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知府晋升到底是什么样的,知府需要任职多久才能升为巡抚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3 16:17:53

知府晋升到底是什么样的,知府需要任职多久才能升为巡抚

很多人都不了解知府和巡抚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知府,也称太守,是中国古代的地方职官名,州府最高行政长官。古代正史职官志(百官志)记载,东汉末年,州从监察区变为行政区,州最高长官称“州牧”,以掌一州军民。

隋代,州最高长官称“刺史”或太守,唐宋时正式设立与知州平级的府级地方长官“知府事”。元朝废府设路,到了明朝,宋制大致恢复,“知府”正式成为地方官职名。清延明制,官拜从四品。

从四品的官职并不太高,但其作为州县之表率,统治者认为“如知府其人,则能察吏以安民,于地方实有裨益”。顺治帝更言,“知府乃吏治之本,若尽得其人,天下何患不治?”

《皇朝政典类纂》在职官志部分载到,知府“掌一府之政,宣理风化,平其赋役,听其诉讼,以教养万民。凡阖属吏,皆总领而稽核之”。也就是说,知府作为一府之长,不仅需要教化辖区子民,包揽断案、收税、科举等事务,将朝廷所需钱粮赋税按时收缴上报。

因此,如此重要之官职,皇帝往往亲自挑选面试。在清代,知府一级的官吏来源主要有三种:随时推荐;京察一等外放知府;论俸截取或推举知府。清初入关,顺治就下令在京各衙门及在外督抚,各举荐一德才兼备者为知府。

名宦傅寿彤便是通过此渠拜任,两次出任南阳知府。京察一等是个很高的标准,官员必须达到守廉、才长、政勤、年富力强、称职等标准。曾五任南阳知府的顾嘉蘅便以京察一等外放的身份升任。

知府赴任前,还有个程序,叫“谢恩请训”,即向皇帝谢恩。皇帝在召见时会做些“重要指示”。顾嘉蘅曾被道光皇帝召见,道光说 “不可与世沉浮”,还要“宽猛相济”。

顾嘉蘅把此“最高指示”当成座右铭,把这次接见多次书于诗文之中。雍正也曾赐官李根云,“因其伶透,着暗记名补青州。”

知府的升迁不如知县任京职一般“俸满升部”,即任职期满无过错便可升任部员。知府的升迁很大程度上是靠皇帝的擢升及地方的考核,其一般升为道员(正四品)或盐运史(从三品)。

赵秀玲在《论清代知府制度》中提到,“雍正用人不拘成例……自雍正元年一至三月,就有5名知府擢按察使。”

由此可见,政绩卓优的官员,在地方上被擢按察使还是比较常见的。名官于成龙、刘墉和胡林翼都是擢升的按察使。

于官员双向任职相对频繁的雍正朝来说,知府升任京官的机会也有许多在业绩考核上。王志明在《雍正朝京官与地方官双向任职分析》中提到,“知府迁任京官,为数43人,他们一般任职员外郎。”

赵秀玲在《论清代知府制度》里也说:“清代知府很少有直升中央部院堂官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代人事制度循序渐进、投资递升的特点”。

到这里我们大概可以算出知府升迁所需年限。若是按照资历递升,知府升为道员,道员按例升各省按察使。这其中知府升任道员、道员升按察使都需要不少于两个任期,即6年任职时间,大多数则为9至12年。也就是说,循序而言,知府升为按察使少则12年,多则20余年。当然,擢升的年限则大大减少。

从按察使到布政使,再到巡抚乃至总督,这个年限就很短了。从清代的总体情况来看,往往3年甚至是1年便会得到提升。仍以于成龙为例,其自福建按察使升任直隶巡抚仅费2年时间。

综上所述,知府晋升为巡抚,一般需要13年至30年的时间,这期间道员以前于地方任职6至12年,其后在京为官至少7年,其中或许穿插京官与地方官互调的情况,便因情况各异了。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提到的升迁很可能会因为特殊情况而打断。其中最常见的便是守制之礼。历代封建王朝推行以孝治天下,作为统治阶层的官僚集团,凡遇父母、祖父母去世,按例要守孝三年,清代也不例外。

清代官员在守制期间,先要解职,期满后归入候补行列重新委用,如此一来回,最少也得耽误个三四年。是以偶有要职官员奏请圣上夺情,但在孝道为先的我国,此类情形历为后辈所不齿。

清朝的知府、道台、提督、巡抚、总督,都是几品官?为什么会这样设立职位?

清朝的知府、道台、提督、巡抚、总督,他们都是几品官?为什么会这样设立职位?


清朝有很多的官职,不过最令人熟悉的还是知府,道台,提督,巡抚,总督这些官职,不过对于几个官职,有一部分人经常会把它们弄混,那么这些官职分别都是几品官呢?为什么会这样设立官职呢?

我们先来说一下知府,知府这个官职的正式名称,源于明朝,最初的时候,知府的官位品级是正四品,是作为市级的行政长官,后来到了明朝中期,由于巡抚取代了布政使的省级行政长官之职,布政使的官位品级由正二品下降到从二品,因此作为下一级的知府品级,也由正四品降为了从四品,知府管理整个市以及周围的附属县,主要负责治理百姓,考核属下官吏,征收赋税等一系列的事宜,知府这一官位,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地级市的市长兼市委书记。

说完了知府,来说一下知府的上级长官道台,道台这个官职是清朝独有的,道台这个官职是介于巡抚和总督以及知府之间的官职,道台的官位品级是正四品,不过也有特殊的时候,在清朝时期驻外的道台中二品和三品的也有,不过道台这个官职一般都是同品级的官员兼任,这个官职的职责有时候分工也有所不同,有的时候作为专门负责督粮和粮储道,也被称为粮道,以及负责驿传道,海关道,屯田道,茶马道等,还有的时候作为辅佐布政使的官员,道台的这一官位,相当于现在一个省的副省长。


说完了道台,来说一下道台的上级长官巡抚,巡抚这一官职最早源于南北朝时期,在南北朝时期巡抚具备了军事和民事的两项职能,经常会有派巡抚去边疆地区赈灾和安抚百姓的情况出现,到了唐朝时,巡抚被设立为职官,巡抚的官名也被改为巡抚使,在南北朝时期和唐朝时期,史书上对于巡抚这一官职的记载较少,不过到了宋朝时期,巡抚使常见于史书记载,而且在制度上也逐渐趋于完善。

明朝的巡抚多为进士出身,最初的时候,巡抚只负责督理税粮和总理河道,以及安抚百姓和整饬边关,后来逐渐偏重与军事,掌管着一方的军政大权,不过还是要受制于朝廷,巡抚的官位品级自明朝到清朝一直都是从二品。


清朝承袭明朝的制度,并没有做太大的改变,清朝在各省设立巡抚一职,作为一省的行政长官,同时监管民政和司法以及军事大权,巡抚的这一官位相当于现在一个省的省委书记。


说完了巡抚这一官职,接着来说一下提督的这一官职,提督这一官职始建于明朝,作为武官的官职,提督并非固定的官职名称,也不常设有,提督这一官职的全称是提督军务总兵官,提督负责一个省的统领水路和陆路的官兵,提督的官位品级是从一品,掌管的区域一至两省,虽然提督与总督是平级的,但是仍然受总督的管制,提督这一官为相当于现在一个省的军区司令。

总督的这一官职,最初设立于明朝,最初也被称为总制,总督分为地方和专务两种,专务总督分为粮草总督,河道总督以及漕运总督,他们各自负责自己专门的事情,总督到了清朝时期,是地方最高级别的长官,总督的官位品级属于正二品,如果加上尚书的官衔,总督的官位品级是从一品,总督不止管辖一省,最多的时候同时管辖三省,总督的主要作用是协调各省,统一事权,防止各省之间,在有事发生的时候,互相推诿,体现了朝廷对于地方官员控制权的加强,不光总督,上面的官职也都是一样,设立这些官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中间集权,避免出现权力过重,逐渐威胁朝廷的事情。

清朝的官员是怎样晋升的

笑谈清朝的买官卖官

文章提交者:沉醉不醒 加贴在 铁血杂谈[深水区] 铁血论坛

这是我发在历史区的原创文章,转到深水区来的,写清朝的捐官制度。

我记得中国历史上好像所有的朝代里面只有清朝是把捐纳作为国家制度下的正常升官途径的,其他朝代虽然有,但是都不如清朝这样成系统,而且作为国家一项重要财源来组织经营。康熙征讨准噶尔费用不足,下诏鼓励富户捐纳,因此仅仅山西一省当年1年内捐县丞1万2千人,甘肃半年鼓捣了1万7;雍正年间督考国子监,就是考察那些纳过捐,但还没有正式到任正在等缺的候补官们,结果1万多监生里面9千5百余人不及格,甚至接近6成人交白卷,(这不是我随便编个数字危言耸听,八股文是非常难得,不会就是不会,四书五经里面拿句话出来让你破题发议论,没点真功夫也就只能交白卷了);乾隆时期规定白米20石可捐县丞1个,北京城几乎所有的旗人都拿发给的老米换了个官;嘉庆晚年间国库空虚,捐生人数捐到了22万;……可怕啊,当时全国只有1300个县,竟有20多万候补在虎视眈眈。雍正的3个模范总督,李卫是雍正家奴,鄂尔泰是祖宗余荫,田文镜是捐纳出身,竟没有一个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及第。捐纳之风如此猖獗以致清朝后期官场内几无净身士人,前期正牌子进士、同进士出身的“正途”官员是不与纳捐的“异途”官员一起排班站立的,但到了后期自然而然就没有这种禁忌了,原因就是因为拿钱买官的人太多了,一眼看去密密麻麻几乎都是花钱买来的顶戴。礼仪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靠这种取士制度,不亡才叫没天理。

有一个笑话挺有意思:山西一个土财主,6岁时家里人给他捐官之后等了80多年终于等来了同知的委任状,家里接到后立马张灯结彩,在门头高悬一块大匾:斯文人家,于是有人出对联:年过八旬尚称“童”可云寿考,到老五经尤未熟不愧“书”生(谐音为同知的同和生疏的疏)。

本来捐纳的腐败弊病人人都知道,不想多说的,可是就觉得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再罗嗦两句吧。一个知县,明清时代一年俸禄不过区区60两白银,官员吃喝拉撒睡、行动坐卧走就靠这些钱基本是没门了,明朝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创造了折火耗和踹谷堆,收钱的时候多收些熔炼手续损耗费;收粮的时候在谷堆上狠踹一脚,掉下来的扫扫也就算自己的零花钱了,别笑,张居正老人家就是靠这个养活自己的,而且只要不太过分老百姓一般也能接受,毕竟官员的薪俸收入确实是少。可到了清朝问题就来了,清朝雍正时候实行了火耗归公,火耗没有了,又时兴用制钱顶粮赋(解释一句,清朝时代官价1两白银合铜钱1200枚,可实际银贱铜贵,黑市价格1两白银只能换800枚铜钱。百姓交租用制钱,1200枚才抵1两赋税,可官员转身就能换1两半白银,因此清朝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雪花,很大一部分是这里飘出来的。)可国家经济发展方面,宋朝用的方法是刺激民间商贸发展,所以当时世界财富总量80%在中国;蒙元靠抢劫屠杀起家,进中原就顾了“杀尽天下张王李赵刘”了,除了将中国人口从1亿2千万降到4千1百万之外毫无建树,经济发展一塌糊涂;明朝靠的是跟今天电力、能源、交通部门差不多的办法,实行国家专营,不过那时候专营的主要是盐、铁、茶和马;清朝就很让我无奈了,当时有人提出倡导商业发展,皇帝不许,可康熙又下诏“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钱是不能从天上掉下来的,哪来?捐官。捐一个知县白银4600两,国家和个人双赢,可谓两全其美啊,可花4600两买个1年工资60两的官,不贪还等什么?这一贪~~~老百姓可就倒了霉。

说句实在话,中国历史上买官卖官的事情每朝都有,花钱买了官那就至少要收回投资成本了,我在看野史的时候读过一则故事非常有意思:康熙朝一个官员到任,先询问当地物价情况,问到当地鸡蛋价贱,1文1枚,老父台焦急万分,马上拿出3万枚铜钱派人到市场上买了3万个鸡蛋,市场蛋价陡升,养鸡人家欣喜万分,给县太爷送了金匾;照我们的智商,这位老公祖就该把鸡蛋按照3文一个卖出去赚个满怀了,可老大人爱民如子,不做那投机倒把的事。过了100来天,老大人又去询问市场情况,居民见了这位老父母亲切万分,反映现在鸡价很高,(都拿去养着生蛋了嘛)大人又着急了,回去就对下人说:现在鸡价高,正好我那些鸡蛋孵出的小鸡也该长大了,100文一只卖出去平抑鸡价,于是士人大悦,又送金匾。年终考评:卓异。老大人又在上面使了一把劲,升官去也。3万的本钱,300万的利润,还落个爱民如子的好名声,佩服啊佩服,这可比现在当官的“研究,研究”高明了不知多少倍,所以说我们的官员素质还有待加强。跑题跑题~~~就此打住。可这么一搞,那297万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阿,清朝又不许自由贸易,无法进行资本冲销,那些中间成本转来转去还不是又加到老百姓头上。这些捐来的官们在下面横行无忌,老百姓可就倒了血霉,山西黑查山一带民风向来很好,康熙早年征西的时候路过,百姓还送给军队粮食1200石,康熙亲笔写“民风淳朴”树碑立传;可到了乾隆年间这里竟然民不聊生,扯旗造反,乾隆派傅恒征讨,花费库银300万两,直杀得黑查山变了颜色。最后追究其原因,康熙路过后所有到任的官员全是捐官,没一个好东西,蚂蚱腿里熬油脂,臭虫头上刮漆粉。百姓上告,上面受理的还是捐官,再往上还是捐官,实在没活路了。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就要骂我了,因为史书中写买官卖官最猖獗的是东汉和明朝,没有清朝什么事,至少清史稿没写。我说没写并不等于没有,东汉地主势力太强大了,地方武装战斗力甚至超过了中央军,西汉时期开疆拓土是为了威震中华,文帝时长安离西北边境只有几十里,可西汉末期西北边境到长安走路要几个月;东汉皇帝在开疆上没什么作为,可地主武装代替了这一职能,因此匈奴最后是向曹操全面投降,地主把持买卖中央的官,当然没什么禁忌了。明朝太监当国这一结论是清朝下的,但实际上明朝一直是实行文官统治,皇帝在明朝权势甚至干不过大学士,因此靠一部满族人写的明史,很难得出公正的结论,至少我是不大相信明史这部书的。清史稿就更不可靠了,厚厚一本书除了歌功颂德还有什么?写的清朝花团锦簇一般,皇帝无比英明,臣子无比忠诚,看了之后真是恨不得让康熙再活500年。可清史稿是有问题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清史稿的原始资料,皇帝的实录也就是皇帝的起居注有问题。

皇帝是绝对不能看实录的,更不能改,因为史笔如铁。第一个看实录的皇帝是李世民,李世民弑兄夺嫡,逼父退位,名不正言不顺,所以他看了实录。但他毕竟不敢改,只是另找人大大的美化了他一番,因此二十五史里面独独唐史是两部,而且截然不同。第一个改的就是朱棣,朱棣靖难起家,名和言比李世民还不如,所以他改了实录,亲生母亲不要,把马皇后当了亲妈,但他后面的明朝皇帝没有改的,倒不是不想,是不敢,一大帮文官死死的盯着,随便说说也就算了,真要动了歪脑筋,给骂个狗血淋头绝不夸张。清朝就大大不同了,皇帝是主子,官员一律是奴才。看看《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一类的书,皇帝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个就不要记档了,那个就从档里抽出来吧。”这个档是什么?实录。满清遗老们以这种东西为素材写出的玩意,可能记载买官卖官这种丑事么?

也不是清朝所有人都对买官卖官闭口不言,有说的,但是下场很惨。(这个文字狱的案子很有名)。乾隆年间湖南耒阳有个书生叫贺世盛,写了一篇文章痛斥卖官制度,知县接到举报后大怒,把贺世盛抓来非刑拷打,让其明说:是谁卖的官,是谁当的中间人,谁买的。可贺世盛总不能明说:是乾隆卖的官,户部当中间人,你买的吧?于是就给定了罪:“妄诋朝政,肆其悖逆”,本人凌迟处死,他自己的儿子,他兄弟的儿子16岁以上处斩,16岁以下的孩子和妻子、女儿发配黑龙江给披甲人为奴。上报后,朝廷大臣签字同意,乾隆批复时候宽宏大量:“特宥赦之,改为处决”。不凌迟了,斩首,其他照旧。谁还敢说买官卖官?那叫捐纳,不是卖官。就好比不是失业是下岗,不是降低是负增长一样有点黑色幽默的意思。~~~~又跑题了~~抱歉抱歉,不谈时政,不谈时政。

不想多写了,再写下去就不叫笑谈了,变成了一句一行泪,一字一掬血了。鸦片战争时期英国人看到了中国的科举考试,叹为观止,认为是世界上最完美的选官制度,后来依此创造了现在的英国文官制度。可是如果他们深入的看一看,看一看科举考试后面的血和泪,看一看清朝捐纳制度造成的结果,他们还会那么想么?

另外,附上清朝捐官价目表,可比超级市场都丰富,明码标价、童叟无欺,当时1两白银约和现在150—200多块钱的购买力。大家看看,衡量衡量自己能当个什么官。

乾隆三十九年的价钱:京官里面:郎中五品官,银9600两,主事六品官,银4620两,地方官里面:道员四品官,银16400两,知府四品官,银13300两,同知五品官,银6820两,知县七品官,银4620两,县丞就是副县八品官,银980两。

光绪二十六年的价钱:京官:郎中2073两,主事1728两,地方官:道员4723两,知府3830两,同知1474两,知县999两,县丞210两。

价钱降低到也不为通货紧缩,实在是捐官太多了,等不上实缺,谁愿意花那个冤枉钱。所以越捐越多,越捐越滥,越捐越贱。

参考资料:/post_1842889_1.html
回答者: 226688999 - 榜眼 十三级 3-5 04:03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955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