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本质上都是为了维护帝王的权利

众妙之门 2023-06-23 20:04:54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本质上都是为了维护帝王的权利

秦始皇时期的焚书坑儒、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怎么回事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

秦汉时期有两个伟大的帝王,一个是统一六国结束纷争的秦始皇,另外一个则是将大汉王朝推向鼎盛的汉武帝。这两个皇帝都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秦始皇可以说奠定了中国2000年的封建王朝的基本架构,很多思想和机构影响至今,而汉武帝则再次实现了秦朝对南方的统治,同时将西域各国纳入统治范围。

而巧合的是两个皇帝做了都做了一件事情,虽然内容不同,但是目标却相同,秦始皇做的是焚书坑儒,汉武帝做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首先来看看焚书坑儒,相信绝大多数人对焚书坑儒都非常的熟悉,虽然对于坑的是不是儒生还存在争议,但是这件事情是确凿无疑的。事情的起因是这样,西周建立以后实行分封制,就是有功的大臣和王子都被分封成诸侯国,后来由于周王朝的实力衰弱,因此就有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纷争,最终强大的秦国再次实现了王朝的统一。

在统一了六国以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李斯认为天下纷争就是因为实行分封制,只有废除分封制才能杜绝此类的事情发生,于是秦始皇就定下了郡县制。但是分封制实行了1000多年,而且周礼的影响非常大,于是到了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在秦始皇于咸阳宫举行的宫廷大宴上,又发生了一场师古还是师今的争论,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

李斯作为郡县制的倡导者,当然极力反对,于是李斯就上书秦始皇要求焚书: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于是就有了焚书事件,至于说坑儒则是因为方士为秦始皇求长生不老仙丹失败,商量逃跑,被秦始皇知晓以后,下令抓了方士并坑杀,其中有不少儒生,于是就有了坑儒。

这是秦始皇时期的焚书坑儒,那么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怎么回事呢?

秦朝二世而亡,取代秦朝的是汉朝,汉朝延续了很多秦朝时候的政策,最开始立国的时候,百废待兴,当然老百姓也非常的穷困,于是汉高祖采取了无为而治的策略,让老百姓休养生息,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学说,刘邦本人也不喜欢儒家的学说。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汉朝的国力逐渐强盛,汉惠帝废《挟书律》,使诸子学说复苏,其中儒、道两家影响较大。国家的主流学说思想也由道家往儒家转变,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无为而治的思想非常不符合汉武帝好大喜功的性格,而儒家的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显然与汉武帝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适应。

于是在公元前134年,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建议:凡是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的各家学说,都要从博士官学中排除出去。汉武帝对儒家思想非常赞同,于是就执行了该政策,虽然其中也遭到反对,但最终汉武帝还是推行下去,儒家成为了此后两千年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雄才大略如汉武帝、秦始皇都会推行这样一些政策呢?百家争鸣不是很好吗?说不定还能碰撞出更好跟更有利于国家的思想呢。

对于现代人来说,百家争鸣当然是好的,而且社会也需要百家争鸣,但是对于当时的统治者来说,在大一统王朝下,百家争鸣无疑会对皇帝的中央集权统治造成很大的困扰。

秦始皇为什么会焚书,不就是因为有博士要求恢复分封吗?因为有这些制度的记载,所以才会博士要求复古,如果没有这些书的存在,那么这些人就不会有其他想法,更加有利于统治。

同样的汉武帝也面临同样的处境,汉惠帝废《挟书律》,百家开始复苏,随着国力的强盛,很多有学问的人都会研究这些学说,仅仅是道家和儒家的争吵还好,万一又蹦出其他家,比如墨家的非爱兼攻的思想,对于汉武帝来说是个非常大的挑战。

而儒家学说已经不是春秋孔子时期的那个纯粹的学说了,而是杂糅了道家、法家、阴阳家的一些学说,更有利于皇帝的中央集权统治。

其实不管是焚书坑儒还是摆出百家,本质上都是为了维护皇帝的统治,加强中央集权,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后世的王朝对儒家也有所改造,后来延伸出了三纲五常等思想,也是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到了清朝出现了文字狱,也是这样的一个思想。

汉武帝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


当然这个问题太过于复杂,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简单说明的问题。汉武帝本人绝对不是一个儒家的信徒,他的一切作为都是建立在他是个皇帝的基础之上的。因而他之所以独尊儒术,首先,汉武帝罢黜百家的目的和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一样,都是为了统一思想,都是出于思想专制。只不过他的手段更为温和,更为巧妙罢了。


其次,汉武帝的祖母窦太后笃信黄老之学,窦太后对汉武帝并不是很喜欢,甚至于一度产生了要废黜他的想法。当时窦太后大权在握,年少的汉武帝根本不是对手,自己任命的丞相等人都被窦太后拿下,御史大夫赵绾郎中令王臧等人还被窦太后下狱死于狱中。早在汉景帝的时候,就有儒生向黄老之学的地位发起挑战,窦太后曾经和儒生辕固生进行辩论。汉武帝即位后,也试图中儒学来与黄老之学相抗衡,从而与祖母窦太后做斗争。建元六年窦太后去世,元光元年就发生了罢黜百家,就如同前辈学者所指出的,罢黜百家,其实就是罢黜黄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清除窦太后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影响。

陈宝国饰演的汉武帝

再次,汉武帝的罢黜百家,也是为了探索一条治国之路。西汉前期的无为而治,相对而言比较保守,但是无为而治却也为西汉王朝打下了一份家业。到了汉武帝的时候,国家已经建立七十多年,汉武帝要从保守转向激进,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汉武帝都要有所振作,他需要一套理论作为自己的依据。而这个时候,他看重了儒家。

陈宝国饰演的汉武帝

第四,早在汉景帝的时候,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曾经对汉景帝说,不如将来让你的弟弟来接着你的皇位。汉景帝当然不愿意,于是汉景帝派出一个叫袁盎的大臣去劝窦太后。袁盎引用了儒家经典《春秋公羊传》的理论,使得窦太后打消了这样的念头。之后不久,汉景帝立刘彻为太子。刘彻即位后,对儒家心存好感,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西汉的疆域

第五,汉武帝早年的老师王臧等人就是儒生,他在成长的过程之中对儒学就有了很深的了解,接受了儒家的一些主张,登基后倾向于儒家治国,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第六,西汉前期一直存在政权合法性论证缺失的问题。一直没有能够对西汉王朝为什么能够存在,为什么能够取代秦朝等问题从理论上给予说明。而儒家对此则是进行了论证。汉武帝罢黜百家,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当然,也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这里不再多说了,而且以上所说的几点,也都没有展开。最后还有一句要说的是,所谓“独尊儒术”是后人的总结,并非是当初汉武帝政策的本来面目,用班固的话说,汉武帝是在“表彰六经”。

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

秦始皇在思想上是焚书坑儒,禁锢思想,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来统治。

焚书坑儒虽然维护了秦朝的大一统政治,但是也加速了政权的灭亡。回望春秋战国的始末,秦朝统一是历史的必然结果,春秋周末各个诸侯国围绕政权展开斗争,百家文化开始统一。

受文化的影响,秦始皇利用这一点让自己站到了历史的舞台上。但是要从政治的角度出发,“焚书坑儒”无疑会促成国家和军队的软化,然而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另一方面,这一行为压制了人们的思想。尽管“焚书坑儒”在短期内加强了思想控制,但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国家长久的发展。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上的一件大事。西汉初期,为了统一封建思想,巩固封建统治,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政策的核心是罢黜诸子百家,只允许通晓儒家学说的人做官,以此来统一思想,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在这一政策指导下,汉朝在太学设立五经取士,用儒家经典来教育贵族子弟。选拔官吏,也以儒家学说为标准,从此,儒家思想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唯一的统治思想,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汉武帝在思想文化界首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政策,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与主导地位,使得专制“大一统”的思想作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成为定型,而作为一种成熟的制度亦同样成为定型。从此以后,在学术和仕进上,儒家被定为一尊,统治中国达两千年之久。

独尊儒术在最初起到了统一思想、统一舆论、稳定国家的作用,但后来却成为封建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禁锢了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特别是个性思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005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