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编,说起朱元璋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狡兔死走狗烹,一将功成万骨枯,开国的功臣留不住这种事,都变成历史必然事件了。但凡是提到杀开国功臣这件事,没有干过的皇帝真实的是少之又少。
朱元璋的江山都是自己一手打下来的,手下所有的将领也几乎都是他亲自提拔,很多优秀的领军人物更是他一手带出来的。遇事几乎是亲力亲为,掌控一切,但是朱元璋出身平凡。从小生活潦倒,做过和尚,还曾经一路乞讨。
朱元璋的背景并不大强大,因为封建制度下的人民都比较迷信,以往的皇帝都是顶着是哪位先祖的后代,或者是什么上天选中的这样的噱头。比如刘备当时就说自己是汉室后代,而刘邦说自己是上天选预示,朱元璋没有这些乱七八糟的噱头。
打天下时期平起平坐的将军功臣就会有想法,大家都是一起打仗来的,都是一个炕上睡过觉,一个碗中喝过水的,凭什么功成名就之后你是皇帝我是臣子,我来给你下跪。骄兵悍将居功自傲,大家起点相同却结果不同,很容易引发篡位之事。而且文官言官之间的勾心斗角,也很容易误国。
朱元璋好歹是一代开国皇帝,并没有乱杀功臣的,更是没有杀光一说。比如杀李善长是为了废除丞相制度,而且杀李善长的时候,李善长已经是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了。杀徐达是因为徐达是朱棣的岳父,朱棣与徐达关系非常好,还都是手握大权的重将,他怕二人联合会威胁之后的统治。
不杀会怎么样?就上面的例子而言,不杀的话和简单,丞相制度无法废除,明朝继续维持丞相制度,这对后来皇帝上位本就是利大于弊,就算朱元璋不废除,不杀丞相,朱棣上位之后也不会留着这个制度。
至于徐达,徐达不是会在权力上大大的支持朱棣,朱元璋只杀了徐达并没有杀害自己的儿子朱棣,最后皇位还是让朱棣抢走,如果徐达在世的话,朱元璋可能怕自己都会受此威胁。
朱元璋是开国皇帝,自己跟后代比起来自然是坐的稳当。但是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啊,朱元璋毕竟要为后代着想,朱元璋要去除的必定都是以后可能会成为隐患的人,从帝王的角度来说,真是不除不行。
因为这些大功臣们身上都功绩卓越,若只是使用寻常的罪名,怕只能让他们锒铛入狱,受些皮肉之苦,却置不了他们于死地。所以得选用像通敌叛国,谋逆造反这样的大罪,才能有足够的理由让众人信服,才能将他们收监问斩,彻底解决。
说起来,朱元璋会如此做,完全是因为自己的皇孙朱允炆。朱元璋在早年间,最喜欢自己的儿子朱标,因着这份喜欢,还将朱标立为了太子。只可惜,朱标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在自己三十八岁那年便抱病逝世。朱元璋知道后是悲痛不已,而后便将朱标的太子之位延续给了他的儿子,朱允炆。以此来慰藉朱标的在天之灵。
只是朱允炆年纪尚幼,且为人又纯善谦和,没有架子,朱元璋很是担心未来朱允炆在上位后会压制不住朝中这些肱骨老臣。一想到自己的爱子朱标已经憾然离世,朱元璋暗暗发誓,一定要将朱标的爱子朱允炆给照顾好。为此,朱元璋决定趁着自己目前还有点力气,先将朝廷内部整治肃清,等小皇孙朱允炆上位时,务必交给他一个干净祥和,忠心耿耿的大明朝廷。
有了这番想法后,朱元璋先是利用陆中亨与手下侍从铁木之间的嫌隙,设计了一出主仆二人反目成仇的戏码。然后又在暗中授意铁木,让他上书检举揭发陆中亨,唐胜宗二人与胡惟庸在私下拉帮结派,意图谋反之事。
朱元璋在收到举报信后,雷霆震怒,当众下令命刑部严查此事。而此案到后期更是牵连出数位曾经的肱骨之臣,朝中有多达一半以上的官员都受此事连累,从而被削官撤职。这场名震京都的大案最终以牵连诛杀二万余人而宣告结束,京都一时间是血流成河,腥气冲天,而朱元璋也因此事被后人定论成嗜杀残暴的冷血君王。
现实原因:功臣是军功立业的代表,皇子们(镇守北方的除外)有军功占少数,两方的对比过于强烈导致功臣的末日来临(功高盖主的直接威胁是主要原因)
客观原因:皇太子朱标(可以节制功臣的人)不幸早亡,朱家江山继承人是一个大问题。朱元璋就是想着要在自己去世前,把所有潜在的威胁都给消除殆尽,这样皇长孙才能够统御群臣的可能性较高
主观原因:帝王能够成为一代帝王,除了杀伐果断的雄心,起初打天下时的初衷,还有就是晚年无数的猜忌了。朱元璋清除了胡党、蓝党,朱元璋强化功臣的目的就达到了,但像他这样杀戮如此之重的还是唯一一个皇帝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01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嘉庆最宠爱的女子是谁晚年却过得不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