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荆轲的武力值不高吗,他凭什么成为刺客中的大名人

以史为鉴 2023-06-23 22:01:43

荆轲的武力值不高吗,他凭什么成为刺客中的大名人

对荆轲刺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司马迁的《史记刺客列传》里:论一击必杀,专诸刺王僚迅若奔雷;论武功高强,聂政单人单剑万军丛中取韩傀首级;论悍勇无双,要离刺杀庆忌如苍鹰扑食;但刺客列传中的最强C位刺客却另有其人,此人便是——荆轲。

荆轲刺秦以失败告终,不但失败的成本很高、后果很惨,失败的过程也是让人大跌眼镜,他又到底凭什么成为刺客中的大名人呢?

论武功,职业刺客荆轲是真的不行!

荆轲武功到底处于什么水平?

司马迁在描述荆轲刺秦之前用看似闲笔的文字讲了两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荆轲与著名剑客盖聂论剑,与盖聂谈笑风生,然而盖聂眼见荆轲光说不练,瞪了荆轲一眼,这一眼锐利如鹰眼,瞳光冰冷如刀,竟把荆轲吓得屁滚尿流,不辞而别,盖聂事后直言荆轲徒有虚名,光说不练假把式;

第二个故事是荆轲与剑客鲁句践狭路相逢,需要一方退后另一方才能过去,但是同行如冤家,谁退后谁就是孙子。于是两人互不相让,结果鲁句践一生气,气势凛然一张,凶了荆轲几句,荆轲转身而逃。

从司马迁记载的这两个故事我们不难看出,荆轲颇类似赵括,擅长的是纸上谈兵,理论行,真功夫却未必当得上时代顶尖水平。

荆轲刺秦王:专业刺客竟打不过职业皇帝,是嬴政太强还是荆轲太菜

论刺杀,失败得堪称大型车祸现场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为了让荆轲刺杀秦王嬴政的计划天衣无缝,雇主燕太子丹为他提供了高成本的准备工作:

一是奉上事关军事机密的整个燕国地形堪舆图,拿到这个,秦国若要攻燕,轻易就能打蛇打七寸;

二是奉上秦王嬴政恨之入骨的秦国降将樊於期的人头;

三是奉上一把徐夫人匕首,锋利无比,还涂上了剧毒。

那么过程和结果如何呢?

荆轲以重礼得到觐见秦王嬴政的机会,当着群臣的面,图穷匕见,左手抓住秦王嬴政的衣袖,右手持匕首刺下,可是就这么近身抓到人的情况下,却被秦王嬴政起身扯断衣袖,没能一击必杀,甚至于秦王嬴政跑掉了还一边要抽出佩剑还击,一边闪身躲避荆轲的进攻。

荆轲就这么把突击生生打成了游击,秦王嬴政围绕着殿内大柱躲避,荆轲死命的追。

在当时殿内群臣无人佩戴武器不敢上前,而殿外侍卫没有命令不能进殿的生死一瞬间,秦王嬴政得到侍医夏无且的提醒将佩剑从腰间改为背负,顺利抽出了佩剑,随即转守为攻,一个照面,一剑就将荆轲的左腿砍下!

荆轲倒是悍勇,腿没了还把徐夫人匕首掷向秦王嬴政,嬴政轻松躲过,然后提剑上前,立马砍了荆轲八下,将之重创,倒地不起,随后荆轲被秦王侍卫杀死。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专业刺客荆轲太水,还是被政事缠身、时间精力都有限的秦王嬴政太天才,文武双全?

业务能力差的刺客荆轲为何能C位出道?

从业务能力和战绩结果上看,荆轲这个刺客含水量太高,但奇怪的是,数千年来他作为刺客代言人C位出道的地位却是十分响亮,不仅司马迁推崇,后世的陶渊明还写有一首《咏荆轲》赞扬其人,近代如龚自珍也赞其江湖侠骨,那么,荆轲的魅力到底在哪里?

第一:悲情英雄泪点足

中国人记录历史,明说成王败寇,但事实上却从来不以成败论英雄,比如霸王项羽、三国刘备、诸葛亮的形象远比他们的死对头刘邦、曹操和司马懿要好,为什么?

因为中华民族有一种理想主义的价值观,它们名为飞蛾扑火、螳臂当车,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谓之为勇。

它们是不识时务,哪怕死也要坚持自己的想法,这也是构成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而荆轲刺秦王,毫无疑问就是那种明知会死却依然敢去送死的笨蛋,不屈服,不退缩,一往无前,将生死置之度外。

正如那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这一悲情英雄虽然业务能力不行,但是却做了很多人想都不敢想、做更不敢做的事情,评价其为英雄并不过分。

第二:刺杀对象名气大

相比起专诸、聂政、要离这三个刺客的刺杀对象王僚、韩傀和庆忌,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他们是谁,但秦王嬴政那绝对是千古一帝,那是中国历史上开创大一统王朝的第一个皇帝,但凡是中国人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荆轲之所以能名垂千古自然也得益于秦王嬴政的声名。

近代德国哲学家有两大先驱,一位是黑格尔,很早就大名鼎鼎,而另一位叔本华原本不算啥,却因为黑格尔说什么他就反对什么,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哲学——反黑格尔哲学,因此出名。

荆轲的出名原理也类似,死对头名气越大,他的名气也越大。

第三:江湖侠气最是醉人心

自古以来,中国朝代各般当权者如果是残酷暴虐、作威作福的人,底层受苦百姓没有能力以暴制暴,自然寄希望于英雄出手,如荆轲刺秦王那般,能够为广大弱者出头。

这是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的微妙平衡,这是千古文人和平民百姓心中不灭的侠客梦,梦开始的地方,就是荆轲。荆轲刺秦是一个武功平平的普通人对抗天下最强大帝王的故事,从结果上看,荆轲失败了,败得很惨,不仅自己死了,也进一步导致燕国的加速灭亡,但是从历史上看,荆轲也赢了,名垂千古,甚至成为了一种弱小者反抗残暴强权的象征。

荆轲是古代四大刺客中唯一失败的人,为何只有他最出名?

专诸刺吴王僚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有四大刺客——专诸、要离、聂政和荆柯。专诸受当时还是吴国公子的阖闾的委托,藏鱼肠剑于鱼腹,成功地刺杀了吴王僚;要离和专诸一样,也是受吴王阖闾所托,不过刺杀的是吴王僚的儿子庆忌,先献计残身灭家,取得庆忌信任,然后成功刺杀了庆忌,可以说,专诸和要离成就了一代霸主吴王阖闾。

聂政,受韩国豪富严遂所托,聂政成功的刺杀了忘恩负义的韩相国侠累;至于荆轲,和前三个有所区别,前三个刺客是刺杀成功,而荆轲至死也未刺杀秦王嬴政成功。



要离刺庆忌

那么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刺客,这其中不乏有刺杀成功的,可为什么只有荆轲这个失败者名垂千古?

首先,我们要知道荆轲刺秦,能千古留名,不在于谁去刺,而在于刺的谁。那可以日后秦始皇,千古第一帝啊。很多史书关于刺客都有浓墨重彩的描写,还有后人诗词歌赋的颂扬,相比荆轲,其他很多刺客是为了别人报私仇夺王位。

这从四大刺客中其他三个可以看出,虽然从古代来看,这些刺客都是家喻户晓的,只是我们今天的课本只写了荆轲,使其家喻户晓。

其次,我们莫以成败论英雄。著名刺客都有侠义精神,而且荆轲刺秦王最具有故事情节性并且在荆轲受伤之后还能说出一段慷慨的话,说之所以刺杀不成功,只是想要挟活的秦王啊!

然后才牺牲了。就像关羽历史上是在襄阳之战惨败身亡,但因为在他身上发生了一些故事,又经过有些人的润色,使得他变成了神一样,被称为“武圣”。



荆轲刺秦王

所以说,充满传奇性故事的人不论他是成功或者失败,只要他秉承了忠义,做过惊天动地的事情,那么人民对它们也就会敬佩,他们的故事就会源远流长。而且你没发现吗?人们对失败者一般都有着一种近乎于变态的同情。




荆轲刺秦王不是失败了么?为什么还要算入四大刺客呢?四大刺客里就荆轲失败了,但他是最出名的。

很明显所谓的“四大刺客”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刺客们,所以其他朝代的刺客暂时不列入今天讨论的范围。
关于第一个版本,为什么四大刺客里会有荆轲,我只能说真的没有特别复杂,单纯是因为《史记·刺客列传》里一共就记载了五个刺客:曹沫,专诸,聂政,豫让,荆轲。其中不在四大刺客之列的曹沫。。。他就没正儿八经刺杀啊,只是威胁了齐桓公一下,顶多算半个刺客。《史记·刺客列传》六千余字,记录曹沫的不过寥寥二百余字,所以他就被排除在外了。剩下的四人,豫让和荆轲都未能成功,可见成功与否并不是判断是否入选“四大刺客”的标准。在第二个版本中,刺杀失败的豫让被换成了要离,要离为了刺杀庆忌上演了一处苦肉戏,实在是惨烈。为什么替换的是豫让不是荆轲,也很好理解,因为荆轲刺秦更有名啊。如果有个“五大刺客”,豫让肯定位列其中,有个“六大刺客”曹沫也能算在里面,甚至于其实有个“十大刺客”的版本,还有无名氏在里面。
所以我猜题主这个问题的本意并不是讨论“四大刺客”的科学性,而是疑惑荆轲为什么失败了还这么有名。
关于这个问题倒是可以说几句。
1、记载的地方有名。荆轲刺秦记载于太史公的《史记·刺客列传》,《史记》的分量自不必说,而且太史公似乎偏爱荆轲,《刺客列传》共六千余字,荆轲的事迹洋洋洒洒占了一半。除此之外,汉之后的刺杀很少能够列入正史,有名气的刺客就更少了。
2、对历史进程影响大。荆轲刺杀的对象是秦始皇,他可以说是燕国灭国的导火索,燕国的灭亡又直接推动了秦国统一的步伐。天下命运,一刀之间。
3、故事性最强。荆轲刺秦,不管是杀田光自尽、樊於期之死、准备匕首、送行,其计划之周密,准备之充足,人员配备之强劲,描写之详细,感觉秦始皇不死都不正常。可秦始皇偏偏就没死。而且荆轲刺秦涉及的人物非常多,田光、樊於期、荆轲、太子丹、秦舞阳、高渐离,各有各的特点,甚至荆轲死后,高渐离的行刺也可以重新写一篇故事了。
4、最具有艺人气息的刺客。其实这条跟上一条很相似,太史公在描写荆轲上绝对下了狠功夫,刻画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忠义形象。荆轲绝对是最上镜刺客。
荆轲刺秦中最出名的不是荆轲刺杀秦王的过程,而是一首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让我们看看太史公是怎么描写这一段的。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人们穿着白衣白帽去给英雄践行,到了易水,临走的时候,高渐离击筑,荆轲唱着小转音,歌声太好听了,太感人了,旁边的人一会儿哭一会儿怒。荆轲这首歌,一唱就是几千年。
除了送行,太史公描写荆轲在秦殿之上的那段也颇为精彩。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舞阳奉地图柙,以次进。至陛,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北蕃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慴。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取舞阳所持地图。”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乃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中桐柱。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于是左右既前杀轲,秦王不怡者良久。已而论功,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而赐夏无且黄金二百溢,曰:“无且爱我,乃以药囊提荆轲也。”
先是秦舞阳关键时刻掉链子,看客都想,完了,是不是要被发现了!然后被荆轲机智的掩饰了过去,我估计这时候荆轲一定在心里吐槽,燕丹这是给我找了个什么帮手!接着穷图匕现,然后用了很大的篇幅描写荆轲刺秦时荆轲和秦王的动作,画面感极其强烈。
荆轲拿出匕首刺秦王,他居然没刺中!秦王一惊,嗖的一下跳起来,袖子都断了。然后秦王开始拔剑,最逗的是剑太长了拔不出来。然后就开始上演猫追老鼠,秦王拿着把过长的剑绕着柱子转啊,荆轲拿着把匕首在秦王屁股后面追啊。殿上所有人都惊呆了。每当看到这一段,我都想嘶吼一声,秦舞阳你去哪了!!!然后这时候夏无且(Ju)用药袋砸荆轲。。。我一般脑补出来的样子是夫妻打架的时候,媳妇儿拿着枕头扔自己的丈夫。。。
秦王跑啊跑,不知道怎么办啊,他当时一定想:“妈个鸡下次再也不装B背这么长的剑了。”然后左右侍从说了:“大王,把剑背到背上啊。”这个“负剑”到底怎么个动作还有待考证,我猜是把抓住剑鞘的鞘口往后抻剑,然后把剑拔出来。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秦王的剑终于拔出来了!然后废了荆轲。

荆轲没杀得了秦王居然很大的原因是因为。。。跑得不够快。。。然而也不知道那个十三岁杀人的秦舞阳这时候是不是吓得腿肚子都软了。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荆轲的行动虽然没成功,但是造成了秦国的政策改变,导致燕国提前灭亡,把齐国孤立出来,一年后,秦灭齐,战国结束,秦朝建立。对于百姓来说,跟刺杀有没有成功比起来,更让他们记忆深刻的应该是精彩的故事。传唱度高的自然就有知名度。对于文人来说,太史公着笔墨大篇幅描写的荆轲,必定有其独特的闪光点,如果非要罩上什么高大上的外衣的话,荆轲刺秦发生在战国末期,反映了六国对于秦国武装的抗争。他是燕国灭亡的导火索,推动了秦国统一的步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029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