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无愧于“仁宗”的庙号,知人善用赵祯都做了哪些事

以史为鉴 2023-06-23 20:57:32

无愧于“仁宗”的庙号,知人善用赵祯都做了哪些事

“仁”皇帝为何让才子到烟花之地浅斟低唱?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仁”在封建年代被儒家认为是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是儒家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能够用“仁”作为皇帝的庙号,是一种崇高的荣誉。在中国大一统封建王朝皇帝中,能够用“仁”做庙号的皇帝非常少,北宋仁宗赵祯是第一个,其后也只有元仁宗、明仁宗、清仁宗等三人。在这几位“仁宗”皇帝中,宋仁宗赵祯可说最配得上这一称谓。

宋仁宗赵祯

推行仁政,休养生息。宋仁宗赵祯执政期间,积极推行休养生息、安民富国政策,整饬吏治,发展生产,减轻赋税,使得“四海雍熙、八荒平静,士农乐业、文武忠良” ,国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盛世景象,史称仁宗盛治,宋朝达到全盛时期。

不尚奢华,自律严格。宋仁宗赵祯在位42年,是宋朝皇帝中执政时间最长的,也是生活最简朴、自律最严格的。有一次有关部门建议扩大皇家苑林,赵祯断然拒绝道:“我继承了先帝的苑林,还认为太大,怎么能干(扩建)这种事?”还有一次,赵祯睡得晚,肚里很饿,非常想吃羊汤,但一想到要麻烦厨房里的人半夜起来杀羊,还可能开了皇帝半夜杀羊吃的先例,恐怕被后人效仿,就没有这样做,而是强忍饥饿而睡。

唾面自干,虚心纳谏。宋代皇帝有“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传统,善于听取大臣们的意见,对臣下的进谏比较包容,宋仁宗赵祯更是如此。有一次在张贵妃的百般纠缠下,赵祯无奈答应给她伯父一个宣徽使的职位。不料在朝堂上赵祯刚一说出这个想法,就遭到了御史中丞包拯的激烈反对。包拯说得有情有理,说到激动处,唾沫星子溅了皇帝一脸,因为当着很多人的面,赵祯也不好意思擦,只能“唾面自干”、接受谏言,有些尴尬地回宫。张贵妃问她伯父的事,赵祯没好气地说:“你只知道宣徽使,难道不知道现在的御史是包拯吗?”

御史中丞包拯

心地善良,体恤他人。宋仁宗不光对大臣们包容尊重,对身边服侍的人也很仁慈友善,在封建时代的帝王中实属难得。有一次宋仁宗到顾贵妃的宫中去,刚进屋就抓起桌上的茶壶大口喝水,顾贵妃就问他:您这么渴,为啥不在路上喝点水呀?赵祯笑笑说,走到半道上才觉得渴,但是回头一看,发现跟着的随从们没有带水,因为怕他们被处罚,所以一直忍到这里才喝。还有一次,赵祯正吃着饭,突然咬到一粒沙子,牙齿一阵巨痛,他赶紧吐了出来,还不忘对旁边的宫女说:“千万不要声张我曾吃到沙子,这可是死罪啊!”赵祯用他的宽厚仁慈保护了厨师等人。

知人善任、宽宏大量。宋仁宗赵祯是个知人善任的皇帝,在他执政年间,出了包拯、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文彦博等一批名臣,光耀千古。赵祯知道什么样的人该干什么样的活。像写青楼歌词的高手柳永,二十多岁时赴京赶考,考了两次都是名落孙山。这让他很郁闷,就写了《鹤冲天》大发牢骚,最后的句子是:“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这实际上是在讥讽国家大考、藐视朝廷。

赵祯知道后没有放大这件事,宽宏大量地放了柳永一马,但他也了解到柳永这种“浪子”不适合为官。所以,柳永第三次应考,虽然考官录了他,但临近发榜时赵祯御笔一挥,划掉了柳永的名字,并说道:“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彻底灰心的柳永随后还真就一头扎进青楼,为妓女写词赚取银子,让烟花女奉养他,并美其名曰“奉旨填词”,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宋仁宗赵祯去世时发生了哪些事情?他的谥号为什么是"仁宗"呢?

公元1063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54岁的宋仁宗赵祯去世了,大宋朝野上下莫不哭号,举国哀痛。《宋史》记载:?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仁宗驾崩的消息传到洛阳时,市民们也自动停市哀悼,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洛阳城的上空,以致?天日无光?。他的死甚至影响到了偏远的山区,当时有一位官员前往四川出差,路经剑阁,看见山沟里的妇女们也头戴纸糊的孝帽在哀悼皇帝的驾崩,整个北宋国内子民无比哀痛!

岂止是国内,宋仁宗赵祯驾崩的讣告送到辽国后,?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时为辽国君主的辽道宗耶律洪基也大吃一惊,冲上来抓住宋国使者的手号啕痛哭,说:?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又说:?我要给他建一个衣冠冢,寄托哀思。史载辽道宗?惊肃再拜,谓左右曰:?我若生中国,不过与之执鞭持,盖一都虞侯耳!此后,辽国历代皇帝?奉其御容如祖宗?。

一个国家的皇帝死了,让本国黎民百姓哭得涕泪横流的事,屡见不鲜,但让邻国敌国的百姓和皇帝痛哭,并且表达出由衷的尊敬与哀悼。这样的君主,历史上即使不是绝无仅有,也是凤毛麟角。事实上,赵祯既没有太祖赵匡胤的雄才大略,也不像宋徽宗那样多才多艺,宋仁宗是宋朝第四位皇帝,论能力,他不如宋太祖雄才大略,论学问,他不如宋徽宗多才多艺;但论生前死后的名声,他却是宋朝十八帝中最好的一位皇帝。

其实宋朝的皇帝普遍都不错,大多对官员宰相很客气,这也让宋朝的各项政策能落实,于国于民很有好处,曾经一位皇帝想办一件事,硬是让大臣驳斥的脸红脖子粗,只好作罢。

给大家说一件有意思的历史事件。

想当年在澶州,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

话说某日,辽军很牛的统帅萧挞凛带人在澶州城外视察地形,?宋军大将张环向来有射贼先射头儿的思想,一看对方最高军事统帅来了,心想:你来嘚瑟我就射你!一声令下床弩齐射,几十名随从与统帅萧挞凛做梦也没想到宋军有这样的利器!纷纷中箭身亡,萧挞凛本人头部也中箭坠马,城中宋军欢呼,城外辽军大惊,入夜,辽营果然传出统帅萧挞凛不治身亡的消息,中箭的随从也一同西去了。说是随从,统帅的随从地位能低的了嘛?这次伏杀,基本上把辽军的半个指挥系统搞残了。萧太后等人听闻亲爱的?达令?死了,痛哭不已,为之?辍朝五日?。此时宋真宗赵恒一行抵澶州,登上澶州北城门楼以示督战,?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宋辽双方,一个士气高涨,一个士气低落,宋军有人对真宗建言,?我们应该棒打落水狗!?真宗反对曰:?不可,落水的狗也会咬人,不如和了吧。?

辽国因为主将死了无心恋战,想求和又放不下面子,宋朝也不想打,双方于是通过特使互探口风,结果发现大家都不想打了。

既然双方都有心和解,剩下的事情也就好办了,无非就是讨价还价的事。赵恒贪图苟安,财大气粗,也不在乎钱,起先契丹派人说要宋朝归还被周世宗夺走的瓦桥关南之地,赵恒生怕失去合议机会,也怕割地求和,会遭后人唾骂,于是立即派曹利用去议和,并对他说:?只要不割地,能讲和,契丹就是索取百万钱财,也可以答应。?总之原则就是:要地没有,要钱随便!曹利用就问底线到底是多少呢?赵恒不假思索地道:?如事不得已,百万亦可。?

寇准听到之后,又暗中把曹利用叫了过去,说道:?赵老大虽有百万之约,但要是超过三十万,我就砍了你的脑袋。?曹利用内心一凌摸了摸脖子,一股寒意冒了出来,双腿打颤的领命去了辽营谈判,最终达成协议:

1.?宋辽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齿论。

2.?宋辽以白沟河为界(辽放弃遂城及涿、瀛、莫三州),双方撤兵;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3.?宋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4.?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在岁币的问题上,契丹求和心切,也不敢狮子大开口,几经讨价还价,双方达成了宋朝每年给契丹三十万银绢的数字。曹利用自觉很光荣地完成了任务,兴冲冲地回去交旨。请见之时,赵恒正在睡觉,侍者就问曹利用许给契丹多少银两。曹利用没敢说话怕打扰皇帝睡觉,只是伸出三个手指放在额头上,意思是三十万两。侍者误以为是三百万两,等赵恒睡醒后得知消息,大惊:?太多了,太多了。?便召见他亲自盘问。曹利用战战兢兢地答道:?三十万两。?赵恒听完嘀咕一声:?才三十万?这么少?你很会办事,很会办事!?随后重重地奖赏了曹利用。

此后宋、辽之间一百二十余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通使殷勤,双方互使共达三百八十次之多,辽朝边地发生饥荒,宋朝心疼弟弟也会派人在边境赈济,哥哥宋真宗崩逝消息传来,辽圣宗?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因澶州又名澶渊,遂史称?澶渊之盟?。

后人对此事件颇多不齿,但按照当时的实际情况,却是最好的结果了。宋朝虽说耻辱性的每年给辽国三十万?赞助费?,但会做生意的宋人又会在互市贸易的榷场把钱赚回来。你辽国不是拿了我们不少钱财么?总不能埋在土里浪费吧!钱,只有用来花掉,才有意义。于是宋人把一些看着好看但基本没什么用场的奢侈品拿到榷场兜售,辽人逐渐养成了奢侈生活的习惯,你让一个穿惯绫罗绸缎,吃惯好酒好肉的人再回到身披粗布麻衣,就着咸菜啃着窝头的那种苦日子中去,总归是不太适应的。反正到了最后,每年,辽人不仅会花光拿到手的三十万?赞助费?,还会倒贴不少家底进去。

宋朝虽然不重视武力,但宋朝是除夏商周以外统治时间最长的朝代,唯一超过三百年的朝代,达320年,诗词歌赋商业发达,人民幸福指数高,是值得我们尊重的一个朝代。

宋仁宗:这位庸常的君主究竟有什么魅力?

王凯饰演的宋仁宗 中国历朝帝王之中,宋朝第四任君主——宋仁宗赵祯可谓是在位时间很长、存在感却极低的一位皇帝。 今天的中国人游长城,必会想起秦始皇;游大运河,必会想起隋炀帝;读到「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会想起汉武帝;论及「 ”郑和下西洋”的盛况,会想起明成祖永乐帝;说起古代的治世,人们脑海中出现的也是汉文帝、汉景帝的「 ”文景之治”、唐太宗的「 ”贞观之治”与唐明皇的「 ”开元盛世”、清前期的「 ”康雍乾盛世”。很少有人会联想到赵祯以及他的时代。 而当人们提及皇帝中的艺术家、艺术家中的皇帝时,想说的也必定是宋徽宗赵佶,而不太可能是赵祯。宋徽宗确实是天才的艺术家,琴棋书画无不精通,宋人著《画继》,评徽宗画艺:「 ”笔墨天成,妙体众形,兼备六法。独于翎毛,尤为注意。多以生漆点睛,隐然豆许,高出纸素,几欲活动,众史莫能也。”明人编《书史会要》,评徽宗书法:「 ”行草正书,笔势劲逸,初学薛稷,变其法度,自号瘦金书。”连金国皇帝金章宗都是宋徽宗书画艺术的狂热追随者,据说金章宗「 ”嗜好书札,悉效宣和字(即徽宗的瘦金书),画尤为逼真” 。即使在今天,仍有大量文艺青年将宋徽宗奉为艺术上的偶像。 但许多人未必知道,赵祯也是一名颇有才情的艺术家。他从小就喜欢绘画,「 ”在春宫,闲时画马为戏”;其书艺造诣更是不输宋徽宗:「 ”万几之暇,惟亲翰墨,而飞白尤神妙,凡飞白,以点画象物,而点最难工”。 他还通晓音乐:「 ”洞晓音律,每禁中度曲,以赐教坊,或命教坊使撰进。凡五十四曲,朝廷多用之” 。然而,不管在彼时的文艺圈内,还是在长时段的艺术史上,赵祯都藉藉无名,存在感非常低。 甚至民间文人编造故事,也不喜欢拿赵祯当主角。宋太祖有「 ”千里送京娘”的传说,宋徽宗有「 ”私会李师师”的演义,明朝正德皇帝有「 ”游龙戏凤”的风流韵事,赵祯却连一个可供坊间文人津津乐道的民间传奇也没有。虽然清代产生了「 ”狸猫换太子”的戏文,戏文里那个可怜的太子就是赵祯,但他扮演的却是「 ”打酱油”的角色,真正的主角是包拯,戏剧成就的也是「 ”包青天”的美名。 实际上,自元明以降,以赵祯时代为历史背景的民间文艺作品倒是挺多的,比如包公故事、杨家将故事、呼家将故事、狄青故事,都发生在赵祯御宇的时代。就连讲述徽宗朝故事的《水浒传》,也是从仁宗朝写起:「 ”话说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祐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点,天子驾坐紫宸殿,受百官朝贺。” 但在这些故事演义中,赵祯总是充当「 ”背景板”,出演「 ”路人甲”,从未唱主角。 赵祯在民间文艺作品中的存在感低,是可以理解的。他没有秦皇汉武的丰功伟业,没有唐宗宋祖的雄才大略,也缺乏正德皇帝那样的鲜明个性、乾隆下江南那样的戏剧性经历。他是一个庸常的君主,居于深宫,生活平淡如水,当然没有一个民间文人愿意将他平庸的人生演绎成人间传奇。 然而,正是在这位庸常的君主在位期间,涌现了非常之多的杰出人物,哲学界的「 ”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都生活在仁宗朝;文学界的「 ”唐宋八大家”,有六位为北宋人(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他们也是在仁宗朝登上历史舞台。 我们还可以列出一个长长的宋朝牛人名单:范仲淹、吕夷简、杜衍、庞籍、包拯、韩琦、富弼、文彦博、狄青、杨六郎、杨文广、张方平、赵抃、范镇、司马光、吕公著、吕公弼、吕大防、吕惠卿、曾布、章惇、范纯仁、柳永、晏殊、宋庠、宋祁、梅尧臣、苏舜钦、蔡襄、沈括、苏颂、胡瑗、孙复、石介、李觏……这些名动一时的一流人物,全都诞生于或活跃于仁宗朝。 仁宗朝人才之盛,历史上几乎没有一个时代可以比肩。难怪苏轼说:「 ”仁宗皇帝在位四十二年,搜揽天下豪杰,不可胜数。既自以为股肱心膂,敬用其言,以致太平,而其任重道远者,又留以为三世子孙百年之用,至于今赖之。” 明代李贽也感叹说,仁宗一朝,「 ”钜公辈出,尤千载一时也” 。 一个庸常君主御宇的时代,为什么会涌现出如此之多的杰出人物? 嘉祐八年(1063)三月二十九日,五十四岁的赵祯走完了他庸碌的一生,逝世于东京大内福宁殿。北宋著名的大学者邵伯温当时才七岁,与父亲邵雍居住在西京洛阳。多年之后,邵伯温仍记得清清楚楚:当赵祯龙驭上宾的消息传到洛阳时,「 ”城内军民以至妇人、孺子,朝夕东向号哭。纸烟蔽空,天日无光”,大家都悲从中来,沉痛悼念先帝。 邵伯温的舅父王元修自京师过洛,告诉邵雍:「 ”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邵氏的友人周长孺赴四川剑州普安县就任,行走于乱山之间,但见「 ”汲水妇人亦戴白纸行哭”。 大宋的臣民发自内心地缅怀一位君主,为他的离世感到悲伤。 当宋朝派出的使臣前往辽国告哀时,发现辽国人也在哀悼宋朝的皇帝:「 ”燕境之人,无远近皆聚哭”。辽国皇帝辽道宗耶律洪基得悉赵祯驾崩,抓着宋朝使者的手号恸:「 ”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辽国又将宋仁宗昔日赏赐的御衣下葬,造了一座衣冠冡,「 ”严事之,如其祖宗陵墓”。 许多年之后,元祐年间,距赵祯逝世已有三十年,耶律洪基对这位宋朝君主「 ”追慕犹不忘”,对使辽的宋朝大臣说:「 ”寡人年少时,事大国之礼或未至,蒙仁宗加意优容,念无以为报。自仁宗升遐,本朝奉其御容如祖宗。” 说着,又动容哭泣。 赵祯安葬于永昭陵。南宋初,金人立刘豫为傀儡皇帝,管理中原,刘豫却干起盗墓的勾当,「 ”置河南淘沙官,发掘诸陵,上代陵寝,民间冢墓,无得免者” ,位于巩义县的北宋诸皇陵悉被盗掘、毁坏,「 ”惟昭陵如故” ,盗墓贼居然没敢对赵祯的陵墓下手。不知何时,也不知是哪一位宋人,经过永昭陵,看着眼前物是人非,触景生情,在壁间题下一首绝句:「 ”农桑不扰岁常登,边将无功吏不能。四十二年如梦觉,东风吹泪过昭陵。” 表达了对仁宗皇帝及仁宗时代的深切怀念。 当时的宋朝人,为什么会如此深情地悼念、纪念、怀念一名庸常的君主? 赵祯庙号「 ”仁宗”,元人修《宋史?仁宗本纪》,给出一段评赞:「 ”《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一个「 ”仁”字,是史家对赵祯的盖棺论定,也是儒家对一位君主的最高评价。 明代士大夫邹智在给皇帝的奏疏中评价宋仁宗:「 ”宋之英主,无出仁宗。” 另一位明朝士大夫朱国祯纵论千古帝王,说:「 ”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 在他心目中,千百年间,帝王无数,只有汉文帝、宋仁宗与明孝宗才配得上「 ”贤主”之誉,至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俱不足道。明末大学者王夫之对宋王朝的整体评价并不高,但他却不能不承认:「 ”仁宗之称盛治,至于今而闻者羡之。帝躬慈俭之德,而宰执、台谏、侍从之臣,皆所谓君子人也,宜其治之盛也。” 一名存在感很低的宋朝君主,为什么在改朝换代之后仍然一再获得士大夫的赞颂? 中国历史上的宋仁宗赵祯,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一位怎样的君主? 这些问题,让我对这位既庸常又仁圣的宋代君主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吸引着我去接近他,尝试探访他的精神世界与历史世界。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01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