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宋朝灭亡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大多数人对于宋朝的第一印象,大概就是积贫积弱。这个来自于钱穆先生的评价,让宋朝一直笼罩在阴郁的天空当中。直观来看,钱穆先生的评价是有道理的,宋朝三百年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屈辱史。宋朝建立于战火纷飞的五代十国当中,可是它却没有猛虎之姿,先是辽夏金,后是蒙古,宋朝就像是一只绵羊,谁都可以欺负它。
可是,这时候一个吊诡之处就出现了。按理来说,宋朝这样又是“积贫”,又是“积弱”,对外战争还一败涂地,丧权辱国的国家,早就应该尽失民心。可是为何这样,北宋加上南宋还能享国三百年,且成为唯一没有亡于内乱的王朝呢?其实,宋这个朝代,与很多人想象的并不太一样。
“积弱”但不“积贫”
积贫这个词出自于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他第六编两宋之部第三十一章《贫弱的新中央》中开篇就写道:“在不堪言状的分裂与堕落之后,中国又重新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来……而这一个统一却始终摆脱不掉贫弱的命运。这是宋代统一的特殊姿态。”
后来,翦伯赞先生又在其主编的《中国史纲要》中写道:“宋神宗……将……王安石召入政府,用为参知政事,要倚靠他来变法立制,富国强兵,改变积贫积弱的现状。”
就这样,“积贫积弱”成为了宋朝的代名词,仿佛它就是中国大一统王朝中最穷最弱的一个一样。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不尽然。宋朝“积弱”是真,但它却不“积贫”。实际上,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宋朝鼎盛时期,其GDP总量为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比当时的整个西欧还要高。
有的人可能会想,宋朝有钱又如何,还不是都拿去当岁币给侵略者了?可实际上,岁币的总数只占宋朝财政收入的一部分,至于和宋朝整体的经济总量相比,那更是九牛一毛。
拿钱换取和平确实是屈辱的,但也不是没有好处,至少对于老百姓而言,极大地减轻了负担。而且,宋朝的经济发展确实是惠及到了百姓的。宋朝首都东京开封府鼎盛时人口达到百万以上,店铺多达六千四百余家,且商店可以任意开设,还出现夜市与晓市,这极大地丰富了宋朝百姓的物质、精神生活。
尽管宋朝摆脱不了封建王朝的局限性,但客观地讲,宋朝时期的普通百姓生活水平确实有显著的提高。所以,尽管宋朝在对外战争中一败涂地,但宋朝的经济总体是向上发展的,百姓们的生活有盼头,所以民众们对宋朝还是衷心拥护的,这也是北宋灭亡以后南宋还能延续下去的重要原因。
“强干弱枝”的军事制度
对于宋朝“强干弱枝”的军事制度,从抵御入侵、对外战争的角度来看,它确实弊大于利。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制度也使得宋朝从未出现严重的军阀割据和地方叛乱,这对于社会安定是有利的。
在宋朝的制度构建下,兵变、民乱都很难出现。即使到北宋末年,出现了方腊起义等叛乱事件,但它们从规模和持续时间上都不能与其他朝代的内乱相比,对社会经济的破坏也不是很严重。所以总体来说,宋朝的百姓们生活在一个安定和平的社会当中。
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宋太祖曾立下石碑,刻下祖训:不杀士大夫。宋朝历代统治者恪守祖制,他们敬重文人,重视士大夫,以致于创造了一个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时代。古语云士为知己者死,宋朝礼遇士大夫,士大夫也对宋朝忠心耿耿。
北宋灭亡后,南宋涌现出韩世忠、岳飞等一大批精忠报国的能人志士。即使是到了崖山海战,还有陆秀夫、张世杰等数十万军民跟随小皇帝投海殉国,这足以体现宋朝官员们对于朝廷的忠心。
宋朝倡导气节
其实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十分重视气节,但到了宋朝,气节又被拔高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理学的发展有利有弊,而其中的一个好处,就是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岳飞精忠报国,陆秀夫投海殉国,文天祥丹心可鉴,张世杰死战不退,他们,正是中华民族气节的代表。也正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才将宋朝的国祚不断延续。
宋朝是一个情况极其复杂的朝代,简单的以“积贫积弱”看待它,显然是不客观、不公正的。宋朝时期,经济、政治、文化高度繁荣,陈寅恪先生就曾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
也正是如此,宋朝才能在强敌环伺、饱受入侵的情况下延续国祚三百余年,并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亡于内乱的王朝。我们不必回避宋朝三百余年的屈辱历史,但我们也不必否认宋朝伟大的成就和无数英雄的壮烈。
参考资料:
《国史大纲》 钱穆
《中国史纲要》翦伯赞
《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陈寅恪
通过学习宋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宋朝的经济文化是非常繁荣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宋朝存在积贫积弱的局面,那么,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宋朝我认为是一个空前富有但运气不好的朝代;宋朝是我国封建时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顶峰,也是颇具争议的一个朝代。两宋建国长达320年,期间经济、文化、农业、手工业、建筑业、造船业以及生活等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关于宋朝的GDP有说法占当时世界五成到八成的说法。关于宋朝实际的财政、民生、等情况网上有很多记载,这里不做赘述。宋朝总是给人一种积贫积弱的印象,其主要是因为对外战争的失败,总是失败求和,尤其南宋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中国王朝向少数民族政权称臣的耻辱。
分析这一原因,即:宋朝的开国既定政策“强干弱枝”等一系列历史原因,造成了国家武力孱弱,总是被外族欺负。但游牧民族与汉族政权的战争从古至今双方总是互有胜负,为何偏偏到了宋朝就被周边所有少数民族政权按地摩擦,连一个小小的西夏都要赔款求和。我们不妨把思维横向打开,也就是说看看同期整个世界的发展大势。辽金元这些少数民族政权已经脱胎于传统的草原王朝,他们出身于草原人又理解中原人,区别于传统的一元制帝国,在二元制帝国中,统治者即可以通过可汗的身份主导整个帝国的军事秩序,又可以通过皇帝的身份以官僚帝国方式主导帝国的财政秩序。后世的清代被称为统治手段最高超的封建帝国,正是发挥出二元制帝国的巨大优势,所以宋朝被轮番打败也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宋朝富裕又积贫积弱的原因:
1、宋朝时期经济快速发展。
宋朝是历史上最富有的一个朝代,当时不只是平民会做生意,皇帝也会,就比如宋朝同金人求和,保证了宋朝那么多年都能安稳的度过,如果皇帝没有做这笔“生意”,而是执意同金人打起来,那么宋朝就不会有当时的那个景象。
2、宋朝军队确实很弱,冗兵过多,为积贫积弱埋下伏笔。
在宋朝开国之初宋朝军队肯定是很强的,但是到了宋朝第三任皇帝也就是宋真宗在位的时候,宋朝的军队的颓势就开始逐渐显现了,主要原因就是从宋真宗开始,宋朝开始每年向金缴纳一定的贡品,来保证宋朝边境的安稳,不会受到战乱的威胁,正是这种情况下,造成了宋朝军队战力越来越弱,并且后来还有很多的冗兵。
3、宋朝积贫积弱主要就是与皇帝采取的政策有关。
宋朝积贫积弱的出现我觉得主要就是宋朝的那几位皇帝一手造成的,正是因为想要求和,而不是想着战争胜利,才造成了宋朝进贫积弱的局面,如果宋真宗、宋仁宗采取的是战争的态度而不是求和的态度,宋朝就不会出现积弱的局面,但是这种情况的坏处就是如果宋朝的皇帝真的是一只打仗的话,宋朝的经济就不会有那么繁荣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994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