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神宗皇贵妃郑氏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大明皇宫中,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妇人,躬着腰,手里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的向那座冷清了多年的宫殿走去。昔日门庭若市的大殿,如今除了几个伺候的宫人外,再无他人。
老妇人沟壑中流淌过的是岁月的长河,翻黄的皮肤上是夕阳的余晖,她曾经见证了多少光辉岁月,经了几多似水年华,而如今,母子天各一方,饱受世态炎凉。
这位历史眼中祸国殃民的女人,这位阴险、毒辣的贵妃,把大明江山搅得的天昏地暗的女人,却一生有惊无险,享受了一生的荣华富贵,安然度过了她的一生。她就是明万历皇帝的贵妃郑氏。
崇祯三年,即1630年的一天,郑贵妃带着她一生都没有实现的愿望,带着无比的绝望与怨恨走进了银泉山下一座孤零零的坟墓。她渴望了一生的皇后之位,即使万历有遗诏,却最终没能实现。
一朝得宠,盛宠不衰
1572年,年仅10岁的朱翊钧继位,即明朝万历皇帝。1577年,在生母李太后的主张下,朱翊钧娶了一位他并不喜欢的女人为皇后,随后,太后又为他纳了其他嫔妃。而万历帝很是奇怪,这三宫六院中的妃子,似乎都激不起他任何兴趣。
别看朱翊钧年仅轻轻,内心却充满了空虚和烦闷,这跟他少年的经历有很大关系。
一、不敢露面的五年童年生活
1562年,此时还是嘉靖皇帝时期,朱翊钧出生了,是朱载坖的第三个儿子,但朱翊钧的两位哥哥都早夭,所以朱翊钧也就是事实上的长子了。而此时,年迈的嘉靖帝迷信道教,"讳言储贰,有涉一字者死",所以,朱翊钧虽为皇孙,但嘉靖帝却不知道有这个孙子的存在,导致朱翊钧一直都没有名字,以"不存在"的身份存在着,直到嘉靖帝去世,朱载坖继位后,才有了"朱翊钧"这个名字。
二、母亲的严苛
朱翊钧的生母李氏,身份地位并不高,然而,在对待朱翊钧的教育问题上,确是很严苛的。举日讲,御经筵,读经传、史书,俨然是个学霸级人物,这在明朝历代皇帝中,实属罕见。教子颇严。帝或不读书,即召使长跪。每御讲筵入,尝令效讲臣进讲于前。遇朝期,五更至帝寝所,呼曰'帝起',敕左右掖帝坐,取水为盥面,挚之登辇以出。
教育讲究劳逸结合,在李氏教育朱翊钧的过程中,确实一味地严苛、死板,年即尚小的朱翊钧也只能听从母亲和老师,他的心思却从没人顾及,内心的压抑一直伴随着他成长,苦闷、空虚。其实,这一点也恰恰能很好的解释他后期为何性格大反转。人压抑久了,一旦释放了,就很难收回。
在一位王氏宫女为他生育了第一个孩子后,即明光宗朱常洛,朱翊钧似乎并没有太大的性格上的转变,而此时,一位郑氏女子的出现,可谓是改变了万历帝的一生,更可以说是对明朝后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朱翊钧对这位小家碧玉类型的女子,很是宠幸,由嫔到妃再到贵妃,随着1586年郑氏的儿子朱常洵的出生,郑氏也被晋封为皇贵妃,在名分上高出皇长子之母王恭妃两级,几乎与皇后平起平坐。
郑贵妃如此受宠,而且盛宠不衰,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一、郑贵妃容貌艳丽出众。
二、郑贵妃聪明机智,通宵诗文。通俗一点,就是郑氏才华出众。如果专恃色相,则宠爱绝不可能如此历久不衰。幼承母师之训。时诵诗书之言。《大明皇贵妃郑重刊闺范序》
三、郑氏鼓励朱翊钧亲政。由于朱翊钧继位时年龄尚小,所以很多国家大事都由辅政大臣决定。而郑氏的鼓励,让朱翊钧视她为知音,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四、郑贵妃很懂得维护夫妻关系
皇帝也是人,也需要普通夫妻的生活。而朱翊钧身边大多数的女人,都忌惮他帝王的身份,对他百依百顺,阿谀奉承。郑氏却与众不同,她无所顾忌,一边敢讽刺挑逗朱翊钧,一边又是朱翊钧合格的倾听者,帮助朱翊钧排忧解难。
10岁就登基为帝的万历帝,其实也很孤独,而郑氏却懂得如何去填补朱翊钧生活中、精神上的空虚,她虽为朱翊钧的嫔妃,但行为举止却又有别于其他嫔妃,她敢大庭广众之下公然拥抱朱翊钧,也敢在众人面前不给朱翊钧行礼,对于朱翊钧而言,郑氏是一个特别的人,是一个让他有着十足兴趣的人。
争立太子,费劲心机
郑氏是个嗜权如命的女人,这一点从她鼓励朱翊钧亲政就能看出来。所以,一个皇贵妃的头衔根本不能满足于她。在封建宫廷中,一个女人的最高愿望无非时争得皇帝的宠幸,当上皇后,光宗耀祖,显达门庭。郑贵妃很明白,要想达到这后宫最高之位,首先要把自己的儿子推向太子之位,然后母以子贵。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所以,在这些坚持封建正统的朝中官员眼中,将长子朱常洛看作是未来的皇帝。"爱屋及乌",在万历帝那里,她要给郑氏最好的,也要给郑氏的儿子最好的,所以,朱翊钧也有立朱常洵为太子的想法。这也拉开了长达几十年的"国本之争"。
或许有人会说,朱翊钧大可以废后,立郑氏为后,这样,立嫡不就名正言顺了么?
一、当时的皇后王喜姐并未触犯"废后"的底线。
封建时期,"皇后"的废与立,关乎一个国家的稳定。在皇后没有重大过错时,皇后的地位是不容动摇的。身为皇后的王喜姐,行事端谨,后宫的矛盾争端,她都能妥善处理,即使后来的郑氏多次挑衅她,她也充不计较。
二、王喜姐深得两宫太后的喜爱,对婆母孝定李太后(神宗生母)和陈太后(神宗嫡母)尽心侍奉。
三、王喜姐对待万历帝其他嫔妃的儿子,视如已出。朱翊钧有个妃子李氏(后追封为李皇贵妃),在生下皇七子后不久去世。于是明神宗把她所生的皇六子朱常润与皇七子朱常瀛交予王喜姐抚养,两子皆顺利长大,封为惠王和桂王。
四、王喜姐为国分忧。在皇后生涯中多次把后宫的开支用来赈饥荒和给士兵发军饷,数次在明神宗面前说话让他宽恕直言的大臣褒奖忠臣,采用婉转的方式进言多得到明神宗的认同。
万历帝是个从小接受了高等教育的皇帝,所以他也不可能违背道德伦理做个昏君,随便废后立后。
所以,废后这个想法,在郑氏那里行不通。她只能鼓动万历帝立她的儿子为太子。但这又不合礼仪,势必要遭到众人的反对,所以万历帝也只能将立太子之时一推再推,以"皇后在盛年,有可能会生育嫡子"的理由,拒绝了大臣要求册封皇长子为太子的请求。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皇后也并未生出嫡子,皇长子也渐渐长大了,郑氏眼看形势对自己十分不利,幺蛾子也就越来越多,先后想出"待嫡"之说、"三王并封",然而,这些最终还是被大臣们看出来了,偷鸡不成蚀把米,大臣们步步紧逼,坚持让皇长子朱常洛预教。1594年,万历帝为12岁的长子朱常洛举行了预教典礼。
就这样你来我往互相较量了无数个来回,朱常洛也在这场马拉松比赛中长到了20岁,万历帝也被双方搞得精疲力竭,最终,朱常洛取得了胜利,于1601年册封为皇太子。这场折腾了十几年之争的"国本之争"。以郑贵妃的惨败而结束。
从郑氏对权力渴望来看,这个女人,对钱财,亦是贪得无厌,可以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一、全国各地搜刮金钱和税银
自从1586年朱常洵出生,郑氏被册封为皇贵妃之时,引来朝中群臣的反对,万历帝便对朝政十分厌恶。此时,万历帝的老师张居正也已病逝,太后李氏则在后宫安度晚年。万历帝在那些国色天香的粉黛和板着面孔的大臣之间,自然选择了前者,更何况,前者还有那情投意合的郑贵妃,也只有在她们面前,万历帝才能得到片刻的安宁与发自内心的快乐。久而久之,万历帝便以各种理由拒绝上朝,在后宫中与郑贵妃逍遥快活。
万历帝更是派大批矿监税使,赋予种种特权,到全国各地搜刮金银财宝。而这些臭名昭著的矿监税使又大都是郑贵妃的心腹,他们把搜刮上来的财物进贡给万历帝和郑贵妃,让他们大肆挥霍。
二、福王庄田之争
随着朱常洛太子之位的确定,1601年,朱常洵也被封为福王。按照大明律法,被封为王的皇子,应立即前往封地就任,而朱常洵却一直留在父母身边,这让朝中大臣越发的看不下去。在群臣的一再呼吁和坚持下,万历帝和郑贵妃明白,福王无法继续留在北京了。贪财的郑贵妃,便又以此为借口,提出了各种条件。
在福王的封地,即洛阳,修建藩邸,斥资十万;
为福王划分庄田二万顷;(按照明初规定,藩王除岁禄外,草地田亩多不过千顷)
索要大学士张居正被没收的财产及四川盐税和茶税;
向朝廷索要淮盐三百引,用以福王朱常洵在洛阳开店卖盐,并垄断洛阳的卖盐权;
将历年来税吏、矿吏所进献的珍宝,交由福王带走。
尤其母必有其子,福王在洛阳横征暴敛,胡作非为,造成周边骚动不断,河南数年大荒,人民生活苦不堪言,而福王的财物,金钱百万,超过了大内仓储。
三、家族飞黄腾达
对于郑贵妃的家族来说,也是大沾其光,飞黄腾达前后历经三代王朝。而万历帝爱屋及乌,对郑贵妃娘家人的赏赐也是随心随欲,超出常制。
郑贵妃父亲郑承宪:横行地方,骄奢淫逸,为非作歹,万历帝不光不定罪于他,反而将他晋升为都督同知。
郑贵妃的兄弟郑国泰:郑承宪去世后,郑国泰超出了父死子袭的常例,万历帝授予他都指挥使。
朱常洛太子身份、朱常洵就任藩地的事实,并没有让郑氏放松下来,似乎这一切让她的行动更加有动力,有理由了。随着1614年李太后的与世长辞,郑贵妃更是肆无忌惮,明宫三大案之首——梃击案也就随之而来。
1615年,一位名叫张差的疯汉手持木棍闯入皇太子居住的慈庆宫并打伤守门宦官,后被捕。后经审问,显示郑贵妃与此案有关。结果郑贵妃与此确有关系。郑贵妃见东窗事发,哀求皇太子。皇太子也请求皇帝快速了结,加之神宗宠信郑贵妃,除了张差被处决外,此案不了了之,一些主张继续追查的官员事后都受了轻重不等的处分。
皇太子为何会轻易的原谅了郑氏,按常理来看,他跟郑氏之间有着无法跨越的仇恨。
其一,太子毕竟年轻,对宫廷这种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缺少经验;
其二,太子从小不受父亲宠爱,对郑贵妃也一向胆怯几分;
其三,郑贵妃多年以来,一直视他为眼中钉,常欲加害于他,而如今郑贵妃有求于他,为了自己的太子之位牢固,太子朱常洛认为这是个缓和矛盾的好机会;
就这样,这个女人,又躲过一劫。
五年后,万历帝驾崩,朱常洛继位。而朱常洛继位仅仅30天,就去世了。
其实,在梃击案结案后,郑贵妃并没有安分守己,而是在策划更大的阴谋。郑氏眼见朱常洛太子之位不可动摇,儿子又远在千里,万历帝身体也每况愈下,这让郑氏不得不为自己以后做打算。于是,郑氏借着感激皇太子的不杀之恩,顺水推舟,接近朱常洛。
而朱常洛从小生活坏境所致,在郑贵妃一次次的示好过程中,对郑贵妃态度转变,也就忘记了过去的私怨,同时,郑贵妃向皇太子送去美女,朱常洵便整日放纵,不久身体就出现了状况,等到即位之时,已是病态之躯。光宗服用了一位与郑贵妃关系密切的太监崔文升所进的药物,结果病情加剧。随后,李可灼献上一颗红丸,光宗服后获得暂时的舒适。黄昏后再食一颗,到半夜去世。此即为红丸案。
朱常洛去世后,郑氏顿感搬去了挡在自己面前的一块巨石,她垂帘听政的目标似乎又近了一步。郑贵妃唆使西李据守乾清宫,与心腹太监魏忠贤要挟皇太子。李氏还要求官员要先将奏章给她看,再给朱由校看,导致强烈反弹。群臣也因此联合要求西李移宫。在群臣催促下,西李只好搬离乾清宫,群臣们对郑贵妃则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郑贵妃勾结西李企图垂帘听政的美梦遭到了破灭。既非生母,又非嫡母,俨然居正宫,而殿下仍居慈庆宫,这种名分倒置的做法,是借抚养之名,行专政之实,武后之祸将见于今日。
明熹宗年间,这位年过六旬的花甲妇人,在权力的道路上依旧没能停下,但她已力不从心,这个连做梦都想着当皇后、太后的女人,最终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如果万历帝还有知觉,看着两边的两口棺木并没有心爱之人,大概也不会瞑目;如果他知道臣子并未遵照他的遗诏,以皇后之名待郑氏,不知万历会作何感想?
郑贵妃的一生,是悲哀的,她的悲哀,更是一个帝王的悲哀,大明的悲哀。
1620年,万历帝朱翊钧在毓德宫奄奄一息,但他还有一个心愿未了,便是立郑贵妃为后。万历帝交代太子朱常洛,也就是后来的明光宗,封郑贵妃为皇后。因为只有这样,郑贵妃死后才能以尊贵的皇后身份,和万历帝同葬。
可是万历帝的旨意却遭到了群臣的反对,因为按照祖制礼法,册封皇后要皇帝亲自主持册封大礼。可是万历帝已死,这册封大礼自然无法主持,郑贵妃也没有成为皇后,万历帝的心愿终是落空了。在封建的礼法面前,一国之君也要妥协。
郑氏十四岁入宫,两年后才得到皇帝宠爱。郑氏不仅生得小家碧玉,而且才华横溢,通晓诗文。万历帝宠爱郑氏如此之久,也正是因为郑氏的才华。郑氏不像其他嫔妃对皇帝百依百顺,极尽谄媚,郑氏天真烂漫,无所顾忌,敢于和皇帝平等地交流,又知道为皇帝疏解心事,排忧解难。
虽然名份上,郑氏只是万历帝的妾室,但是在心中,郑氏将万历帝以自己的丈夫相待。郑氏万历十年被封为淑嫔,万历十一年生下云和公主,被册封为德妃,万历十四年,生下福王朱常洵,被册封为皇贵妃。郑氏仅用了四年时间,便成为了皇贵妃。
郑贵妃被封为皇贵妃时,就有大臣反对,万历帝力排众议。大臣们看得出来万历帝是想让朱常洵为太子,可是按照法制,应立长子为太子,所以大臣们一再上疏。就因为万历帝对郑贵妃过于宠爱,使得大臣们觉得郑贵妃红颜祸水,最后没能让郑贵妃成为皇后。
郑贵妃之所以能赢得万岁的欢心,并不只是因为她的美貌,更多的是由于她的聪明机警、通晓诗文等他人少有的才华。如果专恃色相,则宠爱绝不可能如此历久不衰。郑妃透彻地看清了作为一个异性伴侣所能起到的作用,应该怎样以自己的青春热情去填补皇帝精神上的寂寞。别的妃嫔对皇帝百依百顺,心灵深处却保持着距离和警惕,唯独郑妃是那样天真烂漫、无所顾忌。她敢于挑逗和讽刺皇帝,同时又能聆听皇帝的倾诉,替他排忧解愁。在名分上,她属于姬妾,但在精神上,她已经不把自己看成姬妾,而万历也真正感到了这种精神交流的力量。她不但不像别的妃嫔一样跟皇帝说话时低首弯腰,一副奴才相,反而公然抱住皇帝,摸他的脑袋……这种“大不敬”的“野蛮”行为,除她之外,是无人敢做的。也正是她表现的不同,万历才把她引为知己而更加宠爱,不到三年就把她由淑嫔升为德妃再升为贵妃。
但需要指出的是她是一个嗜权如命的女强人,野心勃勃,为达到总揽大权的目的不择手段,诡计多端。她搅得朝廷内外不得安宁,腐败堕落,人心涣散;她搅得万历江山危在旦夕,致使万历一朝宫廷斗争波澜起伏,成为明末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因素。她可谓是活跃于万历一朝的风流人物。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明宫三大案
一、梃击案
明万历朝,因立太子曾引起朝廷激烈的争论。万历帝长子朱常洛为太后宫女王氏所生, 极受冷遇;而宠妃郑贵妃所生皇三子朱常洵为万历帝所钟爱,郑氏与万历帝“密誓”立常洵为太子。
朝臣依据封建王朝太子立嫡,无嫡立长的法纲力争,但万历帝总以各种借口拖延,直至皇太后施加压力,始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册立朱常洛为皇太子,同时也封常洵为 福王,藩国洛阳,这就是万历朝围绕确立太子争论了15年的“争国本”斗争。从万历二 十九年(1601年)至四十二年(1614年),又斗争了13年,直至福王离开北京赴洛阳就 国才真正确立了朱常洛的太子地位。但宫闱的权力之争仍未停止。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宫外男子张差手持木棒闯入大内东华门,一直打到皇太 子居住的慈庆宫,后被内监捕获。对张差梃击太子宫之事,朝内争论不一。支持郑贵妃 倾向福王为太子的臣僚认为是张差疯癫所为;支持皇太子的大臣认为是陷害太子的阴谋 。经刑部十三司会审,查明张差系京畿一带白莲教的一支红封教的成员,其首领为马三 道、李守才,他们与郑贵妃宫内的太监庞保、刘成勾结,派张差打入宫内,梃击太子宫 。
此案的发生,震惊了宫内和朝野。联系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曾发生郑贵妃的内侍与 奸人勾结诅咒皇太子的事件,梃击案牵连到郑贵妃在所难免。万历皇帝极力调解皇太子 与郑贵妃的矛盾,一方面怒责郑贵妃,一方面迫使皇太子改变态度,由“张差所为,必 有主使”改变为“此事只在张差身上结局足矣”。此外,万历皇帝又召见群臣,表示怀念皇太子的保护人皇太后,以示自己立太子的诚意。他明令除惩治张差等人外,“不许 波及无辜人”,以解脱郑贵妃。
此案结局,张差磔死,马三道、李守才发远方戍守,太监庞保、刘成在内廷击毙,梃击 案掀起的轩然大波暂时平息。然而宫闱争斗并未真正结束,在泰昌、天启年间更为剧烈 地展开,“红丸案”、“移宫案”接踵发生。梃击案与宫内权力之争是否有牵连,至今未有定论,成为明宫疑案之一。
——————————————————————
注:
1。 郑贵妃
郑贵妃,大兴人。明万历初入宫,封贵妃,生皇三子朱常洵,进封皇贵妃,是万历帝最 宠的妃子。因太子久不立,外廷疑郑氏有立己子谋。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太子册立 。万历四十一年,奸人孔学为陷害太子,牵连郑贵妃,梃击案又有郑贵妃之太监参予其 事。万历去世后,郑贵妃仍居乾清宫,命光宗封其皇太后,以大臣反对乃止。后移居慈宁宫,崇祯三年(1630年)去世,葬银泉山。
2。 福王
福王,名朱常洵,明万历皇帝第三子,郑贵妃所生。万历久不立太子,中外疑郑贵妃谋 立己子,朝臣交章言其事。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常洵封福王,至四十二年(1614 年)始就藩。崇祯时,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至河南,陷洛阳,俘福王常洵,后被杀。
3。 慈庆宫
慈庆宫在东华门内,明为皇太子东宫居所,光宗为皇太子时居此,张差梃击皇太子案亦发生在于此。崇正十五年改慈庆宫为端本宫。清代将端本宫等改为南三所之一,也是皇子居住的地方。
——————————————————————
二、红丸案
朱常洛自幼不得其父喜爱,13岁才出阁读书,又长期辍读,经历坎坷。即位前的几十年 中,他孤僻、压抑,遂沉湎酒色,恣情纵欲,这无疑影响到他的身体健康状况。 朱常洛即位后,颇具心计的郑贵妃为保全自己,取悦新帝,从侍女中挑选了8名能弹会唱 的美姬进献给泰昌帝。郑贵妃又竭力笼络泰昌帝的宠妃李选侍,二人谋合,欲以美人计 为己请封皇太后和皇后之号。贪婪酒色的泰昌帝纳8姬后,本已虚弱的身体,不几日更是 “圣容顿减”,“病体由是大剧”。
此时,司礼监秉笔、掌管御药房的原郑贵妃宫中的内医崔文升入诊帝疾,他本应用培元 固本之药,却反用去热通利之药,使泰昌帝腹泻不止,委顿不堪。崔文升的进药引起朝 臣的惊诧。舆论认为崔文升进药是受郑贵妃指使,欲置皇上于死地。此后鸿胪寺丞李可灼又自称有仙丹妙药可治帝疾,对其药大臣们多不主张皇帝服用。泰 昌帝惧怕死亡,决计服用。初服一丸,四肢和暖,思进饮食,再进一丸,于次日凌晨即 亡。此药为红色,称“红丸”,以铅为主,以参茸为副,两丸服下,本已元气大伤的皇 上元气提出,成为脱症。
大臣们联想到梃击案以来的风波,不禁疑窦丛生,所谓“张差之棍不灵,则投以丽色之 钊;崔文升之泄不逮,则促以李可灼之丸”,这一系列事件岂非正是有目的地陷害皇帝 吗!继泰昌帝而后新登极的天启皇帝朱由校迫于舆论压力,罢免未力阻李可灼进药的内阁首辅方从哲,将崔文升发配南京,李可灼充军,此案草草收场。但泰昌帝之死究系何因,始终未解,“红丸案”成为明宫疑案之一。
——————————————————————————————
注:
1。 李选侍
泰昌皇帝妃嫔之一,时有二个李选侍,此为西李选侍。深受朱常洛宠爱,生皇四子,早 殇。又生皇八妹,封安东公主。天启时封为康妃。
2。 崔文升
崔文升原为明朝万历皇帝郑贵妃的内侍,光宗朱常洛即位后,升司礼监秉笔,掌御药房 。光宗有疾,崔文升用大黄药,病益剧,不视朝。外廷诸臣攻崔是受郑贵妃指使有异谋 。未几,光宗服鸿胪寺丞李可灼红丸,遂崩。大臣攻崔、李,最后李可灼治戍,崔文升 谪南京。及魏忠贤专权,又召崔文升总督漕运兼管河道。崇祯即位,充孝陵净军。
3。 方从哲
方从哲,字中函,其先德清人,后居北京。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进士,授庶吉士, 屡迁国子监祭酒。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升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在梃击、红丸、 移宫三案中,方从哲持其两端,受到攻击,天启二年削发归里。崇祯元年(1628年)卒 。
——————————————————————
三、移宫案
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至九月一日,万历、泰昌两帝相继而亡,新帝即位之事关系着国家的命运,成为朝野关注的焦点。
天启皇帝朱由校由于其父泰昌帝朱常洛不得万历皇帝的宠爱,他自幼也备受冷落,直到万历帝临死前才留下遗嘱,册立其为皇太孙。朱由校的生母王才人虽位尊于李选侍之上,但因李选侍受宠,她备受李选侍凌辱而致死,临终前遗言:“我与西李(即李选侍)有仇,负恨难伸”。而朱由校从小亦受李选侍的“侮慢凌虐”,终日涕泣,形成了惧怕李选侍的软弱性格。
泰昌帝即位后,朱由校与李选侍一起迁住乾清宫。一月后,泰昌帝驾崩,李选侍控制了乾清宫,与太监李进忠(魏忠贤)密谋挟持朱由校,欲争当皇太后以把持朝政,此举引起朝臣的极力反对。
泰昌帝驾崩当日,杨涟、刘一燝等朝臣即直奔乾清宫,要求哭临泰昌帝,请见皇长子朱由校,商谈即位之事,但受到李选侍的阻拦。在大臣们的力争下,李选侍方准朱由校与大臣们见面。杨涟、刘一燝等见到朱由校即叩首山呼万岁,并保护朱由校离开乾清宫,到文华殿接受群臣的礼拜,决定以本月六日举行登极大典。为了朱由校的安全,诸大臣暂将他安排在太子宫居住,由太监王安负责保护。
李选侍挟持朱由校的目的落空,又提出凡大臣章奏,先交由她过目,然后再交朱由校,朝臣们强烈反对。朝臣们要求李选侍移出乾清宫,迁居哕鸾宫,遭李选侍拒绝。李选侍又要求先封自己为皇太后,然后令朱由校即位,亦遭大臣们的拒绝,矛盾日渐激化。朱由校御乾清宫登极大典日期迫近。至初五日,李选侍尚未有移宫之意,并传闻还要继续延期移出乾清宫。内阁诸大臣站在乾清宫门外,迫促李选侍移出。朱由校的东宫伴读太监王安在乾清宫内力驱,李选侍万般无奈,怀抱所生八公主,仓促离开乾清宫,移居仁寿宫内的哕鸾宫。九月六日,朱由校御奉天门,即皇帝位,改明年为天启元年。至此,李选侍争当皇太后、把持朝政的企图终成画饼。
李选侍虽已“移宫”,但斗争并未结束。“移宫”数日,哕鸾宫失火,经奋力抢救,才将李选侍母女救出。反对移宫的官员散发谣言:选侍投缳,其女投井,并说“皇八妹入井谁怜,未亡人雉经莫诉”,指责朱由校违背孝悌之道。朱由校在杨涟等人的支持下批驳了这些谣传,指出“朕令停选侍封号,以慰圣母在天之灵。厚养选侍及皇八妹,以遵皇考之意。尔诸臣可以仰体朕心矣”。
至此,“移宫”风波才算暂告结束。它与万历朝的梃击案、泰昌朝的红丸案一直是天启朝争论的问题,史称晚明三大疑案。
——————————————————————————
注:
1。 魏忠贤
魏忠贤(1568-1627年),明代宦官。河间肃宁(今属河北省)人。善骑射,目不识丁。斗殴 嫖赌无恶不作。赌博中受辱,怒而自行阉割,万历十七年(1589年)入宫。熹宗即位后, 与熹宗乳母勾结,渐得宠信,被任命为司礼秉笔太监。后又令提督东厂,称九千岁。勾结内外廷官员,结成阉党,内有五虎、十狗、四十孙等名目,“导帝为倡优声伎,狗马射猎”。操持国政,致使朝政一片黑暗腐败。东林党人交章弹劾其罪恶,魏忠贤得熹宗庇护,制造“乙丑诏狱”、“丙寅诏狱”,大肆迫害东林党人。崇祯即位后,魏被贬谪凤阳祖陵司香,旋即下令逮治,其于途中惊惧自缢而死。
2。 杨涟
杨涟,字文孺,应山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进士。擢户部给事中,后转兵科右给事中。杨涟在泰昌和天启帝即位的斗争中及红丸案和移宫案中支持皇帝、巩固皇权有功,官至左督御史。他反对魏忠贤专权,天启二年(1622年),上疏弹劾魏忠贤,列其24大罪状。魏忠贤日谋害涟,于天启五年(1625年)以“党同仁异,招权纳贿”罪,逮杨涟于狱,杨涟死于狱中。
3。 刘一燝
刘一燝,字季晦,南昌人。万历时进士,后改庶吉士,授检讨。光宗即位,擢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光宗去世,宠妃李选侍挟持皇太子于乾清宫,争皇后位。一燝偕诸臣于乾清宫将皇太子朱由校扶至文华殿,入居慈庆宫,并逼迫李选侍迁住哕鸾宫。朱由校登极继承皇位,移宫一事皆赖刘一燝之功。天启中期,魏忠贤当权,逼迫刘一燝辞职。崇祯元年,复官,累加少傅、太子太傅、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
4。 王安
王安,雄县人,万历时由太监陈炬推荐,命为皇太子伴读。当郑贵妃谋立己子为皇太子,皇太子处于危机之时,多由王安保护。光宗即位,擢司礼秉笔太监,并劝光宗重用东林党人杨涟、刘一燝等人。光宗去世,熹宗即位,王安协助天启将李选侍移出乾清宫,迁住哕鸾宫。魏忠贤、客氏用事后被杀。
5。文华殿
文华殿在太和殿之左,协和门之外,明嘉靖朝以前为皇帝之便殿,以后用为皇帝讲经筵之所。清袭明制。明中期,这里是皇太子摄政之地。明光宗崩,大臣刘一燝、杨涟等将皇太子从乾清宫扶至文华殿,遵其前制故。
6。 哕鸾宫
在宫中东路外,明称一号殿,实仁寿宫,仁寿宫门内有哕鸾宫、喈凤宫,都是明代宫妃养老之地。清代在此建宁寿宫。
源流-四川郑氏
先秦时期郑国灭亡一支郑姓进入四川
战国时,郑国被韩国灭掉,郑国遗民以国为姓,散迁到河南、山东、安徽等地,有的开始进入四川。由于年代久远,史料缺失,最早迁到四川的郑姓人究竟居住在什么地方,如今已无法考证。但根据德阳一支郑姓的家谱记载,他们是孔子学生七十二贤中的郑国(郑邦,字子徒)后裔。
当时影响较大的一支郑姓,是迁居在陈、宋之间的南里君郑鲁家族。郑鲁的儿子郑琚,在魏国当上了大夫。郑琚的儿子郑无悔,是魏国的新筑大夫。郑无悔的儿子郑安平,最初为魏国效力,后来带着范雎投奔秦国,被封为关内侯、大将军。郑安平带着秦军与赵国交战,被困降赵,被封为武阳君。
郑安平的儿子郑徽,没有跟着父亲降赵,回到魏国继续做官。郑徽的大儿子郑昌,最开始是秦国吴县县令,后来跟随项羽起兵讨秦,被封为韩王,驻守荥阳。刘邦建立汉朝后,派韩信攻打荥阳,郑昌降汉。
还有一支是留在荥阳的郑宙家族。韩国灭掉郑国后,为安定郑国遗民的民心,封郑宙的儿子郑据为践土君(嚣阳君)。因郑武公的陵墓在嚣山(今河南广武山一带),就把嚣山之阳(南边)的荒僻土地封给郑据,叫他去守祭郑武公的陵墓。
秦汉时期西汉末年广汉郑躬发动起义
这一时期,中国迎来大一统,社会较为稳定,郑姓家族经过多年蓄势后,文功武治大爆发,达到鼎盛阶段,进入名门望族时期,以中原为中心,向四周播迁。
郑昌归顺刘邦后,为刘邦统一江山立下大功。郑昌的孙子郑当时,汉景帝时官任太子舍人,汉武帝时历任济南太守、江都相、右内史、大司农,位列九卿,被人尊称为郑庄。
晚年的郑当时遭受了一次大灾难。在推举贤士时,因听信他人谗言而出现失误,被人弹劾治罪。家人通过关系把他赎买出来,但丢了官职,成为平民。不久后,他又被重新起用,出任汝南太守。在任期间,郑当时病故,家里没钱,办丧事都是靠亲朋好友接济。
进入东汉后,郑当时的后裔郑兴,官任靖南将军,是著名的经学家。郑兴的儿子郑众,官任大司农,出使匈奴,因有效地维护了汉朝尊严,官拜中郎将。不仅如此,郑众还承传父业,工作之余潜心研究经学,成为著名的经学家。
在经学方面,郑兴、郑众算是了不起的人物,但郑姓家族在东汉末年又出了一个在经学研究方面更牛的人,叫郑玄。那个时候的读书人,如果能一辈子钻研一部经书,就算是很了不起了。郑玄钻研并注释过的经书有《易》《诗》《书》《礼记》《论语》《孝经》《尚书》等,学术贡献令人瞠目结舌,简直就是一部“百科全书”。郑姓有个堂号叫博经堂,就出自郑玄。因郑玄在经学领域的开创性贡献,后人把经学称为郑学。
西汉汉成帝鸿嘉3年(公元前18年),四川广汉(今金堂东南)人郑躬,带领60多人发动起义。他们攻打官府,释放囚犯,抢夺武器。郑躬自称山君,起义队伍迅速壮大到到上万人,接连攻占了4个县,广汉太守对此毫无办法。
义军以山为营,据险而守,与官兵对峙了一年时间。汉成帝大为恼怒,罢免了丞相薜宣,任命孙宝为益州刺史,河东都尉赵护为广汉太守,征调广汉郡、蜀郡官兵3万人前往镇压。官军采用又打又拉、软硬兼施的办法,一方面由孙宝到义军大营,游说郑躬投降;另一面由赵护带兵猛攻。一个月后,义军被镇压,郑躬被杀。
魏晋南北朝时期成为名门富贵满门无比显赫
这一时期,郑姓继续显赫。在秦汉时期郑姓家族文功武治的基础上,郑姓人以郑当时的后裔为主干,继续向前大力发展,使郑姓成为天下著名的族姓之一。
三国时期,跟随孙策起兵的沛郡(今安徽宿州)郑姓大家族中的郑札、郑胄、郑丰祖,成为孙吴政权的名臣。这支郑姓中的郑庠,曾任吴国车骑长史、平难将军。西晋时,出任东安太守,镇守丹阳(今江苏江宁)。
郑庠的后代,因为做官,开始南迁。郑庠的二儿子郑昭当上了龙骧将军,被封为开国侯,率兵进入福建,被福建郑姓人奉为入闽始祖。如今,福建闽东、莆田、仙游的南湖系、夹漈系郑姓,都是郑昭的后裔。清朝著名的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郑板桥),是南湖郑氏的后裔。
在郑当时一脉的郑姓人中,每一代几乎都有人在朝廷为官。后燕时,郑豁任太子少傅,郑豁有4个孙子:郑涛、郑晔、郑简、郑恬。郑涛跟随北魏武帝西征到甘肃定居,成为西祖;郑晔是北魏的建武将军,被封南洋公,住在古荥阳(今河南郑州古荥镇),成为北祖;郑简定居京县(今河南荥阳京襄城),成为南祖;郑恬定居大索(今河南荥阳),成为中祖。他们是郑姓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郑氏四祖”。
经过10多代人的生息繁衍,北祖郑姓发展最大,子孙官位显赫,人丁兴旺。其次是南祖郑姓,中祖郑姓发展到第6代时家道中落,后来又复兴。
495年,北魏孝文帝勘定族姓,确立门阀制度。鲜卑族的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姓,为一等士族,汉族一等士族,是四大“最高门”。由于北祖郑晔的孙子郑羲历任翰林侍讲学士、秘书监,在北魏很是显贵,所以,由郑羲代表的荥阳郑氏光荣入选,其他三大名门望族是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和太原王氏。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西昌县令郑回后裔当上国王
这个时期的郑姓,是荥阳郑姓的天下,可谓出尽了风头,羡煞他人。
北周时期,郑羲的后裔郑译,任内史上大夫。他有个关系非常亲密的同事哥们,叫杨坚。北周宣帝病死后,郑译极力推荐杨坚辅政。杨坚建立隋朝,没有忘记郑译这个好伙伴。郑译成了隋朝开国元勋,官至上柱国、岐州刺史,被封为沛国公。
唐太宗时期,门阀观念还比较浓厚。贞观12年(638年),唐太宗叫吏部尚书高士廉撰写《氏族志》,分定姓氏高下尊卑,在原有的崔、卢、郑、王四大名门望族的基础上,把李姓加进去,形成了李、崔、卢、郑、王五大姓。五大姓坚持族望观念,耻于与他姓为婚。
武则天时,开始推行打压大族政策,五大姓的政治地位受到抑制。此路不通,自然还有别的路可走。郑姓一向以文功武治著称,郑姓人有着优良的文化传统,在当时的科举制度下,优势尽显。
从唐高宗上元2年(675年)郑益考中状元开始,到唐朝灭亡的200年间,郑姓家族一共出了9个宰相、6个状元、8个驸马、22个进士,获得了“郑半朝”的美誉。另有资料显示,唐朝不止9个郑姓宰相,还有4个:郑肃、郑涯、郑綮和郑昌图。
唐玄宗天宝年间,西泸(今四川西昌)县令叫郑回。安史之乱时,南诏王国攻陷巂州(治所在今西昌),郑回被俘虏。南诏国王阁逻凤发现他很有学识,委任他为王室教师。
异牟寻即位后,任命郑回为南诏清平官(相当于宰相)。郑回积极推进南诏汉化,主张仿效唐朝,促使南诏与唐朝恢复双边友好关系。794年,异牟寻对唐朝派来的使臣发誓,南诏全部部落从此“归附汉朝(唐朝)”。
郑回死后,他的儿子及后裔世代成为南诏的清平官。郑回的第七世孙郑买嗣,在897年指使杨登杀死南诏王隆舜。902年,郑买嗣干脆灭掉南诏,自立为王,建立大长和国,统治着今云南及四川、贵州的大部分地区,郑姓人首次当上了国王。好景不长,大长和国只传了3代人,就因内乱亡国,仅存26年。
唐高宗年间,河南固始人陈政奉命进入福建镇守被困,陈敏、陈敷率领中州58姓军校入闽相救。其幕僚中有个叫郑时中的人,后来留在福建,后世子孙众多。
唐中和年间,王潮、王审知入闽,当时的宰相郑畋的三儿子郑可远,被挟裹其中,举族相随,担任别将。一路上,家族中的老弱病残被遗散,只得就地定居,现在福建长汀、龙岩、武平、上杭等地的郑姓,大多是遗散郑姓人的后裔。
后来,郑可远带着族人在武荣州(今福建晋江)屯垦。再后来,郑可远辞官先是隐居在福建吴田,后移到姜莲,改名为凤山。郑可远的曾孙郑懋告老还乡后住在大鹏山之阳,所以这支郑姓又叫鹏翔(阳)郑氏。明朝末年,台湾的郑家军曾两次到福建招兵,不少郑姓人随军去了台湾,后来定居在台湾淡水、漳化、竹堑、罗汉门等地。
在郑姓的宰相中,最为有名的当属郑畋。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郑畋任凤翔节度使。黄巢义军攻入长安后,唐僖宗逃往四川,郑畋招集散兵,抵抗义军。后来,部将李昌言发动兵变,把郑畋赶走,唐僖宗让郑畋到成都去主持军务。唐僖宗回到长安后,郑畋因被排挤,没有跟着回去,而是到时任彭州刺史的大儿子郑凝绩那里养老,结束仕途生涯。
宋元时期成都人郑少微有文采名气大
宋元时期,郑姓仍在以前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如今大家非常熟悉的《百家姓》,是北宋时编撰而成的,姓氏的排列,不像现在以人口多少为标准,而是按当时姓氏的政治地位高低而成的。从第一句“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中,我们可以发现,郑姓在当时的历史地位非常高。
宋朝时,郑姓大约有75万人,人口总数位居第20位,福建是郑姓第一大省,占郑姓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大约有18.75万人。郑姓人口较多的其他省份有河南、浙江、江苏、广东、江西、湖北,四川人口较少。
在两宋期间,郑姓名人和家族不断冒出来。特别是浙江永嘉(今温州)的郑姓人,相继出了郑伯熊、郑伯英、郑伯莫、郑伯海、郑伯谦等而名扬天下。南宋初年,他们的学问曾被称为正统学派,也就是郑氏景望学派,又叫永嘉学派。
在学术贡献上,南宋的郑樵是一个猛人。郑樵是福建莆田人,因长期住在夹漈山,世称夹漈先生。他出身书香门第,最爱的事是看书,想尽各种办法看书,立志要读尽古今书籍、精通《六经》和诸子百家学术。金兵攻进北宋都城后,把图书馆里的书都抢走了。郑樵决定以布衣学者的身份,为南宋朝廷写一部集天下图书为一书的鸿篇巨制《通史》。
他从30岁左右开始写《通史》,冒着危险、克服重重困难,到54岁那年,写出了长达200卷、600多万字的史学巨著《通志》初稿。郑樵一生的著述多达84种,大部分都不见了,现在只有《通志》《夹漈遗稿》《尔雅注》《诗辨妄》和一些零散文章留下来。
北宋时,成都人郑少微在元佑3年(1088年)考中进士。郑少微富有文采,由此很有名气。政和年间,曾任德阳知府。他的作品大都遗失,《全宋词》里收录有《鹧鸪天》《朝天子》两首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980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