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说起刘备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公元220年正月,曹操还军洛阳,当月,曹操就病逝在洛阳城中。在此之后,曹丕从邺城前往洛阳,从而继承了曹操的丞相与魏王之位。在此之后,曹丕为了完成曹操复兴国力和实现统一的愿望,他开始将权力集中到他自己手中,并逐步稳定政治局势。同时曹丕开始笼络与扶持自己的势力,为此,曹丕任命他阵营里面的贾诩为太尉,华歆为相国,王朗为御史大夫,并任命对曹魏忠心耿耿的夏侯惇为大将军。七月,曹丕让夏侯尚与徐晃在蜀将孟达的配合下收复了上庸三郡,就此有了军事上的突破。在这样的情况下,曹丕开始准备让汉献帝禅让帝位给他。
当时天下虽未统一,除了曹魏之外,孙权在江东对北方虎视眈眈,刘备虽然在樊城之战中失利却尚有出征的能力,但由于中原腹地的和平已成定局,再加上曹丕此前的布局,因此各种力量都在推动着曹丕采取行动,曹氏部属也希望从曹魏建国之中获取新的利益,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少臣子开始劝曹丕称帝,而曹丕也在众人的建议下开始逼迫汉献帝。然而汉献帝并不希望成为亡国之君,因此他不愿意将玉玺交到曹丕手中,但由于此时的汉献帝已经毫无权势可言,忠于汉室的臣子也纷纷去世,无人可用对曹丕造成危害。无奈之下,汉献帝只能告祭祖庙,将帝位禅让于曹丕。曹丕在繁阳亭登上受禅坛,接受玉玺,即皇帝位。随后,曹丕进入许都,改建康元年为黄初元年,国号为魏,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不过汉献帝刘协虽然禅让了帝位,但他却并没有被曹丕诛杀,在禅让帝位后,刘协被曹丕封为山阳公,而且曹丕还允许刘协在其封地奉汉正朔和服色,建汉宗庙以奉汉祀。在这个时候,曹丕还和刘协说了很多客气话,曹丕称这天下的珍宝都是他和刘协两人共同享有的。在此之后,曹丕对刘协还算不错,直到十四年以后,刘协才去世。然而当刘协禅让帝位的事情传到成都时,还带来了另外一条消息,那就是汉献帝已经遇害了。
其实刘备不是傻子,他自然知道曹丕不可能诛杀了毫无权势可言的刘协,然而在曹丕登基之后,刘备竟然忙着为刘协发丧,并且上谥号为“愍”,在《谥法》中称“在国遭忧曰愍”,也就是说,刘备集团已经默认了刘协的死亡,此时的刘协已经不是汉献帝,而是孝愍皇帝了。在对丧礼进行大操大办后,刘备接受了大臣的建议,决定登基称帝。但刘备登基称帝的消息引起了部分人的反对,当时反对刘备称帝的是大臣费诗,他认为刘备之前召集大家集结队伍讨伐逆贼曹操,是因为曹操父子挟持了天子,如今曹丕尚在,刘备却要自立为帝,只怕会引人怀疑。
而刘备没有回应费诗的话,他直接将费诗放到地方上任。刘备的意思其实很明确,那就是只要汉献帝,或者说刘协还活着,刘备就没办法继位为帝。对于刘备来说,刘协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并没有那么重要,只要他承认刘协死了就够了。而这些话刘备没办法对费诗说,毕竟这么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懂,但谁也不知道费诗到底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既然如此,刘备又不能和费诗一般见识,他就只能将费诗扔到地方上任职,并让费诗闭嘴了。
笔者认为,刘备坚持认定刘协已死,是因为只有刘协死了,刘备才能顺理成章地登基,因此无论刘协到底死没死,在蜀汉,他就是个死人了。
刘备当时占据蜀汉,并且与曹魏,东吴相抗衡,当时刘备已经具备称帝的条件,但是他没有称帝的名号,毕竟当时汉献帝还在世,刘备作为汉室宗亲不可能在汉献帝还在世的情况下称帝,不然也是乱臣贼子,所以汉献帝退位的消息一出,刘备就给他发丧,为的就是以后自己可以名正言顺的称帝。
汉献帝是东汉最后一任帝王,他九岁就登基为帝,但是当时董卓扶持他等上帝位,不是真心辅佐他,只不过把他当成傀儡,虽然后来董卓不得人心被赶跑了,来的曹操也不是一个忠臣,曹操比董卓更厉害的是,他手下能人很多,且曹操为人比较有城府,所以汉献帝虽然还是这天下的共主,可是他依旧是傀儡,不过汉献帝一生都在为汉室复兴而努力,他没有放弃过与曹操斗争,只不过他后来还是败给了曹操,最后曹丕上位后他只能退位给了曹丕,不过因为他的皇后是曹丕的妹妹,所以他得到了善终。
可是刘备当时虽然知道汉献帝还在人世,可是为了自己以后可以称帝,所以他便给汉献帝发丧,毕竟汉献帝是汉朝正统帝王,而刘备只是皇室宗亲,他有势力但是没有登基为帝的名头,汉献帝的退位正好给他送来了这么一个名头。
所以汉献帝是生是死其实刘备不关心,因为他心中汉献帝已经死了,只有死了的汉献帝对他才有用,所以他便给汉献帝发丧,这样他便有了可以称帝的名分了。
汉献帝刘协(181-234),字伯和,汉族,祖籍沛县(今江苏沛县,即高祖刘邦出生地),生于洛阳(今河南洛阳)。汉灵帝之子,汉朝最后一任皇帝,公元190-220年在位。公元196年,曹操控制了刘协,并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刘协被曹丕控制,随后被迫传位于曹丕。公元234年,刘协病死,享年54岁。 由于当时盛传刘协被杀,所以刘备便以汉室宗亲的身分即皇帝位,建立蜀汉,追谥刘协为“ 孝愍皇帝 ”,魏明帝青龙二年(234年)三月庚寅(4月21日)刘协寿终正寝,魏明帝以素服为他发丧。八月壬申,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谥号为 孝献皇帝 。
采纳哦
一、刘备不知道汉献帝没死
当时刘备称帝的时候,手中握有益州和汉中,自称汉中王。而曹丕拥有北方大片土地,称帝后明显对刘备形成压制,毕竟一个是帝一个是王,要想引起天下有识之士的追随,必须要打出相应的旗号。当时汉献帝禅位后,天下人并不知道汉献帝有没有死,所以刘备当时也不知道汉献帝没死,只能认为他死了。
二、不得不称帝
当时的汉献帝是禅让给曹丕,也就是把天下给了他,这时如果只有一个皇帝,那么刘备和孙权就都要接受曹丕的正统地位,尽管不受他管理,但是名义上就矮了一截,比如孙权当时就向曹丕上书称臣了,而刘备作为原本的汉室宗亲,在此时正是招揽人心的时候,一旦也称臣,很可能让天下有志之士不再追随他。
三、刘备就是个小人
虽然刘备是汉室宗亲,但刘备已经混得很差了,而且说是中山靖王时候,实在难以考证,要知道中山靖王是中国历史上孩子最多的王,到了刘备又隔了十几代,谁知道是不是。再者刘备早年也先后投奔到多人门下,而不是直接效忠汉室,如果刘备真有心,可以直接效忠汉室嘛,所以刘备自己也有私心,如果刘备真的最后同意了三国,会把皇位还给汉献帝?我看也未必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000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