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辉发那拉氏被废的前一天发生了真相是什么

众妙之门 2023-06-23 19:38:30

辉发那拉氏被废的前一天发生了真相是什么

说到继后辉发那拉氏,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乾隆一共立过三个皇后,第一个是早亡的孝贤皇后富察氏,第二个是辉发那拉氏,又称乾隆继后。有关这个人物的许多线索,至今还是谜题,例如她的长相,她的事迹,以及不废而废的原由。甚至,继后的姓氏也是最近几年才弄明白的事情,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擦测她姓“乌拉那拉”,直到考古研究更进一步,大众才知晓实则姓“辉发那拉”。

今天,我们研究的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继后被“废”前夕究竟发生了什么。(注:乾隆从来没有从国法上废后,但是辉发那拉氏却被收缴皇后印鉴,失去自由,可谓不废而废)

《清史稿》载:

乾隆三十年,从上南巡,至杭州,忤上旨,后剪发,令后先还京师。

一句话,简明扼要,原因:忤逆圣旨。过程:皇后剪发。结果:继后被送回北京。但是相较我们心中的真相,它仍旧疑点重重,例如皇帝的圣旨是什么?皇后忤逆的又是哪件事?这点,乾隆自己的言语和大臣们的猜测,给出的是不太一样的答案:

1,辉发那拉氏被幽禁一年半后离世,乾隆发表了一道圣旨,大致内容是“去年春天,朕带着太后南巡,皇后性情忽然发生变化,不能向太后尽孝,以至于本来快乐的出游大扫兴致”。在这个版本中,继后对太后不敬,是主要原因。可是不敬到了什么地步,才足以毁灭她的一生?实在可疑。

2,就在我们的不断疑惑中,乾隆自己却改了口:乾隆四十三年,老皇帝已经将近70岁,可还想着大选秀女,广纳妾室。这一天,在木兰围场,突然有一个名叫金从善的学子冲出来,谏言为已故的继后正名。金从善大概是一个儒生,对礼法颇为恪守,这直接造成他的大胆行径。乾隆听后,震怒之余做出了一番解释:皇后私自断发,这是我国风俗最忌讳的事情,朕依旧试着包容她,可是她却骄傲固执,不知错。

这个版本中,原因又成了:断发,违背风俗,不知悔改。

那么是否可信呢?或许剪发一事是真,但是在时隔多年以后,当一个布衣站出来直指皇帝的错误,乾隆为自己辩解的成分反而大于了揭示真相。毕竟,皇后为何断发?他一直没提。

以上,都是出自当事人之口。以下,就来源于不相干者的猜测了:

1,猎艳说。野史传闻,乾隆之所以对江南魂牵梦绕,一大原因,是江南的女子似水柔情。在龙船之上,夜夜笙歌,宴请的都是来自民间著名歌姬优伶。就连孝贤皇后为何而死?官方解释是生了重病,可仍旧有好事者觉得,她是见了乾隆与民女玩乐后忧愤投湖。在“猎艳说”里,继后见到了同样的场景,规劝不了,干脆撕破脸大闹一场。

那这个说法可信度高吗?实则不高。因为无论是孝贤的死,还是名妓的出现,杜撰意味浓重,举证义务太高。

2,封妃说。乾隆年间,有一个人名叫严譄,他曾对外宣扬“继后之所以被废,是因为在南巡的龙船上乾隆非要册封一个身份低等的妃子,皇后不许,帝后爆发激烈的冲突,这才断发。“说的绘声绘色,一时间大家都在好奇这位妃子是谁?最终还有人将目光聚集在晋升速度异常快的令贵妃身上。

但实际上,严譄本人的论断就有许多漏洞。

其一:事发当日,严譄不在场,更无亲朋好友再场,而他的论断依据,都是民间传闻。他曾提及”我那时在山西,闻得......有人说......“。有谁说?当然是民众,而恰恰是民众,最为不知情,又最为猎奇,放在今天,典型的谣言满天飞。

其二:严譄是一名文字狱的受害者,他触犯文字狱的方式,不是诗词文章无意犯法,而是刻意为之:将乾隆早年的传闻,皇室秘闻整理起来,上奏皇帝。而为何如此呢?军机处整理的《文字狱档案》严譄是这样答复的“我妻子儿女皆亡,本人也年迈了,如果我再不做点什么,就不能青史留名了!“这里,我们暂时不考虑屈打成招的可能性,那么他的动机既然要留名,便有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合理解释。

后记:本文整理了这么多猜测,又一一做出反驳,是要否认乾隆年间的种种吗?并不是,乾隆南巡是真,敌后反目是真,皇帝喜欢美女是真,江南猎艳没准也是真的,但众多真实加在一起,换不来一个更大的真相。我们既要证明事件之间有关联,又要确定他们是废后的决定因素,可不是容易事。学习历史,谨慎第一。

总结,目前掌握的线索只有:乾隆三十年南巡,继后断发,皇帝震怒将其遣送回宫,一年多以后,皇后病逝。

在清朝有心机有背景的皇后,会因为什么原因被废除呢?

清朝历史上真正废除的只有两位皇后,一位是顺治帝的博尔济吉特氏,一位是努尔哈赤的孝烈武皇后。

博尔济吉特氏好奢华、性善妒,又无法忍受顺治移情于其他嫔妃,而且她是摄政王多尔衮为当时尚年幼的顺治所迎聘的皇后。于是,顺治十年,顺治帝不顾满朝文武,及昭圣皇太后的反对,降皇后为静妃,并令其改居侧宫。

孝烈武皇后,因小福晋德因泽告发说经常深夜出宫到代善家去;还告发说举行聚会时,大福晋精心打扮和代善眉来眼去。后被努尔哈赤调查属实,因家丑不外扬,努尔哈赤以私藏金银的名义将其离弃。

扩展资料:

清朝不废而废的皇后-辉发那拉氏:

乾隆三十年正月,那拉皇后陪乾隆帝第四次南巡中,皇后屏退宫女独自在屋内断发,而自行翦发,是最忌讳的,在满族礼仪中,剪发是国丧才会有的行为,而没有丧事却自行剪发则是大不敬,大不孝。

南巡结束,回到京师不久,乾隆即下令收回皇后手中的四份册宝,即皇后一份、皇贵妃一份、娴贵妃一份、娴妃一份,裁减了她手下的部份佣人,到了七月份,那拉皇后手下只剩两名宫女,按清宫制度,只有位分最低微的答应才配备两名宫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皇后辉发那拉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孝烈武皇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博尔济吉特·孟古青

乾隆的那拉皇后到底为什么会失宠?

辉发那拉氏是满洲镶蓝旗人,出生于康熙五十七年,是佐领讷尔布的女儿。论出身在八旗秀女中,算不得出众。好在,那拉氏不仅容貌出众,且自幼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因此不仅做得一手好女红,而且还识文断字,在雍正十二年的选秀中,被雍正指婚给了还是宝亲王的乾隆。

说起来,雍正在给乾隆挑媳妇的时候,颇为用心,他并不只是看外貌,而且还很注重看儿媳妇的才干和品德等。比如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也是乾隆还是宝亲王时,雍正指婚给他的嫡福晋。富察氏出身于八旗上三旗之镶黄旗,又是察哈尔总管李荣保的女儿,出身非常显贵。雍正第一次见富察氏,她还是个9岁的小姑娘。对于雍正的提问,富察氏态度大方,说话有礼。

最为难得的是她的书法刚劲严整,让雍正对她赞不绝口,因此等乾隆到了成婚的年纪时,雍正便将富察氏指婚给了乾隆,并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结婚大典。虽然辉发那拉氏不论出身还是才学都要比富察氏逊色一点,但是辉发那拉氏的文化素养在后宫之中也绝对不算低。雍正十二年十一月,那拉氏被封为乾隆的侧福晋。

次年,雍正驾崩,乾隆遵传位密诏登基称帝。乾隆继位后,潜邸的妻妾们皆得到册封。贤良淑德的富察氏被册立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得乾隆宠爱的侧福晋高氏得封贵妃,而比高氏晚入潜邸的那拉氏则被封为娴妃。转眼,到了乾隆十年,一向得宠的高氏重病在身。为了给高氏冲喜,乾隆下旨册封高氏为皇贵妃,而那拉氏和纯妃苏氏皆进封为贵妃。

苏氏能得到晋封是因为她已经诞下了两位皇子,且在得晋封的时候,又有孕在身。再加上她是在乾隆还是宝亲王的时候,就入了潜邸,因此凭着深厚的资历和育嗣之功被封为贵妃,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而未能生下一子半女的那拉氏能同时得到晋封,只能说明她在后宫中并不像传闻所言,一直在坐冷板凳。因为据《清高宗实录》记载,就在高氏病逝不久,乾隆还以“奉侍宫闱,慎勤婉顺”为由,给那拉氏和纯贵妃又提高了仪仗标准。

显然,那拉氏也有她在后宫巩固地位的手段,那就是对乾隆生母崇庆太后非常孝顺,而崇庆太后待她亦十分疼爱。乾隆十三年,孝贤纯皇后在东巡途中崩于德州舟次。后宫不能无主,所以乾隆仅在4个月后就下旨封那拉氏为皇贵妃,让其“摄六宫事”,代行皇后职责,并将其配备的宫女增至9人。要说,富察皇后的离世,让乾隆悲痛万分,但是乾隆在封那拉氏为皇贵妃之后,仍非常贴心地给那拉氏的母家抬旗入正黄旗,同时又授予那拉氏的侄子讷苏曼为等三等侍卫兼乾清门行走的殊荣。

除了这些,那拉氏的在行册封大典时,所用的仪仗也与皇后几乎无二。甚至在那拉氏还没有被册封为皇后之前的半年内,大家已经习惯将她称为皇后了。有人说,那拉氏能被立为皇后,实则是崇庆太后在背后助力的。其实从富察皇后去世后,乾隆的一系列安排来看,崇庆太后应该也有助力。但是乾隆能在她代理六宫,拥有许多皇后才有的特权,只能说明乾隆本人也早有此意。乾隆十五年,富察皇后的丧期满后,乾隆便为那拉氏举行了册立皇后的大典。

自此后,两人的关系也愈发亲密,乾隆不管谒陵、巡幸还是秋狝等,那拉氏都随驾出行。好事接踵而至,在那拉氏被封为皇后之后居然怀上了身孕。说起来,那拉氏生子的时候,已经35岁了,别说古代了,放到现在这个年纪也算是高龄产妇。但是幸运的是仅在4年里,那拉氏居然诞下两位皇子和一位公主。

受儒家文化影响深重的乾隆是个有嫡子情结的皇帝,因此当那拉氏生下皇十二子时,他不仅高兴地赋诗一首,而且还颇有深意地为其取名“永璂”。“璂”在本意是指皮弁里缝合处镶嵌的玉饰,在古代“璂”的多少,则象征着人的身份,唯有天子才能享有“十二璂”。联想到富察皇后所生的皇子,也是多以秉承祖业的字为名,比如次子永琏、七子永琮皆有此意。因此不难想象,乾隆对那拉氏所生的皇十二子,也是寄予了极大的希望。

然而,厄运就像好运的孪生兄弟,皇十三子永璟还在那拉氏腹中时,那拉氏所生的皇五女却夭折了。失女之痛让那拉氏悲痛难抑,因此,永璟没有足月便因动了胎气而早产,以致出生不久便夭折了。就在那拉氏痛苦不堪的时候,她的生母朗佳氏也病逝了。接二连三失去亲人和子女,让那拉氏的精神遭受了莫大的打击。再加上与她早年一同入潜邸的姐妹们也几乎都撒手人寰,因此她渐渐地笃心向佛起来。

乾隆三十年,那拉氏第4次随乾隆南巡。然而这次南巡却改变了那拉氏的命运。用乾隆的解释就是:“乃至自行翦发,则国俗所最忌者,而彼竟悍然不顾。”原来,在行至杭州的时候,那拉氏与乾隆反目,且不顾国俗,剪掉了自己的头发。要知道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爱惜即是一种孝心。而在满洲,只有在父亲或者丈夫离世后,女子才会剪掉一缕头发置于其棺木中。

显然,在乾隆看来,那拉氏的行为有诅咒之嫌,因此他勃然大怒,令隆福安先行送那拉氏回宫。乾隆回宫后,那拉氏虽然没有被废黜皇后之位,但被收回4份册宝,并打入冷宫。不久,那拉氏病逝。乾隆说是按皇贵妃的丧葬礼仪下葬那拉氏,其实连个单独的陵寝也没有给她修建,只是草草地把她的遗体塞到纯惠贵妃的地宫之中,更不要说给她设神牌了。

那么,那拉氏为何会有“断发”之举呢?这个可以从令妃的发迹史来研究。在那拉氏笃信佛教之后,令妃迎来了她在后宫中的春天。先是在乾隆二十四年,没有生下一男半女的令妃被晋封为了贵妃。乾隆二十五年,令妃生下皇十五子永琰。乾隆三十年,就在那拉氏被打入冷宫不久,她便被封为了皇贵妃。因此,有野史说,乾隆在南巡的时候,由于宠爱令妃,所以有心立她为皇贵妃。在清朝,如果有皇后,皇贵妃的位子往往是悬而不封的。

因为皇贵妃相当于是副后,如果与皇后同时设立,会影响到皇后的威严和地位。因此皇帝为了六宫安宁,往往不会在皇后还在的时候,册立皇贵妃。当然也有例外,比如高贵妃就在生前被封为了皇贵妃,不过那是为了给她冲喜。

所以,当乾隆表示要立令妃为皇贵妃时,那拉氏必然是极力反对,再加上乾隆对已故的富察皇后念念不忘,这种种的矛盾都淤积在那拉氏的心中,因此当两人反目时,一向隐忍的那拉氏终于再也不能自控,最终剪断了自己的头发,以表达愤怒。然而,就这一个举动,不仅让她失去了宠爱,而且还失去了一切,甚至就连皇十二子永璂也遭到了乾隆的报复,直到乾隆去世,连个贝勒都没有加封。(参考史料:《清高宗实录》《清史稿》等)

乌拉那拉皇后历史上真的失宠了吗?

乾隆皇帝在众多妃嫔里,对待继后虽然不甚宠爱,但从娴妃到皇后,一路上该给的待遇都给了,两人还不乏有比较温馨的时候。但是在乾隆三十年继后剪发后,乾隆对她刻薄至极,可谓恩断义绝恨之入骨。

首先要纠正一个错误,乾隆继后姓辉发那拉氏,而非《清史稿》误记的乌喇那拉氏。辉发那拉和乌喇那拉分属两姓,并非同源。辉发部早年得罪了努尔哈赤,被其屠杀。继后先祖是辉发部首领之一,他投奔了努尔哈赤,因此成为了建州女真镶蓝旗下的世袭佐领。因此在雍正年间,继后家族虽然在政坛并没有大的作为,但她家是满洲老姓,出身可谓尊贵。所以在雍正十一年,雍正帝把继后赐婚给皇四子宝亲王弘历为侧福晋,以示对满洲旧人的看重。

此时宝亲王已经有嫡福晋富察氏和内务府包衣使女提拔上来的侧福晋高氏,还有十余个侍妾。乾隆皇帝一生中最眷爱的后妃,除了令妃,其余都出自潜邸旧人,她们是孝贤皇后富察氏、慧贤皇贵妃高氏、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淑嘉皇贵妃金氏和纯惠皇贵妃苏氏。可以说,继后来得迟了点,她只算擦了一个潜邸的擦边球,那些爱妃们早早占据了宝亲王的情意,在情感上继后失去了先机。不过继后毕竟来头很大,

她是雍正帝亲赐的侧福晋,因此乾隆皇帝登极后,册了嫡福晋为皇后、侧福晋高氏为贵妃后,资历虽浅但来头很大的侧福晋那拉氏封为了娴妃,且居于众妃之首

,当时汉女出身的苏氏虽然已经为乾隆生育了儿子,首封还只能屈居于纯嫔之位(乾隆二年封妃)。

乾隆十年,慧贤皇贵妃高氏去世,贵妃之位空缺,乾隆晋娴妃为娴贵妃、纯妃为纯贵妃,首次开创了双贵妃并立情况。虽然此举有乾隆对纯贵妃的偏爱因素,但无子嗣的娴妃因为出身好,还是排在了生了两个皇子的纯妃之前。乾隆十三年,孝贤皇后忍着丧子悲痛强颜欢笑伺候皇太后和皇帝东巡泰山,结果在山顶受寒染疾,贤惠的皇后唯恐影响太后心情,不敢过多休息,最后小病拖成大病疾革崩于德州水路,后位由此空悬。

孝贤去世后几天,乾隆和太后经过商量,选定了后宫之首娴贵妃为继后人选,并在百日后诏告天下将册立新皇后。

元配死后不过百日,乾隆皇帝就急忙册立新皇后的话,可谓是薄情寡义之辈。乾隆自己也拉不下这个脸,于是别出心裁弄出了个“摄六宫事皇贵妃”制度。

他首先明确承认了娴贵妃的准皇后身份,然后表明孝贤皇后刚死不忍速立继后,但唯恐太后没有得到皇后伺候内心不够舒坦,所以先册封娴贵妃为摄六宫事皇贵妃,行使皇后权力,一年后行皇贵妃册封礼,孝贤皇后二十七月终丧后行册皇后礼。

乾隆十五年,娴皇贵妃正式册立为皇后。虽然后宫有令妃等宠妃,但这段时间乾隆和继后感情应该比较融洽。继后在乾隆十七年、十八年和二十年相继生了两男一女,乾隆对此非常高兴,还曾写诗庆贺,并与亲近的重臣分享自己得子的愉快心情。之后的岁月里,

从官方文件,比如《清实录》、起居注和内务府档案等诸多记载里,乾隆和继后关系看上去是很正常的

,乾隆每次出巡或木兰哨鹿皇后必定跟随,宫中也没任何妃嫔能僭越皇后。而且乾隆在修建自己陵寝时,一共在地宫给后妃们留了六个葬位,有一个就是为继后所留的,他的另一个爱妃纯惠皇贵妃就没法合葬。乾隆为了弥补纯惠,单独为她修建了一座规模庞大的高规格园寝。但乾隆三十年南巡时,继后却剪掉了自己的头发,从而命运急转直下,她剪发的动机原因是可谓是最知名的清史疑案之一。

乾隆三十年,乾隆皇帝第四次南巡,继后那拉皇后随驾做陪,让人震惊的是她在杭州发生了剪发事件。由于满人在亲人去世后会有剪发之举,因此继后此举无异诅咒皇帝,可谓忤逆乾隆,那拉氏不废而废,一年多后她就去世,葬地亦无所踪。

乾隆继后剪发事件引起了当时和后世人们的极大兴趣,但乾隆年间,宫禁森严、文网严密、文字狱盛行,所以文人墨客们虽然私下有所议论,但都不敢针对此事留下笔墨,继后剪发一事得不到任何官方可靠信息。继后剪发事件里,后宫中受益最大的人是当时后宫二号人物、最受乾隆宠爱的令贵妃。继后忤逆乾隆被幽禁不废而废后,三个月不到,令贵妃就升为令皇贵妃,乾隆让她成为新的兰宫领袖,之后再没立后,所以令皇贵妃自乾隆三十年开始就一直是后宫之首了。由于继后得罪,嫡子十二阿哥又被乾隆厌弃,令皇贵妃的儿子皇十五子永琰在诸皇子中脱颖而出,被乾隆秘密立储。令妃可以说是乾隆后宫中的最大赢家。

秉着“谁得利谁就是凶手”的这个怀疑精神,乾隆年间就有继后因令妃剪发的说法了。

乾隆年间有个低级小官吏严譄,他投机邀名去请乾隆再立中宫,由于妄议宫闱被抓了起来,他的供词里就提到当时人们普遍认为,乾隆想立一个宠妃,但皇后不同意,因此赌气剪发。根据清宫《拨用行文底档》记载,乾隆此次南巡携带的后妃分别是:乾隆三十年正月十六日万岁爷驾行江南同行皇后、令贵妃、庆妃、容嫔、永常在、宁常在六位。因此,朝鲜赴清的使节也打听到了一些民间议论,即皇帝宠妃令妃和容妃(回后)等联手污蔑皇后盗窃,声称皇后让侍卫偷卖宫中宝珠,被宠妃陷害的继后被迫断发。而巧合的是,这些后妃中确实有令妃党,比如庆妃就是令妃之子嘉庆帝的养母,两位母亲之间关系很好。

不过到了清朝末年,由于清政府对社会控制力严重下降,关于继后剪发又有不同的说法,最广为人知的一种记载就是,风流乾隆在南巡途中和妓女饮酒作乐荒唐不堪,继后看不下去劝谏,反而被恼羞成怒的乾隆责备,继后被迫断发明志。这种说法流传最广,被各种文艺作品采用。

继后为什么剪发一直没有定论,直到2018年南京博物院展出的一份乾隆三十年的“阿哥公主请安折”。这份皇室内部密谈的私折里,有大量乾隆御笔朱批,曝光了很多继后剪发的细节,让我们离历史真相又靠近了一大步。乾隆不仅在里面惊呼“皇后疯了”,还提到了,继后在三十年闰二月十八日,支开了伺候自己的三个宫女,独自在房间里剪了头发。乾隆认为皇后类似疯子,觉得“她平日恨我必深”,因此怀疑继后还针对自己搞了巫蛊一类的邪道活动。继后剪发后被身带乾隆处置旨意的四额驸福隆安“护送”回京,幽禁在翊坤宫后殿。乾隆还要求负责此事的人把继后听到他旨意的表情和反应都记下来,然后再奏给自己。

继后被幽禁后,乾隆对她的生活待遇极尽刻薄。朝鲜打听到的消息是,乾隆每日找人对继后责备羞辱,逼她速死。乾隆三十一年七月,在剪发将近一年半后,

继后薨逝。乾隆为了维护自己的脸面,保留了她的皇后名号,下旨她的葬礼按照皇贵妃规格办理。但通过近年学者们检索清宫档案发现,实际上继后的全部丧葬费用仅200.7两白银,还不如清朝封号最低的后宫答应。像令妃的十四阿哥永璐于四岁夭折

,这个小孩子的金棺从殡所送到园寝,一路上

仅仅是祭祀搭棚和民夫伙食费用的开销就达了二千两。

继后被乾隆偷偷葬入了纯惠皇贵妃地宫,没有任何香火祭祀,终清一世,只有清东陵少数几个守陵人知道她的葬地下落。由于民国时期纯惠皇贵妃园寝地宫被盗,新中国在八十年代对地宫进行了清理,继后葬地这个秘密才大白于天下。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由于继后忤逆了乾隆,不仅她的母家,连她和乾隆亲生的儿子十二阿哥也被乾隆迁怒,别说储位,在他生前乾隆任何爵位都没有给这个儿子,十二阿哥被母亲连累,只有皇子身份,而无宗室爵位。他由于郁郁不得志,年仅二十五岁就英年无子早逝,嘉庆皇帝亲政后,追封了这个苦命的哥哥贝勒爵位,并给他过继了后人。

继后剪发可以说为后宫二号人物令贵妃让出了空间,不过令妃虽然是继后剪发的最大赢家,但目前确实没有任何史料能证明令妃有对继后作出剪发举动施加影响。继后真正的剪发原因仍然是一个谜团,有待更多清宫史料的发掘。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999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