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陈友谅之子陈理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1363年,一代枭雄明太祖朱元璋死对头陈友谅身中流矢,死于鄱阳湖之战。陈友谅死后,其部下张定边等人在武昌立陈友谅次子陈理为帝,改元德寿。次年,明太祖朱元璋兵临武昌城下,陈理出降。陈理被朱元璋封为归德侯。
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陈理全家被流放高丽,同行的还有归义侯明升,朱元璋让元朝降臣枢密使延安答理护送他们,并赏赐高丽王罗绮,让其善待他们。
同年,陈理和明升一行27人到达高丽,受到高丽恭愍王的接见,当时陈理22岁。
陈理到了高丽之后,被称为陈王。但生活过的很艰苦。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李朝太宗元年),李朝太宗李芳远赐给陈理一些田地。
详细情况在《明史》卷一二三有记载,史载陈理“邑邑出怨望语…洪武五年,陈理及…并徙高丽。”据高丽使者尹根寿记载:“高皇帝命陈友谅子理与…同徙高丽…又移青阳县(属今韩国)。”
自此,陈友谅一系,流落韩国,其后世子孙也成为韩国人。
明朝在没有建立政权之前,有很多股势力在相互较量,有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政治力量,依照当时的实力来看,陈友谅的力量是比较强大的,朱元璋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陈友谅,在1363年,朱元璋和陈友谅在鄱阳湖决战,陈友谅被乱箭射死,一代枭雄就这样退出历史舞台。朱元璋作为他的竞争对手,在陈友谅死后,是如何对待他的儿子的呢?
了解朱元璋的人肯定会认为朱元璋心狠手辣,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好兄弟都被他杀死了,更何况是他的敌人之后呢,其实不然,朱元璋不仅没有杀死陈友谅的儿子,反而还以礼相待,陈友谅的大儿子陈善儿在他死后被捕,二儿子陈理被部下救走,陈理一路乔装打扮逃回武昌,在武昌登基。一年后,朱元璋灭掉了陈理建立的小朝廷,这时的朱元璋任然没有下令处死陈理,而是把他身边的人封爵,对于战死的将领,朱元璋也下令追封爵位,并建立宗祠祭拜。可见朱元璋的宽厚仁慈。不过,此时的陈理并没有领情。
其实,以朱元璋的性格,并不是愿意宽恕陈友谅的儿子的,毕竟陈友谅是自己的敌对势力,他之所以要宽待陈友谅的后人是因为他刚登基不久,想要树立一个宽厚的明君形象,但是陈友谅的儿子并不配合,陈理在一次酒宴后,说出了辱骂朱元璋的话,朱元璋借此机会,把陈理发配到了高丽。三十年后,陈理病逝在高丽。从此在都没有回到中原。
陈友谅,沔阳渔家之子。祖父陈千一原本姓谢,因入赘陈家,才跟随其姓,父陈普才有五子,陈友谅排行第三。
他少时读书,略通文义,膂力过人,闲习武艺。有一卜者在察看过其祖先的墓地之后说:“日后定会富贵。”陈友谅心中暗喜。他曾任县里的小吏,但这并非他的目标。
1351年,徐寿辉起兵,建立天完政权,友谅投效其将领倪文俊麾下。1357年九月袭杀反徐寿辉的倪文俊,自称勤王,自称宣慰使,起兵攻下江西诸路,连克江西、安徽、福建等地。
1359年,杀天完将领赵普胜,挟徐寿辉,迁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立为汉王。次年,攻陷鸠州,杀徐寿辉,随即登基称帝,国号汉,改元大义,以邹普胜为太师,张必先为丞相。
1363年,陈友谅率六十万水军进攻朱元璋,但在鄱阳湖大败,陈友谅也在突围时中流箭而死,年四十四岁。
陈友谅死后,张定边等人在武昌立陈友谅次子陈理登基为帝,改元德寿。次年,朱元璋西吴军廖永忠部兵临武昌城下,陈理出降。
扩展资料
陈友谅鄱阳湖之战落败而死:
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这次战役被视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水战。
此战,朱元璋乘陈友谅军久攻坚城受挫,分兵据守鄱阳湖口,先断其退路;继集中兵力,巧用火攻,歼其主力;后水陆截击,全歼陈军于突围之际。创造了中国水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为统一江南奠定了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友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884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