(桓侯已)病在骨髓(之内),我因此不再过问了。”过了五天,桓侯身体疼痛,派人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往秦国了。桓侯就(病)死了。
蔡桓公:刚愎自用,不听取他人建议,目光短浅。
蔡桓公:《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称“齐桓侯”。这个称号源于《韩非子·喻老》中的一篇文章《扁鹊见蔡桓公》。这篇文章里所谓的“蔡桓公”,据考证应该是战国时期田氏代齐以后的第三位齐国国君,谥号为“齐桓公”,史称“田齐桓公”或“齐桓公午”。本名田午,史载他“弑其君及孺子喜而为公”,意思是说他杀了齐废公田剡而自立。在位时曾创建稷下学宫,招揽天下贤士,聚徒讲学,著书立说,一时人才荟萃,彬彬大盛。相传名医扁鹊曾为他看病,在起病由轻到重衍变时连劝了三次,田午因为讳疾忌医而不听,后来扁鹊再来时,现其已病入膏肓,无法医疗;扁鹊只得转身而退,并连夜逃往秦国,不久田午就病发而去世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033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