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诸葛瞻真的是一个无能将领吗,几万人为什么打不过邓艾的两千人

以史为鉴 2023-06-23 16:42:09

诸葛瞻真的是一个无能将领吗,几万人为什么打不过邓艾的两千人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瞻和邓艾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真实历史上,诸葛瞻所率领士兵没有七万,满打满算不过三万左右,邓艾也不是两千残兵。当然题主有此一问,那么我们就只分析《三国演义》的情况,即七万对2千,小编认为诸葛瞻之所以战败,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诸葛瞻仓促应战,双方军队战斗力差距太大,蜀军士气低落,邓艾军背水一战

通过《三国演义》原文可以发现,诸葛瞻与诸葛尚父子是在邓艾率兵偷渡阴平攻打蜀地内部时才被后主刘禅拉出来应战的,也就是邓艾这招偷袭成都的战术确实受到可奇效,成都蜀军仓促应战,诸葛瞻也是慌慌张张赶鸭子上阵。

在蜀军看来,这邓艾的军队都打到这了,前线估计也悬了啊,个个心里慌得很,再看邓艾看起来几千人就敢和我们七万人放对,这后面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呢...邓艾利用信息差打了蜀军一个措手不及,别说普通士兵,就是诸葛瞻也是心里打鼓。

这就导致,蜀军几乎是一触即溃,这一战可以参考“巨鹿之战”,一方是流民和老弱病残组成的七万大军,一方是经过惨烈厮杀有进无退的2000“死士”,几千人撵着几万人杀例子本来就不少。

二.诸葛瞻战略指挥失当,本身能力也远不及邓艾

邓艾的能力不用再继续介绍,能在前线和姜维放对屡屡打胜的将军,可以说是曹魏里晚期最能打的将军之一,诸葛瞻呢虽然是诸葛亮的儿子,但诸葛亮从诸葛瞻小时候就知道自己儿子平庸,在生时刘禅问诸葛亮,相父走了后诸葛瞻能不能接你的班啊,诸葛亮回答的挺含蓄,诸葛家在成都有个几十棵桑树就能过活了...其实早就说明诸葛瞻能力如何,不仅接不了他的班,连重要的位置都不能给。

诸葛瞻的儿子诸葛尚倒是有勇有谋,诸葛瞻面对邓艾的时候停在平原不再前进,诸葛尚和部下黄崇多次建议占据险要地形狙击邓艾,诸葛瞻心里想,老子带了这么多人还怕什么,而且不把邓艾放进平原他跑了怎么办?结果邓艾进了平原马上就让诸葛瞻和他的大军知道了谁才是爸爸,几个冲锋下来蜀军就溃败了。

如果诸葛瞻占据地形优势用人数消磨邓艾,即使打不过也不至于溃败,完全可以等到姜维率领精兵回援,两面夹击邓艾插翅难飞,即使丢了前线也能保住成都。

三.后主刘禅和诸多投降派拖了后腿

虽说诸葛瞻号称七万大军,不过蜀地贫苦,多次北伐后能拉出10万大军就烧高香了,精兵在姜维手里,那这七万人哪来的?毫无疑问是后主刘禅充数的。

那成都城里还有兵力吗?答案是有的,而且还不少,怎么着也能和邓艾持平,那为啥没给诸葛瞻一起带过去呢?答案是后主刘禅和大臣们怕死,留着这些人保自己呢!

《三国演义》原文中,刘禅面对兵临城下的邓艾,还在商议投降不投降,这有的商议说明有的打啊,结果蜀国大臣一边倒的要投降,这些大臣想的是,我家业都在城里,万一打不过城坡了我产业就没了啊,反之投降顶多损失一部分,说不定曹魏那边一高兴还能升官。

所以说诸葛瞻的战败不光是决策的原因,更大的原因是人心已经散了

诸葛瞻率领蜀汉御林军,为何打不过邓艾的一两万疲惫之师?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分天下,三国之间互有征战,期间也发生了不少著名战役,三国末期魏国对蜀国所发动的灭蜀之战就是其中之一。

灭蜀之战发生于公元前263年,当时的魏国权臣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等大将发起了对蜀国的进攻,因为蜀国将领姜维精通兵法,他依据蜀地天险,依靠剑阁险要,所以尽管魏军兵力众多,但在短时间内也无法取得较大进展。

于是魏国著名大将邓艾决定带领一部分兵力偷渡阴平,奇袭成都,最后这个计划得到了实施,并且成功了。

但是在邓艾偷渡成功后,却还是遭遇了蜀国将领诸葛瞻所率领的军队抵抗,但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诸葛瞻面对邓艾偷渡阴平后的残兵,却全军覆没,自己也战死沙场,要知道,诸葛瞻所率领的军队中可是有着负责蜀国皇都守卫的御林军。

那么为何诸葛瞻所率领的御林军却打不过邓艾的一两万偷渡阴平后的残存士兵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一、蜀军战斗力低下,魏军精锐犹存

我们前面说了,诸葛瞻所率领抵抗邓艾的军队是负责蜀国皇都守卫的御林军,按理说应该拥有很强的战斗力。

但是事实却恰恰相反,因为蜀国负责对外征战有作战经验的士兵大部分都镇守边疆,所以负责守卫皇都的所谓御林军根本就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洗礼,没有多少作战经验,战斗力十分低下。

再加上,据史料记载,诸葛瞻所率领的抵抗军中还有不少由囚犯和俘虏临时组成的杂牌军,我们想想,一个由外强中干的御林军和囚犯俘虏临时组成的杂牌军组成的军队,能指望他发挥出多少战斗力呢?

而邓艾的军队却恰恰相反,首先,邓艾这个人就精于练兵,手下大多都是精兵强将,这些军队在经过偷渡阴平天险后,虽然折损许多,而且十分疲惫,但是能够在阴平天险中残存的一定是精英中的精英,其战斗力可想而知。

所以这种情况下,当诸葛瞻的军队面对邓艾的军队,胜负之算,早已经一目了然。

二、主帅无能、优柔寡断

诸葛瞻作为一个蜀国将军,却并没有多少真才实学,他的仕途顺畅多半是依靠父亲诸葛亮留下的威望而得到的蒑封。

而作为诸葛亮的儿子,他也完全没有继承到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和精妙兵法。在临危受命镇守绵竹时,他见到邓艾从天而降的军队,首先就自乱阵脚。

当时他的手下黄冲就建议他可以占据有利地形,再埋伏邓艾的军队。但是诸葛瞻这个人又不喜欢听从他人的建议,盲目自大,所以他并没有听取黄冲的建议,这就导致了他首先失去了战机。

之后,与邓艾军队相遇,他也完全没有丝毫准备,在发号施令时也优柔寡断,导致了蜀军首先就自乱阵脚,士气低落。

而邓艾军队虽然刚经历阴平天险,但是却士气高涨,所以诸葛瞻会最后全军覆没,这场战役的失败,与他这个主帅的无能,优柔寡断有很大的关系。

诸葛瞻的七万士兵为何敌不过邓艾两千人马

绵竹之战诸葛瞻的七万士兵
为何敌不过邓艾两千人马?

众所周知,在三国时期,经刘备好不容易建立的蜀国最终被魏国打败,并俘虏了蜀国后主刘禅。说起蜀后主刘禅投降的事,不得不说起绵竹之战,可谓是魏国灭蜀的关键一战,也是压垮蜀国的最后一根稻草,使得刘禅不得不投降魏国。但这一战中,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统领七万雄兵以逸待劳,却被长途跋涉的蜀国大将邓艾的两千残兵打败,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俗话说“夫战,勇气也。彼竭我盈,故克之“。小编认为,战争拼的不仅仅是人数,更重要的是战斗力、指挥能力和军队的士气。具体原因是:一是因为诸葛瞻军队并非七万,还是杂牌军,士气不高,战斗力低下。?

其实诸葛瞻并没有七万雄兵,当时蜀国的总兵力大概就是10万人,其中5万人分配到了姜维那边支援,除去负责都城守卫等,剩下的不足5万人。据《晋书》上记载:“计蜀战士九万,居守成都及备他郡不下四万,然则余众不过五万。”也就是说当时蜀国总兵力也就在10万左右,并且大部分都在剑阁阻击钟会大军,在成都周边不到5万兵力。这5万人还被刘禅派出大部分支援姜维,并且还有一部分要防守成都周边的其它城池,真正能够调给诸葛瞻的兵力十分有限。

而邓艾这边的两千残兵,其实不止两千。据《三国志钟会传》里记载:“四年秋,乃下诏使邓艾、诸葛绪各统诸军三万余人。艾趣甘松、沓中连缀维,绪趣武街、桥头绝维归路,会统十余万众,分从斜谷、骆谷入。”由此可知邓艾原有3万多人,再加上钟会派给的5000人,邓艾大约有35000人。即便算上战损以及路上减员严重,估计到达绵竹之时也有2万人左右。因此,两军兵力差距不大。在军队士气和战斗力方面,由于诸葛瞻的军队由御林军和囚徒拼凑而成,不够团结,互相瞧不起,与邓艾久经沙场的部队相比,士气不高、军心涣散,战斗力不强,使得最终诸葛瞻兵败被杀。

二是因为诸葛瞻的军事指挥能力不如邓艾。我们知道,两军作战时,军队统帅的军事指挥能力关系成败。诸葛瞻虽是诸葛亮的儿子,但是诸葛亮的衣钵并没有传给他,而是传给了姜维。诸葛瞻自小虽然熟读圣贤书,但是在指挥作战方面没有经验,最多也就是纸上谈兵,并且具有文人优柔寡断的性格,不仅不听黄遵占领有利地形阻击邓艾大军的建议,而且还不据城死守,非要跟邓艾在绵竹城外野战,其军事能力可见一斑。

三是因为官二代的诸葛瞻过于谨慎而盲目自信,导致失败。诸葛亮堪称是智慧的化身,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所以在父亲诸葛亮的光环下,诸葛瞻飘飘然了,自认为自己遗传了父亲的智慧,再加上周边人的奉承,使得自己盲目自信,根本就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三国志·黄权黄崇传》记载:(诸葛瞻)到涪县,瞻盘桓未进,(黄)崇屡劝瞻宜速行据险,无令敌得入平地。瞻犹与未纳,崇至于流涕。诸葛瞻选择停在涪城,没有继续北上,很可能是顾虑到自己也许尚未抵达北部关隘,邓艾就已经进入平原,毕竟两地相隔较远,到时就是一场旷野之上的遭遇战,且那时己方因长途行军而必定疲惫,一旦交战就几乎没有太多优势,所以不如留在涪城,虽然这座城算不上坚城,但仍可以以逸待劳。

但这一决策直接使得邓艾得以长驱直入。令诸葛瞻没有料到的是,即便是如此的谨慎,蜀军还是遭遇了挫败。《三国志·诸葛亮诸葛瞻传》记载:瞻督诸军至涪停住,前锋破。(诸葛瞻)退还,住绵竹。仅仅是因为前锋战败、主力并未受损,诸葛瞻就作出了主动放弃富庶的涪城,退守后方的险关绵竹。这时候诸葛瞻再一次显示了他的谨慎。这样的策略虽然可以有效抵御邓艾的后续进攻,但是把水路交通要道、富庶的涪城,交给了邓艾,使得邓艾军队获得了大量的后勤补给。也为诸葛瞻的失败埋下了伏笔。可以说,诸葛瞻的过于小心谨慎和盲目自信也是失败的重要原因。

四是因为邓艾敢于背水一战,大大鼓舞了士气,激发了军队的战斗力,导致了诸葛瞻的战败。邓艾不但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将领,而且久经沙场,有勇有谋,在战争中目光远大,见解超人,具有难得的战略头脑。作战中料敌先机,始终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在与姜维的数次交战中未有败绩。邓艾在生活中能与将士同甘共苦,在作战中又能身先士卒,因为他能处处作出表率,部队上下同心,但邓艾虽善于作战,却不善自保,在关键时刻敢于背水一战。

结果二将策马奔回,在邓艾亲临督战下,大破蜀军,斩蜀将诸葛瞻等人。而诸葛瞻的军队没有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勇气,因为自刘备蜀国政权建立开始,内部派系斗争就十分尖锐。以张松,法正为首的北方扶风派系不满足被蜀国本土世家大族黄权,李严等压制,经常是明争暗斗,政局不稳。再加上刘备、诸葛亮等蜀国老臣重臣死后,蜀国在与魏国作战中,多次失利,节节败退,更使得蜀军军心涣散,相比于背水一战的邓艾军队,诸葛瞻岂能不败?所以,综合以上几方面原因,小编认为,战争的成败,不能只以人数轮,而应该从统帅的指挥能力、军队士气、战斗力等多方面考虑。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96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