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明朝最后一位成国公朱纯臣结局如何朱纯臣的祖先是谁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3 12:57:57

明朝最后一位成国公朱纯臣结局如何朱纯臣的祖先是谁

你们知道祖先是靖难第一功臣的朱纯臣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朱纯臣,明朝最后一位成国公。他的祖上就是明成祖朱棣的靖难功臣,朱能。朱能早年任燕山中护卫副千户,随燕王征漠北,骁勇善战。他在靖难之役期间夺取北平九门,先后击败耿炳文、李景隆,在灵璧俘虏平安等南军名将,收降十万南军,累功至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成国公,加太子太傅。朱能死后,成国公爵位一直由他的后代世袭,成国公共世袭九世、十二位,朱纯臣正是最后的那一位,当然,他人生中最后结局和他的名字(纯臣)相差甚远。万历三十九年,朱纯臣袭爵成国公,崇祯三年十一月加太傅。崇祯九年五月,崇祯帝命朱纯臣总督京营兵马,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崇祯帝对于朱纯臣是非常信任的。

但随着天下形势的巨变,明王朝的覆灭已经是不可避免,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原本被明军围剿损失惨重,仅余十八人而逃出的李自成部复振,攻克洛阳,杀福王朱常洵,提出“均田免赋”口号,即民歌之“迎闯王,不纳粮”,一时之间,其众集数十万人。崇祯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先后杀死陕西总督傅宗龙、汪乔年,并在河南败陕西巡抚孙传庭部。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月,督师孙传庭拥兵10万出关,两军对垒于郏县,李自成军坚壁清野,以大将刘宗敏率万余轻骑出汝州,截断明军粮道,明军大败,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明王朝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由此失去。

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军逼近京师,为了阻止李自成进入北京,崇祯帝派朱纯臣督守京城的齐化门。然而,在李自成攻破北京之后,京城内一片大乱。十八日,走投无路的崇祯帝回宫逼迫后妃自缢,用剑刺死了年仅六岁的昭仁公主,砍伤15岁的长平公主,又砍死了妃嫔数人,并命令左右去催懿安张皇后自尽。十九日凌晨,李自成军从彰义门杀入北京城,崇祯帝手执三眼枪与数十名太监骑马出东华门,被乱箭所阻,再跑到齐化门(朝阳门),成国公朱纯臣闭门不纳,此时的朱纯臣已经决定另投新主了,他知道明王朝的倾覆只在眼前,自己虽然累世深受皇恩,但抛不下荣华富贵的他绝对不愿意陪着这个亡国之君一起送死。所以,无论崇祯帝如何呼喊请求,朱纯臣依旧闭门不出,充耳不闻。李自成军一到,这位成国公就立刻献出了齐化门。最终,崇祯帝与太监王承恩登上煤山自缢身亡。

在此之前,困在宫中不得而出的崇祯帝还写下诏书,命成国公朱纯臣统领诸军和辅助太子朱慈烺,以图后举,挽救社稷于危亡。但事实证明他看错了人,李自成占领北京后,三月二十二日,朱纯臣与陈演等率百官劝进,希望李自成早登帝位,以成为拥戴有功之人,在新朝谋求自己的荣华富贵。但或许是天日昭昭,住进了皇宫中的李自成在文渊阁的桌子上发现了崇祯帝写下的那一份诏书,最恨叛臣的他立命将朱纯臣拿下并抄没家产,并在三日后斩首。这位成国公最终也没能逃过家破人亡的下场。纯臣不纯也,死有余辜!

崇祯死后是谁把他葬到陵墓的?

公元1644年,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入京城。

当晚崇祯皇帝急忙召来自己的嫔妃和子女们,他先是挥刀砍了大女儿长平公主一刀,接着又刺死了年仅六岁的小女儿昭仁公主,随后他在砍死妃嫔数人后,命令周皇后自尽身亡。

在处理完这些事情后,崇祯手执三眼枪与数十名太监骑马出东华门,打算从这里突围出去,结果被乱箭所阻,于是他们便跑到齐化门(朝阳门),结果成国公朱纯臣闭门不纳。不得已,他们只好转向安定门,此地守军已经星散,大门深锁,太监以利斧亦无法劈开。

无奈之下,崇祯只好带着太监们重返皇宫,此时城外已经是火光映天,崇祯帝在前殿鸣钟召集百官,却无一人前来,崇祯帝不由感叹道:?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

最后,崇祯跑在景山歪脖树上自缢身亡,死时光着左脚,右脚穿着一只红鞋,时年33岁,身边仅有提督太监王承恩陪同。

据说,崇祯在吊死前特意在自己袍服上大书:?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十九日上午,李自成攻入皇宫,在清宫过程中,没有找到崇祯帝,李自成便下令:?献帝者,赏万金,封伯爵;匿者,灭族。?

等到二十日中午时,崇祯帝的遗体终于被发现,于是李自成命人用两扇门板将崇祯和周皇后的尸体一起停在东华门侧,并在这里搭盖了临时灵棚。

当时,很多人都特意跑来围观,还有围观者记下了这位大明皇帝惨烈的遗容:?尸身以发覆面,衣衫凌乱,黄袍已经卸下,身穿白绵绸夹衣,蓝纱道袍,下身穿白绵绸裤,一只脚鞋袜脱落,另一只脚穿着绫袜和红方复底鞋。这是最后一位汉人帝王,留给世人最后的印象。?

后来,在明朝官员李国桢的请求下,李自成才决定给崇祯安葬,但因为崇祯帝生前并没有预建陵寝,所以李自成只好将崇祯和周皇后一同葬入田贵妃的墓中。

这位田贵妃,她是在崇祯元年被选入宫中,并被封为皇贵妃,后在崇祯十五年时,她就因病去死。

因为崇祯非常喜欢这位这位田贵妃,所以下令给她建造了规模巨大的陵墓,结果等到明朝灭亡时,这个陵墓还没有修建完成,所以李自成就干脆把崇祯和周皇后一起合葬到这一起。

不过,李自成却不愿意出安葬费用,明朝的大臣们就只好募捐,最后先后有十人捐钱共350千文(约合银233.6两)。

最后,就是靠着这两百多两银子,完成了崇祯皇帝和周皇后的整个葬礼。祭毕,这些明朝大臣有找来附近的村民,各备锨筐,舁土为崇祯帝堆起了坟冢。随后赵一桂、孙繁祉又捐银五两,买砖在冢周修筑了五尺高的围墙。于是乎,崇祯和周皇后及这样被埋葬完毕。

后来,等到满清人主中原后,为收买人心,笼络汉族地主阶级为清廷效力,于是满清统治这在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下令将这座葬有崇祯帝后的妃子坟命名为?思陵?,并改葬崇祯帝后,营建了地上园寝建筑。

等到顺治二年(1645年)九月,思陵改葬才终于完成,共计花费为3000两白银。

献愍太子朱慈简介 朱慈的最终结局

  亡国皇帝的日子不好过,亡国的太子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献愍太子朱慈就是一个亡国太子。

  朱慈,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儿子,朱由检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崇祯帝。朱慈是崇祯帝的长子,母亲是崇祯的皇后庄烈愍皇后。崇祯二年,周皇后为崇祯帝生下他的第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是朱慈。第二年,朱慈就被封为太子。

  明朝晚期,外有满清铁骑虎视眈眈,内有农民起义军犯上作乱,国家处于外忧内患的时期,社会动荡不堪,需要皇帝处理的政务也堆积如山。崇祯帝是一个勤奋的皇帝,从继位起就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扭转明朝的颓势。无论是史书记载还是民间传说,这位皇帝都将他大部分的精力花在了处理政务上。甚至因为政务的原因,无心女色,很少踏足后宫。

  国事的繁忙,夺去了崇祯帝全部的注意力,因此自然而然会忽略家庭。朱慈虽然是崇祯帝的长子,并且还是被寄予众望的太子,但是因为政务繁忙的原因,很少会关心到自己的这个儿子。甚至通过史籍记载的推断,在朱慈两岁到八岁之间,他应该一直都是住在钟粹宫里的。

  在战争不断,国土陆续失守的时间里,大明的太子长大八岁了。这一年,崇祯帝开始为他选择东宫侍班讲读官。崇祯帝虽然很少关心到太子身上,但是并不代表他不关心自己的太子。他再三思索,几经考虑,最终命令礼部尚书姜逢元,詹事姚明恭,少詹王铎、屈可伸侍班;礼部侍郎方逢年,谕德项煜,修撰刘理顺,编修吴伟业、杨廷麟、林曾志讲读;编修胡守恒、杨士聪校书。

  这一长串的名优,都是大明王朝最后的名臣。将如此多的良才聚集到朱慈的身边,由此可见崇祯帝对他的重视。

  尽管崇祯皇帝对自己的太子充满了期望,但是历史的车轮跑的太快,还不及太子真正开始涉及政事,明朝就已经灭亡了。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李邦华、史可法及姜曰广希望朱慈到南京监国,不久因北京外城被攻破而无结果。崇祯皇帝和周皇后都自缢殉国,太子朱慈结局成迷,流传下来的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种,周皇后自杀前将朱慈送到母家躲避,但是周父怕这个外孙连累自己 ,后来便将他献给了李自成。

  第二种说法是周皇后本来想将朱慈送到朱纯臣家里躲避,但还不及行动,李自成已经抢先攻破北京城,将太子擒获。李自成封朱慈为宋王,后来兵败吴三桂,吴三桂找到朱慈奉他还京,建年号义兴。后来清军入京的时候,吴三桂希望立朱慈为明帝,但被摄政王多尔衮拒绝。此后吴三桂挟持朱慈到山西,朱慈于陕西宁家湾被杀。

  第三种说法,被李自成杀死。南太子案发生后,督师史可法在一件给弘光帝的奏疏中说提到传言太子为贼所害。陈洪范也说:“臣遍访北来诸人,佥谓流贼闻清兵将至,先杀皇太子,挟二王马上偕行迎战。永平失利,二王亦受害。”

  不管是哪一种下落,朱慈最后的结局都不太好。想来也是,作为前明太子,在国破家亡之时,哪儿还有他的容身之地。而史书对其如此少的记载,既说明了此子作为亡国太子的悲哀,也说明了动乱时期的事不由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91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