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王龁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在秦国统一天下的过程中,绕不开秦昭襄王,而在秦昭襄王执政的过程中,则绕不开长平之战。长平之战,可以说是秦国统一之路上的转折点。
在此之前,秦国虽然国力占优,却屡屡受制于山东六国的合纵运动,究其根本就是因为山东六国不时就会出现一位领头羊。
秦昭襄王初期,楚国是山东六国的领头羊;秦昭襄王中期,齐国是山东六国的领头羊;秦昭襄王后期,赵国是山东六国的领头羊。
而长平之战发生的时期,就是秦昭襄王后期。自此以后,山东六国再也没有出现一位领军式的人物,只能等待秦国的慢慢蚕食。
长平之战的过程固然是曲折的,但是大家是否对长平之战初始的情况更加好奇呢?那就是身经百战,更是被后世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廉颇,为何连名声不显的王龁都打不过呢(至少王龁在当时是名声不显的)?
廉颇VS王龁,廉颇未败,但稍显颓势
廉颇,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这个名号虽然是后世评的,但是也足以证明廉颇在当时是位于第一梯队的名将。
廉颇的第一次扬名,应当是五国伐齐期间,齐国是当时和秦国齐名的大国,廉颇在这样的背景下攻占了齐国的城池,名声大噪,而他自己也因为此事被赵王封为上卿。
随后,廉颇更是转战四方,不仅在阅历上,还是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阏与之战中,秦军大败,秦王不甘,再次攻打几这个地方,廉颇发兵援几,再次大败秦军。
可以说,在长平之战之时的廉颇,正值一个武将最鼎盛的时期。
再来看看王龁,王龁在秦国的统一之路上,也是经常能够看到的一个将领,这也说明了
王龁也是一位名将。关键在于,长平之战之前,王龁此人的事迹几乎不显。而王龁被大家所熟知,也正是在长平之战中。
这可以说明,此前的王龁也许并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战绩,也可以说明至少在长平之战之时,王龁并不占优势。
至少仅凭武将这一层面,王龁是略输廉颇一筹的。
而影响一场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除了后勤补给等因素以外,就是武将了。可就是这样的差距,廉颇率领的军队依旧是节节败退,最后只能以守代攻,拖垮秦军。
《史记》中记载当时的情况为:
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
而唯一能够解释这一现象的,就只有士兵这一项了。
长平之战,秦军士兵的战力比赵军强悍太多
一、赵国骑兵遭到限制
赵国作为战国后期,军事力量仅次于秦国的存在,皆是源于一次变法——胡服骑射。然而,不同于秦国的商鞅变法,赵国的胡服骑射变法是不全面的,因为他只是一次军事改革。而且就连这军事改革它也不全面,从这个变法的名称就能看出,赵国的这次军事变法,是针对骑兵的。
骑兵,在古代一直是一种占尽优势的兵种。以最近热播的《清平乐》中的北宋为例子。北宋之所以军事力量孱弱,原因就是北宋缺少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在古代一直是中原王朝重要的产马地,也是骑兵部队重要的发源地。而古代的北方少数民族,基本上都是游牧民族,也就是擅长骑兵。
这在战国时期也是如此,我们的长城,就是为了抵御骑兵的防御工事。
而骑兵之所以这么强大,就是因为骑兵打不过能跑,而步兵打不过就只能被骑兵全歼,这属实无赖。赵国的强大也是因为如此。
赵国效仿北方游牧民族,建立强大的骑兵部队,固然强大。但是骑兵也不是无敌的,至少骑兵在山路崎岖的地方作战,能力就大打折扣。
偏偏,长平之战的爆发地就是山路崎岖的地方。这极大的限制了赵国军队的战斗力。
二、秦国军功爵制的可怕
再来谈谈秦国。赵国拥有骑兵部队,其军事实力依旧屈居秦国之下,足可见秦国有多么强大。那么,秦国军队强大的秘诀是什么呢?
是军功爵制。
秦国的军功爵制,打破了平民和贵族之间的鸿沟。这在当时,是十分有吸引力的。毕竟,贵族在当时就是最顶层的存在,最可气的是,这个贵族基本上就是定死的,无法更改的。
也就是说,你祖上是什么身份,很可能现在就是什么身份,这样的制度完全阻碍了平民的积极性。因此,军功爵制对于秦国百姓的刺激是十分惊人的。
此外,秦国刑法十分严苛,动不动就要受罚,而获得军功的是能够免除刑罚的。
因此,无论是为了后代,还是为了自己,亦或是为了家人,参军获得军功都是十分值得的。而获得军功的途径,就是获得胜利,尽可能的消灭地方的队伍。
也正是因为这个特征,秦国军队也被当时的人称为“虎狼之师”。
结束语
可见,并非是廉颇不如王龁,实在是秦国的军队战斗力太惊人了。
长平之战后武将廉颇的最终结局是什么
在封建王朝中,文臣和武将是护佑国家的两大基石。古语有云:“文臣忠,死于谏;武将忠,死于战。”任何一个强盛的朝代,都离不开朝臣和将士的共同努力。也许是所处位置不同,在很多情况下,文臣和武将都是处于对立面的。
尽管皇帝想尽办法来协调,可两者还是难以达到融洽的局面。至于像战国时期文臣蔺相如和武将廉那样“将相和”的佳话,更是难得一见。据《史记》记载,文臣蔺相如和大将廉颇是赵国的两大顶梁柱。
刚开始的时候,两人的关系还不错。可是,待蔺相如为赵国立下大功,官职高于廉颇后,廉颇的心中就有些不平衡了。
在宾客面前,廉颇愤愤不平地说道:“我为国家出生入死这么多年,想不到蔺相如只凭口舌之利就超过了我。而且,蔺相如之前不过是一介平民,实在不应该在我之上。”廉颇越说越生气,最后甚至当众放出狠话:“要是遇见蔺相如,我一定要狠狠地羞辱羞辱他。”
与强横的武将廉颇不同,蔺相如听说廉颇要对自己不利之后,并没有针尖对麦芒地予以还击,他处处避让廉颇,从不和廉颇发生正面冲突,久而久之,连蔺相如的门客都看不下去了,他们感觉蔺相如太过软弱,于是,想要另谋高就,蔺相如听说之后,诚恳地向门客袒露自己的心迹,表明自己的做法完全是为了国家考虑,如此这般,门客们才明白了蔺相如的良苦用心。
廉颇虽然心高气傲,但也不是一个蛮不讲理的人。得知蔺相如如此顾全大局后,他不仅感到后悔,而且深感惭愧。于是,他袒露上身,背着藤条去见蔺相如,当着众人的面承认自己的罪过,最终,蔺相如和廉颇成为了生死之交,也成就了流芳千古的佳话一将相和。
但可惜的是,以大局为重的蔺相如和知错就改的廉颇并没有使赵国强大起来。赵孝成王即位后,秦国不断地进攻赵国,秦将王龁更是气焰嚣张,想要将赵国的国土全部收入囊中。廉颇临危受命,马不停蹄地率军驰援,连夜赶到了位于前线的长平(今山西高平市)一带。廉颇虽然不怕王龁,但是,经过长度跋涉的赵军已是疲惫不堪。
无奈之下,他令部下坚守不出,想要在秦军疲惫的时候再进行突然袭击。秦军拿廉颇这一招没办法,于是,就到处散布流言,说:秦军不怕廉颇,只怕赵括。
赵孝成王不懂军事,他见廉颇很久都没有捷报传来,又听说秦军怕赵括,就有了以赵括替代廉颇的心思。
赵括虽然读了很多兵书,但毫无实战经验,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蔺相如多次劝说赵孝成王,竭力反对让赵括带兵。可惜,刚愎自用的赵孝成王把蔺相如的忠言当作了耳边风,仍然让赵括取代了廉颇。
秦国见赵国中计,马上派战神白起迎战赵括,想要在短时间内打垮赵国。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根本不是白起的对手,没过多久,他就被白起骗进了埋伏圈。最终,赵括所率的四十五万赵军全军覆没,赵括也死在了乱军之中。
战败的消息传来,蔺相如面如死灰,然后,在病痛中离开了人世。经此一役,赵国元气大伤,又失去了蔺相如这位股肱之臣,再也没有实力与群雄争霸了。
对于蔺相如的埋葬地点,历史上记载了两处: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城北40华里的南城乡羌村,原有古庙三楹,庙有塑像,蔺相如墓在其庙后。后历经战乱,1997年3月重修,2000年8月完工。
位于山西省古县东北约50公里处的蔺子坪村,村南200米许,墓高约8米,围约50余米;墓前有一石碑,其碑文历千年岁月已不可辨,然其正而之“赵上卿蔺相如墓”几个大字犹十分清晰。
话说,赵孝成王去世后,新继任的赵悼襄王钟忠奸不明,廉颇在朝中很受排挤。到了后来,甚至,有人想要夺走廉颇的兵权,廉颇忍无可忍,又怕惹怒赵悼襄王,只好逃到了魏国,赵国的局势本就岌岌可危,失去了廉颇之后更是举步维艰,慢慢地,赵王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于是,派大臣前去魏国看望廉颇,看廉颇还愿不愿意为赵国效力。
得知赵王还愿意用自己,廉颇是又惊又喜。为了证明自己还可以为国奋战,他当着大臣的面吃下了一斗米,十斤肉,然后,披上战甲骑上战马,表示自己一刻都没有懈怠,但是,这个大臣早已被廉颇的仇人收买,根本不会对赵王实言相告,使者回来向赵王报告说:“廉将军虽然老了,但饭量还很好,可是和我坐在一起,不多时就拉了三次屎。”
在他的欺骗下,赵王认为廉颇太老,于是,就不再关注廉颇了,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就暗中派人迎接他入楚,廉颇担任楚将后,没有建立什么功劳,他说:“我思用赵人。”
廉颇一直都在等待故国的消息,可左等右等还是杏无音讯。最终,在失望中离开了人世。他死后没过多久,秦国就灭亡了赵国。明朝末年的思想家王夫之论及此事的时候,也不禁感慨:“有良将而不用,赵黜廉颇而亡。”
唐朝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赵信平君廉颇”。同时代被列入庙享名单的只有:孙膑、田单、赵奢、李牧、王翦而已,及至宋代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廉颇。
廉颇到底有没有资格成为战国四大名将?
战国是一个名将辈出的特殊时期,有四个男人屹立在名将的最顶端,
被后世称之为“战国四大名将”,这四人分别为白起、李牧、王翦,
还有“尚能饭否”的老将廉颇。
不过,这四个人中,白起、李牧和王翦都没有什么异议,唯有创造了
“负荆请罪”、“将相和”典故的廉颇被列为战国四大名将争议最大。
为什么会这样呢?
毕竟,被誉为“屠夫”的名将白起那绝对是实打实的战绩,灭敌超百万,
秦国周边的国家都被他打得实力大损,直至灭国时,都没能恢复。
李牧嘞,率领弱赵,北御匈奴,西抵强秦,如果李牧不死,估计就算秦国
有王翦,也是难以灭赵的。
再看看王翦,连灭赵、楚及半个燕国,除了对阵李牧时“怂”了下,其他
时候都是无敌的。
廉颇呢,一生也是打过很多胜仗,比如在公元前283年时,廉颇带领赵军
长驱深入齐境,攻取阳晋,威震诸侯;此后,廉颇又屡破齐国和魏国,攻下不
少城池。还有,长平之战结束后,廉颇率军击退燕国入侵,斩杀燕军主帅栗腹,
进军包围燕都三月,令对方割五城求和。
廉颇看似一生绝无败绩,归入四大名将无可厚非!其实不然,廉颇的败绩
是隐藏在别人的名义上的,不信你看长平之战!长平之战爆发前,由于当时名
将赵奢已死,蔺相如病重,执掌军事事务的只有廉颇。于是,赵孝成王命廉颇
统帅赵军阻秦军于长平。廉颇先是率军对秦军展开进攻,结果赵军的裨将茄反
被秦国的侦察兵所斩杀。但在赵孝成王去世后,廉颇受到排挤,郁郁不得志,
先后出奔魏国大梁,最终老死于楚地。后来,秦国大将王龁率军进攻,攻破赵
军阵地,击败赵将廉颇,斩杀赵军四名都尉,赵国的两个重要据点二樟城和光
狼城均被秦军攻占。无奈之下,廉颇命赵国的军队筑起围墙,龟缩在营垒里不
敢应战。秦国军队发起强攻,攻占下赵军西边的营垒,斩杀赵军两名都尉。
赵军连败,赵将廉颇率军败退至丹河东岸,修筑壁垒,赵军自此怯缩不战。
这一守,就是三年……
廉颇防守的本意是想拖垮秦国,哪知道秦国早已做好了全面战争的准备。
虽然秦军的消耗量远胜本土作战的赵军,但秦国得商鞅变法之利,加上开疆
拓土无数,底蕴远强于赵国,拖得起。
赵国虽然军事实力不弱于秦国,但综合国力却远逊于秦国,四五十万大军
在前线抵御秦军三年,缺乏劳动力耕作,粮草早已用尽。再加上赵孝成王的一
系列“天真”操作,导致赵国缺乏盟友帮助。赵孝成王还不断地催廉颇尽快决
战,但廉颇就是不肯啊,无奈之下,赵孝成王动了换帅的心思。而赵孝成王的
举动,及时被间谍传到了秦国,于是范雎使出了反间计,让赵孝成王排除了刚
投靠过来不久的乐毅,选择了赵奢的儿子赵括。而秦国也偷偷的把自己的主帅
给换了,换成了绝世名将白起。
赵括开始制定的所有计划都是针对王龁的,虽然赵括缺乏作战经验,但却
是个天才战略家,如果秦国不换帅的话,说不定秦军还真有可能输。但针对王
龁的战略,对白起就不起作用了,最终,赵国大败,损失惨重。
虽然很多人都将此战之罪怪在了赵括和赵孝成王身上,这两人的确都有责任,
但廉颇就没有吗?打不赢王龁也就算了,还不顾国情,一厢情愿的固守;三年的
时间,可以做很多事了。如果不是廉颇搞得赵国国力几近崩溃,赵孝成王和赵括
会这么急于求战?而廉颇除了有此败绩外,心胸还比较狭隘;这一点,从渑池之
会就可见一斑,廉颇觉得自己军功赫赫,地位却在蔺相如之下,心中愤恨不平。
好在,蔺相如心胸开阔,朝臣以和睦为上,不与廉颇起冲突,否则当时赵国内部
就首先乱了。虽然廉颇后来“负荆请罪”成为一段佳话,但却也从侧面反映廉颇
的为人。
赵孝成王去世后,其子赵悼襄王继位。赵悼襄王一继位就解除了廉颇的军职,
派乐乘代替在外领兵的廉颇。廉颇因受排挤而发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走。而廉
颇也自知罪过大了,于是也离开了赵国,去了魏国。这一下,就让赵国损失了两
员大将,廉颇此举,是典型的因私忘公。
有人说,赵悼襄王是听信了谗言,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然,一则,当时廉
颇年纪大了,不适合奋战在一线了,老同志就应该有老同志的去向,比如在朝中
做做参谋什么的。再说乐乘这个人也不是无能之辈,他是乐毅的儿子,名将之后,
能力也是极为突出,在攻打燕国时,就是乐乘和廉颇一同领兵的;而且还曾与庆
舍率军攻打王龁军队,将王龁军队击败。能力方面是没的说的。关键是,人家乐乘
还正值壮年啊。对赵国来说,将领的新老交替是一个必然,廉颇此举,不是刻意压
制新生后辈是什么?如果给乐乘以成长空间,未必不能成为赵国下一根顶梁柱,
也不至于赵牧一个人苦苦支撑了。
论战绩,廉颇顶多算名将,但还不至于比乐毅、田单等人强,别说秦国的那一大
堆名将了,比如司马错和魏冉、魏章等;而论心胸,廉颇更是差得远,自恃军功显赫,
前与蔺相如不和,后赶走乐乘,这样的人被列入“战国四大名将”,估计白起、李牧
和王翦都耻于与此人为伍了。
谢邀!蒙骜是秦国著名将领,历经秦国四代君王。在秦国鼎盛的秦昭襄王时期起家,一直到了秦始皇时期。为秦国打下了100座城池,战功卓著,为秦始皇一统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蒙骜这样的名将,为何没有入选战国四大名将呢?战国四大名将指的分别是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前两位是秦国将领,后两位是赵国将领。
?
战国四大名将的说法,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其实战国四大名将,可不是当时人所说的,一直到了南北朝之前,都没有这种说法。直到南朝时期,出现了一片神奇的文字《千字文》的时候,这四位的名号才算是彻底打响了。《千字文》中是这么记载的:起翦颇牧,用兵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千字文》
这里所说到的起翦颇牧指的就是战国四大名将。而这片文章,号称一千个字没有一个字是重复的,所以跟三字经和百家姓一样,是古代基础教学的经典教科书。 既然是教科书,那历朝历代的文人都要学习背诵,这么一来战国四大明将的说法也就出现了。其实这种说法,只是作者为了让文章更加押韵。
在隋朝之前不押韵的文章只能被称为笔,只有押韵的才能称为文。而且这只是作者周兴嗣的一家之言,未必就是权威说法。其中廉颇本身就是被强行拼凑上来的,无论是赵奢还是蒙骜,其实都要比廉颇强得多。
?
蒙骜有怎样的战绩,对秦国的贡献如何?蒙骜本来是齐国人,秦国变法以后,逐渐变得强大,所以蒙骜选择投奔秦国。在秦庄襄王和秦始皇前期,蒙骜先后占领了韩国十几座城池,又击败赵国,占领了赵国三十多座城池。随后攻伐魏国,攻打魏国的战争,应该是蒙骜的成名之战,占领了魏国五十多座城池,使得秦国疆土跟魏国首都大梁接壤。所以蒙骜一生攻占的城池足有100座左右,甚至超过了战神白起攻占的70多座城池。
使蒙骜伐韩,韩献成皋、巩。秦界至大梁,初置三川郡。。。二年,蒙骜攻赵,取三十七城。。。三年,蒙骜攻魏高都、汲,拔之。攻赵榆次、新城、狼孟,取三十七城。。。始皇三年,蒙骜攻韩,取十三城。。。五年,蒙骜攻魏,取二十城,作置东郡。。。---《史记》
蒙骜可不是没有计划的攻城,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分化赵魏韩的势力,蒙骜打下的疆土一直连接到了最东方的齐国,隔断了赵国和韩魏两国的联系,使得韩魏两国时刻处于秦国的笼罩之下。为后来秦始皇灭掉这两国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蒙骜兴义兵,不讲究杀敌,只在乎攻城略地。白起是非常著名的战神,一辈子没有打过败仗。可是白起有一点常常为人诟病,那就是滥杀无辜。死在白起手里的人数,据统计足有一百万人之多,难怪后世会封他为杀神。所以到了晚年的白起,时常都会自责,甚至被赐死的时候,也认为这是滥杀无辜的报应。
而蒙骜跟白起就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种类型,蒙骜不喜欢杀人。 蒙傲乃往见应侯,曰:?傲欲死。?应侯曰。?何谓也??曰:?秦王师君,天下莫不闻,而况于秦国乎?今傲势得秦为王将,将兵。臣以韩之细也,显逆诛,夺君地。傲尚奚生?不若死。?应侯拜蒙傲曰:?愿委之卿。?蒙傲以报于昭王。自是之后,应候每言韩事者,秦王弗听也,以其为汝南虑也。---《战国策》?
攻城略低哪有不杀人的呢?当然是有的,但是蒙骜兴义兵,只讲究攻占对方的城池,对于百姓和降卒,从来不滥杀。正是蒙骜的这种举动,很多城池攻打起来也就比较顺利了,毕竟守不住只要投降就能活下来,所以蒙骜攻城更加便利。而且他这种行为使得山东诸国的百姓对秦国也稍微有了一些好感,在破城以后,没有过多抵抗。
?
跟白起不同的是,蒙骜是打过败仗的。白起一辈子没有打过败仗,所以成为战国四大名将,是无可厚非的。不过蒙骜跟白起这一点也不一样,他是打过败仗的。当年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常年居住在赵国,蒙骜由此开始攻打魏国,魏国不得已之下,只好请求魏无忌回来帮忙。
魏无忌联合了五个诸侯国的联军,在黄河南边击败了蒙骜的军队,使得蒙骜大军一路退入了函谷关,长期不敢再出来作战。所以蒙骜在这一战中是战败的,而且失去了秦国的大片土地。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后人对蒙骜的评价是褒贬不一的,认为他担不起战国四大名将的称号。
可是我们不要忘了,四大名将中的廉颇,一辈子也不是没有败过。长平之战前廉颇就被秦国的王龁数次击败,损兵折将。所以我认为一时的成败不能断言蒙骜的一生,在魏无忌死后,蒙骜卷土重来,不还是立下了大功吗?
?
?蒙骜没有奇谋战例,一般都是顺利攻城,所以常常被人忘记。 ? ? ?
白起之所以出名,还要算他那一场长平之战,不仅坑杀了四十万降卒,而且是通过谋略致胜,将对方赵括引入了坑中。王翦领兵六十万,南下灭楚,声威大震,为秦始皇打下半壁江山。李牧北抵匈奴,西战秦国,让秦国寸步不敢入侵赵国,是赵国最后的希望。
至于廉颇,对抗齐国、燕国虽有战绩,不过跟蒙骜好像还不能比,所以我认为应该把廉颇给踢出去。不过人家有个好搭档蔺相如,让他跟着出名了,你说有什么办法呢?而蒙骜打仗,总是十分顺利,攻城略地的过程非常平稳,没有称奇的战绩,可能这也是他被人容易遗忘的重要原因吧。
总结:蒙骜一门三代忠烈,是战国时期的名将世家。蒙骜本人是非常厉害的一员猛将,我认为他是有资格进入战国四大名将的范围之列的,将廉颇踢出去是绰绰有余的。其实老蒙家都是著名的武将,蒙骜的儿子蒙武跟随王翦一起进攻并且灭亡楚国。蒙骜的孙子蒙恬和蒙毅更是秦始皇时期,所倚重的著名大臣。
而战国四大名将的其他几位,只是自己比较牛而已,后世子孙并不出名。所以我认为蒙骜就算不列入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也不比这四位差。
怕是会两败俱伤败的更彻底。
长平之战之所以成就了白起?军神?的称号,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白起坑杀赵军45万古代中国历史上斩首数万、浮尸十几万的战役多的数不胜数,单纯靠杀人总数来封军神,这军神来的未免也太廉价了白起之所以一战封神,更大的因素是他顶着巨大的压力去解长平这盘死局,而且还解开了,解的还不错当时的战略情况我们之前已经说过,秦赵两国在长平死磕,互相啃不下来对手的野战强固工事,魏、楚在背后磨刀子,一个随时准备对着态势更好的一方背后捅刀,一个随时准备挥刀泗上甚至叩关蓝田。齐、燕在背后打酱油,玩些口惠而实不至的把戏。在这种战略态势下,实际上秦、赵两国都已经败了,再不从战场上迅速抽身,地里的粮食收不上来,第二年两国都得变成砧板上的肉去任人宰割。
赵孝成王先换将,换下来了廉颇换上了马服君之子赵括。这一政治动作很值得玩味,要知道,廉颇一向是主张联秦击齐的,此时换上一个坚决要同秦国血战到底的马服君之子,到底是打算一波梭哈?还是通过表现自己的强硬态度逼迫秦国坐下来谈判?不得而知。大家唯一了解的情况就是,赵括掌军后出现战略失误(很有可能是防线前移的时刻未能保持绵亘战线),然后白起迅速抓住机会,完成了对赵军的战略包围,为最终全歼赵军打开了局面。从外线打内线还能打出战略包围,仅此一条,白起的军事眼光就非同寻常,把握战机的直觉更是超一流的,更不愧为军神的称号。
但赵军依然是廉颇掌军,继续同秦军依托工事死磕?白起寻找战机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最好的结果是耗到前260年秋后双方?河内大饥,人相食?不得不撤军,然后第二年被魏、楚两国各种捆绑PLAY,最差的结果,那可就真的不敢想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004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