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是如何占有冀州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熟悉三国的朋友,一定有这么个疑惑:袁绍好像是个谜团。从他在官渡之战前后的表现看,也不算很优秀嘛,怎么就能占有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四大州地盘呢?当时整个天下也不过11个州,占有其中4个的老袁,简直就是那个时代最粗的大腿了!
而其中的冀州,正是袁绍发家的起点。那么老袁是怎么得到冀州的呢?这就必须说冀州牧韩馥。
一、没主意的幸运儿韩馥
冀州这地方,那可是个民丰物阜的好地方,号称“天下之重资”,冀州牧自然也是个肥差。
而冀州牧韩馥,原本是御史中丞,冀州跟他也没啥关系。可在董卓掌权时期,老董一个手滑,就把上好的馅饼,“吧唧”一声砸韩馥的脑门上了。从此以后,冀州牧韩馥,闪亮登场。
可是,作为割据一方的诸侯,韩馥并不具备杀伐果决的枭雄品质,用俗语说,他有点“面”。
比如在“十八诸侯讨董卓”事件中,韩馥也是其中的一镇诸侯。可在是否出兵这个问题上,老韩却陷入了选择困难症,居然问道:“今当助袁氏邪,助董卓邪?”这一问,他的小老弟刘子惠看不下去了:“你吃的是大汉王朝的饭,你兴兵当然是为国家,说啥袁氏、董氏?”这一句,怼的老韩无地自容。
表面看,老韩这么问很弱智,被自己小弟啪啪打脸。但其实,这问答之间,已经隐含了老韩的小九九:袁绍名声这么大,他所在的渤海郡距离自己又这么近,袁绍真要成了大事,我老韩的屁股估计要坐不稳了。
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老韩的担忧并不多余。但关键是,在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老韩,你的摇摆——要不得啊!你的摇摆不定给大家的印象就是:关键时刻,连个主意都没有。
二、韩馥与袁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除了冀州牧,韩馥还有一个身份——袁氏门生,这就是老袁家“四代三公”的好处了,长久占据高位的老袁家,“桃李满天下,门生到处有”。从这个角度看,韩馥和袁绍算是同门,而这就是他和袁绍的第一重关系。
而他很快就会和袁绍发生第二重关系:公元189年,因为废立皇帝的事,袁绍和董卓决裂了,眼瞅干不过董卓,袁绍脚底抹油溜了,逃跑的方向正是冀州。听说袁绍逃跑,董卓本来准备发个通缉令,弄死袁绍,可有人就劝董卓:袁绍可是大名鼎鼎的“汝南袁家”的人,老袁家的名声和势力太大,杀了袁绍恐怕会引起众怒,不如封他个郡守当当,既能笼络人心,也能让他安生下来。老董一听也觉得有理,就封袁绍为渤海太守。而渤海郡正是归属于冀州管辖,这样一来,韩馥与袁绍,就成了上下级关系,而这就算是韩馥和袁绍的第二重关系。
此后不久,又发生了“十八诸侯讨董卓”的事件。而这次的“讨董”联军,诸侯又一致推举袁绍做盟主。韩馥则又是其中的诸侯之一,名义上要服从袁盟主的统一领导。这就算是韩馥和袁绍的第三重关系了。
再之后不久,韩馥和袁绍还曾一同密谋,想要立刘虞为新皇帝。在这事上,这俩人又是一拍即合的同谋关系,这可能算是韩馥和袁绍的第四重关系了。
我们简单捋一下:同门、上下级、同盟、同谋,韩馥和袁绍的这几层关系,真是剪不断、理还乱!而正是这几层关系,把韩馥和袁绍套得牢牢的,甚至成了韩馥日后行动的枷锁。
但是,不管关系多么复杂,在军阀林立的乱世,袁绍对冀州这块肥肉早已垂涎欲滴了,就等老天赐予一个合适的机遇。
三、袁绍的机遇
而这个机遇,说来就来:公元191,韩馥的部将麴义突然玩起了反叛。这次反叛的原因,已经湮灭于历史,不太好考察,但是这次带头造反的麴义,却是袁绍的大贵人。
在《三国演义》中,麴义就是个路人角色,在界桥之战被赵云一枪捅死,了不起就是赵子龙崛起过程中的一块背景板。但在真实历史上,这哥们——猛地很!正是他,后来跟着袁绍,死磕公孙瓒,破掉了白马将军的骑兵大队。当然,这是后话。
听说小弟麴义造反,韩馥亲自领兵过来“平叛”,但一战下来,韩老大反而被麴小弟给揍得鼻青脸肿。
眼瞅着这局势,一旁看戏的袁绍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大导演了一出大戏!
四、袁导演的大戏
韩馥的小弟麴义首先出面搅局,原本貌似平静的冀州大地立刻风起云涌。但袁绍却觉得,这局面还不够乱,起码还不足够他老袁出面收拾残局,他要“加戏”!
袁绍“加戏”的对象便是北方的公孙瓒,袁绍是这么忽悠公孙瓒的:将军啊,整个北方数你最牛啊,你看冀州这么大的地盘,韩馥这哥们眼瞅是个笨蛋,内忧外患,他肯定是守不住的。既然这样,咱哥俩合作,你从北方南下进攻,我这里给你接应,一起搞定冀州,然后咱们分了这地盘!
尽管这俩人日后是死敌,但目前,却可以因为利益“紧密”的团结在一起。一听袁绍的这一通忽悠,公孙瓒果然动心了,带领大军就从幽州赶过来抢冀州的地盘。而袁绍也从渤海郡,开始发兵。
这局面,韩馥一下子就陷入了内忧外患的窘境:小弟麴义还没搞定,又来了公孙瓒和袁绍。老韩一下就懵了。
也就在此时,袁绍又派出了一个超级大忽悠——荀谌(荀彧的兄弟),而他是这么忽悠老韩的:“韩老大啊,我看冀州这块地你是守不住啊!论名声,你老韩比不过袁绍,对吧?论智谋勇气,你还是比不过袁绍,对吧?论普施恩惠,你老韩也比不过四代三公的袁家,对吧?再看渤海郡,那地盘名义上是个郡,但实际上是个州,是吧?你看,你哪哪都比不过袁绍,是不是?”
“而现在,冀州又是内忧外患的这么一个烂摊子,您自己肯定又玩不转。既然这样,那你不如干脆把冀州让给袁绍算了,让袁老大替您守着冀州。这样一来,既可以保全冀州,您还能捞个好名声。您看,是不是这么个理?”
不得不说啊,这个荀谌真是个大忽悠,明明是要把韩老大给卖了,但人家这说辞,看起来却是在为韩老大考虑。而这一通忽悠,韩老大真就准备把冀州让给袁绍。
韩老大既胆小又糊涂,可他属下有明白人,长史耿武、别驾闵纯、骑都尉沮授都来劝老韩:咱冀州虽然小,但咱人多啊,粮食也多啊。那公孙瓒客场作战,咱也耗也耗死他了,根本不足为惧;至于袁绍,他连粮食都是咱供应的,只要给他断供,你看他还能蹦跶几天?
这韩老大一向没啥决断,可在出让冀州这个问题上,却非常坚定:诶呀,我本来就是人家老袁家提携起来的,各方面又哪哪都不如袁绍,我很有自知之明——把冀州让给袁绍!
不得不说,人要犯浑,是谁也拉不回来。韩馥立刻就派人把冀州牧的打印送去给了袁绍,这一通操作,可比陶谦让徐州来得利索多了!
地方千里,拥兵百万的冀州,从此就姓袁了!
而韩馥则被袁绍封为奋武将军,这名字听着很牛气,但其实既没有兵,也没有权,就纯粹是个名号。直到此时,老韩才从“让贤”的美梦中醒来,但一切都已经迟了。
五、简要分析
韩馥死了,他在拱手让出冀州之后不久,就自杀在厕所里。
但其实,老韩不用死的,因为他所拥有的冀州,不光人多、粮多,而且人才也多啊!
不说别的,光是袁绍从韩馥手里接管的一流人才就有:沮授、田丰、张郃、高览、颜良、文丑、麴义……
看到这一串名单,韩馥啊,韩馥——你这可真是典型的守着宝山要饭吃!
不过,倒霉的其实也不止韩馥,还有公孙瓒!这哥们,本来想着大军南下,又能发财又能抢地盘,可没成想,他被袁绍涮了:拿到冀州之后的袁绍,立马翻脸,什么密约,什么平分冀州,没那回事!
听到这回复,公孙瓒简直要气炸了,这真是:辛辛苦苦为谁忙?为他人作嫁衣裳!
而这事,也成了袁绍和公孙瓒之间解不开的死疙瘩,俩人不久之后就会用血与火来清算总账!
六、结语
我们回头看老袁得到冀州的这套路,这和刘备得到徐州的过程,几乎如出一辙。只不过,刘备得到徐州,曹操这个“助攻手”是自己主动来的,刘备算是配合演出,而公孙瓒这个“助攻手”,却是“袁大导演”自己请过来的。迫让冀州这出大戏,袁绍完全是自编自导自演,必须说奥斯卡绝对欠了袁绍一个小金人!
在袁绍拥有的冀、青、幽、并四州之中,他得到冀州的手段最不光彩,但这也最体现汉末三国时期尔虞我诈的特质。
袁绍趁火打劫取冀州,显示出高超的谋略技巧。凡施谋者,必要摸清对方的性格及为人习惯,选择最容易让对方上当的策略。没有任一条谋略是万能的,没有任何一条策略是颠扑不破的。> > > 袁绍 一、袁绍取冀州> > 且说袁绍屯兵河内,缺少粮草。冀州牧韩馥,遣人送粮以资军用。谋士逢纪说绍曰:“大丈夫纵横天下,何待人送粮为食!冀州乃钱粮广盛之地,将军何不取 之?”绍曰:“未有良策。”纪曰:“可暗使人驰书与公孙瓒,令进兵取冀州,约以夹攻,瓒必兴兵。韩馥无谋之辈,必请将军领州事;就中取事,唾手可得。”绍 大喜,即发书到瓒处。瓒得书,见说共攻冀州,平分其地,大喜,即日兴兵。> > 绍却使人密报韩馥。馥慌聚荀谌、辛评二谋士商议。谌曰:“公 孙瓒将燕、代之众,长驱而来,其锋不可当。兼有刘备、关、张助之,难以抵敌。今袁本初智勇过人,手下名将极广,将军可请彼同治州事,彼必厚待将军,无患公 孙瓒矣。”韩馥即差别驾关纯去请袁绍。长史耿武谏曰:“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乳哺,立可饿死。奈何欲以州事委之?此引虎入羊 群也。”馥曰:“吾乃袁氏之故吏,才能又不如本初。古者择贤者而让之,诸君何嫉妒耶?”耿武叹曰:“冀州休矣!”于是弃职而去者三十余人。独耿武与关纯伏 于城外,以待袁绍。> > 数日后,绍引兵至。耿武、关纯拔刀而出,欲刺杀绍。绍将颜良立斩耿武,文丑砍死关纯。绍入冀州,以馥为奋威将军,以田丰、沮授、许攸、逢纪分掌州事,尽夺韩馥之权。馥懊悔无及,遂弃下家小,匹马往投陈留太守张邈去了。> > 二、谋略要量身订做> > 这是一场由袁绍导演的夺取冀州的好戏,既不用攻城,也不用外交,韩馥亲自请他入主冀州,巧妙的策略以致于此,令人不得不为之耳目一亮。> > 袁绍的思路是这样的:利公孙瓒给韩馥制造困境和压力,让韩馥有求于自己,然后趁机图谋。> > 当别人有求于你时,有两点是对你有利的。一,他必然暴露出他的弱点。韩馥就暴露出对公孙瓒的恐惧和无措,他没有能力也没有办法对付公孙瓒。二,对方有求于你时必不会提防你。如果他提防你就不会求你,而求别人去,何必引狼入室呢?正是这两个因素使袁绍兵不血刃占了冀州。> > 缺少任何一个因素,袁绍的计谋都无法得逞,韩馥没有恐惧就没有求助。其实正确的求助方法也不应如此,通常的方法应当是:韩馥出阵迎敌,约请驻于不远处的袁绍引兵侧面出击,甚至断公孙瓒后路,两面夹击,让其俯背受敌,公孙瓒必败无疑。敌可退,袁绍也捞不到任何便宜。> > 无奈韩馥出此下下之策,病急乱投医,以至引狼入室,正中袁绍下怀,这是袁绍最期望的状态。袁绍这个策略,乃是为韩馥量身订做的。凡施谋者,必要先考虑对 方之性格或为人,因人而异,什么马配什么鞍,天下没有对所有人都通用的策略,也没有一条策略是颠扑不破的,万能的。空城计是一个高妙的策略,但一个傻瓜决 不上当,它是孔明专门为司马懿这样多疑的人而设的。> > 施谋者要让对方上当,只有摸清对方的性格或为人习惯,选择一种对方最容易受惑的策略,这样的策略方可得逞。袁绍得逞,抓的就是韩馥无谋,临阵怕事。> > 三、打劫需要抢占最有利于自己的时机> > 谋略要量身订做> > 一把钥匙开一道锁,凡施谋者,必要先考虑对方之性格或为人,因人而异制定策略,天下没有对所有人都通用的策略,也没有一条策略是颠扑不破的,万能的。> > 众所周知,巴拿马运河是美国控制的一条内河航线,美国每年要从这条运河上赚一大笔钱,而且这条河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可巴拿马运河最早却并非由美国开凿 的。19世纪末,有一家法国公司和哥伦比亚签订了一项合同,打算在哥伦比亚的巴拿马省内(注:当时巴拿马尚未独立)开凿一条连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运河。> > 主持这项工程的总工程师就是因开凿苏伊士运河而闻名世界的法国人雷赛布。凭着过去的成功经验,他认为完成这项任务不在话下。但工程一开工就遇到了麻烦。原来,巴拿马的环境和苏伊士有很大的不同,工程进度相当缓慢,而且公司的资金也开始短缺,公司陷人了困境。> > 美国总统罗斯福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十分高兴,决定购买运河公司,由美国开凿巴拿马运河。因为,美国对开凿这条运河也早有打算,只因法国下手太早,抢先与哥伦比亚签订了合同,使美国被动一步,懊悔不已。这下机会终于来了。> > 法国也知道美国早有此意,就先下手抢到了这块肥肉。可是法国运河公司目前又面临困境无法经营,不得已,法国公司代理人布里略访问了美国,提出要出卖运河公司,开价是1亿美元。法国认为,美国一定会很高兴地买下。> > 尽管美国早就对运河公司垂涎三尺,得悉法国公司要出售更是欣喜若狂。但表面上显得并不怎么热情。罗斯福故作姿态,指使美国海峡运河委员会提出一个调查报 告,以证明在尼加拉瓜开运河省钱。报告煞有其事地称:“在尼加拉瓜开运河的全部费用不到2亿美元。虽然在巴拿马开运河直接费用只有1亿多,但并不合算,因 为需要另外付出一笔收购法国公司的费用。这样加起来,开巴拿马运河全部费用就将达到2.5亿多美元。”这个报告自然要让法国公司代理人布里略先生“过 目”。> > 一看报告布里略吓了一跳。心想,如果美国不在巴拿马开运河,法国不是一分钱也收不回来了吗?于是他马上游说,声称法国愿意降价 出售运河公司,只要4000万就行了。罗斯福一听,立即指示用4000万买下了运河公司,仅此一项美国就少花了6000万美元。法国人还以为挺幸运,总算 收回了4000万。殊不料却上了罗斯福的当。> > 买下公司后,罗斯福又对哥伦比亚政府故伎重演。他指使国会通过一项法案,规定如果美国能在适当的时机内和哥伦比亚政府达成协议,美国将考虑开凿巴拿马运河,不然的话,美国还将选择开凿尼加拉瓜运河。> > 这么一来,该轮到哥伦比亚政府坐不住了,马上指使驻美国大使找到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协商,签订了一项美国条约,同意以1000万美元的代价长期租给美国一条两岸各宽3英里的运河区。美国每年另外付给哥伦比亚10万美元。这个协议给美国带来的却远非几千万的利益。> > 美国取得巴拿马运河的开采权,是因为法国和哥伦比亚在开采中遭遇困境,美国与袁绍一样,乃是趁火打劫之举。> > 趁火打劫占有极大的优势,因为对方正在被火烧,处于被动局面,无力同你讨价还价。你开出再苛刻的条件他也会答应,因为他不答应损失将会更大。> > 趁火打劫其实就是抢一个最有利于自己的时机下手,重要的是时机。> > 趁火打劫的时机分为两种:> > 一是自然时机。由于各种原因对方遭遇困难时期,趁火打劫者需要悉心观察,了解对方的底细,以便掌握对方可能接受你打劫的底线,从而定下打劫的量。> > 二是没有时机的时机。本来风平浪静,无便宜可占,就需要打劫者创造时机,故意给对方制造困境,袁绍既是如此。> > 打劫的技巧> > 打劫需要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时机,通过悉心观察,了解对方的底细,以便掌握对方可能接受你打劫的底线,从而定下打劫的量。
因为田丰对韩馥心中是有不满的,田丰认为他的管理能力太差,不愿意帮助他,所以就导致了冀州的易主。田丰自幼就很聪慧,学习成绩很好,门门一百分,家里墙上都贴满了奖状。但是很不幸,田丰很小的时候就有了丧亲之痛。童年是不怎么幸福的。
田丰反正从小就表现出了非寻常的一面,因此大家都很看好他,也很有名望。东汉时期呢,要做官得靠推荐,靠名气,不像后来是靠考试成绩的,所以田丰就被推举为茂才,也就是说可以去当官。
田丰上任没多久,就打了辞职报告,因为他觉得现在朝廷豺犬当道,宦官当道,是一个污浊的官场。这个时候就可以看出来年幼时期家庭对他性格的影响,眼里容不下沙子,特别耿直和正直。后来就在冀州混,那个时候冀州是属于韩馥的,但是因为性格原因吧,一直得不到重用。
后来就是袁绍反客为主,干掉了韩馥,接管了冀州,而袁绍也早就听说了田丰的大名,因此带着厚重的礼物去拜见他,袁绍也是能够礼贤下士的,只不过我觉得都是装出来的,或者说没有装到底,半途而废了。
田丰是一个悲剧的人,他的悲剧在于他很聪明,但是跟的主人是一个自以为很聪明的人,所以他们这样互相看不惯对方就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无法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无法为百姓着想导致了战役的失败。
韩馥让冀州,其实说实话,和韩馥本人的无能真的脱不开干系,与袁绍的狡猾也脱不开干系。那么韩馥究竟是如何丢掉冀州的呢?下面请听日航君为您分解。
一、韩馥本人的无能
韩馥本人确实无能。关于韩馥的评价一般不高,例如“韩馥庸才”,“馥素性怯弱”。可见韩馥确实是一个软弱无能,优柔寡断的人。
面对着公孙瓒的大军,韩馥不想着如何抵挡外敌,反而韩馥被袁绍的使者几句话便说动了,想要让出冀州,可见韩馥本人的软弱;韩馥的部下劝说韩馥冀州之地极大,拥兵十万,粮草可支撑十年,然而韩馥本人不愿意担负责任,因此把地盘让给了袁绍。
韩馥此时手下没人才吗?并非如此。韩馥手下武有张郃;文有田丰、耿武等人。论地盘有冀州之地,论人马有十万人马,然而最终却让出了冀州,可见韩馥本人的软弱无能。
韩馥让出冀州后,袁绍的手下先是杀掉了韩馥的儿子;后来韩馥又借口上厕所自杀。可以说混到了这一步,韩馥也是诸侯之中死法颇为不光彩的一人了。
二、袁绍本人的策略
袁绍对付韩馥,也是办法多出。先是正面战场上大败韩馥,给了韩馥巨大的压力和心理阴影。然后多方拉拢韩馥的手下,韩馥当时的手下之中可以说是已经被腐蚀得千疮百孔了。
然后袁绍暗中联系公孙瓒,许诺公孙瓒夹击韩馥然后平分地盘。公孙瓒出兵后,袁绍又派来使者劝韩馥让出地盘。在多方压力下,软弱的韩馥让出了冀州。
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韩馥本人是袁家的门生,出于这层考量也影响到了韩馥。
因此,在坑韩馥这方面,袁绍可以说是妙计百出,并且成功地坑到了韩馥,得到了冀州之地。
三、总结
其实最终原因还是在韩馥身上。倘若韩馥是一个坚定并且有智慧的人,凭借冀州之地,恐怕袁绍也要费上一番力气。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937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