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唐朝的宦官,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宦官专权,历代皆有,但唐代尤为严重。唐代宦官专权,几乎贯穿了唐朝的中晚期。以平定安史之乱为分水岭,平定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的政局中宦官就占据重要位置,直到灭亡,都没能解决这个问题。在这一个半世纪里,产生了众多位高权重的大宦官。这些人中,有号称专门“欺压皇上的老奴”李辅国,亲手杀死皇帝的俱文珍和王守澄,前后经历六代皇帝的仇士良,以及人称“皇帝之父”的田令孜。他们逼宫弑帝、专权横行、无恶不作,在史书上留下了无数骂名。
那么,唐代的宦官之祸为何如此厉害呢?今天,我们就来理一理唐朝宦官专权的发展脉络。
一、唐朝初期,对宦官进行严格控制
唐朝建立后,李渊在位期间,宦官并没有显示出特别的身份,他们只是宫廷里的奴隶。到了唐太宗在位期间,天下承平,朝廷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得到了规范。在宦官的使用上,唐太宗进行了严格限制。为了防止历朝历代的宦官专权,唐太宗还下令,内侍省不得设置三品以上的官员,也就是说,一个太监最高只能当到四品,再往上就没有提拔的空间了。这一规定在太宗时期得到了严格落实。高宗在位期间和武则天当政期间,宦官的使用依旧被严格限制。武则天执政时期,宦官的职能仍旧是“阁门守御”、“内庭洒扫”。到中宗时期,宦官的数量稍有增加,约有三千人。但是品级仍旧很低,在政治上没有特殊的表现。
二、玄宗时期,宦官开始参与朝政
宦官在唐代的政治生活中发挥更大作用是从玄宗朝开始的。玄宗继位初期,锐意进取,在姚崇等贤相的辅佐下,朝政蒸蒸日上,于是出现了开元盛世。但是,随着玄宗年岁渐长,玄宗的进取精神不断消退。加之玄宗在选人上逐渐出现失误,致使李林甫之流的奸相当政,宦官的权力便逐渐滋长。玄宗在位中后期,宫廷里大量使用太监,太监的数量不断增多,而且对太监的限制也越来越少。玄宗对太监的选拔比较随意,史书上说,只要稍有称意的,就被授予三品的左右监门卫将军。时间一长,宫里的太监数量越来越多,品级越来越高。有史料记载,玄宗在位后期,宦官“黄衣以上三千人,衣朱紫者千余人”。
玄宗时期,有两个权势煊赫的大宦官。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高力士,另一个叫杨思勖。高力士的大名,因为有为李白脱靴的趣闻,因此被传得很广。而在当官上,高力士比李白成功了不知多少倍。在整个开元天宝年间,高力士恩宠不断,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齐国公,权倾天下。在他的顶峰时期,李林甫、杨国忠等宰相,都得看高力士脸色行事。杨思勖的名气虽然不大,但是在玄宗时期也很得宠,而且是靠军功上位的。开元年间,杨思勖曾多次率军征讨安南、岭南等地的叛乱,屡战屡胜,战功赫赫,受封骠骑大将军兼左骁卫大将军、虢国公。
玄宗朝的这两个宦官,形象比较好,并没有出现日后专权情形,高力士还誉为“千古贤宦第一人”。但是,宦官从幕后走到台前、从底层走到高层,却是从高力士、杨思勖等人开始的。玄宗对宦官的滥用,为日后的宦官专权埋下了祸根。
三、唐德宗的一个错误决定,让宦官掌握了一柄利器
安史之乱中,有这么一个细节:在马嵬坡,禁军杀死杨贵妃和杨国忠后,玄宗命令太子李亨留下来,安抚当地百姓,自己则前往成都。李亨本不想留下,但是,他身边的一个宦官李辅国的极力建议下,李亨留了下来。此后,李亨又在李辅国的护送下,抵达灵武,宣布称帝。在这个过程中,李辅国与李亨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李亨继位后,对李辅国恩宠有加,并任命他为元帅府行军司马,由此李辅国开始掌握兵权。在肃宗李亨的庇护下,李辅国权倾朝野。肃宗死后,他又密谋诛杀张皇后和越王李系,拥戴唐代宗李豫即位。由此更加跋扈嚣张。唐朝真正的权宦,李辅国是第一个。
李辅国掌握兵权,有偶然因素。但是,唐德宗的一个决定,却让宦官掌禁军成为固定制度,这是唐朝宦官之祸越演越烈的根源。
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唐朝的皇帝们越来越没有安全感,对朝廷大臣、将军越来越不信任,转而青睐身边的宦官。肃宗崇信李辅国,就是因为在最危难的时候,不是大臣、将军在保护他,而是李辅国这个宦官。所以,他对李辅国恩宠有加。
唐德宗之所以会把禁军的兵权交给宦官,也和肃宗宠信李辅国如出一辙。德宗时期,爆发了朱泚叛乱。叛军占领了长安,德宗仓惶出逃。在逃跑的过程中,身边只有两个宦官窦文场和霍仙鸣紧紧跟随,不离不弃。此后,德宗对他们二人青睐有加。叛乱平定后,德宗对满朝文武都不信任,他在神策军中设立左右护军中尉,让窦文场和霍仙鸣两人充任,共同统领神策军。从此,由宦官统领神策军成为朝廷的固定制度,一直到唐朝灭亡都没有改变。
这个制度,对德宗本人来说,并没有错,培植力量,保护自己的安全,这是皇帝必须考虑的。但是,神策军是一柄双刃剑,既可以保护人,也可以杀人。德宗在位时间较长(27年),对宦官也有所提防,整个大唐显现出一番中兴气象。但是,宦官因掌握的神策军这柄利器,权势越来越大,当皇帝资质稍弱、年龄稍小,他们便开始兴风作浪。到文宗时,爆发了甘露之变,宦官仇士良率领神策军挟持皇帝,前后杀死一千多人,宦官之祸达到了顶点。
四、小结
宦官统领神策军,使得宦官从皇帝的附庸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体系,让他们能够“迫胁天子,下视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
唐代的宦官之祸,让我们看到,在设立一项制度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这项制度带来的长远后果,而不仅仅只考虑其初衷和近期结果。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变化,一项很好的制度也可能变成一条恶政,最终反过来吞噬设立者本人。
汉朝,唐朝,明朝三个朝代的宦官之祸是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其中,尤以唐朝为最烈,宦官的权力甚至大到了可以废立皇帝的程度,中唐之后的皇帝继位登基几乎都跟宦官有关系。
唐朝宦官开始出现掌权是在唐玄宗时代,唐玄宗李隆基在后期骄奢淫逸,开始宠信宦官高力士,在天宝之乱爆发之后,玄宗西幸巴蜀,是高力士一直在身旁服侍,玄宗于是对高力士愈发宠信。
但此时的玄宗已经无法掌握权力了,他的儿子太子李亨在灵武继位,是为唐肃宗,当时劝唐肃宗登基的人里就有一个宦官李辅国,这也是唐朝第一个以宦官身份封王的权阉 。
李辅国的权力大到了什么程度呢?他派人诛杀了唐肃宗的皇后和越王李系,这等嚣张跋扈的宦官,唐肃宗竟然不能对其进行制裁,反而最后是忧惧而死。
李辅国接着拥戴太子李豫即位,是为唐代宗,唐代宗终于无法忍受李辅国,在宝应元年以坐罪赐死,但是很快新的两个宦官就崛起了,他们就是鱼朝恩和程元振。
这两个宦官的出现标志着宦官专权的彻底形成。
而后的晚唐皇帝莫不受制于宦官,唐文宗李昂发动甘露之变,结果失败,被宦官仇士良控制,最终郁郁而终,仇士良曾经教过自己手下的宦官,皇帝想要干什么都可以,想玩让他玩,要女人给女人,就是不能让他读书,一旦读了书他就会想要掌控权力,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唐朝的宦官之祸始于中期,那个时候,因为地方节度使的割据,唐朝皇帝很怕自己手下的节度使也割据,于是就派自己的家奴宦官作为监军监视将领,以掌控军权,说到底 是为了政治平衡,避免再一次出现安史之乱那样的局面。
我们知道,唐代宦官专权,相较于其它朝代更为严重。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指出,“唐之宦官,其势十倍于汉、宋”。而我们回顾 历史 就可以发现,这种情况实际上与当时的文臣武将的不堪重用有着很大的关系。仔细分析一下唐朝的各方势力,宦官的崛起,本质上是皇帝出于平衡政治的需要,是皇帝维系统治的一种手段。
在任何朝代,武将都是受猜忌比较严重的对象,安史之乱后,皇帝对武将的信任降到冰点。高仙芝听说封常清在前线失利,就退保潼关,况且他有忘恩负义和贪财的前科,这时候还有侠肝义胆的哥舒翰为候补,朝廷怎能不怀疑高仙芝的忠诚度?哥舒翰借手握兵权之际诬陷忠臣安思顺,他虽没有听取部下“清君侧”的建议,但是强行吞并灞上军、擅杀杨国忠的部将,在朝廷看来不明显有不臣之心了吗?唐玄宗只有让他出关作战,以化解随时可能发生的兵变。
安史之乱平定还未彻底平定,皇帝开始迫不及待处理武将,但是这些武将纷纷拥兵自重。来瑱面对皇帝的调令,竟然暗示部将上表请求留任。 李光弼面对京城沦陷竟然按兵不动,还擅自带兵回徐州拒不入朝。仆固怀恩养寇自重,他感觉朝廷偏袒河东,就坐看京城沦陷;朝廷欲解除兵权,他就与河东兵戎相见,失败后又引外军准备打关中。 郭子仪始终让皇帝缺乏安全感,儿子郭暧“醉打金枝”,唐代宗以“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和解,这不是皇帝心肠好,而是不敢把矛盾公开化。对于这些动不动就要拥兵自重、耀武扬威的武将,哪个皇帝还敢再轻易信任?
唐朝本身就是靠造反起家的,前期诸王的权力非常大,李世民又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李渊只好不断生孩子来给他添堵。武则天对李姓宗室严密监视并大肆屠杀,大臣仍然帮助他们获得了最高权力,武则天的身体很快垮掉。李隆基也是靠发动政变当上了皇帝,使得他对宗室防范更甚,让儿子们住进了别墅级的牢房——十王宅、百孙院,宗室诸王都处于皇帝的严密监视之下,最终还是被太子李亨夺了皇位,过上了悲惨的晚年生活,此后皇帝大都把诸王集中安置,终唐之世没有变化。
唐肃宗眼看着建宁王和太子的关系,就像李世民和李建成一样,为了防止“玄武门之变”重现,最终促成了建宁王被杀的悲剧。但是,唐朝仍然没有摆脱宗室相残的诅咒,张良娣想拥立越王李系,太子李豫与李辅国合作保住了皇位,唐肃宗在重病期间被吓死。对于有争夺皇位传统的宗室,皇帝对他们更加严密防范,即便是这样,唐顺宗在位不足200天,就被儿子逼迫禅位,最后不明不白的死去,唐人小说《辛公平上仙》被高度怀疑是描写顺宗被杀的隐事。唐宪宗把十王宅、百孙院被合称为“十六王宅”,诸王连自己的生活都需要仰仗家奴,彻底斩断了宗室作乱的萌芽,李唐皇子从此“虽以国王之,实与匹夫不异”。
外戚对李唐开国的贡献十分大,因此唐朝在外戚问题上先天不足,皇后常常干涉朝政,外戚把握中枢大权。李世民曾打算立最贤能的蜀王李恪为太子,因长孙无忌的强烈反对只好作罢,太宗在长孙皇后死后十几年都不立后,根本上是不敢和长孙氏的势力决裂。高宗初期,长孙无忌是帝国的权力核心,他凭空生出一场大案,把反对派一网打尽,高宗替自己的哥哥妹妹求情都不给情面,后来高宗与武则天达成政治联盟,才消灭了长孙氏的势力。高宗驾崩后,武氏外戚势力迅速崛起,武则天不仅改朝换代,还大封娘家人为王侯,他们为了谋夺继承权无所不用其极,唐朝的外戚势力走向了顶点。
李唐光复后,武氏势力尚存,韦皇后大力提拔韦氏家族掌握实权,形成武韦专政集团,唐中宗不仅被带绿帽子,还被毒杀。唐玄宗开始对外戚防范甚严,王皇后因干预政事被废,之后他就不立皇后,并分离了外戚的政治权力,但是宠幸杨贵妃就不好了,杨国忠直接激发了安史之乱。之后,唐朝不立皇后的现象频频出现,外戚势力由此被强力压制,尤其在唐宪宗之后,许多后妃的出身都不太高贵,也就没有了强大的外戚势力。即使是“七朝五尊”的郭太后,出于皇帝的压制和自身的谨慎,郭家势力不可避免走向衰落。
文官是治理国家的主力,王朝更需要他们政治上的支持,但是有的文臣为子孙后代谋利,不愿意为国家尽力。裴炎被高宗任命为顾命大臣,不愿与韦玄贞分权,就联合武则天废黜唐中宗,导致大权落入武则天手中。宰相张柬之等人虽然光复李唐,但是唐中宗不得不防止大臣逼宫之事重演。唐玄宗对权力的占有和分配都非常敏感,他当政的前期,宰相从来没有干长久的,后期就有点管不住了,李林甫大权独握,弄得朝纲紊乱,又使安禄山势力坐大;杨国忠专权误国,让盛唐瞬间化为乌有。
安史之乱后,一些文臣的品节着实让皇帝失望。宰相元载曾帮助唐代宗铲除权宦,但此后日益跋扈,并且四处贪污,朝堂上因此乌烟瘴气,最终被赐死狱中。德宗重用的文臣一个比一个坏,卢杞排挤忠良,酿成朱泚、李怀光叛乱,长安一度沦陷到叛军手里;裴延龄弄术造假的手段空前盖世,到了唐宪宗时期才被彻底揭穿;白志贞大肆收受贿赂,任由纨绔子弟在神策军吃空饷,德宗在危难之际竟招不来一兵一卒,大唐天子彻底颜面扫地,彻底撕碎了皇帝同文臣之间脆弱的联系,而文臣不可轻信的情况,成了唐德宗在位后期的一个真实写照。
重用武将,现有的藩镇已经很头疼了;重用宗室,说不定又来一次政变;重用外戚,可能会再出来个武则天;重用文臣,佞臣把大唐坑得够惨了。在皇帝看来,只要是“带把儿”的,都首先考虑家族的利益,于是他们把目光锁定在了宦官身上。
首先,宦官与皇帝感情深厚。宦官与皇帝朝夕相处,所以很容易得到皇帝异乎寻常的信任,他们比大臣更了解皇帝,甚至与皇帝进行不为人知的沟通,他们甚至可以利用皇权影子的身份,为皇帝干脏活。李辅国敢逼压唐玄宗、监视百官,都是唐肃宗的纵容和默许;程元振、鱼朝恩等人诬陷功臣名将,根本上是唐代宗有意削弱藩镇的“白手套”。
其次,宦官没有篡权的动力。这是最关键的,宦官没有有传宗接代的能力,是被鄙视的群体,说好听点是宫廷内侍,说难听点是不男不女的中性人,根本没有当皇帝的资格。宦官即使能权倾天下,也得不到别人内心的尊重,面对藩镇和士人的压力,宦官集团虽然并不忠于哪一个皇帝,对其真有身为“家奴”、甘愿被生杀予夺的自觉,但不得不忠诚并竭力维护大唐王朝的社稷。
因此,从唐玄宗开始,唐朝皇帝就有意扩大宦官的权力,安史之乱爆发后,宦官的权利迅速膨胀,并不断制度化:唐玄宗让宦官在朝廷内监督官员,在朝廷外监督武将;唐肃宗把宦官引入中枢来巩固皇权,并大力强化宦官监军制度;唐代宗虽然强力震慑宦官,但又不得不保留宦官制度;唐德宗不仅把宦官监军制度化,还把神策军交给了宦官;唐宪宗再次加强宦官兵权,又给了宦官枢密使权力,朝廷内部形成了两中尉和两枢密的“四贵”,唐朝已正式进入了宦官政治。
唐代宦官曾有过种种劣迹,但面临外扰内乱、各种矛盾尖锐、皇权衰弱的情况下,宦官作为皇帝的心腹和助手,对维护中央权威曾经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张皇后以越王李系谋乱,李辅国帮助太子李豫消除了登基的阻力,避免了又一场皇室内乱;唐代宗出逃陕州,各地藩镇按兵不动,只有宦官鱼朝恩率先领军保驾;奉天之难中,文臣武将相继失节,只有宦官霍仙鸣、窦文场等人随行唐德宗护驾。由于顺宗身体原因和政局变动,俱文珍积极拥立背景雄厚的宪宗皇帝;吐突承璀图谋另立太子,王守澄先下手才保住了穆宗的皇位;唐敬宗遇害,王守澄等拥立更有资格的江王李昂,防止宫廷政变进一步扩大。
在地方上,唐中央在叛服不常的跋扈藩镇派驻宦官监军,他们尽管不能施展全部职能,但它仍是中央统治的象征,构成了中央与藩镇联系的桥梁。而在中央政令所及的藩镇,监军则能以“常驻大使”的身份,忠实贯彻皇帝旨意,起到“监护统帅,镇静邦家”的作用。另外,当藩镇发生军将逐帅、藩帅病重或亡故等重大军情,监军把这些信息及时上奏,成为朝廷了解藩镇的另一条通道。
同时,宦官内部也存在残酷的斗争,更需要获得皇帝的支持。唐朝开始专权的几个大宦官,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俱文珍等人,都是皇帝通过分化、打击把他们整掉。对皇帝而言,文臣未必比宦官更值得信任,宦官根本不需要彻底铲除。唐文宗只会死读《贞观政要》,完全不懂朝堂平衡之道,在关键时刻意志不坚定,几乎让宦官成了断线的风筝,幸好接下来唐武宗与李德裕巧妙配合,宦官的势力大有被连根拔起的势头。唐宣宗明察秋毫,让宰相与宦官相互制约,在他当政期间,宦官们各个低调守法。
当朱温把宦官被杀光之后,后宫里再也没有那些不男不女的声音,朝廷内外一时称快,宦官干政问题终于彻底搞定,但是唐朝不久就灭亡了。宦官做为一种毒瘤,并没有寿终正寝,朱温一朝之后,割据一方的藩镇自立为帝,内部时常发生武将夺位的情况,宦官集团再度崛起。
后唐李存勖对功臣宿将多有猜忌之心,加上宦官张承业品行难能可贵,还辅佐自己成就霸业,让李存勖觉得还是宦官忠心,于是他让宦官担任诸司使或充作藩镇监军,后唐的宦官势力与唐末没什么不同。后晋石敬瑭当了“儿皇帝”后虽推诚以安抚藩镇,但各地仍不服,武将叛乱频发,弄得石敬瑭对士人极不信任,他又像后唐那样重用宦官,使宦官势力重新抬头。
南汉刘 认为文臣武将都有可能谋反,不如无后的宦官值得信任,使得宦官的势力到了滥觞的地步。刘鋹干脆采取“欲当高官,必先自宫”的政策,弄得满朝皆是无根之人。前蜀王建对文武大臣更不放心。他为了制衡文武大臣,把军政大权交给宦官唐文扆。他担心太子将来镇不住文武元老,不得不让宦官宋光嗣掌握军权。
可以看出,在中央权威衰落的情况下,宦官是皇帝对抗文臣武将的一股势力。宦官既没有 社会 地位,又没有后代,他们清楚自己的权利来于主人,只有主人在,他们才有存在的价值,宦官集团成了半瘫痪朝廷的保护者。宦官干政虽引起皇帝的不满,但不会把他们一网打尽,因为既投鼠忌器,又得不偿失,皇帝只能在宦官内部借力打力维持权威,当唐昭宗在藩镇的帮助下铲除了宦官集团之后,大唐也就完了。
自先秦时期开始,宦官就已经出现在宫廷之中或王室府邸之内了。这一时期的宦官通常都是以"家奴"的身份出现,并不具备任何政治影响力。自汉代开始,随着君主专制制度的逐步确立和巩固,宦官也随之走向了政治舞台,并萌生了与皇帝争夺皇权的念头。
自汉代开始,到明代为止,曾发生过多起宦官之祸:其中以东汉末年、唐代中后期和明代中后期的几次宦官之祸较为严重。那么这三次宦官之祸,都是如何形成的呢?又各有哪些特征呢?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熟悉三国 历史 的人应当不会对这句话感到陌生。而导致东汉末年遍地割据政权的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正是宦官之祸。
自西汉开始,外戚集团就逐步登上政治舞台并成为了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从西汉初年吕后独揽大权开始,外戚集团就一直是汉帝的主要斗争对象。虽然外戚和皇帝常常在各个领域发生冲突,但外戚集团本质上是不想颠覆汉帝的地位的,只是想要夺取皇权使自己成为汉帝国的实际统治者。但即便如此,也是汉帝所无法容忍的。
为了遏制外戚势力的发展,汉帝通常以启用宦官的方式来与之对抗。由于当时的汉帝并不具备建立绝对君主制的基础,因此只能让宦官去取代外戚集团的地位。但是当这种情况真实发生后,又引发了官僚集团和宦官集团的对立。
宦官集团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地位,便假借皇帝之名对官僚集团痛下毒手,由此引发了东汉末年剧烈的政治变动。
当然,宦官集团的崛起和擅权,其实并不是导致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直接原因。但东汉末年的动乱,确确实实是自宦官擅权之日开始的。 无论东汉王朝后期是外戚集团还是宦官集团的崛起,都必然意味着皇权会随之同步下降。为了遏制宦官集团的发展趋势,汉帝只好启用各地的武装力量"进京勤王"。有了武将的介入,手无缚鸡之力的宦官集团自然会被轻易铲除。
但是新的问题随之接踵而至,那便是武将集团的地位和影响力快速提升。 纵观东汉朝野上下、朝廷内外,都找不到新的第三方势力能够加以制衡。再加上武将们拥兵自重,直接导致汉廷进一步失去了往日的影响力,最终演化成了后来的群雄割据和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
自安史之乱过后,历代唐皇都对外臣(尤其是地方节度使)保持着高度警惕。再加上唐皇认为朝廷政治中枢的官僚集团不可用,因此便也萌生了启用宦官集团的念头。相比起地方节度使,似乎宦官确实更加容易控制一些。
自唐德宗时期开始,唐皇重点提拔了宦官的地位,并让其统领卫戍中央的禁卫军。随着唐廷影响力的逐步回升,宦官的影响力也同步得到了扩大,为后来宦官祸乱唐廷埋下了伏笔。
经过安史之乱后,唐皇的权威和地位虽然有所下降,但是对政治和权力的敏感度却并没有因此降低。 在逐步意识到宦官掌权会给朝廷和帝国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之后,唐皇也开始尝试削弱宦官集团势力。但问题在于,唐皇选择了和汉帝相同的做法,那就是借助武将集团的力量来摧毁宦官独揽朝政的局面。
如此,唐帝国便陷入了和东汉帝国一样的困境,那就是在宦官势力被清除之后又陷入了武将擅权自重的局面之中。 当宦官之祸被根除之后,唐皇反而找不到新的势力能够消除武将之祸。由于末代唐皇并未吸取东汉末年的 历史 教训,因此最终只得无奈面对帝国覆灭的结局。
明代的宦官之祸,向前最早可追溯至明英宗时期。具体的代表人物,则是导致明军折戟土木堡的宦官头子王振。不过好在王振也同样命丧于土木堡之变之中,没有机会回到明廷继续祸乱朝政。
虽然在王振死后至夺门之变发生的这段时间里,宦官势力虽然陷入了低谷;但是在夺门之变发生后、明英宗重用有拥立之功的曹吉祥后,明代的宦官之祸后出现了新的苗头,即汪直之祸。
宦官汪直在取得明宪宗信任之后,在朝中的地位不仅较明英宗一朝的王振有所提升,在京师之外的影响力也十分大。对此,《明史·汪直传》中曾有相关记载:
而到了明熹宗一朝,大宦官魏忠贤则登上了政治舞台。在魏忠贤擅权的时日里,皇帝的存在感降到低点。明末朝政混乱,也与魏忠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直到崇祯一朝,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势力才遭到毁灭性打击。而此时的明帝国,也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
无论是王振、曹吉祥、汪直、刘瑾还是魏忠贤,这些权倾朝野的宦官与汉代、唐代的宦官都存在着本质的不同。 明代宦官之所以会拥有如此大权,都是明皇所授予的。也就是说,只要明皇愿意,便随时可以将权力从宦官手里收回。
但即便如此,明代的几次宦官之祸还是实实在在的发生了。 因此,几代明皇都应当为这几次宦官之祸负责任。 若不是因为明皇的个人喜恶问题,根据明代的权力结构来看,是不应当会发生如此之严重的宦官干政、祸国殃民的情况的。
纵观整个中国古代史,会发现有外戚集团称帝的例子、有地方武将或总揽军政的最高长官割据自立进而称帝的例子、也有宗室内斗,进而"另立门户"的例子。但是不管怎么查找,都找不到宦官篡权称帝的例子。
由于宦官身份的特殊性,以及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对宦官地位的锁定;这意味着不管是哪个封建王朝的宦官,都不具备任何称帝的可能性。也正是因为如此,宦官反而成为了皇帝值得信赖的人。
正是有这种心态和客观事实存在,才导致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常常会以宦官为制衡朝政,使权力恢复均衡的重要工具。一旦对宦官的控制稍微松懈一些,则会引发更加严重的宦官之祸。而宦官之祸,其破坏力却远远不亚于武将之祸和外戚之祸。
参考文献:
【1】《明史·汪直传》
【2】《旧五代史·梁太祖本纪》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981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