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长平之战责任在赵括白起是如何评价他的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3 19:24:04

长平之战责任在赵括白起是如何评价他的

大家好,我是小编,说起赵括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首先,本文不存在什么洗白,只是对其他说法和一些记载进行阐述,毕竟,了解历史就需要知道不同的说法,因为我们都不是亲历者。

赵括,这位被世人认为纸上谈兵,差点葬送赵国的人物。不仅使自己命丧疆场,还使得四十多万赵军成了白起刀下之魂。然而,有人却说赵括是个用兵的天才,长平之战的失败,是不能归罪于赵括的。那么,赵括到底是天才还是蠢材呢?

赵孝成王七年(前259年),秦军与赵军在长平对阵,赵王派廉颇率兵攻打秦军,秦国的虎狼之师作战勇猛,几次打败赵军,廉颇只好令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一时间,双方打起了僵持战。

后来赵王听说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颇得其父真传,自由熟读兵法,在理论上就连他爹都不及他,对于领兵打仗、攻城略地十分在行,于是就萌生了用赵括换取了廉颇的想法(最多的说法还是秦国反间计,但历史就是这样,史书上的不同让我们只能根据不同的史书去做不同的猜测,千年前的历史谁又能知道真相呢?)。不过,赵括的母亲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什么水平,所以得知赵王要委任赵括为主将时,就上书给赵王,说赵括好高骛远、把战争当做儿戏,不具备当一军之帅的能力。可是赵王心意已决,还是让赵括做了主将。

赵括代替廉颇之后,根本毫无实战经验的他,把原有的规章制度全都改变了,使秦将白起有了可乘之机(还有可能是因为赵国的国力已经极限了,就算一直守也会因为粮草问题失败,所以赵王才想要变动),白起便调遣奇兵截断赵军运粮的道路。史书称赵军“军中无粮、将士自慌”,四十多天后,赵括亲摔精兵与秦军搏斗,被秦军射死。赵军四十余万人全部投降,后来被白起全部杀掉。赵括也从此被看成是葬送了赵国的罪人,而“纸上谈兵”的诟病也一直伴随着赵括到了今天。

可是,有人对以上观点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长平之战的失败,错并不在于赵括。

一些学者认为,在秦赵爆发战争一开始,赵军就犯了一个战略性的错误,那就是和秦军打防守战。三家分晋之后,赵国距离北方的匈奴等少数民族部落很近,在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赵军擅长的是野战或者说擅长进攻,拥有强大的战场突击力量,比如弓箭兵、轻步兵、骑兵等,因此才能在对匈奴和胡人的战争中屡建奇功。而秦军恰恰相反,他们最擅长的其实是步兵军团作战和防守。廉颇和秦军打起了持久的防守战,这就为失败埋下了祸根。

同时,战争一旦到了相持阶段,物资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秦国有汉中之地,同时又占据号称“天府之国”(当时可能还没有这个称呼)的川渝等地,有的地方可以种植一年两熟的作物,因此物产丰富、军需物资供应充足(秦国到长平后期也不行了,按照被认同的说法,秦国也是粮草快不行了,才实行反间计的)。而赵国处于北方苦寒之地,土地贫瘠、物产单一,地域范围比秦国小多了,同时又有北方少数民族部落的侵扰(当时是李牧镇守,所以赵国才没后顾之忧),军需物资的供应就很难和秦国相比了。这也就注定了长平之战最后的失败结果。对于中途才指挥战争的赵括来说,可以说,他生不逢时,注定要失败、要被人诟病。后来白起断了赵军的粮道,在里无粮草外无救兵的情况下,赵括“以身殉国,抵死反抗”,完成了一个军人的光辉使命。

换一种角度看,也许正是由于赵括的拼死反击,才给秦军造成了空前绝后的伤亡,导致最后赵军被骗投降后,白起才用残暴的集体屠杀来泄愤(安慰将士)。后来,白起见秦昭王时,当谈论赵括这个人时。白起说:我以五十万之众围赵括二十万之军,我军伤亡过半,才全歼此军,这是我用兵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赵括的军队腹中无食,竟然以人充饥而斗志不懈,这是赵括的本领。

其实人们往往关注最后的结果,却忽视过程。实际上,在长平之战后,秦军精锐损失过半,优秀将领死伤无数,换句话就是秦军未胜,赵军未败。而唯一的不同是,赵括死了,白起还活着。

长平大战后,秦国还数次被其余五国打到函谷关下,甚至一度被攻入咸阳郊区的蓝田一带,后来用了二十多年才恢复了元气。这也可以看到赵括并非“纸上谈兵”之辈,能让“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号称“人屠”的白起认为和他打了个平手的人物,能是蠢材庸才吗?

还有人认为,赵括的母亲之所以多次阻拦赵括出任长平之战的主将,并非是怀疑赵括的军事能力问题,而是只要指挥了长平之战无论胜负都不会有好结果。

赵括的母亲认为,赵括指挥的部队不下百万,这不能不让赵王担心。如果有人向赵王献谗,那将有大祸。另外,秦赵决战,秦国必然是武安君白起与赵括决战,白起久负盛名,二人之间的较量,胜负当在伯仲之间。一旦失败,嗜血成性的白起定会对赵军大肆屠戮。若是胜了,功高盖主,必为赵王所忌惮。这样看来,赵括在出征的那一刻就注定他的失败。

赵括到底是军事天才还是蠢材呢?长平之战赵国的失败在于廉颇还是在于赵括呢?由于历史的浸没、时间的远去,以及不同人出于不同的观察问题、解读历史的角度和方法,总会得出不同的答案。但是无论如何,不管事实怎样,赵括成为了纸上谈兵中的主角,他会继续随着历史被后世记住,不管真相怎样,他至少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空谈理论是不行的。

长平之战40万赵军战败,责任全在被笑为“纸上谈兵”的赵括吗?

针对长平之战,史论纵横也查找了很多资料,得出自己的见解。

长平之败赵括有没有责任?四十五万军队全军覆没,要说做统帅的一点责任没有,那纯粹是开玩笑!

长久以来人们对赵括的评价,都是把“纸上谈兵”当做笑谈,但是随着史料的增多,研究历史的角度不同,对赵括的评价趋于正面化,认为赵括是一个被深深误解的人物。

更有甚者,认为赵括军纪严明,如果不是遇到白起,不是意外被射杀,很可能赵括会打败秦军。

其实,这都是一种乱弹琴!

赵括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差,赵国君赵孝成王并不是傻子,不会选用一无是处之人做主将;换个角度想,如果赵括一点实力都没有,秦国又何必换白起为将,所以,赵括肯定是有一定水平的。

当然也不会有大家夸的那么厉害!赵括只是一个名声在外的"将二代"而已,人们对赵括的嘲笑和赞美,其实都是源自于长平之战的胜败,虽然我们常说不以成败论英雄,实际上,我们就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价值观。

如果说把整个长平之战的责任都推给赵括,则有失偏颇!长平之战的发生,本身就是赵国理亏在先,秦国战胜韩国得到的割让土地,赵国就敢去接收,虽然秦国的兼并是有失道义的,但战国时期本就是武力至上,战国七雄哪个不是靠拳头站住的。

但是,赵国的这种行为就有些出格了。如果赵国能够将上党之利,分给周边诸国,那么,长平之战赵国的背后就是整个反抗秦国的联盟。

所以,虽然秦赵早晚一战,但是以这样的方式拉开了对秦战斗的帷幕,最终导致了各国从心底里抵制赵国。赵王贪恋土地的行为,从道义上就输了。

尤其是赵国战和不定,后来与秦国求和的行为,更让各国认为赵军没有和秦军决一死战的决心,所以,不可能拿国运去冒险得罪秦国,尤其是楚魏两国,从外交上也就输了。

廉颇将一场本来可以速战速决的战争硬拖成长期对峙的国运之战长平之战打的很突然,在韩国和秦国打仗期间,赵国竟然没有预料到要参与到其中,结果廉颇是仓促间应战。

秦赵之间的矛盾也不是很大,就是韩国的上党,对秦国来说如虎添翼,对赵国来说少一个过渡地带,只有对韩国来说是最厉害的,因为上党土地占了韩国将近二分之一的领土。

廉颇在初战战败的情况下,损失应该是赵国可以接受,并且不伤国本的失败,但是廉颇因为几次战败,选择避战不出,最终将秦赵两国都绑在长平之战这家战车上,下注越来越大,到后来已经是秦赵都接受不了失败的战役。

由于赵国国力较弱,所以赵国急于决战,才有了赵括出战后被埋伏的戏码,当然,战和都不一定是错误或者正确决策,也并不是赵括一定要出战,而是当时的形势使赵军不得不寻求战略决战,然而,寻找决战也并不是一定要被包围。

如果,赵括能够稳扎稳打,不冒险突进,即使失败,也是两败俱伤。

史论纵横对长平之战赵国失败的定义是,赵王在错误形势下接收了道义上说不过去的上党从而引发长平之战,更是由于外交上的失败导致赵国孤立无援;廉颇在弱势的情况下,将赵国的国运押上和秦国对赌,赵括是在艰难环境下决策失误从而最终导致长平之败。

长平之战,白起为什么要坑杀降卒,你怎么评价白起?

长平之战是战国末期的著名战役。为了争夺上党地区,秦军和赵军进行了一场大决战。在战争初期,秦军由王龁率领,进攻上党。上党的韩国守军不堪一击,纷纷逃亡。

赵国派廉颇救援上党,并安抚上党吏民,收编散兵。在和秦军的交锋中,廉颇屡战屡败,被迫筑垒死守。在防御战中,又连打败仗,被夺去多个营垒。廉颇又多筑营垒,才阻止了秦军的攻击,双方转入防御。

在此后,迫于各种压力急于决战的赵王,用赵括换下了廉颇。秦军也换上了白起。最终,白起包围全歼了赵军,俘虏了四十万赵军。

在《史记》上是这样说的:

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

这里,白起的理由是,这些赵军里面有很多上党的军民,这些军民是因为不想当秦国的顺民,才投奔赵军的。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属于死硬的反秦分子。这些人对于秦国来说,是不能留下的。

而赵军反覆这句话也有文章。何谓反覆?降而复叛谓之反覆。在历史上没有见反覆的具体事例,但是,白起既然拿这个作为理由,那么就说明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过。

再者,在《战国策中山策》里记载,秦王和白起说道,当时国虚民饥。这说明长平之战对秦国造成了消耗巨大。粮食问题也成为一个困扰秦国的问题。

最后一个原因,那就是白起急于趁长平之战胜利之机,赶快打下邯郸,灭了赵国。在这种情况下,他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的军队可以遂行收编赵军俘虏,教育感化的工作。因此,对于成为他胜利道路上的累赘,他把这四十万俘虏一杀了之。

我们经过分析,白起基于四个原因,残杀了四十万赵军俘虏。1、这些俘虏中有大量的韩国逃亡军民,这些军民是坚定的反抗秦国统治的死硬分子。2、赵军曾经出现过降而复叛的反覆事件。3、秦国粮食短缺,不想供应俘虏粮食。4、白起急于灭赵,没有时间收编消化这些俘虏。

对于白起,我的评价是,这个人能征善战,料敌如神,战无不胜,而且战必求全歼敌人。但是,这个人杀戮无度,过于残忍。

求秦赵两国长平之战后对此战的看法评价,白起战后对于长平之战的评价或者白起对赵括的评价

 长平之战,玄机重重:赵王临阵换掉德高望重的廉颇,却得到了包括蔺相如在内决策层的一致赞同;秦将白起居功至伟,却一再推脱攻灭赵国的重任,放弃再立功勋的机会;长平一役让秦国歼灭赵国主力,然而此后却耗费了长达32年的时间才灭掉赵国……用管理学的思维去解读这些迷思,会看到历史深处的另一番景象
  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歼灭战鼻祖、秦国大将白起大破纸上谈兵的赵括,一举坑杀赵国降卒40万人,此为著名的“长平之战”。然而,这一役也留下了诸多迷思,耐人寻味。
   赵国凭一将之力抵抗强秦,焉能不败
  战国后期,秦国起用商鞅实行变法,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对秦国的战略资源进行系统整合。虽然商鞅后被守旧派所杀,但其变法一直延续下来,以至秦国兵强马壮,对列国虎视眈眈。稍后,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军事实力大增,君臣睦、将相和,成为战国七雄中唯一能与秦“叫板”的国家。
  这样,秦国与赵国之间的战争就不可避免了。欲击赵,必须先占领赵国的侧翼,即当时属于韩国的上党地区。另一方面,韩国与秦国地形交错,可谓秦之“心腹大患”,因此,“远交近攻”策略的首攻目标自然就是韩国。
  公元前262年,秦军攻下韩国的野王(今河南沁阳),切断了上党郡与韩国本土的联系。束手无策的韩国欲献上党以求和,而上党军民却视秦为 “虎狼之国”,转而投靠赵国。上党17城对赵国而言却是“烫手的山芋”:接收,等于与秦国宣战而引火烧身;拒绝,显然是自断双臂。而且,秦国的真正目标就是赵国,与其是否接收上党没有必然联系。
  赵孝成王与群臣商议后,最终决定接受上党郡。为此,赵国派出45万大军驰援,领军人物是能攻擅守、战功卓著的廉颇。初战不利的廉颇开始退守,与秦军在长平丹河对岸形成相持态势,闭门不战,一晃就是三年。远道而来的秦军久攻不下,粮草补给困难,为摆脱被动局面,遂实施范睢的反间计。
  于是,第一个问题出现了:听信谗言的赵孝成王准备撤换廉颇,竟然得到了决策层的一致通过。唯一提出不同意见的蔺相如并非支持廉颇,只是不看好赵括!廉颇老将为何如此不得人心?
  要知道,秦军以60万大军进攻,赵国以45万精锐防守,在冷兵器时代攻守双方的均衡值一般为2∶1,赵军在军力对比上并不吃亏;而秦国国民经济实力雄厚,战略物资储备充足,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只是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综合国力明显处于劣势,无法支持大规模的连年战争。显然,消耗战对赵国来讲绝非上策。
  如此看来,廉颇持续三年的“拉锯战”过于保守,秦军有生力量并没有得到多少削弱,“以逸待劳、后发制人”过于空洞。战后,秦军承认60万大军死亡过半,主要是赵括接任后主动冲击、搏命拼杀造成的。赵括虽然纸上谈兵,但毕竟血性刚烈。
  德高望重的廉颇始终没有制订出一个清晰、积极的战略计划,没有提出彻底打败秦军的战略愿景和配套措施,因此没有赢得老板(赵王)的信任和支持。能攻擅守的廉颇何不主动退守以集聚力量,拉长敌军战线后主动出击?或者通过侧面出击、断敌粮草,或者从45万大军中分出部分有生力量攻秦之要害,甚至同样实施反间计、美人计等?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老成持重的廉颇着实缺乏进取精神,虽不至于害己,客观上终究误国。更进一步,秦国志在灭赵,经过认真筹划后举全国之力进攻赵国,正面和侧面的、正当的和不正当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伐赵之前,秦王即遣使韩、魏,软硬兼施以使两国不敢救赵。当白起将赵括大军分割包围后,秦昭王亲赴河内(黄河中游地区)征召当地所有15岁以上男丁组成援军,并普赐民爵一级(秦王真不愧是激励大师)。正是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民兵部队,硬生生截断了赵括与都城邯郸的联系,使白起的野战军顺利完成了对赵军的“瓮中捉鳖”。
  再看赵国,由于对秦国灭赵的战略野心认识不足,仓促应战,丢失了晋西南战略要地,以至于无险可守还消极避战。初战不利,赵国统治集团即遣使赴秦试探求和的可能性,这简直就是与虎谋皮,同时表现出联盟抗秦的反复犹豫。而秦国在加紧进攻的同时厚待赵使,一来以慢赵国抵抗之心,二来做出秦赵和谈的假象,使其余五国举棋不定而放弃援赵。
  可以看出,秦国攻赵是蓄谋已久、志在必得的战略计划,是从君臣到子民的全面发动,从国力到外交的系统出击;赵国的抵抗则是瞻前顾后、心存侥幸的战役安排,不论是廉颇还是赵括,基本都是以一将之力(包括资源调配和智慧)抵抗秦之倾国雄师。1894年的中日甲午海战,清朝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日本人评价:大清是李鸿章一个人与全日本开战,焉能不败?
   白起为何拒绝再担灭赵重任
  长平一战,赵国家家出殡、户户发丧,战争力量遭到不可挽回的重创,综合国力一蹶不振。杀得兴起的白起主张直取赵都邯郸,一举灭赵。被逼上绝路的赵国也想起了“反间计”。公元前260年11月,一代合纵大师苏代受赵韩两国之托赴秦游说,秦相范雎出于维护自身地位与牵制白起的考虑,向秦昭王建议有条件地同赵韩两国议和。秦王准议,遂与赵韩两国全线停战。白起自然对范雎的罢兵休整之议大为不满,将相开始不合。
  秦国罢兵后,赵国决策层内部关于是否如约割地的问题发生了激烈争议。最终赵王认识到,秦国休战是因力尽兵疲,亡赵之心不死,焉能割六城以资强敌?于是遣使赴齐国商洽合纵事宜,与魏国签订攻守同盟,将灵邱之地赠予楚相春申君以拉拢楚国,并派使节携厚礼入燕韩两国交好。赵国君臣深知,一旦与秦毁约,必然导致秦国大规模的报复性进攻,故而举国上下积极备战,士气高涨誓死抗秦。
  秦昭王得知赵国公然毁约,还积极组织抵抗,深感被戏弄,决定命白起为将大举攻赵。出人意料的是,这一次白起拒不受命,主要理由是:赵本强国,虽然长平大败,仍具相当实力;而且目前上下一心,内修政务,外交合纵,秦国攻赵必败。
  公元前259年9月,秦军大举伐赵,赵军则全线收缩,坚壁清野退守都城邯郸。赵国军民同仇敌忾,平原君更是毁家疏难,挫败了秦军一次又一次的疯狂进攻。到第二年盛夏时节,秦军伤亡惨重,赵都邯郸依然屹立。秦昭王开始迁怒于人,认为范雎误国使秦国蒙羞,白起骄恃不为君用,决定再次任命白起代替王龁出任秦军统帅。让人吃惊的是,白起再次托病拒任,并搬出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说法,力劝秦王尽快结束这场没有结果的战争。
  秦王软硬兼施,白起却一根筋抗命到底。恼羞成怒的秦王决定剥夺白起的一切官职与爵位,将其赶出都城。随后在范雎的鼓动之下,余恨未尽的秦王赐剑令白起自裁。可怜有“运动战大师”之称的一代名将白起身首异处。
  白起的死因,在于他挑战了老板的底线。经理人不管如何功高盖世,毕竟要以老板利益和企业利益为重,特别是当企业遇到困难和危机时,更不能斤斤计较于个人的不败战绩和市场声誉。白起打遍天下无敌手,却死于自己的短视和固执。
  对于再度伐赵,白起为何如此不看好呢?因为白起之于赵国,等于魔鬼、等于死神;赵军投降是死路一条且斩立决,抵抗却可能求生。也就是说,担当灭赵重任,白起并非秦国的最佳人选,反而可能是最差人选。对此,白起的判断非常清晰,但他错在挑战了老板的底线,这一错误是致命的。退一步说,白起又犯了老将廉颇的错误,虽然总体判断正确,但没有创造性思维;擅长运动战、歼灭战而快刀斩乱麻的白起,大概学不会、也不屑于搞“温火褒汤”式的拉锯战、持久战。结果,廉颇间接地误国,白起直接地送命。
   坑杀赵兵40万是最佳选择吗
  公元前260年9月底,长平赵军被围断粮达46日。身先士卒的赵括中箭战死后,突围无望的40万赵军只好全体弃甲投降。登上胜利顶峰的白起开始发愁了:赵军显然是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情况下被迫降秦的,他们家小均在故国,不会真的为秦国卖命;而且赵国民风彪悍,人数众多,秦军将难以控制而日久生变。白起面临着两难选择:放赵兵回国?无疑是前功尽弃、养虎遗患;既不能留用,就不如干脆杀掉,以绝后患。在解除赵军武装后,白起只将年幼者240余人放回,用以震慑赵国人心,将其余40万降卒设诈一举全部坑杀。
  这是古今中外战争史上,规模最大、手段最残暴的一次杀降。白起摧毁了赵国的精锐武装,六国弱势已成,秦国一统天下只是时间问题。但同时,坑杀赵兵空前坚定了赵国人誓死抗秦的决心,又阻绝了其他五国的降秦之念。难道除了“放”、“用”和“杀”之外,白起真的别无选择吗?显然,40万俘虏的日用开支是天文数字,白起养不起他们。但40万人的大包袱,不正是要挟赵国投降的最好筹码吗?所谓战之胜者,全城为上。如果赵王坚持不投降,就等于要了40万降卒的性命。不用白起进攻,几乎涉及赵国所有家庭的士兵家属就会造反,执赵王以降秦。
  嗜杀成性的白起确是一介武夫,穷兵黩武的秦王也犯了大错,他的战略远景是统一六国,而不在于让赵国在短期内丧失对抗能力。目标和手段发生混淆,秦国的胜利成本空前加大了。长平大战一年后,当白起伏剑自刎之时,赵国开始了一番战略联盟、合纵抗秦之路,其间之艰苦卓绝、斗智斗勇堪称历史奇观。
  邯郸被围之初,赵国即派使臣赴齐国借粮,未果;随后又请求姻亲之国魏国依约发兵相救,没想到畏惧强秦恫吓的魏国大军只是作壁上观。赵国平原君先是发动内弟魏公子信陵君相救,后亲率门客赴楚求援,毛遂自荐并以楚国国耻相激,楚王深受震动,命春申君黄歇率军救赵。对魏王苦谏无效的信陵君竟然走“小蜜路线”,通过魏王宠妾如姬窃取调兵虎符,挑选8万精锐部队驰援赵国。公元前259年12月,魏国的信陵君指挥楚魏联军,对秦军发动了强大的攻势。秦军三面受敌,全线崩溃,被赵军重重围困的两万秦军被迫投降。三国联军乘势收复河东六百里土地,秦兵死伤大半,丢失了6年以来所侵占的全部领土。从长平大战到邯郸之战,赵国先输后赢,但都城邯郸仅以城免;秦国先胜后败,但超级大国独霸天下的格局已成。随后,战国进入为期20年的相对和平或休战年代。
  值得注意的是,秦国后期灭赵却颇费周折,甚至主要依靠的并非军事实力。公元前236年至前232年,秦国曾三次派兵伐赵,均没有占到多大便宜。直到秦王赵政[1][2]亲政之后,借公元前229年赵国接连发生大地震和大饥荒之机向赵国发动全面进攻。秦将王翦再行反间之计,在赵王身边收买了宠臣郭开,诽谤、挑拨赵王杀害了大将李牧,赵国由是自毁长城。第二年,王翦攻克邯郸,俘获赵王而彻底灭赵。越战越勇的秦国终于在公元前221年一统天下。
  换个角度分析,秦国自长平之战即歼灭赵国主力并独霸天下,却事隔32年后才最终灭赵,又过了7年才统一海内。可以想见,长平之战秦国坑杀40万赵国降卒起到了何等强烈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的是,白起协助秦王开创了一个以暴制暴、以毒攻毒,乃至以狡诈毒辣对残忍无信的历史进程。公元前207年,项羽与秦军在巨鹿展开殊死大战,九战九胜俘获秦军主力20万人。随后,项羽背信在新安城(今河南渑池东)下令将20万降卒全部活埋。仅数月后,统治历史仅14年的短命王朝“暴秦”灰飞烟灭。5年后的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拔剑自刎。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视万民性命为草芥者必自毙。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996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