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司马奕,东晋唯一一位被废的皇帝,废君理由很奇葩

以史为鉴 2023-06-23 12:13:21

司马奕,东晋唯一一位被废的皇帝,废君理由很奇葩

大家好,我是小编,说起司马奕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皇帝被废或者做成了傀儡皇帝,本来就是一件很耻辱的事情了,如果还要被人说,这个皇帝被废的原因是因为阳痿,无法留下子嗣继承皇位,那可真是要被人耻笑了。

傀儡皇帝大都活得比较窝囊。因为皇权旁落,因为地位特殊,所以他们很容易陷入政治漩涡,成为权力争斗的牺牲品。一部皇权沉浮史,说白了,就是一部皇权与臣权此消彼长的斗争史。权臣一旦爆发野心,无所顾忌,傀儡皇帝多半没有好果子吃,不是被杀,就是被废,理由不外乎荒淫、昏庸、无道、失德、暗弱、年幼、无能。然而,东晋皇帝司马奕被废掉的理由却很雷人,权臣硬要说他患有阳痿。

本来生理正常,却被人污蔑说患了阳痿,是一种极恶毒、极下流、极卑鄙的诬蔑手段,即使在残酷的政治和权力斗争中也难得一见。一般的男人,被人说阳痿,被人说不行,尚且一辈子抬不起头来;如果换作皇帝,换作是国家首脑,哪怕只是有名无实的帝国傀儡,他也会猥猥琐琐地颜面扫地。只要话语权在权臣手中,傀儡皇帝就逃不出这种欲哭无泪的屈辱厄运。司马奕被废就是一个极典型的例子。

司马奕(342年—386年),字延龄,晋成帝司马衍之子,晋哀帝司马丕之弟,初封东海王,后改封琅邪王。兴宁三年(365年)二月,晋哀帝因常年吞食丹药中毒而死,身后无子嗣。国不可一日无君,三度垂帘的褚太后下诏让“明德茂亲,……宜奉祖宗”(《晋书》)的司马奕即位,司马奕由此成为东晋第七任皇帝。在位期间,大将桓温手握实权,骄横跋扈,有位无权、有名无实的司马奕形同傀儡。

桓温为人强硬而诡诈。据《晋书》记载,桓温从小就是一个有“雄略”的“英物”,长大后“姿貌甚伟”,成为皇亲国戚之后更是不可一世。晋哀帝时,桓温就开始掌权当国;司马奕时,桓温更是权倾朝野。中国最恶毒的那句“男子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资治通鉴》),《晋书》作“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复遗臭万载邪”,便出自他口。遇到桓温这样的权臣,司马奕注定命运多舛。

司马奕即位时,东晋王朝正处于皇权旁落的风口浪尖。当时,桓温身兼数职,从部队都后勤,从中央到地方,几乎所有重要职位集于一身。在其淫威下,司马奕只能战战兢兢地看其颜色,而桓温却意在取而代之。为了建立威望,捞取政治资本,桓温“欲先立功河朔,以收时望”。太和四年(369年)四月至九月,桓温北伐前燕,遭遇枋头(今河南浚县西)大败而归,致使“百姓嗟怨”(《晋书》)。

枋头大败,为桓温指挥失误所致,是先胜后败,而且败得很惨,桓温难辞其咎。对于“有不臣之心”的桓温来说,“及枋头之败,威名顿挫”,无疑是政治上的沉重打击。是一路下滑,一蹶不振,还是强做英雄,强行废立,桓温和觊觎皇位已久的会稽王司马昱一拍即合,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太和四年(369年)十一月“辛丑,桓温自山阳及会稽王昱会于涂中,将谋后举”(《晋书》)。

“将谋后举”,即图谋废掉司马奕。通过废立,声誉直线下降的桓温可以凭此挽回颜面,重树人望,“以长威权”。废立是一件天大之事,没有杀手锏,褚太后这一关未必能通过;再者,司马奕即位以来,一向“守道”(《晋书》),处处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并无过错,无故行废立之举,恐遭非议。因此,桓温并不敢贸然行动。政治上找不出借口,就从私生活上下手,这是历代权臣废黜皇帝的惯用伎俩。

太和六年(371年)十一月,桓温在听取部下关于“宫阐重闷,床笫易诬”的建议后,于是“言帝为阉”,“诬帝在藩夙有痿疾,嬖人相龙、计好、朱灵宝等参侍内寝,而二美人田氏、孟氏生三男”(《晋书》),污蔑司马奕如同阉人,早在封地时就患阳痿,不能行男女之事,他的三个儿子均为其后妃与其男宠私通所生。桓温还广造舆论,混淆视听,“密播此言于民间,时人莫能审其虚实”(《资治通鉴》)。

一国之君患有“痿疾”,三个皇子“莫知谁子”,这是一件关乎皇家尊严、皇室血统和政治稳定的惊天大事。褚太后闻知这一宫廷丑闻后,登时“感念存没,心焉如割”,不辨真伪地指责司马奕“人伦道丧,丑声遐布。既不可以奉守社稷,敬承宗庙,且昏孽并大,便欲建树储藩。诬罔祖宗,颂移皇基,是而可忍,孰不可怀!”,于是以皇太后的名义下诏“废奕为东海王,以王还第”(《晋书》)。

这一年,马奕刚刚三十岁。被废之前,司马奕也时常对自身的处境感到不安,他曾秘密“召术人扈谦筮之”,结果卦象为“晋室有盘石之固,陛下有出宫之象”,如今被废,竟真如术人卜卦所言。桓温为了谋图废立、揽权夺势,出此卑鄙下流的阴招,迫使司马奕当了六年傀儡的政治生涯告终。“帝著白帢单衣,步下西堂,乘犊车出神兽门”(《晋书》),在一片唏嘘声中,司马奕灰溜溜地离开了皇宫。

自身不保,焉能保护妻子和儿子?!司马奕被废后,他的三个儿子以及他们的生母便遭到了桓温的毒手。作为废帝,司马奕仍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这让桓温放心不下。不久,桓温奏请褚太后将司马奕改封为海西县公,并命心腹着意防卫,又派属下领兵监管,以防其死灰复燃。接连遭此辱废降级,司马奕一则“知天命不可再”,万念俱灰,二则身处险境,“深虑横祸”(《晋书》),不得不处处小心以求自保。

期间,除了经受住各种诱惑和试探,司马奕还装出“杜塞聪明,无思无虑,终日酣畅,耽于内宠”的样子,甚至“有子不育”,即使又生了孩子也溺死不养,以证明自己确实患有“痿疾”,不敢与桓温所言穿帮。桓温知其心灰意冷,无意东山再起,便没有再加害他,“朝廷以帝安于屈辱,不复为虞”(《晋书》)。太元十一年(386年)十月,司马奕病逝于吴县,享年四十五岁,史称晋废帝或海西公。

本来风华正茂,阳刚勃发,别人应要说他不行,本来不是废人,不是阳痿,别人硬要说他阳痿,在中国历史上,司马奕是唯一“被阳痿”的皇帝,也是唯一因“阳痿”被废黜的皇帝。皇帝一旦成为摆设,成为傀儡,就注定要成为政治上的弱势个体,就难免会被心怀不轨的权臣从皇位上拉扯下来。从一个部件“被阳痿”,到整个人完全“阳痿”,司马奕的屈辱遭遇,可谓专制制度下权力争斗的真实写照。

在古代皇帝能够被废掉的原因都有哪些?

1、皇帝年幼,不谙世事。参照汉朝
2、皇帝母亲或者外戚宦官把持朝政,皇帝并无实际权力。参照唐朝末年和武周时期。
3、宫廷残酷的政治斗争。参照玄武门之变。
4、没有自己稳固可靠的班底,包括禁卫军的支持。容易被权臣废掉或者被权臣取而代之。参照赵匡胤陈桥兵变。

东晋郗超生平事迹简介

郗超(336年-378年),字景兴,一字敬舆,小字嘉宾,高平金乡(今山东金乡)人,东晋官员、书法家、佛学家,太尉郗鉴之孙,会稽内史郗愔之子。

郗超出身于高平郗氏,历任抚军掾、征西椽、大司马参军、散骑侍郎、中书侍郎、司徒左长史等职。他是桓温谋主,曾劝说桓温废帝立威。桓温因不肯采纳他的建议郗超简介,在第三次北伐时大败而回。桓温死后因母丧辞去司徒左长史之职,后被起复为散骑常侍、此后又授任宣威将军、临海太守等职,郗超都没有接受。太元二年十二月病逝,时年四十二岁。

郗超善长草书,亚于二王,《书品》将其书法定为中品。他还精通佛学,著有《奉法要》,被支道林等名僧誉为“一时之俊”。

早年经历

郗超年轻时卓越超群,放荡不羁,有旷世之才,在士林中交游广泛。他善于清谈,见解义理精妙入微。永和元年(345年),会稽王司马昱被授为抚军大将军,征辟郗超为府掾。

追随桓温

永和四年(348年),桓温因平蜀之功,进位征西大将军。郗超进入桓温幕府,担任征西府椽,后改任大司马参军。桓温英气高迈,很少推崇他人,但在与郗超交谈之后,却认为他深不可测,因此尽心礼待。而郗超也一心追随桓温,不久又被授为散骑侍郎。

太和四年(369年),桓温请求与徐兖二州刺史郗愔、江州刺史桓冲、豫州刺史袁真一同北伐前燕。当时,北府兵卒悍勇,桓温不愿让郗愔掌握京口重镇。郗愔对此丝毫不知,还致信桓温,表示愿意与他共同辅佐王室,请求率部出河上。郗超将原信毁掉,以父亲的名义伪造信件,呈给桓温。信中写道:“我不是将帅之才,不能胜任军旅重任,而且年老多病,还是给我一个闲职,让我休养吧。徐兖二州的军队就由桓公统领吧。”桓温得信大喜,当即改任郗愔为会稽内史,并自领徐兖二州刺史,兼并了郗愔的军队。

同年四月,桓温自兖州出兵北伐。郗超极力劝谏,认为汴水久未浚治,会影响漕运。桓温不听,执意进军,并由清水进入黄河。郗超再次劝谏,认为桓温入黄河之法是逆水而进,难通漕运,担心前燕拒守不战,会令晋军粮道断绝,陷入无粮困境。他建议桓温尽率全军直击前燕国都邺城,这样不论前燕逃回辽东后方、拒守邺城或出兵决战都有利于北伐进展。郗超又提出另外一个比较稳健的策略,建议桓温坚守河道,控制漕运,储蓄粮食,直至明年夏天再继续进攻。他认为如不速战速决,当战事拖延至秋冬后,在水量减少而北方早降温的客观条件之下,会令到晋军更难维持。但桓温全都不听。九月,桓温在枋头被燕将慕容垂击败,大败而回。

密谋废立

桓温北伐的本意是要建立功勋,然后回朝接受九锡,从而夺取政权,但却因枋头兵败,威望顿减。咸安元年(371年),桓温收复寿春,对郗超道:“这次胜利能雪枋头兵败之耻吗?”郗超则表示不能。当夜,郗超对桓温道:“明公身居重任,如果不能效仿伊霍、废立皇帝,不足以镇压四海,震服宇内。”桓温采纳了他的建议,决定废黜皇帝司马奕。

同年十一月,桓温散布流言,称司马奕因阳痿不能生育,并让宠臣相龙、计好、朱炅宝等人参侍内寝,而后宫所生三子并非皇帝亲生。不久,桓温率军入建康,以褚太后的名义下诏,废司马奕为东海王,并立会稽王司马昱为皇帝,是为晋简文帝。当时,郗超担任中书侍郎,坐镇朝廷,百官皆畏其权势。谢安曾与王坦之一同去拜访郗超,一直等到天色已晚也未能入见。王坦之打算离去,谢安道:“你就不能为了性命,先忍一忍吗?”

简文帝虽被立为皇帝,但却形同傀儡,常担心被桓温废黜。后来天现异象,荧惑入太微,这在当时被认为是帝位不保的征兆,司马奕被废时也有同样的天象。简文帝非常不安,甚至向郗超询问桓温是否会再行废立。郗超断言道:“桓大司马正对内稳定国家,对外开拓江山,我愿用全家百余口来担保,不会发生那种不正常的政变。”简文帝稍微安心,又吟诵庾阐诗道:“志士痛朝危,忠臣哀主辱。” 简文帝因不能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在位不到两年便忧愤病死。

壮年病逝

桓温死后,郗超改任司徒左长史,但因母丧离职。他认为父亲郗愔是名公之子,位遇应在谢安之上,但一直处于闲职,而谢安却能掌握朝政,对此愤恨不平。谢安对郗超也是深恨不已。

守孝期满后,朝廷起复郗超为散骑常侍,后又授为宣威将军、临海太守。他都没有接受。太元二年十二月(378年1月),郗超病逝,年仅四十二岁。

主要成就

政治

郗超是桓温谋主。桓温便是在郗超的建议下,废黜了司马奕,改立司马昱为帝。

书法

郗超是东晋著名书法家,唐代窦臮在《述书赋》将郗超与郗鉴、郗愔、郗昙、郗俭之、郗恢并称六郗,认为王家、谢家、庾家、郗家是主宰东晋书坛的主要家族。庾肩吾《书品》将郗超的书法定为中下品,而李嗣真所著《书后品》则将其定为中上品。王僧虔认为郗超的草书次于二王,在紧凑秀美方面胜过其父郗愔,但骨力稍有不足。

佛学

郗超崇信佛教,常与竺法汰、支道林等名僧讨论佛教般若学,被誉为“一时之俊”。他意在调合佛教同儒家的正统观念,也很注重佛教的因果报应和佛性法身等说,倾向于佛教有宗。

郗超著有《奉法要》,论述佛法要点,是东晋士大夫对佛教的典型认识,也是中国佛教义学史上的重要文献。他提倡用佛教五戒“检形”,用十善“防心”,认为善恶有报,天堂地狱,均系乎心,强调人们必须“慎独于心,防微虑始”,把本已突出超脱的人生哲学,解释成了一种治心从善的道德学说,将佛教的道德作用提到了首位。郗超还特别改正了中国传统上认为积善积恶必将祸福子孙的报应说,认为“善自获福,恶自受殃,是祸是福,都是自作自受,不能延及后代亲属”。

轶事典故

盛德绝伦

郗超早年便享有盛誉,与王坦之齐名,时人称赞道:“盛德绝伦郗嘉宾,江东独步王文度。”另一种说法则是:“扬州独步王文度,后来出人郗嘉宾。”

髯参短簿

郗超担任西府参军时,与主簿王珣同受桓温器重。郗超生有美髯,而王珣身材矮小,西府有歌谣传颂:“髯参军,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

入幕之宾

桓温心怀不轨,一直想篡夺帝位,郗超则是桓温的谋主。谢安曾与王坦之一同去拜访桓温,郗超躲在幕帐中偷听他们谈话。恰巧这时一阵风把幕帐吹开,暴露了郗超。谢安笑道:“郗生可谓入幕之宾矣。”

密札解父

郗愔忠心于王室,对郗超与桓温图谋篡晋之举丝毫不知。郗超临终前,将一箱书信交给门生保管,嘱咐道:“我父年事已高,我死之后,如果他悲伤过度,影响到饮食睡眠,可把这个箱子呈交给他。不然的话,你就把它烧掉。”郗超死后,郗愔果然因悲痛患病。门生便将箱子交给他,里面全都是郗超与桓温密谋书信。郗愔大怒道:“这小子死得太晚了。”从此再也不为他流泪。

散尽钱财

郗愔好财,曾聚敛钱财数千万。郗超在向父亲请安时,故意将话题引到钱财方面。郗愔道:“你只不过想得到我的钱财罢了!”他打开钱库,允许郗超在一天内任意取用,认为郗超最多也就用掉几百万。郗超竟在一日之内,将库中钱财分给全部亲戚朋友。郗愔得知,惊怪不已。

不至河汉

谢安认为圣人、贤人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很近,但子侄都不同意。谢安叹道:“如果郗超听见这话,一定不至于不相信。”他认为郗超一定会赞同自己的观点。

化贬为褒

郗愔拜为北府统帅,王徽之到郗家祝贺。他认为郗愔不是将帅之才,便反复诵道:“应变将略,非其所长。”郗融很不高兴,对郗超道:“父亲今日拜官,子猷却言语不逊,实在难以容忍。”郗超却道:“这是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语,人家把父亲比作诸葛武侯,我们还有什么可说的?”

资财助隐

郗超每逢听说品德高尚者要隐退,便会斥资百万,为他们建造房宇。他曾在剡县为戴安道起建宅邸,宅邸非常精致。戴安道入住后,给亲友写信道:“最近到了剡县郗超简介,就好像住进官邸一样。”

盛赞谢玄

前秦苻坚南下攻晋,侵占梁岐,虎视淮阴。朝廷派谢玄率军抵御,但朝中议论纷纷,认为谢玄不能胜任。郗超虽与谢玄不和,但仍道:“谢玄定能成功。我和他曾在桓温的军府共事,发现他用人能各尽其才,即使是一些细小事务,也能使人得到适当安排。以此推断,想必他定能建立功勋。”淝水之战胜利后,时人都赞叹郗超有先见之明,而且对他不因个人爱憎而隐匿别人的才能的做法表示敬重。

嘲讽范启

范启曾对郗超道:“王献之全身干巴巴的,即使扒下他的皮,也没一点丰满光泽。”郗超答道:“全身干巴巴的,比起全身都是假的,哪样好?”范启生性矫揉造作,絮烦多事,郗超便以此嘲讽于他,

夫妻情深

郗超死后,妻子周氏拒绝返回娘家,道:“活着虽不能跟郗郎同室而居,那就死后和他同穴而葬。”

东晋王导风流野史,老婆带刀抓小三,吓得王导...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门派。东晋朝廷虽然王家一派独大,但还有其他小门派,比如“江南派”、“江北派”、“皇族派”。

世界五大唱片公司简介 他们旗下的艺人有哪些?

世界五大唱片公司曾经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五家唱片公司,但随着不断的变革,世界五大唱片公司已经变成了三大唱片公司,但是曾经的辉煌

袁崇焕简介和英雄事迹,他是怎么死的?

袁崇焕是明朝末年的民族英雄,是像岳飞一样的抗金英雄。最后也是和岳飞一样的结局,被敌人反间计迫害,最终被自己的君王处死。袁崇焕可

明末著名将领黄得功的生平简介,黄得功的人物事迹

胆略过人黄得功得功早年丧父,同母亲徐氏生活在一起。他年少时就有无比的勇气,谋略过人。十二岁那年,母亲有一回酿好了酒,他偷偷地给喝

揭秘:东晋孝武帝一句什么话引来的杀身之祸

说到孝武帝司马曜,他可是东晋王朝比较有作为的皇帝,正是他在位期间,创造了在军事史上堪称奇迹的“淝水之战”。而他自己则在外敌解

细说东晋11位皇帝——捋清东晋历史,解读不一样的帝王人生

司马家族蚕食三国曹魏政权之后, 拳打蜀汉敬老院,脚踢东吴幼儿园。 一统全国,建立了西晋。

但西晋风雨飘摇,内有 “八王之乱” 血洗皇族政权,外有少数民族虎视眈眈。最关键的,是西晋这些皇帝里, 一个有出息能治国的都没有。

后来居上,慢慢崛起的汉赵皇帝刘聪一看西晋这是软柿子啊,必须得捏捏,于是一顿拳打脚踢,西晋由此灭亡。

但司马家族人丁兴旺,司马睿眼疾手快,在珠江流域建立了东晋政权。

不管什么贼都不能两立,想要建立自己的帝王大业,偏安一隅肯定是不可取的。

但此时的司马睿, 一没名气,二没势力,三没军队。 除了自己是晋朝老祖宗司马懿的曾孙之外,真是啥也没有了。

单排不能上王者,那就得双排上王者,于是司马睿果断的加上了丞相王导的好友。

王导是那个时代的治世名臣,忠心耿耿,痴心不负、两人一起携手,惨淡经营,终于让东晋有了一些气色。

人与人之间关系很奇妙,很多人往往可以一起吃苦受累,但是却不能一起荣华富贵。因为贫穷有时候并不能改变人的心志,但权力却可以彻彻底底的改变一个人。

王导身后的王氏家族出了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王敦。

闲言少叙,废话不多。王敦一看皇帝一没本事儿没魄力,起兵造反,杀入皇宫,挟持了司马睿。司马睿急中生智,对着王敦说了这么一段话。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 兄弟你想当皇帝何必这样啊,舞刀弄剑的多吓人啊,你想当皇帝,我把位置让给你不就得了。你来当皇帝,我直接告老还乡了。

堂堂天子,九五之尊,面对造反的臣下无力反击,只好说出这样一番屈辱求和的话。

司马睿的心中作何感受?

没人能理解司马睿心中的痛苦,但他经过一番这样的屈辱,终于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王敦放弃了篡晋自立,转而当起了权臣。司马睿成了货真价实的傀儡皇帝。

门阀势力 (王氏) 的权势越来越大, 皇帝每天只能干瞪眼,看着这帮人凌驾于自己之上,当自己的家,做自己的主。

司马睿恨过,愤怒过,也茫然过。

他以为自己的咬牙隐忍可以换回未来的发愤图强,他以为皇晋国祚,千年不熄,自己总有出头之日。

但命运残酷,只告诉他四个字: 痴心妄想。

身为一国之君,他没有带领东晋走向更大的辉煌,也没有一番丰功伟绩留于青史。

“命全都天定,半点不由人”,是这位皇帝一生最好的写照。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司马睿的身世,留下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记载。

早在曹魏时期,有一本流传很广的谶书,谶书就是预言书,叫做《玄石图》。

这本《玄石图》可谓是当世奇书, 奇书中的战斗机,预言书中的扛把子。

书上记载了很多预言,无一例外,全都被此书说准了。书里说你今天拉稀,你今天必拉稀。说你明天失眠,你明天必失眠。

这本书一来而去,落到晋朝老祖宗司马懿的手里,司马懿拿过来一看,书里赫然记载着一个成语——“牛继马后”。

他一琢磨,我姓司马,这成语的意思就是以后我们司马家族完蛋了,就会有姓牛来接替我们啊。

司马懿怒了,这可不行。他扫视了一圈身边的人,果然发现自己的一个将领叫牛金。他一看得了,肯定就是你以后要对司马家族不利,于是司马懿设计酒局,用毒酒害死了牛金。

后世的人们在翻阅《魏书》、《晋书》、《鹤林玉露》等史书时,发现里边记载着这样一段内容: 司马睿其实并不是司马懿的曾孙,而是早年间牛金和司马懿一位名叫夏侯氏的小妾通奸而生的儿子。

都言司马懿能逆天改命,却没想最后还是叫旁人继承了晋朝天下。

东西两晋的 历史 上终于出现了一位名君。

在司马绍尚未即位,还是幼童时,他和父亲晋中宗司马睿盘膝而坐,促膝而谈。

司马睿问他,天上的太阳和长安城相比,哪个离我们远呢?

司马绍告诉父亲:太阳遥远,因为从来没人从太阳里走出来过,却有人源源不断的从长安赶来。

隔日,司马睿又问了司马绍同样的问题,司马绍却有了不同的回答,他又一次告诉父亲:是长安遥远,因为举头就可以望见炙热的太阳,但却望不见巍峨的长安城。

这是一个能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机智灵敏的孩子。长大之后,果然成为了一位贤明的君主。

虽然司马绍是明君,但他当时面临的情况非常严峻。

因为彼时受到先帝安慰的王敦,早已经按捺不住自己称帝的野心。

他表示:俺不等了,俺要当皇帝。

司马绍眼疾手快,趁着王敦骄傲自满,粗心大意。出其不意的平定了王敦的叛乱。

无道的君王无论给他多么有利的条件他也无法平定乱局,而有为的君主就算陷入绝境往往也能绝处逢生

能力的不同,决定了命运的不同。

拿回主权,司马绍开始了属于自己励精图治的时代,外患解决了,现在还剩下内忧。

东晋国内有两家士族,北方侨姓士族和南方吴姓士族。两大士族都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国家的人口基础,经济发展等重要任务。但彼此之间却并不和睦。

侨姓士族嘲笑南方没暖气,南方吴姓士族嘲笑北方没大海。

面对这样尖锐的士族冲突,司马绍很有当年三国时期吴主孙权的风范,他采用制衡之术,不打压不排斥,努力发展两大士族之间的关系,为东晋 社会 的稳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这位帝王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在晋朝 历史 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无愧自己的帝王身份,也无愧晋朝的列祖列宗。

年幼的司马衍虽然即位九五,但朝政掌握在自己的母亲庾太后手里。庾太后逝世,朝政大权又由自己的舅舅庾亮把持。

但人小鬼大的司马衍并不是个一无是处的傀儡皇帝,他曾经被叛乱的将领苏峻擒获,囚禁在囚车内。

小皇帝须臾之间就有性命之忧,但司马衍毫不畏惧,在车里仍然埋头读书。

一个年幼的孩童,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拥有这样品性的司马衍自然不是凡人。

舅舅庾亮擅权祸国,党同伐异,时常诛杀大臣,南顿王司马宗也被其杀害。司马衍不乐意了。朝堂之上,他对庾亮发问:司马宗上哪儿了?

庾亮表示:司马宗是个乱臣贼子,已经被俺斩首伏诛了。

司马衍冷笑一声,说了这样一段话:舅舅说谁是乱臣贼子,谁就是乱臣贼子,那如果有人跟我报告,说舅舅是乱臣贼子,那我该咋办呢?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惊出庾亮一身冷汗。

批评教育完这位不老实的大舅,司马衍把矛头又转向了自己的小舅庾怿。

庾怿一看东晋天下是老庾家的了,越发放肆起来,今天欺行霸市,明天鱼肉百姓。后天连朝也不上了。

司马衍又说了这么一段话: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庾亮天天那么得瑟,我说收拾他就收拾他。你要是也跟他一样得瑟,我连你一起收拾了。

这位少年天子展示出了非凡的人事管理才能,让常年国病缠身的东晋有了一丝希望。

二十二年的人生岁月中,虽然经常受制于权臣,但司马衍已经在有限的范围里为东晋实现了无限的可能。

他平定苏峻之乱,继续安定士族矛盾。或许这些功绩并不显眼,或许这些行为并不能彻底挽回东晋王朝的颓势。

但司马衍是一位勇敢、无畏权臣、敢仗义执言的帝王,这是毋庸置疑的。

司马岳开通了至尊皇帝会员卡,成为了东晋王朝的新主人,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这张会员卡只是一张体验卡,只用了三年就过期了——因病去世的司马岳还没在皇帝的位子上把屁股坐热,就领了便当。

也许这位皇帝有文功武治、治理天下的决心和能力,也许如果给这位皇帝哪怕多一点点时间,也许东晋王朝的命运就会发生改变。

但有时候人的命运真的不是自己能掌握的。

我们有时候经常探讨的一个问题是,一个国家百废待兴,或者岌岌可危,已经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

而即位的君王空有能力,但国家却没有给君王发挥能力的空间。

不是他不作为,实在是难以作为。

那他到底算是庸主还是明君呢?

上天只给了司马岳三年的时间,区区三年,对千疮百孔的晋帝国来说,根本不够用。

司马岳看了一眼大晋天下,摇了摇头。他放弃了治理国家的想法,转而用所剩不多的时光研究起自己的爱好来。

他虽然算不上一位好皇帝,但却是一位举世闻名的书法家。司马岳的书法造诣极深,他的书法作品《陆女帖》甚至被宋代收进了《淳化阁帖》中。

诸位可别小瞧这本《淳化阁帖》。这是中国 历史 上第一本汇集古往今来名家大作的书法作品集,能被这本书收录的书法家,那都是书法界的扛把子。

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

司马岳挥手和人们告别,留给东晋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两岁即位的司马聃同样是一位正史几乎无载的皇帝。

原因不是史官偷懒,而是因为这位皇帝实在是太小了。

此时的西晋已经不是一个统一的政权,天下群雄并起,前秦政权发展起来了,成汉政权也处蠢蠢欲动。

四分五裂的天下急需明君治理,可皇帝仍在襁褓之中。没办法,大臣们挺身而出。

殷浩、褚裒、何充、蔡谟都成了那个时代东晋帝国的中流砥柱。

可臣子们只是臣子,能有多大的号召力和本领呢?

明君短寿,庸主无为,幼主还没长大。

形象的说,东晋王朝就像一个永远没有领头羊的政权一样,在战乱频发的华夏大地上惶惶不可终日。

司马丕最喜欢的事情不是治理国家,而是研究长生不老之术。

他认为,想要长生不老,要干的事情有两件,一件事情就是辟谷。

什么叫辟谷,复杂起来的解释涉及到中国道教的黄老学说,是一种非常哲学的生活态度。而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字,绝食。

这位皇帝踏上了漫漫绝食路。早上喝点露水,中午舔舔嘴唇,晚上喝一宿的西北风。

绝食还不算,当时一些无良的老道还怂恿皇帝吃“仙丹”。他们告诉皇帝,“仙丹”这玩意儿可厉害了, 吃一粒提神醒脑,吃两粒永不疲劳,吃三粒长生不老。

皇帝一听,两眼发光,这回也不辟谷了,开始天天拿“仙丹”当饭吃。

何谓“仙丹”?说白了就是各种有毒有害的重金属物质放到一起。放到现在,普通人吃上个一粒两粒,轻则上吐下泻,重则一命呜呼。司马丕又不是钢铁侠,身体哪儿能承受的住?

司马丕病倒了,他荒唐的一生就此结束。

不过 历史 依然记录了他执政时的一些作为:

他减轻农民赋税,一亩地只收二升钱。

赈灾放粮,运了五万斛米来接济穷人。

所以客观的讲,这位皇帝也许把自己的生活过的一塌糊涂,但他对黎民百姓,还算是宅心仁厚。

司马丕在位时,东晋终于步入了短暂的安定阶段,偏安一隅,国家民生有了较好的发展。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一个道理: 其实治国很简单,不要说你不会治国,只要你对天下苍生,对黎民百姓行善举,施仁政,国家就会日昌隆盛。

这是最简单的道理,但精于此道的人,却寥寥无几。

司马奕压力很大,原因很简单,他是东晋 历史 上唯一一位在位时就被废除的皇帝。

很没面子,很没牌面。

当然,当时的权臣恒温为了废除司马奕还是花了不少功夫的。

我们可以看一看,古往今来被废除的皇帝,要么是年幼的,要么是年老的,要么是昏庸的,要么是无能的。

我们再看司马奕,小伙子倍儿精神,年富力强,百步穿杨。要文才有文才,要本领有本领。当皇帝是再适合不过了。

司马奕表示:想废我,没那么容易。

恒温也傻了,这皇帝这么优秀,实在是没有理由废除啊。他找来一帮谋士商量,其中一位谋士非常损,出了这么一个主意:

翻译过来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咱们可以搞点 娱乐 新闻,咱们污蔑皇帝阳痿早泄,生不出孩子来。后宫里的妃子都是靠和别人通奸才能生出孩子来的。

这招可太损了。这帮人居然往皇帝身上泼脏水。

但,人言可畏。

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这帮人搞来搞去,搞的天下百姓都知道皇帝不举了——当然,是 “被不举”。

因为这几乎是一条无懈可击的谣言,只要给你用上,不仅让你颜面扫地,而且你还没有办法自证。

诸位想想,如何在大众面前证明自己是一个性能力正常的男人?

碍于礼教和文明,这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皇帝不举,后妃通奸。一来这样的皇帝他不能延续国祚,二来有辱国家颜面。

在一片嘲笑声中,司马奕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也从皇帝的位子上退了下来。

这样一位颇有作为的皇帝没有死于乱军,也没有死于叛臣,而是死在了 社会 舆论的手里。这是东晋王朝的悲哀,也是一个国家丧失心智的表现。

没当皇帝之前,司马昱算是晋朝官场的老油条了。

他非常能熬,比司马家族的老祖宗司马懿还能熬。

他熬走了元、明、成、康、穆、哀、废七朝君王,才正式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这位中老年人在多年官场政治中早已经看透了一切。

王朝一朝一夕,烟花绽放即冷。

国家?权力?命运?王朝?在他眼里已经不重要了。

所以他无心对抗权臣恒温,只想每天过好自己清静无为的生活。

这位皇帝的一生简单而干净。

早上起来写写字,看看书。中午睡前下下棋,养养花。晚上饭后,听听戏,溜溜弯。

他的生活和现在很多九五后的爷爷奶奶们是差不多的。

你可以指责他,身为天子,只顾自己清静无为,却听不见因为连年战乱,哀嚎啼哭的黎民百姓。

你也可以批评他,醉心生活。国家大事,朝政大权,全都一笑而过,置之不理。

但我们必须认清的一个事实是,相比那些昏庸无道、血腥屠戮、劳民伤财的昏庸帝王,司马昱已经好太多了。



司马曜人生中最大的亮点就是上位之后快刀斩乱麻,把干预皇权的权臣也好、门阀势力也罢,统统一顿痛扁。

他明白,他是东晋的皇帝,他要自己当家,自己做主,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对他的行为加以控制,或者指手画脚。

而事实证明,他的确也做到了。

这位皇帝不仅冲破了各方势力对皇权的桎梏,还把老对手前秦王朝给胖揍了一顿。

“淝水之战”一战成名,司马曜已经可以名垂青史。

但他在在 历史 上扬名立万,却另有一个哭笑不得的原因——这位皇帝是被自己的爱妾用被子活活捂死的。

国家太平了,军功卓著了,司马曜终于可以在后宫过几天安生日子。他和自己最心爱的妃子张氏把酒言欢,越喝越大。

司马曜是个诙谐派,借着酒劲,他对张氏说了这么一段话: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 张氏,你现在年近三十了,姿色已经大不如前了,你也没给我生个一儿半女,占着茅坑不拉屎,白白占着一个贵人的位置,明天我就把你废了,另外找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去。

其实司马曜很爱张氏,他说这话,不过是逗逗佳人罢了。

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张氏怒火中烧,寻思哎呀行啊你个司马曜,当了皇帝就不是你了,你还嫌弃我?老娘先把你弄死!

张氏说得出做得到,夜间休息,趁着司马曜喝的五迷三道,烂醉如泥,拿起被子捂住司马曜,这位励精图治的优秀帝王,居然就这么被活活捂死了。

司马曜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更加浅显易懂的道理: 作为男人,一定要对自己的媳妇好点。

而透着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总结出的经验就是,人的力量的确是渺小的,旦夕祸福都在意料之外,想要名垂千古,成就一番帝王霸业,不仅仅要解决强敌外患,自己炕头上的媳妇也要哄好了。

张氏捂死了司马曜,也捂死了东晋帝国的最后一丝希望。

现在,丧钟即将为王朝敲响。在这声丧钟中,司马德宗即位了。

让我们注意一下此时的 历史 节点,南北朝时期马上要来了。

此时的东晋早已四分五裂。

当了皇帝的司马德宗一天之中听到的最多的消息就是 “有人造反”。

今天有人起兵建国,明日有人带兵叛乱。

和平盛世,皇帝是九五之尊,号令天下。乱世一来,皇帝就成了天下群雄的掌中玩物。

群雄并起皇权降低也就算了,司马德宗还是一个低能儿。根据《晋书》记载,这位皇帝智商低到连春夏秋冬都分不清楚。

所以就导致了皇帝今天被广州刺史桓玄废除帝位,明天又被未来的南朝宋皇帝刘裕抢来复位登基,大后天又被将军桓振俘虏。

这位皇帝就这样起起落落的走过了他的一生。

时局动荡,他没有一丝一毫的还手之力。

别说治国,就连作为一个普通人应该有的尊严,他也未曾有过。

东晋已经救不回来,等待着它的命运,只有灭亡。

这是 历史 发展的结果,也是 历史 的必然。

来吧!东晋!

迎接你最后的时刻!

刘裕成了东晋王朝举足轻重的人物。

这样一位纵横东晋末年的人物,是不会甘心只当一个权倾朝野的大臣的。他有更为伟大的理想,那就是改朝换代,自立为皇。

现在只差最后一步,逼司马德文禅位。

这位东晋的末代皇帝没有反抗,也没有拒绝,干净利索的让出了皇位。

他没有理由拒绝,他也没有能力拒绝。

因为到了此时此刻,由司马家族主导的东晋王朝已经什么也不剩下了。

他一点反抗的资本也没有。

当后世的史学家指着这位末代皇帝批评其“昏庸、无为”时,有没有认真思考过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当时让你来做皇帝,你能怎么样?

你是能力挽狂澜?还是能拨云见日?你都不能,你有志气,有气节,你最多可以以死明志。

可是一死了之,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不知他人寒,莫说他人短。

五十年的西晋加上一百零三年的东晋王朝,最终还是灭亡了。

值得一提的是,司马德文请降为王,刘裕却仍不放心。他派出前朝旧臣 琅琊侍郎张伟 携带毒酒一杯,前去探望,并授意其将皇帝害死。

张伟说了这么一句话:

这位忠孝仁杰的大臣不愿谋害皇帝,选择了将毒酒举过头顶,一饮而尽。

翻遍魏晋南北朝史,无人为这位侍郎修碑立传,而今天,让我们记住他的名字。

这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晋汉忠良。

可惜斜晖脉脉, 历史 悠悠,无数风流人物,帝王将相,都随着东晋王朝,一并消散了。

历史 本来挺有趣,我们下期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901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